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之中,能够担任总裁,可以说机会十分难得,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容易。就算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位置,事实上也需要经过一番奋斗,不可能凭空就坐享其成。总裁的用心,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建立自己的信心,将《易经》所说的道理用在经营、管理上,便能收到成效。
《做最好的总裁》用《易经》的观点解读”领导中心”的奥秘,曾仕强教授教你如何成为无为而无不为的总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做最好的总裁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曾仕强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生之中,能够担任总裁,可以说机会十分难得,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容易。就算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位置,事实上也需要经过一番奋斗,不可能凭空就坐享其成。总裁的用心,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建立自己的信心,将《易经》所说的道理用在经营、管理上,便能收到成效。 《做最好的总裁》用《易经》的观点解读”领导中心”的奥秘,曾仕强教授教你如何成为无为而无不为的总裁! 内容推荐 《做最好的总裁》依据《易经》天、地、人三才之道,提出总裁应该“替天行道”,也就是秉持“天之道”来知人、用物。21世纪是快速变化的时代,《易经》是一本变化的书,告诉我们面对变化多端的未来,如何适当地应对。总裁依照《易经》三才之道,确实顺天应人,必然可顺势发展,而且立于不败之地,才是真正的大道。 《做最好的总裁》由曾仕强编著。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总裁必备的观念 英雄与仁人志士 西方社会重视英雄性 中国社会崇拜仁人志士 总裁也可以成为仁人志士 英雄的四种类型 风型英雄的特性 火型英雄的特性 雷型英雄的特性 山型英雄的特性 最好做山型总裁 西方企业的总裁重视英雄性 中国企业最重视集团性 中国企业总裁最好扮演山型英雄 总裁必读的三本书 《西游记》中的无用与有用 《水浒传》中的领导智慧 《三国演义》中的领袖人物 车、马、炮比将能干 最高将帅不露英雄性 让一切有用的来保护无用的 强以弱为基 总裁要以无为师 无才能生有 经营管理不完全是数字运算 无可以收到放的效果 第二章 总裁必备的修养 总裁应有的三种境界 总裁有甘有苦 做总裁的上、中、下策 总裁的三阶进程 总裁要树立三大目标 第一目标:赚钱 第二目标:惜命 第三目标:留名 三句金言要牢记 “好心啊”——第一修养纲领 “大度量啊”——有能容人的度量 “让我讨几个钱吧”——能体谅才有大福气 灵活应对三个年龄段 年纪轻轻何必急于当总裁 壮年当总裁必须逐渐减轻负担 年高德劭的总裁要有特殊素养 总裁的三大乐趣 开始可以自由练剑 后来领略到佩剑的乐趣 最后把剑挂在家中 三张嘴巴要用好 “圈”字有三个口 有原则而没有固定形式 三张嘴巴要适时应变 第三章 总裁要“替天行道” 以天道为准刚 总裁是“天”,员工是“人” “替天行道”的方法 总裁要扮演好“天”的角色 关键在于领悟“善变” 天道善于变化 变化之中必有常道 总裁要依据常道而变化 要培养前瞻力 中国人喜欢顺天 前瞻力很重要 总裁必须培养前瞻力 崇尚虚静不争 总裁好比种花人 种花人虚静不争 总裁如何虚静不争 必须虚怀若谷 总裁最怕无人指点 总裁最要紧在知人 虚怀若谷三原则 最好自然无为 无为便是不造作 不造作才能够破妄返真 无为无不为的三大步骤 第四章 总裁要掌握整体 组织分为三阶层 组织大多采取层级制 阶层并非阶级 组织的三个阶层 各阶层有不同使命 树立服务的人生观 天、人、地三才之道 配合三才之道而运作 三阶层必须密切配合 高阶层要清楚地含糊 总裁要“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 “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的妙用 “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其实就是内方外圆 