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提高机械行业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能力,已是不争的话题。为了更好地方便青年工人自学及上岗、转岗再就业人员等快速掌握一技之长,张彩霞、赵正文等编写了《图解机械测量入门100例》。
本书针对初学者,系统地介绍了机械零件公差配合的基础知识,车削加工零件、其他机械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先进的几何量检测技术等内容。旨在通过本书的学习,使读者能够掌握公差配合标准的使用,正确选择和维护测量器具,学会简单零件的测量。
本书主要是作为技术工人的学习用书及培训教材,也可供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或培训班作为教学参考用书。
《图解机械测量入门100例》由张彩霞、赵正文主编,针对初学者,系统地介绍了机械零件公差配合的基础知识,车加工零件、其他机械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先进几何量检测技术等内容。旨在使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掌握公差配合标准的使用,正确选择和维护测量器具,学会简单零件的测量。
本书文字简洁,形式活泼,通俗易懂,每个测量实例几乎都有实际操作步骤分解图,对掌握操作要领有指导意义;精选的实例后面都有诸如“多学一些”、“小结”之类的标题内容,初学者能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或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本书可作为技术工人的学习用书及培训教材,也可供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或培训班作为教学参考用书。
第1章 公差配合识读与理解1
1.1尺寸的识读与理解1
【例1-1】基本尺寸和极限尺寸的识读与理解1
【例1-2】实际尺寸的识读与理解3
1.2尺寸偏差的识读与理解4
【例1-3】尺寸偏差的识读与理解4
1.3尺寸公差的识读与理解6
【例1-4】尺寸公差6
【例1-5】公差带图8
【例1-6】标准公差系列10
【例1-7】基本偏差系列12
1.4配合的识读与理解13
【例1-8】配合的类型13
【例1-9】配合公差16
【例1-10】配合制17
【例1-11】配合代号与公差带代号18
1.5形状与位置公差的识读和理解21
【例1-12】识读形位误差和形位公差21
【例1-13】形位公差22
【例1-14】识读零件的几何要素24
【例1-15】形位公差标注的基本规定26
【例1-16】形状误差的评定30
【例1-17】识读形位公差带31
【例1-18】典型形状公差带的定义和标注示例32
【例1-19】典型位置公差带的定义和标注示例35
【例1-20】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44
【例1-21】形位公差原则和形位公差值的确定48
1.6表面结构要求的识读和理解49
【例1-22】表面结构要求概述49
【例1-23】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上的标注51
1.7螺纹的标注识读52
【例1-24】普通螺纹的标注识读52
【例1-25】管螺纹的标注识读54
【例1-26】梯形螺纹的标注识读55
第2章 车加工零件测量57
2.1毛坯尺寸的测量实例57
【例2-1】钢直尺的使用57
2.2中等精度零件外径和长度尺寸的测量实例58
【例2-2】游标卡尺的使用58
【例2-3】认识其他游标量具62
2.3轴类零件外圆沟槽尺寸的测量实例63
【例2-4】外圆沟槽槽径尺寸的测量63
【例2-5】外圆沟槽槽宽尺寸的测量64
2.4轴类零件外径和宽度尺寸的精密测量实例65
【例2-6】外径千分尺的使用65
【例2-7】认识其他测微螺旋量具71
【例2-8】轴类零件外径的精密测量72
2.5套类零件孔深尺寸的测量实例74
【例2-9】深度游标卡尺的使用74
2.6套类零件孔径尺寸的直接测量实例76
【例2-10】内测千分尺的使用76
2.7套类零件高精度深孔孔径尺寸的测量实例78
【例2-11】指示表的认识78
【例2-12】内径量表的认识84
【例2-13】内径量表的组装和零位调整86
【例2-14】内径量表的使用87
2.8批量套类零件孔径尺寸的测量实例89
【例2-15】光滑极限量规89
2.9轴类零件外圆锥面锥角的测量实例92
【例2-16】游标万能角度尺的使用92
【例2-17】圆锥套规的使用96
【例2-18】量块的使用98
【例2-19】正弦规的使用101
2.10套类零件标准内圆锥面锥度的测量实例103
【例2-20】圆锥塞规的使用103
