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盗亦有道。闯荡于对外开放的金融市场,它是长期互利互惠的朋友,还是短期你死我活的敌人,完全取决于其游荡的环境。
徐培华编著的《热钱与反热钱》以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对热钱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全方位解读,可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热钱的本质,进而对热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热钱与反热钱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徐培华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热钱,盗亦有道。闯荡于对外开放的金融市场,它是长期互利互惠的朋友,还是短期你死我活的敌人,完全取决于其游荡的环境。 徐培华编著的《热钱与反热钱》以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对热钱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全方位解读,可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热钱的本质,进而对热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内容推荐 《热钱与反热钱》:热钱,时常被人们称作游资或者投机性短期资本,是投机者为了追求最高的报酬以最低的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在大多数人看来,热钱就是一个恶魔,不断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威胁。然而,热钱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对其集中地的经济起着助动力和润滑的作用。人们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正确的方法对待热钱,就能让热钱发挥最大益处。通过翻阅徐培华编著的《热钱与反热钱》,读者不仅可以了解热钱的本质,而且还可以对热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目录 第一章 热钱风暴袭卷全球 1.热钱涌动下的世界 2.热钱涌动,投机也疯狂 3.热钱及其三个影响 4.热钱的四个特征 5.从银行开始破产 6.危机蔓延,国际动荡 7.西方世界转嫁热钱危机 第二章 热钱的“狼”本性 1.经济杀手——热钱的真实面孔 2.“野狼群”来自何方 3.驯服“狼性”是反热钱的根本 4.美元霸权地位的维护者——对冲基金 5.热钱的狼群法则——勇者生存 6.热钱流人中国的途径 7.谁在“爆炒”工商银行股 8.热钱的生存规律分析 9.热钱考验中国经济 第三章 热钱不断泛滥,有趁火打劫之势 1.香港遭受国际热钱袭击事件 2.从热钱冲击中得到的教训 3.热钱输入,使货币危机雪上加霜 4.短时期内,热钱不会撤离中国 5.人民币会不会受美元的影响 6.货币危机为何时常出现 7.莫让国际热钱掌握中国粮食产业 8.全球热钱豪赌亚洲货币升值 9.热钱何时才能被赶出国门 10.热钱离去,港元升息 第四章 透视热钱“迷局” 1.金融风暴下热钱的新目标——粮食 2.热钱藏身于何处之热钱“迷局” 3.正在演绎着股票市场大起大落的热钱游戏 4.保险行业让热钱有可乘之机 5.抵御热钱 6.外部热钱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 7.黄金期货多头被清洗 8.莫让石油价格成为热钱的导火索 第五章 未雨绸缨:中国如何突破热钱重围 1.坚守防线,不可让人民币自由兑换 2.中国如何应对美元持续贬值 3.严加防范热钱兴风作浪 4.断掉热钱回流的后路 5.热钱当前,货币应当理性调整 6.打响热钱反击战 7.化解人民币单边升值带来的风险 8.以购买黄金打击热钱 9.怎样对付国际热钱 第六章 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热钱流人中国的现状分析及影响 2.热钱在股市:熊市流入量大,牛市流入量小 3.热钱来了,兴风作浪;热钱走了,莫让经济崩溃 4.是热钱外逃导致股市下跌吗 5.国际热钱掉进“融资巨坑” 6.热钱在中国资本市场里涌动 7.标本兼治,抵御热钱来袭 第七章 热钱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1.热钱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2.热钱导致日本泡沫经济与银行危机 3.国际热钱撤出,阿根廷比索兑美元三天贬值2% 4.越南经济从天堂到地狱 5.越南经济危机全是热钱惹的祸 6.热钱给英国带去的冲击 7.日美“广场协议” 8.美元贬值,欧盟经济雪上加霜 9.世界各国治理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10.美联储国债货币化提升通货膨胀风险 11.亚洲热钱危机的教训 第八章 国际间积极应对热钱风暴 1.日本央行不抛股,力争注资地方银行 2.韩国救市计划 3.德国运用“两手抓”的方式为银行体系保驾护航 4.荷兰政府向国际集团注资 5.西班牙积极设立救市基金 6.热钱风暴后的美国新政 7.热钱危机的教训 8.法国投放战略投资基金 9.俄罗斯央行注资以维护金融市场 10.巴西央行积极出台救市措施 试读章节 世界热钱重新涌动 2008年可谓是世界经济最萎靡的一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陷入了低谷。而美国所受到的影响堪比1929年的金融危机,不仅仅是美国,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被金融危机挫败,甚至陷入了破产的局面。如希腊和冰岛都需要借助国际的帮助来维持自己国家的正常运转。