这是一部中国海军抗日战争史诗的小说。通过福州海军林中天世家和日本海军别浦左卫门世家的生歌哭死、情天恨海、悲欢离合的命运贯穿了抗日战争中一系列重大事件:淞沪抗战、南京大屠杀、江阴血战、武汉会战、长江布雷战、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重庆大轰炸,使之栩栩如生,历历在目。书中对中日两军的大会战和两个家族海战的再现,场面恢宏,气势磅薄,又交织着人物命运,起伏跌宕,独树一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铁甲家族(中国海军抗日战争史诗上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邓晨曦 |
出版社 | 海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中国海军抗日战争史诗的小说。通过福州海军林中天世家和日本海军别浦左卫门世家的生歌哭死、情天恨海、悲欢离合的命运贯穿了抗日战争中一系列重大事件:淞沪抗战、南京大屠杀、江阴血战、武汉会战、长江布雷战、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重庆大轰炸,使之栩栩如生,历历在目。书中对中日两军的大会战和两个家族海战的再现,场面恢宏,气势磅薄,又交织着人物命运,起伏跌宕,独树一帜。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从文化角度审视两个中日海军世家从甲午海战到抗日战争逾时半个世纪对决的长篇小说。通过福州海军林中天世家和日本海军别浦左卫门世家的生歌哭死、情天恨海、悲欢离合的命运贯穿了抗日战争中一系列重大事件:淞沪抗战、南京大屠杀、江阴血战、武汉会战、长江布雷战、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重庆大轰炸,使之栩栩如生,历历在目。书中对中日两军的大会战和两个家族海战的再现,场面恢宏,气势磅薄,又交织着人物命运,起伏跌宕,独树一帜。中日甲午海战正是铁甲战舰时代的一曲悲歌,林中天家族失败于无法在晚清时代用鲜血书写维护中国海权的理想。可歌可泣的是在铁甲舰时代终结后的八年抗战中,林中天家族仍用铁甲战舰打败了拥有潜艇、飞机和用统一口径主炮武装战舰的别浦左卫门家族。中国近代海军是一支以福州人为主体的精英,中日甲午海战是他们第一次悲壮的毁灭,八年抗战则是他们第二次英勇的殉国。战争异化了人类,甚至使战争变成了家族间的恩仇,乃至个人间的对决,本书首次揭露了这种嬗变。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林中天激动地擂鼓,看见了队伍中的陈宜书自豪地向他挥手,将鼓槌抛向天空,等它们落下来接住了又继续擂鼓,招引得孩子们也把手中的海军旗抛向天空,浮起一片彩云。 松井在沸腾的人群中看见了按约定来迎接他的侄女落叶。她手中拿着一张共产党《新华日报》的号外当遮挡,秘密地钦仰着在码头上擂鼓欢呼的林中天怎样和他的妻子陈宜书进行感情交流。她的眼光一定是很痛苦的。 松井挤过围观的人群,上前碰碰落叶的胳膊。落叶回头,把号外交给叔叔看。果然,侄女的眼神很凄楚。 号外上刊载着台儿庄大战的赫赫战果。 早在三月二十三日,蒋介石和他的幕僚们紧紧地盯住在中国中原大地乱窜的日军。日军最精锐的第五、第十师团目空一切地闯入徐州门户台儿庄地区。蒋介石兴奋地在地图上握拳一捶说:“一锅把他们端了!” 冯玉祥问:“何以见得?” 蒋介石一针见血地说:“骄兵必败,他们犯了兵家大忌。哀兵必胜,这是我军制胜的原因。”此时在台儿庄地区的中国军队已有孙连仲第二集团军;汤恩伯第二十军团;川军孙震郭部第四十一军;张自忠第五十九军;庞炳勋第四十军等部数十万人。蒋介石为了使会战稳操胜券,又电令集结于武汉附近的宋希廉、桂永靖、黄杰、俞济时和李汉魂各部火速向徐州地区增援。自从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因不服从军令被判处死刑后,中国军队上自战区司令长官下至普通士兵无不受到极大震动。蒋介石的“革命军人连坐法”等军事法规得以执行。每次战斗之后都认真总结,奖功罚过,部队的纪律日益严明,战斗力因此有较大提高。所以中央军、西北军、川军、桂军、山东军等各派系踊跃参战,行动统一。从李宗仁到士兵莫不恪尽职守,浴血死战。可以说台儿庄会战是正面战场第一次大胜利,是中国自民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军队真正统一的大血战。 台儿庄会战于三月二十三日开始,四月七日结束,摧毁敌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主力。日军承认伤亡共计一万一千九百八十四人。 李宗仁向蒋介石报告:歼敌两万余人。 蒋介石赫然一挥大笔:歼敌三万余人!