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一 记忆深处 怀念生命中的一只鸟 身后的那双眼睛 寻找沉到江底的家园 又闻布谷鸟声 一碗泉 尊严 编外女兵 军礼 意志 寒冬里的夏天 家书 全家福 小兔子 同学会 鸡头·芋头 粮食疑案 吃豆腐 相见 挣外快 又闻槐花香 又闻蛙鸣 二 梦回故乡 看戏 偷瓜 想念小河 悠悠父子情 穿上军装前的那些日子 新兵连趣事 猫的私语 我从大山里走来 儿子的逻辑 关于电视的记忆 亲爹、亲娘,让儿子再多爱你们一点 生命中的贵人 平凡人的感动 洪范十泉 无处不在的母爱 自信的力量 学会给自己加点压力 三 岁月留痕 小时候 苦难岁月 乡村风情 关于吃的记忆 赶集·思考人生 一年四季 钱这狗东西 一个少年的演唱会 军魂 父亲的字条 和一个叫“时间”的人对话 扶贫 盼年 完美策划 承诺 长征路上的爱情 四 青春印记 初中生活 高中时代 参加劳动 回家务农 看场 最早的文学熏陶 打工岁月 长陵前的沉思 日本友人的夙愿 陕南名珠蜀河镇 祭白雪远行 谁不愿做只飞翔的鸟 五 尊重生命 羊与狼的故事 藏在手机里的温馨故事 寻找英雄 拾荒人的梦想 长吻的魔力 在一起 小号声声 生命的延续 纪念悠然的两颗门牙 回家的感觉 母亲的立场 陪父亲到鬼门关散步 我的英雄主义情结 写给儿子的信
精彩页 身后的那双眼睛 邻居小姑娘苏菲拿到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她妈妈却因病住进了北京肿瘤医院,这一刻对全家人来说都是悲喜交加的。妈妈被确诊为胃癌晚期,不能动手术了,只能保守治疗。 苏菲从小对妈妈印象就不是特别好。五岁时,妈妈让她自己去超市买盐,说如成功买回盐来,可奖励她一只冰棍;七岁时妈妈让她自己坐车去家附近的公园,告诉她如果她从公园中间的树丛中采回一片树叶来,可给她买一个漂亮的日记本;十岁时妈妈送她坐飞机去青岛的亲戚家过暑假;十五岁时妈妈让她寒期去麦当劳打工…… 总之,她心里一直很恨妈妈,人家的妈妈都把自己的女儿当宝贝,自己的妈妈却这样冷酷地对待自己。她从小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妈妈的亲生女儿。她一直有一个梦,盼望自己长大了快离开这个家,离开这个有些不近人情的妈妈。 她记得很清楚,七岁时自己坐车去家附近的公园时,刚出门时还高高兴兴,没走到车站她就哭了。她坐在马路边哭了好一阵,她幻想妈妈会突然从哪个方向冲过来,给她擦干眼泪,然后拉起她的手,领她回家。可哭了好一会,她抬头环顾四周,没有一个人注意她,更没有妈妈的身影。她咬了咬牙,站起来重新上路。在公园里她不小心摔倒了,爬起来一看,两个膝盖都摔青了,她又一次抹起了眼泪。那一刻,她是多希望妈妈能出现在眼前安慰她、关心她。那次回家后,她有十多天没有和妈妈说话。 妈妈对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要自立、自尊、自强!”她心里反抗说:“可我还是个孩子呀。” 在听到妈妈得了绝症后,她的心总是一揪一揪地疼,妈妈总还是自己的妈妈。自己出国后,再回来时,还能不能见到活着的妈妈都很难说。 离出国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她没有了一点刚接到通知书时的兴奋,她的心事越来越重。临走前几天,她突然提出,自己要放弃这次留学,要留下来陪妈妈看病。 妈妈在病床上和她进行了一次长谈,妈妈说:“菲儿,妈妈知道你从小就恨妈妈,你是不是一直怀疑自己不是妈妈亲生的。有时逼你做一件事后,我也后悔。但爸爸没了,不培养你早自立,将来在社会上你怎么生存。妈妈不能跟你一辈子,总有一天,你要自己独立面对这个世界。你想不到吧,实际上小时候让你自己去超市买东西,去公园,我一直在后边你看不到的地方注视着你。十五岁前,我没有一次让你离开过我的视线……” 苏菲使劲抓着妈妈的两只手,把头深深埋在妈妈的怀里,泣不成声地哭着说:“妈妈,对不起,我错怪你了。妈妈,我爱你!” 妈妈说:“你要是爱妈妈,疼妈妈,就珍惜这次留学的机会。这是妈妈盼了多少年的一个愿望。人家说,病人心情好才能恢复的快,你是想留下来让妈妈堵心,还是去实现妈妈的愿望。咱娘俩说好,你去好好求学,妈妈使劲活着。妈妈一定要等到你留学回来的那一天。” 如今,苏菲已经在哈佛大学已读到研究生二年级了,她学习成绩优异,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她做事果断、雷厉风行,被大家推举为学生会主席。她明白,这都是妈妈的功劳。 在往后的日子里,她时常回头,总是感觉到身后有一双眼睛在时刻注视着自己。她心里知道,那是妈妈的眼睛。 P5-7 导语 王培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小小说沙龙会长,作品曾获“冰心图书奖”“全国冰心散文奖”等,百余篇作品被《小说选刊》《读者》《青年博览》等报刊选载,多篇作品入选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中考、高考模拟试卷和课外阅读试题。 《从心底打捞出的时光》收录了王培静近百篇青春美文,篇篇精彩,意味隽永。全书分为五辑,以温柔的笔触抒发了爱与美好。 这是作家倾心创作的奉献给广大读者的最美的心灵鸡汤,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对参加高考、中考、公务员等考试的人员,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内容推荐 《从心底打捞出的时光》收录作家王培静的八十篇散文,每篇作品的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家的真情,一点一滴、一草一木都寄托着作家的深情。语言朴实感人又风趣幽默,内容既有书写家国情怀的作品,也有不少感恩之作。是作家从心灵深处打捞出的“美好记忆和回忆”,也是青少年读者了解时代变迁的优良课外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