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致力于从经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对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的思想史作个详尽的梳理,以期通过这种研究,一方面从方法论的角度深化对经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为在我国学界刚刚兴起的经济哲学研究贡献力量;另一方面通过致力于经济学视域与哲学视域的辩证统一,来深化对哲学思想史,尤其是马克思哲学发展史的研究。我国学界通常是从单纯哲学的视域,即从康德到费尔巴哈的线索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内涵及其思想史意义的,本书将突破这种简单化的理论视域,从经济学与哲学相统一的角度,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唐正东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致力于从经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对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的思想史作个详尽的梳理,以期通过这种研究,一方面从方法论的角度深化对经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为在我国学界刚刚兴起的经济哲学研究贡献力量;另一方面通过致力于经济学视域与哲学视域的辩证统一,来深化对哲学思想史,尤其是马克思哲学发展史的研究。我国学界通常是从单纯哲学的视域,即从康德到费尔巴哈的线索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内涵及其思想史意义的,本书将突破这种简单化的理论视域,从经济学与哲学相统一的角度,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目录 作者的话 导论 一 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沿革 二 学界对经济哲学方法的不同理解 三 本书的话语言说背景及工作目标 第一章 古典历史主义的经济哲学方法——亚当·斯密及苏格兰历史学派 第一节 斯密经济哲学方法中的历史性维度 一 历史性研究范式的形成 二 古曲历史主义方法的深刻性与肤浅性 三 18世纪的苏格兰与斯密 第二节 斯密经济哲学方法中的社会性维度 一 社会性思维范式的形成 二 社会性维度在具体经济观点中的体现 三 启蒙思想在经验性社会观中的承载 第三节 经济学与伦理学思路的兼容 ——大卫·休谟的经济哲学方法 一 社会:一个亚经验性的概念 二 作为经济学思路之补充手段的伦理学 三 不同的经验现实造就不同的经验主义 第四节 弗格森:另类的历史学派思想家 一 独特的人本主义经济哲学方法 二 历史在上帝的帮助下显自己 三 弗格森、黑格尔与马克思 第二章 李嘉图及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的经济哲学方法 第一节 李嘉图的唯物主义经济哲学方法 一 古典经济学视域中最深刻的唯物主义者 二 经济学革命性突破的哲学意义 三 忽略了李嘉图意味着什么? 第二节 汤普逊的功利主义经济哲学方法 一 从古典自然主义到功利主义 二 从李嘉图水平的倒退 三 表现上的唯物主义 第三节 霍吉斯金的自然主义经济哲学方法 一 抽象自然主义与抽象主体主义的结合 二 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一个伪概念 三 对经济现实的存在论解读之非法性 第三章 李斯特及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哲学方法 第一节 李斯特:读不懂历史的历史学派思想家 一 历史的和唯物的,却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二 实践的,但不是实践唯物主义的 三 历史、实践概念掩盖下的自然主义 四 李斯特、马克思与我们:一点理论反思 第二节 罗雪尔的经验历史主义经济哲学方法 一 “唯实的”历史方法之形而上学本质 二 修昔底德、萨维尼与罗雪尔 三 面向社会本身抑或解剖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三节 施穆勒的新历史学派经济哲学方法 一 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统计学方法 二 新历史学派:历史的伦理学派 三 历史性思维拒斥拜物教的理论视域 第四章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方法(上) 第一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复调式经济哲学方法 一 经验实证主义与抽象人本主义的并存 二 从经验实证主义转向经验历史主义 三 经验历史主义不排斥抽象人本主义 四 实践:一个“后市民”意义上的概念 第二节 《穆勒评注》:经济哲学方法发生突变了吗? 一 “劳动异化”是以孤立人的逻辑为基础的吗? 二 “交往异化”的实质 三 基始性的主体际性关系与历史性的社会关系 第三节 “布鲁塞尔时期”经济哲学方法的焦虑态势 一 “布鲁塞尔时期”之前的方法论视域 二 经济哲学方法滞后于政治批判的热情 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方法论焦虑 第四节 重新评价《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地位 一 “交往形式”:一个具有局限性的概念 二 经验历史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异质性 三 “历史”在何种意义上能成为“科学”? 第五章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方法(下) 第一节 《哲学的贫困》与经济哲学方法的解困 一 蒲鲁东:读不懂社会关系的思想家 二 蒲鲁东的理论缺陷对马克思的思想触动 三 走向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科学把握 四 经济学研究的滞后对哲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哲学意义 一 科学的生产关系概念的彻底浮现 二 用马克思的方法来解读马克思的文本 三 马克思对资本的剥离 第三节 《资本论》:经济哲学方法的具体演绎 一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与历史性生产关系视域 二 对历史性生产关系视域的两种误读 三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就是马克思的哲学 结束语 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坚持的两个原则 主要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