高阶层必须具备“两把刷子” 中坚要清楚地清楚 小心“君子可欺以其方” 成为高阶层和基层之间的良好媒介 中坚干部要清清楚楚地掌握事实 妙用“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 基层要含糊地清楚 有条件的“含含糊糊地清清楚楚” 站在不要顺的立场来顺 尊重中坚干部的中介功能 游走于四种不同的象限 第五章 总裁要知人 要知人必先善于观人 观人术不是一般的相人术 观人要把握三大要领 观人要研究一些基本道理 公司里包括三种人——出世的观点 等死的人 怕死的人 找死的人 总裁多半属于找死的人 总裁要以平常心面对这三种人 公司里包括三种人——人世的观点 “红人” “黄人” “黑人” 防止“白人”产生 不要重用“白人” 人有上智下愚的差异 智力高低天生有所不同 总裁要奉行达摩三律 三种人实际上是相对而言的 亲亲、尊尊还要能贤贤 亲疏当然要有分别 亲亲之外还要尊尊 生生不息更需要贤贤 当总裁最有机会修行 修行是积德的代名词 总裁特别需要修行 总裁比员工更容易修行 救人、教人远胜于“杀人” 不“杀人”就要被人“杀” 民主时代“杀人”要偿命 救人要有智慧 第六章 总裁要善任 善任是总裁最要紧的能力 总裁最难在用人 有人才还要会用 尽才必须感之以德 用人的最高标准在于平淡 中庸最为难能可贵 平淡就是中庸而不偏执 老板要设定用人的标准 不能重用偏才 一般人多属偏才 八种偏才各有缺失 总裁不要被偏才所惑 通才的重要性 通才就是兼才之人 兼能八才样样皆通 训练通才的三大原则 第七章 总裁的六大任务 礼遇顾问 顾问自古以来就有 礼遇并不立即要求回报 对待顾问的三大原则 配合趋势 必须有自己的理念 掌握时势 调整经营理念 重视基层 基层员工最可爱 对基层员工的要求 确实要求基层员工不可变 训练中坚 中坚不宜改称“中间” 中坚干部要互相支持 要带领大家群策群力 注意公关 公共关系由来已久 公共关系至下而上 总裁自己的公共关系 维护家庭 中国人的家庭相当特别 家庭是子女教育的主要场所 总裁应该怎样维护家庭 第八章 总裁应该做的 不多讲大家便能体会 权利由他人所赋予 要设法让员工先开口 少说话的三大法则 不多做大家便能努力 总裁的主要工作在安人 总裁有权力不做 当心做一次就甩不掉 不多管大家便能自动 天只帮助那些自助的人 员工自动自发才不会觉得承受压力 设法让员工自动自发 不授权大家便能负责 中国人不轻言授权 不授权对主管有很多好处 主管有贲无权要好做得多 不紧张大家便能快速 干部往往慢半拍 总裁忍不住要自己做 总裁要忍耐几分钟 不发威大家便能谨慎 总裁的办公室特别大 总裁和干部不一样 其实这两者可以兼顾 第九章 总裁不应该做的 不要独断独行 事情会愈管愈多 从工作中磨炼下属 用坚决的意志来取代独断独行 不要事必躬亲 成员的价值观并不一致 总裁不必收集所有的情报 如果缺乏默契,只好力求控制 不要纵容亲信 亲信的必要性 从工作中培养亲信 避免滋生亲信弊病 对待亲信的三大原则 不要鼓励对立 对立会造成严重冲突 记取历史的教训 及时培养第三势力 不要迫害功臣 有人喜欢过河拆桥 最好预先化解矛盾 “杀功臣”的后遗症相当可怕 不要冤枉好人 好人常常早死 妒忌之心相当普遍 好人也要有好人的修养 第十章 总裁立于不败之地 掌握形、势、情的变化 总裁不能失败 看清形、势、情 最要紧在择人任势 有效领导促成团结 中国人当然也能够精诚团结 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以整体目标为重 正确领导的三大原则 促使大家同心协力 注入生生不息的树状组织精神 不同于机械化的有机组织 树状组织的主要精神 关怀导向以得人心 得人心者昌 不能以牺牲人来完成工作 总裁要善尽文化责任 两难之中必须兼顾 一切莫非两难 如何兼顾两难 要求合理的突破 时时保持合理心态 以合理为决策标准 中国人擅长乱中有理 乱得有理就不必害怕 乱得无理要依法来管 后记 试读章节 首先要体会和认知自己“形体渺小,性质卓越”,然后勉励自己要遵循天道,一切做到内外和顺。因此领悟到:必须在组织内扮演“天”的角色,这样所有员工才能够好好做“人”,共同在和谐中追求“天人合一”。 总裁是“天”,员工是“人”,彼此合为一体,同心协力,产生协同一致的力量,便是天人合一的具体表现。古代皇帝自称“天子”,现代总裁扮演天的角色,固然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在替天行道的使命上十分相似,但实际行为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现代总裁在心态上必须妥善自行调整的地方。有古代皇帝的责任,却不能具有相同的心态。所以职责相同,而态度、行为则十分不一样。 “替天行道”的方法 自古以来,无论是仁人志士,或者英雄豪杰,都喜欢替天行道。现代总裁,当然更应该替天行道,扶正去邪,用实力来回馈社会。英雄豪杰或仁人志士的行道方式,固然有所差异,而所行的皆为天道,则是彼此一致的。 天道究竟代表什么?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的最大特色在于什么话也不用讲,却能够实际上达成“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任务。 “行”和“生”的观念,十分重要。“行”对中国人来说,尤其令人关切。我们常常问人家:“你行不行?”生而不行,当然不如生而行。 孔子的意思是,世界的可爱处,在于生生不息,而且一切都不停止。总裁替天行道,第一要明白“经营企业,目的在使员工活下去,而且活得很体面”。我当总裁,负责这么多人的生计,如何让大家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乃是我的最大责任。 这并不表示总裁绝对不可以开除员工,只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万不得已,不会置人于死地。总裁首先要用救人的心理来感应员工,仁尽义至之后,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也只好像诸葛亮那样“挥泪斩马谡”了! 天道为-诚,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总裁照顾员工,千万不可抱着“施恩”的心理。天虽然尽力做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却从来没有向人类讨过人情,所以大家时时心存感激,“谢谢老天的保佑”。 总裁开口向员工夸耀自己的功劳,员工就会产生反感:“如果不是我们替你赚钱,凭你一个人,能赚到这么多钱?”这种心态固然不对,然而往往是总裁迫使他们这样想的。总裁如果心存施恩,已经不诫,违反天之道,难怪员工心理也会反常,产生这样的反感。 荀子说:“天行有常。”自然变化有其常规,形成天道。总裁不可以不变化,否则不足以因应内外环境的变数;总裁也不可以没有原则,否则大家根本无所遵循,势必停止不前,导致良机尽失。总裁必须把自己这一套“有原则地应变而不穷”的观念,清楚地让干部了解,才能够化解矛盾,达成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真的能够和地面上的人合为一体。天人在人体之外合一,根本不可能。天人合一,应该发生在人体里面。换句话说,总裁的心中有员工的存在,而员工的心中也有总裁的存在;总裁和员工,能够在心理上产生良好的互动,形成有效的感应,便叫做天人合一。在心中合一,不但简易,而且十分方便。 总裁要扮演好“天”的角色 天的最可赞美处,在“公而无私”。中国人喜欢尊称“天公”,实在含有“天是公正无私”的意思。“天公、天公”,天既然是“公”的,就不可以偏爱任何人。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正的。任何人埋怨天,都不会产生什么效果。事实上唯有愚昧的人,才会怨天。 总裁要扮演好天的角色,必须大公无私。至少要做到下述三点: 所有员工都是好人,没有一个坏人 在总裁的心目中,应该认为组织内的每一个人,都有其长处,都有其贡献。总裁应该有信心,坏人并不存在于自己的组织内。至于谁好谁坏,不应该由总裁自己来分,应该由部门主管来判定,然后总裁才可能以公正的立场,来评估各部门主管是否公正无私。我们很容易了解,凡是由总裁亲自评定谁好谁坏的,结果没有人愿意表示意见,反而很难在讨论中获得比较正确的判断。P056-057 序言 自古以来,当老板就很不容易。恐怕要潜心自修好几世,累积许多阴德,才有机会、够资格当老板。 但是,当老板可能有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一为成事,一为败事。成事的老板,把事业创立起来,然后宏图大展,还能够生生不息;败事的老板,则刚好相反,把员工带坏,浪费人家宝贵的人生,而且危害社会大众,破坏社会秩序,还要祸及后代! 当大老板更不容易,规模庞大,人员复杂,涉及的事务众多。若是要求赚钱、保持健康、留存好名声三方兼顾,那就更加困难。大老板的现代称呼,便是总裁,意思是总合而决裁之,即可以做出最终的决定,没有人能够加以改变。 面对21世纪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目标模糊化,市场不明确,同时全球化与本土化产生矛盾,而资讯化的结果,更使得组织成员不容易建立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总裁虽然把事业经营得十分成功,但却把自己累坏了。