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说新语精粹/国学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南朝宋)刘义庆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原为8卷,今本作3卷,全书按内容分类编辑,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本书选录了《世说新语》中广泛流传的大部分著名篇章。整书内容分为原文、译文、注释、评析以及历代评点五部分,结合魏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风尚,全面深入地解读了人物的个性、品行、语言等众多方面的特征。译文则大多直译,同时结合意译。注释则主要偏重于历史背景、人名、地名、官名,以及较难表达的词语等。历代评点是历代学者对《世说新语》一书内容所做出的评点,以便读者参考,这样也可以更好的帮助读者了解魏晋的民风和时代特点。

内容推荐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原为8卷,今本作3卷,全书按内容分类编辑,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述从东汉后期到晋宋期间一些名流人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放诞的风气,书中名士的言论或故事有一部分出自民间的传闻,具有较多的传奇色彩。

本书选录了《世说新语》中广泛流传的大部分著名篇章,分为原文、注释、译文、评论以及历代评点五部分,全面深入地解读了人物的个性、品行、语言等众多方面的特征,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及政治社会环境。进而领略到魏晋所谓“名士”的风貌。尤其在评析部分,本书以简短有力的文字,或对原文及背帚知识加以介绍,或就其思想内容进行阐释,或结合当下现实生活子以发挥,力求在清晰隽永的话语中还原先哲的博大与深刻,给其心灵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读之有历久而弥新的收获。

目录

褒赏篇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慧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贬斥篇

 崇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试读章节

【题解】

本门主要反映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赞扬儒家的传统美德,二是反映了魏晋时期独有的道德观念。本门所涉及的与传统礼教乖违的行为,表现出当时士人的品行心态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陈蕃尊重贤才

【原文】

陈仲举言为士则①,行为世范,登车揽辔②,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③,至,便问徐孺子所在④,欲先看之。主簿曰⑤:“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⑥。”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⑦,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译文】

陈蕃的言谈是读书人的榜样,行为举止是世人的典范,他开始做官后,便有革新政治的志向。他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郡,便打听徐稚的住处,想要先去拜访他。主簿告诉他说:“大家都希望您先进入官署。”陈仲举说:“周武王得到天下后,连垫席都还没坐暖,就马上去商容居住过的里巷致敬。我以礼敬贤人为先,有什么不可以呢?”

【注释】

①陈仲举:即陈蕃,字仲举,东汉时官至太傅,后因与大将军窦武合谋杀宦官未成,被害。②登车揽辔:古代受任的官员通常是乘车去赴职,在此表示陈蕃初始为官。揽辔:拿过缰绳。③豫章:汉时郡名,今江西南昌。太守:郡长官,负责一郡的行政事务。④徐孺子:即徐稚,字孺子,终身隐居不仕。陈蕃在豫章时,不接待宾客,只为徐稚特设一塌,徐稚坐过走后,就挂起不用。可见陈对徐之礼遇敬重。⑤主簿:中央机构或地方官府属官,掌管文书簿籍。魏晋时期,为将帅重臣的幕僚长,地位甚重。⑥府君:对太守的尊称。廨:官署,官吏办公及居住的地方。多见用于汉朝。⑦武王:指周武王姬发,不满商纣王残暴统治而率领天下诸侯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式:通“轼”,车厢前部扶手的横木,这里表示扶着轼。古人乘车俯身扶轼表示尊敬之意。商客:商代贤人,因直谏被纣王废黜。

【评析】

周武王“式商容之间”的典故出自《古文尚书·武城篇》。周武王秉承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陈蕃则以武王为榜样,他也是怀着革新政治、澄清天下的志向去做官,因为他知道贤人是群众的民意代表,访贤举能,才能显出一个领导者的亲民态度。而且作为人民的父母官需要人民的爱戴与拥护,需要贤达人士的辅佐。于是陈蕃在刚刚赴任,还没有进入府署前,就想先向隐居的徐稚表示慰问,也向别人明示自己尊重贤才的心意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豁达、伟岸的胸襟。再往后,陈蕃对徐稚也一直彬彬有礼,并仿效周武王为徐稚设置了一个坐榻,等徐稚走后就把坐榻给挂起来。