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阻止人们短期获利的心理。于是在世界经济蠢蠢欲动之时,新一轮的热钱“战争”又开始上演了。 首先,对于中国来说,虽然避免不了要在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但是仍然成为为数不多的世界上出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之一。再加上一系列国际盛会在中国举行,一下子将中国推向了世界的前端。于是各国纷纷瞄准中国这块“肥肉”,想要在中国市场分得一杯羹。而随着美元兑换人民币利率的下降,使人民币成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货币之一,人们也开始关注人民币投资所带来的利润。而且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加工厂之一,很多企业都想进驻中国。看上中国的不只是外国企业,许多中国的企业家也纷纷利用本地的优势,进而迅速发展壮大。如发展时间不长的比亚迪,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汽车界的销量冠军,也引来了“股神”巴菲特入股,入股时的2.3亿美元在短时间内便获得了回报,“股神”自然是眉开眼笑。再加上中国股市、房市的火暴,所以,世界热钱便开始了在中国的征途,而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流速。但是能否在征途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依然是个未知数。 其次,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来说,尤其是拥有新兴市场的国家,正在逐步吸引热钱的进入。2010年下半年,随着美元指数的步步走跌,一些新兴经济体货币相对美元均出现了大幅度的升值。不仅是人民币,巴西雷亚尔、澳元、泰铢、韩元、日元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值。在这种升值预期之下,热钱进入新兴经济体的担忧开始变得强烈起来。尽管各国在面对汇率问题上,都已经采取了干预政策,但似乎取得的成效并不是很大。而弱势的美元也正在推动商品价格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由于大多数大宗商品均是以美元计价的,所以美元如果持续贬值,将会使商品价格重估。而且,一旦新兴经济体以加息的策略应对美元的贬值,则新兴市场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息差,必将吸引大量的热钱流入。 世界经济正在复苏,热钱也正在逐渐大量进入世界经济市场。而各国也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加速热钱的涌动,目的就是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 热钱涌动的实质 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当时的总统胡佛也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来救市。甚至美国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乐观地宣布:“我们没有担忧的理由,繁荣的浪潮仍然会延续。”谁知道经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令人乐观,这场金融危机持续了10年之久。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总统奥巴马同样也表示了自己的乐观,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但是仔细想想,各国政府在2009年的救市,只是表面的对症下药。 各国政府所采取的救市政策,也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短期盈利的心理。这种做法无疑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在获得利润满足之后,资本势必会继续在市场中寻求更大的利润,直到无利可图。但是这样一来,捞钱的人走了,剩下一个“烂摊子”由谁来收拾?所以救市行为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却潜藏了更大的危机。政府想要实现本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要满足资本盈利的要求。可是当资本过于庞大时,想要满足盈利的要求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一直坚持低汇率,放任美国人的信贷消费,最后便导致了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讲,格林斯潘的这种做法是为了维护美国经济的增长,保持美国资本的盈利,但是却低估了资本的力量。 由于全球网络的形成,全球之间的经济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资本的流动性。而资本的流动本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盈利却成了资本流动的直接结果,于是就制造了一系列的经济泡沫和危机。尤其在股市和房市中,更是看重其中的利润,才会进行投资,并且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利。除此之外,还有人将眼光转向了石油、农产品等大宗商品,而这些产品又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资本投向这些大宗商品,必然会带来通货膨胀。一旦造成全球陛的通货膨胀,尤其是美元的贬值,必定会引发全球经济的紊乱。