失去健康,财富还有什么价值? 有些总裁注意保健,知道通过众人的帮忙,把事业做起来,却由于过度使用人力,成为大家所畏惧、咒骂的“甘蔗压榨机”,榨干了员工的血,便加以丢弃。久而久之,失去了好名声。 某些名望甚佳的总裁,会说不会做。在公开演讲中,声称自己如何如何,说完之后,赶紧交代干部不可以在外面泄底,因为实际上他并非真的如此。写成传记,也多半报喜不报忧,自己看着都觉得不好意思。 某些心地善良的老板,常常被下属气得半死。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好像真的是这样。 许多总裁为了事业而失去家庭的温暖、忽略子女的教育,或者缺乏知心朋友。无论哪一方面的损失,都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许多总裁各方面都很成功,但是因为不了解“阶段性调整”的必要性,未能把握“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的差异,无法及时有所改变,在一夜之间从成功的巅峰掉入痛苦的深渊。固然说人生原本就有起伏,但是落差太大,毕竟非常不好受。 有一位总裁,当公司盛极而衰时,发现下班后偌大的公司,只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感叹说:“从前不是这样的!”他显然不明白,初创时期大家下班不回家,聚在一起热烈讨论问题固然是好现象,而今老将们白发苍苍、牙齿松动,下班后希望回家安静下来,也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总裁的观念不正确,有时会误人误己。有一位总裁对我说过:“做人有什么意思?在家骗妻儿,出门骗朋友;在公司骗员工,到外面骗客户。”如果真的是这样,当然很悲哀。 总裁的言行不检点,经常会害人害己。有一位总裁在展会时放出狠话:“大家看我手中握的这一大沓求职信,你们最好认真一点。”结果有路可走的员工,都离他而去,留下来一些走不掉的人,只好扮演讨好总裁的奴才角色,最后害死总裁自己。 看来,总裁真的不好当。 干部可以常常去听课,美其名日“充电”。总裁忙碌,无法去听课;有时候脸拉不下来,也不好意思去听。干部愈充电,电力愈强;总裁整天放电,久了电力更弱,形成企业界另一种“脑体倒挂”的怪现象。 更有一些总裁,认为自己白手起家,已经是无师自通,哪里还需要学习?殊不知就是由于不学习、不看书、不听课,这才身处危地,随时有掉入深渊的危险而不自知。 这时候,有一本随时可以翻阅并当做参考的总裁学,相信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解除许多困惑。 依据《易经》天、地、人三才之道,总裁应该“替天行道”,也就是秉持“天之道”来知人、用物。 《易经》是一本研究“变化”的书,告诉我们如何因应变化多端的未来。世界愈稳定,愈不需要研究变化的道理,《易经》愈不受到重视;世界愈变动,就愈需要掌握未来的动向,《易经》的道理就愈受到大家的关注。 21世纪是快速变化的时代,总裁依照《易经》三才之道,顺天应人,必然可以顺势发展,而且立于不败之地。 对总裁而言,开创固然重要,守成也十分要紧。无论创业还是守成,最好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好不容易当到总裁,却一下子败下来,还要苦苦地反败为胜,勇气可嘉,内心则是万分无奈。 总裁倡导“反败为胜”,简直和自己过不去。中国人善求“立于不败之地”,才是真正的大道。我衷心希望,社会上有愈来愈多的好总裁,能够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尽一份力。 写作本书的过程当中,受到父母、师长和朋友的鼓励,很多总裁也将宝贵的亲身经验传授给我,在此特为感谢。希望已经当总裁、将要当总裁以及不想当总裁却想知道怎样才算是好总裁的朋友,能够喜爱本书,并且多多指教。 曾仕强 序于兴国管理学院 后记 总裁的命运由自己控制 要不要当总裁?决定权在自己手中。不必因为大家的期许与鼓励,便非当不可。不能够由于一时激动,为了争一口气,硬要当总裁。不需要一时遇不着好的总裁,就决定要自己当。尤其不能听了一句“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片面道理,便盲目地顺应潮流,当上了总裁。这时候才发觉上当,已经骑虎难下,很难挽回了。 希望成为什么样的总裁,同样由自己决定。要甘要苦?先甘后苦?先苦后甘?悉听尊便。 社会上那么多总裁,可以当做自己的借鉴。有些人赚大钱,却只能在牢狱中度余生。就算真的“在狱中过帝王生活”,划得来吗?