【历代评点】

刘辰翁云:“有志性命者,尚无暇拭涕,其视天下,又不啻一室矣。”又云:“此可名酒于矣。鸡酒颇简,斗米何多,万里裹粮,此恐不易。”

钟惺云:“无此一段便是作人愦愦。”(《三注钞·世说新语注钞》)又云:“作守令胸中无主,不能作下贤事。”

杨慎云:“蕃亦痴矣,为郡守,采一郡之风谣,为宰相,以天下为耳目。若闭閤悬榻,乃干木、泄柳所为,岂郡守、宰相之事乎?宦官之事,宜其及矣。”

周乘仰慕黄宪

【原文】

周子居常云①:“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  【译文】

周乘常说:“我只要几个月没与黄宪见面,心胸狭窄浅薄之心就已经产生了。”

【洼释】

①周子居:即周乘,字子居,东汉人,官至泰山太守。②时月:几个月。黄叔度:即黄宪,字叔受,汝南慎扬人。出身寒族,因有德行,受到当时名流推重。③鄙吝:心胸狭窄浅薄。

【评析】

黄宪出身寒微,却有着和颜同一样高尚的道德与品行。黄宪和周乘两人只是有些日子不见,但却会让周乘意识到自己“鄙吝之心已复生矣”。这是因为黄宪让周乘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他进入到一种和别人在一起时从不曾感受到的崇高境界,让他的精神境界与自身价值得到提升。其实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见证了黄宪对别人所产生的影响,然则道德堕落的人是意识不到什么“鄙吝之心”的。而黄宪到底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呢?这是一种“独善其身”的力量。就是以一种平和的姿态,有如和风细雨,慢慢地把他的善,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行渗入人心,教化并感染身边的人。

【历代评点】

钟惺云:“世上惟少所服者能虚心。”袁中道云:“女人亦轻薄。”(《舌华录》卷九《浇语》)

黄宪器量难测

【原文】

郭林宗至汝南①,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④,乃弥日信宿⑤。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⑥。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⑦,难测量也。”

【译文】

郭泰到汝南去拜访袁阆时,见面的时间很短。但他去造访黄宪时,却住了两晚。别人问他这是什么缘故7郭泰说:“黄宪的学识风范及人品如万顷湖泊那样宽大,无法去把它澄清,也无法把它搅浑,他的度量又深又广,很难测量啊。”

【注释】

①郭林宗:即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幼年父母双亡。东汉末太学生领袖,博学有德,善处世事和品评人物。死时,蔡扈为其作碑铭:“吾为人作铭,未尝不有惭容,唯为郭有道碑颂无愧耳。”后周武帝废除天下碑铭时,特保留郭泰之碑。可见郭泰德行高洁、为世所重之一斑。汝南:郡名,所在今河南平舆北。②袁奉高:即袁阆,字奉高,汝南慎阳人,东汉时官至太尉掾。③“车不”二句:指车子不停下,这里形容下车见面的时间极短。轨,车轮的轴头,这里指车轮。停轨:停车。鸾,通“銮”,车上的金属铃,装在轭首或车辕头的横木上,铃内有弹丸,车行则摇动作响。也代指车。轭:架在拉车牲口脖子上的曲木。④黄叔度:即上文说的黄宪。⑤弥日:整日。信宿:住宿两晚。⑥陂:湖泊。汪汪:水域深广充盈的样子,这里是说黄叔度的学识风范。⑦器:器识、这里指度量。