蒋介石此举出于政治考虑,夸大战果,旨在鼓舞士气,振兴民心,向英美西方各国弘扬国威,羞辱日本天皇和日军统帅部。 中国近百年来备受外国列强欺辱,尤其屡受日本欺凌,积压在中国人心头的屈辱怨气借台儿庄大捷如火山喷发而出。全国各界,海外华侨一片欢腾。广州、武汉等大城市,皆有几十万人举行规模空前的盛大集会和游行,欢庆胜利。 松井看到眼前欢呼雀跃的人群,恍然顿悟,武汉三镇虽然并非固若金汤,但是中国的人心已经联成一道铜墙铁壁。 海军难童保育学校的队伍过去以后,后头是一辆报馆的汽车,车上站满报馆的人铺天盖地地撒着号外。车厢上站着徐又子,他犀利的眼光往人群中搜索着目标。他嗅觉灵敏,判断只要有“平山”舰的地方,就会发现松井和日本海军特务。林中天看见了徐又子,从码头上跑过来向徐又子打招呼:“又子,什么时候来武汉的,也不打个招呼?” 徐又子从车厢上俯下身子对林中天说:“保卫大武汉,我也得出一份力!” 林中天说:“什么时候到‘平山’号上参观参观?” 徐又子警觉地说:“小心有人在打它的主意。” “谁?”林中天问,“你发现日本特务啦?” “就是松井!我发现他了!他就在那里!”徐又子在车上发现了不共戴天的特务头子松井,他乔装成中国生意人,但是他的眼神里有一股邪恶。 林中天蓦地回头,正好在人头涌涌的人群中看见了松井。松井的眼光里透出一股寒气,本能地摒拒着中国人庆祝胜利的喜悦。 林中天拔出手枪追过去,松井想跑,但是被他身后的人群堵住。林中天举枪瞄准,目的想锁住他,不料,落叶冲出来用身体挡住了松井。落叶和林中天离得不远,两人都感到一种陡然产生的不安。落叶脸色灰暗悲切,一种殉葬的无所顾忌,而林中天只是被一种措手不及的情绪所笼罩。迟疑只是几秒钟,松井已经拉着落叶躲进人头攒涌的人群中不见了。林中天紧紧地追来,但是人流如潮,已经将松井和落叶吞噬消失了。 徐又子气喘吁吁地追到,问:“为什么不朝松井开枪?”林中天收了手枪,胸臆如淤满悔恨,转身走向码头。 “总有一天你要开枪的!总有一天!”徐又子气愤地冲着他的背影叫喊。 这时候又一支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过来,呼喊的口号声淹没了徐又子的喊声。队伍中走着丁曼殊,她参加的是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组织的游行队伍。队伍的最前头走着的是军委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旁边是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等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第三厅的作曲家田汉,一身戎装,一边走,一边指挥队伍高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林中天听到激昂的歌声,带着全体官兵赶到路边,向第三厅的队伍挥手,一起合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丁曼殊看见了林中天,两人目不交睫,片刻不离地相互对视着,激动人心的歌声将他俩分离的心越推越近了。 晚上八点左右,各路游行的火龙汇集到武昌黄鹤楼,接着一路沿长江左岸,一路在大江右岸,还有一路登舟踏浪,一条火龙齐头并进,如同三条翻江倒海的金龙,交相辉映。 这一天,远在陕北的延安,毛泽东怀着对这次大捷的喜悦,发表黄钟大吕般的演讲: “国共两党兄弟和军队,每个月取得一个较大的胜利,如像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P527-529 后记 《铁甲家族》是一部中国海军抗日战争史诗的小说,书中关于林中天家族和别浦左卫门家族的人物和在两次中日战争中的对抗事迹纯属虚构。但是小说中有关战争的史料是翔实的;涉及到的历史人物的言行均有记载,或者是根据可靠的公开发表的史实演绎的。所援引的数字材料,均采用军事史学家所公开发表的研究专著,是确凿的。 两个家族所参加的中日第一次战争——甲午海战,除了林中天的祖父林国忠和别浦左卫门的父亲秋山中佐的职务军衔是虚构的,他们所服役的战舰和参加的战斗是真实的。所牵涉的大清北洋舰队访日、大东沟之战、北洋舰队战败等大事无不是史实。只有林国忠参与的中法马江海战,用夜壶阵奇袭法军旗舰,乃是将史事与流传福州民间的传奇移花接木地编织在一起的故事。我小时候就听过先父邓超尘讲述流传在福州的林则徐用装着马蜂的夜壶阵夜袭英国军舰的轶事,甚为叹服。如今信手拈来,不失为对抗击列强的前辈的一种敬仰。 中日甲午海战爆发的前因后果错综复杂,我只能用一部虚构的“北洋日记”提纲挈领,并且铺叙了两个海军家族的对抗,不仅可以看到大清北洋舰队成军和覆灭的全过程,而且为推动小说中的第二次中日战争的情节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书中的主要战争是八年抗战。 主人公林中天任舰长的“平山”号轻型巡洋舰是虚构的,其战斗的场景及战绩都是根据真实的史料编写的。