有些人财禄丰厚,却被不肖子孙弄得身败名裂,大半生辛劳所得,付诸流水。有些人名利双收,却不知道所为何来?过着富有却茫然的日子。有些人虚有其名,凡是真正认识他的,无不摇头叹息;身受其害的,更是咬牙切齿。有些人患大头病,一次竞选,搞得企业几乎破产。有些人好大喜功,盲目扩大的结果是亏损累累。 没有哪一位总裁,存心整垮自己。他只是不明白自己的实力和处境,才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总裁的命运,正是自己的一连串抉择。几次决策错误,便是运气欠佳。连续几次正确决策,就表示运气很好。但是,总裁的命运,有一个不变的大前提,那就是:顺天应人,替天行道。 天道是天、人、地三才之道当中的常理,总裁扮演“天”的角色,以大公无私的心情,来因应未来的变化。天道尚“无”,所以总裁必须懂得“无为”的道理,来达成“无不为”的理想。 现代中国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重“有”不重“无”。其实“无为”并不是“不动”,也不是西方所说的“自然主义”。总裁崇尚“虚静不争”,最好依照种花人“不禁其性、不塞其源”的道理,使下属自由自在、自动自发,大家都获得正常的发展。 总裁要能“舍"才能“得” 顺天应人,最要紧的是分清楚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唯有“舍”弃不应该做的,才能够“得”到应该做的良好效果。 总裁不应该独断独行,不可以事必躬亲,不能够纵容亲信,不应该鼓励对立,不可以迫害功臣,也不能够冤枉好人,而这些偏偏是若干总裁有意无意常犯的错误。 身为总裁,应该不多讲大家便能体会,不多做大家便能努力,不多管大家便能自动,不授权大家便能尽责,不紧张大家便能快速,不发威大家便能警惕。而事实上,若干总裁就是缺少这些能耐,反过来责怪大家不能够如自己的意。 总裁最困难的,在“知人善任”。知人不能善任,等于不知。知人之前,又必须知己,所以总裁具有自知之明,才能够知人善任。 遇到任何事情,总裁第一想到的,不是“怎样去做”?却应该是“让什么人去做”? “天”从来不做“事”,只求把“人”安顿好。总裁不必去处理“事”,却必须把它交给合适的“人”去处理。找对“人”,让他自由自在、自动自发去解决,则“事”必顺成。 楚汉相争的时候,楚霸王有万夫不当之勇,却由于有范增而不能用,以致兵败自刎。刘邦的成功,居功于得人而能用人,善用萧何、张良、韩信这些人,正是刘邦获得最后胜利的主要原因。 有些总裁“舍不得”,不能够“放心”,没有条件“放手”,终于累坏自己,也拖垮企业。舍得让下属表现,舍得让大家分享利益,也舍得回馈社会,更舍得礼贤下士,这样的总裁,才能“得”人,因而成“事”。 知才、觅才、聘才、任才、留才、育才、用才和尽才,成为总裁最大的本领。这一连串与“人”有关的学问,必须虚心求取,勤而行之。 不要寄望反败为胜 自从美国著名企业家艾柯卡的大作(《反败为胜》问世以来,某些身世相似的总裁,便极力推荐,好像反败为胜乃是总裁的共同命运。 其实,中国人自有一套“立于不败之地”的方法,不可不加以深究。因为总裁好不容易打出天下,为什么要轻易让它败亡?为什么要随便拱手让人,自己再出去另打天下呢? 在事业旺盛的时期,总裁及时让贤退休,或者交给合适的人,让他顺利接班。这种出乎自愿的“尧舜禅让”,值得赞美,也值得学习。 好不容易当上总裁,却被迫下台,甚至于遭人赶杀,终究不是好事情。中国人最好明白“上台容易下台难”,知道“上台多半靠机会”,机缘成熟,总裁就当上了;“下台必须靠艺术”,万一被劈成三段,不能全身而退,岂非得不偿失? 希望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礼遇顾问。因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总裁对于自己的处境,往往弄不清楚。刘邦如果没有张良的指点,恐怕也不能成功。 掌握时势,绝对不是投机取巧。总裁应该具有自己的理念,把自己的理念表现在事业上。守时待势,都是为了发挥自己的理念,这才是掌握时势,而不是同流合污。 基层的信息,最能够代表现场的实况。总裁不必拘泥于层层节制的形式,时常逾越中坚干部,表现一些“亲民”的作风。唯有亲近基层,不高高在上,才能深入基层,迅速掌握现场的变化,适时找“人”去处置。 中坚干部的训练,愈来愈重要。因为现代管理课程,这一环十分薄弱。总裁感叹人才难求,多半对此而言。 注意公共关系和用心维护家庭实在是一体两面,内外兼顾。家庭是根本,子女不肖,再好的公共关系也会转坏。总裁各方面兼顾并重,自然立于不败之地。若是顾此失彼,就难免遭遇失败,不得不咬紧牙关,无奈地祈求反败为胜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