到时候,短期获利的心理是满足了,但是要面对的却是更大的经济危机。 由于热钱的大量涌入,无论是对股市、房市,还是对大宗商品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世界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而这种变化可能有好有坏。但是无论是好是坏,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形势之下。 P3-5 序言 热钱战争其实就是货币间的战争。既然是战争必然存在两面性,也势必会出现两种结果。那就是热钱可以导致一个国家的经济高速腾飞,也可以推动其所到之地的制度不断完善。就拿日本来说,正是热钱的出现,才使得日本的经济高速腾飞,虽然日本出现了经济泡沫,但是国际热钱还是让日本全面进入到现代化。不过,热钱也给人们带来了负面影响,即物价飞涨,增加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负担,造成通货膨胀。 如近期发生在越南的金融危机,事实上,这次危机在越南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灾难。由于越南经济规模比较小,与国际金融牵连不多,因此对其周围的国家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不过,越南这些热钱战争,还是让人们想起了十几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 当时由泰国开始的金融危机,在不足两年之内,就使亚洲出现了三次金融大地震,甚至将俄罗斯也牵扯进去。在这三次金融大风暴中,许许多多原本还处于财富顶端的大亨们,眨眼间赔得血本无归。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就是索罗斯的热钱。并且“热钱”一词也是从这次金融风暴开始流行起来的。 其实,热钱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的一笔漂泊不定的流动资金。时常会出现在开放的金融市场,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的一种短期性投资性资金,属于一种投机行为。然而,热钱的实际运作十分复杂,而且还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一些长期资本在个别机会下,也有可能转化为短期资本,进而转化成热钱;再者如一些以热钱的形式进行投资可能因为投资对象稳定与良好,使得热钱会停留很长时间,从而转化成长期投资。 另外,热钱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神秘,更没有那么可怕。热钱袭来,并不一定带来的全都是负面影响,热钱在与金融的这场战争中,会在无形中促使所集中之地的制度不断完善和进步。热钱的破坏也是因地而异的。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着不同的金融机制,因此产生的应对能力也不同。由于发达国家的管理科学与制度比较先进,而发展中国家相对落后一些,因此在面对热钱刹那间的挑战时,发达国家就更容易作出合理的判断,使热钱的危害减少到最小范围。 正如曾经发生在英国的热钱风暴,当热钱对英镑进行偷袭时,英国很快就找到了应对措施;而当热钱对相对落后的墨西哥进行攻击时,却导致了墨西哥经济的全面崩溃。再如后来的亚洲金融危机,由于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相对落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则很快就恢复了元气。 由此可见,要用辩证的观点对热钱进行分析,不能单看其中的一个方面。就像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只有做到合作互利才是最为关键的。一旦有哪些国家或者地区背离市场的原则,使得金融体制存在缺陷,就势必会引起热钱这种投机行为。不过,正是热钱的出现,才使得众多国家知耻而后勇,推进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 总之,热钱也是一种竞争行为,它往往在资本竞争力比较薄弱以及金融管理不完善的地区进行博弈。而且,热钱带来的并不一定都是坏的影响,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热钱,可以从中得到许多领悟。 本书以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对热钱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全方位解读,可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热钱的本质,进而对热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书评(媒体评论) 热钱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合理的管理和使用,怎样规避热钱的风险,怎样让热钱对经济发展发挥最大的作用。 ——著名经济学家 蔡文浩教授 热钱的作用,正如“水能够载舟也能够覆舟”。充分运用好热钱,直面通货膨胀,中国超过美国只需一两年。《热钱与反热钱》告诉投资者,热钱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对热钱的错误认知,不能够让其为自己所用。 ——财经畅销书《郎咸平说对了吗》作者 叶楚华 美国再度开启印钞机,新兴市场热钱流入压力加大。打开闸门的是美国,被钱潮所淹的很可能是亚洲。亚洲货币“应声齐涨”,韩元、新元、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等兑美元的价格纷纷触及数周、数年乃至历史高点。中国面对热钱的围攻应该怎么应对,请看《热钱与反热钱》。 ——百万畅销书《水煮三国》作者 成君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