其他中国海军的舰艇均属战斗序列,如“中山”舰、“平海”舰、“逸仙”舰等无不浴血苦战,勇赴国难。“中山”舰舰长萨师俊为国捐躯,曾经轰动一时,而第一舰队司令林树庆则是一个虚构人物,但是有历史人物海军部次长、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的影子。 书中所描写的中国海军沿着长江沿岸与日本海军长江舰队的鏖战,都有历史记录可供查证。从凇沪抗战、江阴沉船、武汉保卫战、万家岭大捷到长沙会战等抗战著名战役,中国海军官兵无不用鲜血写下悲壮的战绩。书中乌豹率领所辖的保安团毅然投身淞沪抗战的情节,是根据福建闽北山区尤溪的地方民军卢兴邦率部抗战的事迹改编的。卢兴邦出身绿林,后为蒋介石收编,授少将师长,所部编入国民政府军序列,辖闽西北二十二个县。淞沪抗战爆发,他毅然命其弟卢兴铭,遴选八千子弟兵开赴淞沪前线与日寇血战,除四百余名伤病员返回故乡,其余皆为国捐躯。身为地方军阀,卢兴邦能够取义救国,实为我佩服,于是取其精华,演绎成了乌豹的故事。 抗战的危急关头,宋美龄领导的战时儿童保育总会解救了无数陷入战火中的中国难童,于是便有了书中陈宜书解救海军难童的虚构事件,但是我所描写的却是真实的历史。至今有不少健在的战时难童仍旧幸福地生活在海峡两岸。 《铁甲家族》是一部史诗式小说,既是小说,故事必须连贯,人物命运必须贯穿,但是又不能不考虑到抗战中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和战役,才不失为“史诗”。于是我选用中国海军抗战的生命线长江为贯穿全剧的主场景,凡是发生在长江沿岸的重大事件和战斗均纳入小说,并将与中国海军战斗有关的事件全部吸纳,即使是无关的如“黄河决堤”和“湘西运粮”等事件,也写出了林中天家族参与的“可能性”,因为小说可以写“可能”发生的故事。 林家的二儿子林中地所辖的海军陆战队特别团是虚构的,他与别浦家族的二儿子桥本的海军特别陆战队联队的一系对决纯属虚构。但是林中地所参与的罗店和马当、湖口要塞保卫战等战斗是真实的,只有他枪击妻子蒋碧云的故事是虚构的,那是战争异化了他的性格所致。 四次的长沙会战,是中日两军最精锐部队的一场大决战,中国海军失去全部舰船之后仅凭水雷在洞庭湖协助陆军抗敌,于是书中从侧面写了这一场决定中国抗战命运的战役。林中地率领陆战队协助林中天的布雷队在洞庭湖打击日军,是根据布雷队的官兵当时撰写的并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改编的。他们受到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游击队的帮助,也都是事实。 衡阳保卫战是一场中国抗战史中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战,中国海军布雷队没有直接参战,但是衡阳地处洞庭湖区域,海军布雷队协同作战,沉重打击敌人的运输线,于是小说虚构了林中天的一场营救高达飞将军遗体的战斗。并用一本虚构的《衡阳血战》日记摘记发生在衡阳的喋血之战。 林中天的父亲林树庆受冤遭贬的故事是受到历史人物陈季良将军遭遇的启发而虚构的。别浦将军企图招降林树庆加入汪伪海军并无其事,但是历史上汪伪政权确实是招降了不少中国海军中的失意分子或汉奸组建了伪海军,也曾经四处罗致海军中的扛鼎人物企图充当伪海军部长,但一落空,这是史实。所以我由此虚构出林树庆拒降的令人扼腕的故事。 别浦左卫门将军一家都是虚构人物。别浦将军的职务却是真实的。侵华时日军长江舰队司令是长谷川清。但是书中所写的别浦指挥的每一次战斗都是实有其事。 落叶沦为间谍是当时在华日本女性的一种选择,不少是出于忠于天皇,而落叶纯属是出于爱情。她所参与的一系列行动,均是有史实可据。譬如“轰炸蒋介石车队”事件,女间谍其实是南云造子,收买的是汉奸黄俊父子,书中做了改动为收买王俊。 日军王牌飞行员佐佐木是虚构的,他的未亡人香子不相信林中人敢于同其夫相撞便到上海寻找周倩文求证的情节是真实的。武汉保卫战的时候,中国飞行员陈怀民与日军二等航空兵曹高桥宪一相撞殉国。高桥宪一的妻子美惠子震惊之余,与陈怀民的妻子陈难有了通信往来。 林中人撞机之后,被湘西苗女银凤凰搭救纯属虚构。但是抗战中,中美航空兵被中国百姓屡屡搭救,又是真实的,感人的。 书中有关慰安妇的叙述都是真实的,都是中目双方史学家研究专著的纪实,从第一批慰安妇怎样登陆上海,到随军慰安的规矩和条例,以及慰安妇们的心态变化,皆是有据可查,旨在揭露日军侵华战争的又一项罪恶,只是小说中慰安妇的人物是虚构的。 总之,我想通过中日两个海军家族在两次中日战争中的亲历、恩爱、情仇和感受,清晰地写出中国海军参加抗日正面战场抗敌的来龙去脉,并以此为小说的背景,铺叙出一场八年抗日战争的史诗。 谨以此书献给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国海军将士。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