【评析】

郭泰分别去拜访袁阆和黄宪,他的言、行中虽没有正面拿袁阆和黄宪作比较,但是不难看出,袁阆也是贤达之士,也有着高深的造诣,是值得郭泰去造访的,但是把袁阆和黄宪两个人放在一起的话,显而易见,袁阆的造诣远没有黄宪深厚,而且黄宪的人品、学识都胜袁阆一筹。所以才值得郭泰在黄宪那住了“两个晚上”。因为,即使他无法揣摩出黄宪高深的思想和道义,还可以从黄宪那学到很多的东西,同时,也表现出郭泰对黄宪的敬佩程度。P2-4

序言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420—581)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原为8卷,今本作3卷,全书按内容分类编辑,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述了从东汉后期到晋宋期间一些名流人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土族的思想、生活和放诞的风气以及他们之间的逸事。而且书中所记录的都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但书中他们的言论或故事有一部分出自民间的传闻,也无从查实,所以就不一定都符合历史事实。这样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魏晋所谓“名士”的风貌。

在魏晋南北朝的“志人”逸事小说中,《世说新语》因其广泛丰富的内容含量和纯熟精美的语言艺术,被推为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也确立了它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承前启后、不可忽视的地位。该书是在选录魏晋诸家史书以及郭澄之的《郭子》等文人笔记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它通过记载魏晋时期土族阶层的琐闻轶事,再现了汉末至南朝宋初两百多年的社会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社会风尚以及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才情,对中国文学、审美时尚、思想文化特别是对士人的精神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来过继给刘道规,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主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但是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辞,广招文学人才,当时著名诗人鲍照就曾投身其门下。他招集文人学士著书立说。由于刘义庆的组织和重视,《世说新语》终于得以诞生,他的这一创举为中国古代小说揭开了序幕,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唐代称《世说新书》或《世说新语》,后者成为本书专名大约在北宋。《世说新语》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宋文帝赠其谥号为“康王”。

《世说新语》一经问世,便被世人争相传诵,在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里,推崇它的文人学土层出不穷。宋朝的高似孙在其《伟略》中说它“极为精绝”,元朝的刘应登说它“清微简远,居然玄胜”,“临川善述,更自高简有法”。明朝的胡应麟更是非常推崇它,说:“读是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到了现代,鲁迅称它为“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并说“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当代的易中天先生也称赞道:“魏晋是品评人物风气最甚的时代。一部《世说新语》几乎就是一部古代的《品人录》。那时的批评家多半以一种诗性的智慧来看待人物,因此痴迷沉醉,一往情深。这种对优秀人物的倾心仰慕,乃是所谓魏晋风度中最感人的部分。”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小说的萌芽,其简洁隽永的传神描写为后世众多仿效者难以企及。此书不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并且记载的大多是真人真事,历来也受史学界的重视。研究魏晋时期思想的人士甚至包括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几乎没有不读此书的。该书对后世影响极大,《世说新语》颇似当今的微型小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是中国小说的雏形,是魏晋风度的审美产物,所记虽是片言只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土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这部书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书选录了《世说新语》中广泛流传的大部分著名篇章。整书内容分为原文、译文、注释、评析以及历代评点五部分,结合魏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风尚,全面深入地解读了人物的个性、品行、语言等众多方面的特征。译文则大多直译,同时结合意译。注释则主要偏重于历史背景、人名、地名、官名,以及较难表达的词语等。评析部分,以简短有力的文字,或对原文内容及背景知识进行介绍或提要,或就其思想内容进行阐释,或结合当下现实生活加以发挥,力求在清晰隽永的话语中还原先哲的博大和深刻,给其心灵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从而指导人们如何更好地生活。历代评点是历代学者对《世说新语》一书内容所做出的评点,以便读者参考,这样也可以更好的帮助读者了解魏晋的民风和时代特点。本书版式新颖,设计精美,配以许多古朴生动的图片,一改以往古典著作的沉闷风格,雅趣中更有轻松、蕴藉之感。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著者注入了些许新的认识和感悟,但更多的还是参考了他人的一些著作,在这里,向这些著作的作者和编著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学识水平所限,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