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 导言:生态网络与绿道
1.1 自然保护和景观生态学原理
1.2 生态网络和绿道概念及其二元性
1.3 景观生态学新观点
第2章 生态网络内容和理论
2.1 引言
2.2 自然保护简史
2.3 驱动力:土地利用的变化
2.4 景观的新功能:破碎化
2.5 景观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学概念
2.6 生态网络
2.7 结论
第3章 美国绿道:理论、趋势和前景展望
3.1 引言
3.2 绿道理论
3.3 绿道在美国的历史性发展
3.4 当代趋势与走向
3.5 结论与预测
第4章 生态网络的生态功能:物种角度
4.1 引言
4.2 四种不同的评价方法
4.3 功能性网络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4.4 (生态)网络分析案例
4.5 讨论
第5章 公路对生态网络的影响以及保护和交通规划的一体化:以佛罗里达州为例
5.1 引言
5.2 佛罗里达州目前的人口增长和基础设施发展趋势
5.3 公路生态效应
5.4 恢复景观连接度工程
5.5 将自然资源保护与交通规划相结合的方法
5.6 结论
第6章 欧洲范围内的生态廊道:目标种群的类型、辨认与鉴定
6.1 引言
6.2 廊道术语:一种物种特有的方法
6.3 欧洲尺度廊道的必要性和潜力
6.4 讨论
6.5 结论
第7章 在自然和文化问规划未来的景观
7.1 引言
7.2 自然和文化
7.3 去人为性规划
7.4 生物透性和环境连续性(bioperme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continuity)
7.5 规划生态网络
7.6 环境连续性和破碎性评价
7.7 发展生态网络
7.8 讨论
7.9 结论
第8章 从模型到现实:设计和实施程序
8.1 引言
8.2 模型化:生境结构的景观生态分析与规则
8.3 可持续网络的趋向
8.4 实施过程
8.5 结论
第9章 泛欧洲生态网络的设计:在国家层面的尝试
9.1 引言
9.2 生态网络地图作为生物栖息地地图的价值
9.3 栖息地:泛欧洲生态网络项目的关键
9.4 栖息地分类
9.5 爱沙尼亚以平方公里为单位的生态网络评价地图
9.6 爱沙尼亚生态网络专业设计进展
9.7 结论
第10章 生态网络中的生态黑子”:乡间公路网络改进的提升性设计
10.1 引言
10.2 野生生物、公路和交通流的关系
10.3 被拆除的公路网络
10.4 作为解决方案的地区交通规划
10.5 案例研究
lO.6 讨论
10.7 结论
第11章 基于焦点物种的米兰地区生态网络
11.1 引言
11.2 地理生态学
11.3 生态网络
11.4 新理论与新技术
11.5 意大利北部低地试验工程
11.6 大尺度森林核心区域的识别
11.7 农业景观内的案例研究
11.8 结论
第12章 连接廊道:北美主要城市绿道网络的实施
12.1 引言
12.2 背景
12.3 案例研究
12.4 案例比较
12.5 结论
第13章 佛罗里达州范围的绿道工程:工程的实现与政治环境
13.1 关于佛罗里达州的生态网络
13.2 佛罗里达生态绿道模型
13.3 方法
13.4 模型成果
13.5 讨论
13.6 结语
第14章 阿根廷高温湿润带的生态网络发展:规划、经济和社会问题
14.1 引言
14.2 高温湿润带地区植被变化
14.3 社会经济问题
14.4 我们的期望和联合行动的必要性
14.5 高温湿润带网络的未来
第15章 瓜迪亚马尔河的河流廊道
15.l 引言
15.2 瓜迪亚马尔河及其汇水处
15.3 羟铵矿难事故和紧急测量计划
15.4 瓜迪亚马尔河绿色廊道战略
15.5 PIC0VER:一个应用了多学科的研究程序
15.6 这块自然空间未来的保护
15.7 结论
第16章 结论:步人21世纪
16.1 大环境
16.2 连接的框架
16.3 规划和实施
16.4 土地利用的含义
16.5 合作者和公众参与
16.6 生态网络和绿道发展的方法
16.7 后记
参考文献
参编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