2.11普通外螺纹的测量实例104
【例2-21】普通外螺纹的单项测量104
【例2-22】普通外螺纹的综合测量106
2.12普通内螺纹的测量实例107
【例2-23】螺纹塞规的使用107
2.13梯形外螺纹的测量实例109
【例2-24】梯形外螺纹的测量109
2.14蜗杆的测量实例111
【例2-25】蜗杆的测量111
2.15配合件配合间隙的测量实例113
【例2-26】塞尺的使用113
2.16偏心零件偏心距的测量实例114
【例2-27】偏心距的测量114
2.17圆弧半径的测量实例115
【例2-28】半径样板的使用115
2.18轴类零件素线的直线度误差测量实例117
【例2-29】间隙法测量轴类零件素线的直线度误差117
【例2-30】指示表法测量素线的直线度误差119
2.19轴线的直线度误差测量实例120
【例2-31】轴截面法测量轴线的直线度误差120
【例2-32】横截面法测量轴线的直线度误差121
2.20机床导轨面纵向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实例123
【例2-33】检测量具的认识123
2.21圆度误差的测量实例127
【例2-34】圆度仪法测量圆度误差127
【例2-35】两点法测量圆度误差129
【例2-36】三点法测量圆度误差130
2.22线轮廓度误差的测量实例130
【例2-37】样板法测量线轮廓度误差130
【例2-38】投影仪法测量线轮廓度误差130
2.23平行度误差的测量实例132
【例2-39】面对线间平行度误差的检测132
【例2-40】线对面间平行度误差的检测132
2.24垂直度误差的测量实例133
【例2-41】线对面间垂直度误差的检测133
【例2-42】面对线间垂直度误差的检测135
2.25同轴度误差的测量实例135
【例2-43】轴与孔径间同轴度误差的检测135
【例2-44】两轴线间同轴度误差的检测138
2.26圆跳动误差的测量实例139
【例2-45】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检测139
【例2-46】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检测140
2.27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实例142
【例2-47】比较法测量表面粗糙度142
【例2-48】针触法测量表面粗糙度143
2.28车加工零件的特殊测量实例146
【例2-49】用精密圆棒测量大直径轴的轴径146
【例2-50】测量零件内孔直径真实尺寸的方法147
【例2-51】用量块和精密圆柱测量圆锥体的锥角148
第3章 其他机械加工零件测量149
3.1工件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实例149
【例3-1】光隙法测量平面度误差149
【例3-2】三点法测量平面度误差150
【例3-3】接触斑点法测量平面度误差151
【例3-4】平晶干涉法测量平面度误差152
3.2工件平面间平行度误差的测量实例154
【例3-5】指示表法测量工件平面间的平行度误差154
【例3-6】量块比较法测量工件平面间的平行度误差154
3.3工件平面间垂直度误差的测量实例155
【例3-7】直角尺检测法测量工件平面间的垂直度误差155
【例3-8】方箱检测法测量工件平面间的垂直度误差158
3.4斜面的测量实例160
【例3-9】用万能角度尺检测斜面与基准面间的夹角160
【例3-10】用正弦规检测工件的倾斜度误差160
3.5对称度误差的测量实例161
【例3-11】直角通槽对称度误差的检测161
【例3-12】键槽对称度误差的检测162
【例3-13】线对面的对称度误差检测164
【例3-14】V形槽对称度误差的检测166
3.6燕尾槽和燕尾块宽度尺寸的测量实例166
【例3-15】用圆柱辅助测量燕尾槽和燕尾块的宽度尺寸166
3.7渐开线圆柱齿轮齿距偏差的测量实例168
【例3-16】用万能测齿仪测量齿距偏差168
3.8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廓总偏差的测量实例170
【例3-17】用渐开线检查仪测量齿廓总偏差Fa170
3.9齿轮径向跳动的测量实例172
【例3-18】用齿轮径向跳动测量仪检测齿轮的径向跳动Fr172
3.10公法线长度的测量实例173
【例3-19】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公法线长度173
第4章 先进几何量检测技术175
4.1激光干涉仪175
【例4-1】激光干涉仪的使用175
4.2三坐标测量机178
【例4-2】了解三坐标测量机178
【例4-3】三坐标测量机的使用181
4.3螺纹综合扫描测量机184
【例4-4】了解螺纹综合扫描测量机184
参考文献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