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古人易境,鉴今日智慧;古圣和先贤,带今人演易。
《易经》包含着大千世界、宇宙万物的至理,甚至现代的新、尖科学都可以从中找到哲学根据,是一部神秘而古老的哲学著作。但它年代久远,我们又很难理解它。本书则用轻松的演义手法,与古人一起学习《易经》的智慧,希望能带给读者一本终于能轻松读懂的《易经》,一本快乐的《易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轻松读易经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严吾 |
出版社 | 中国书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品古人易境,鉴今日智慧;古圣和先贤,带今人演易。 《易经》包含着大千世界、宇宙万物的至理,甚至现代的新、尖科学都可以从中找到哲学根据,是一部神秘而古老的哲学著作。但它年代久远,我们又很难理解它。本书则用轻松的演义手法,与古人一起学习《易经》的智慧,希望能带给读者一本终于能轻松读懂的《易经》,一本快乐的《易经》。 内容推荐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古人曾有“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不可行商”之说。《易经》包含着上古文明中层次最强、结构最严密的符号系统。《易经》用简单的符号揭示出宇宙的大义。本书用轻松的演义手法,与古人一起学习《易经》的智慧,希望能带给读者一本终于能轻松读懂的《易经》,一本快乐的《易经》。 目录 第一章 神秘的《易经》 上古“天书” 历三圣而成易 逃过秦火的占卜之书 荣登“五经之首” 第二章 《易经》怎么读 从名开始解易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一阴一阳之谓道 卦爻里的秘密 十翼 易学名词解读 第三章 如何用《易经》占卜 正规占卜法 简易占卜法 第四章 品鉴《易经》 乾卦第一 坤卦第二 屯圭卜第三 蒙卦第四 需卦第五 讼卦第六 师卦第七 比卦第八 小畜卦第九 履卦第十 泰卦第十一 否卦第十二 同人卦第十三 大有卦第十四 谦卦第十五 豫卦第十六 随卦第十七 蛊卦第十八 临卦第十九 观卦第二十 噬嗑卦第二十一 贲卦第二十二 剥卦第二十三 复卦第二十四 无妄卦第二十五 大畜卦第二十六 颐卦第二十七 大过卦第二十八 坎卦第二十九 离卦第三十 咸卦第三十一 恒卦第三十二 遁卦第三十三 大壮卦第三十四 晋卦第三十五 明夷卦第三十六 家人卦第三十七 睽卦第三十八 蹇卦第三十九 解卦第四十 损卦第四十一 益卦第四十二 夬卦第四十三 姤卦第四十四 萃卦第四十五 升卦第四十六 困卦第四十七 井卦第四十八 革卦第四十九 鼎卦第五十 震卦第五十一 艮卦第五十二 渐卦第五十三 归妹卦第五十四 丰卦第五十五 旅卦第五十六 巽卦第五十七 兑卦第五十八 涣卦第五十九 节卦第六十 中孚卦第六十一 小过卦第六十二 既济卦第六十三 未济卦第六十四 附录 《彖传》上 《彖传》下 《象传》上 《象传》下 《文言》 《系辞》上 《系辞》下 《说卦》 《序卦》 《杂卦》 试读章节 逃过秦火的占卜之书 早在四千年前的时代,中国便有了一群叫做“贞人”的特殊阶层,“贞人”的地位很高,他们是当时酋长或王的“玄学顾问”、巫术老师。他们还负责代表部族或王与天地对话或与祖宗对话,他们还掌握了记录、记载、解释占卜结果深奥含义的专业知识和手段。我们今天对殷商时代历史的了解,就是从已经出土的刻有非常深奥文字的龟甲或兽骨上推测出来的,这是最早的甲骨文,其中还有一些我们至今仍然读不懂的符号。“贞人”应该是最早和最专业的掌握占卜方法和上古文字的占卜师和官员。于是为了占卜的方便,他们便创造了《易经》。因此,可以说《易经》是中国最古老、最深邃的一部占卜之书。 秦始皇自认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始以皇帝自称。为了加强自己的大一统,秦始皇施行焚书坑儒暴政。在这一浩劫中,诸多的文化典籍被毁于滚滚浓烟之中。六经之中,《诗》、《书》、《礼》、《乐》、《春秋》都被焚毁,其中的《乐》经就这样永远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唯独《易经》一书幸免于难,这其中奥秘何在? 有的历史学者推测,秦始皇可能在他统一中国前,《易经》的卜筮启发过他,使他钟情于《易经》;有的学者认为在秦时,《易经》本来就是专门作为占卜、起卦的书,它纯属占卜之书,与政治、思想类的书不沾边,所以未烧。民间有的人甚至认为《易经》是至高无上的神书,秦始皇在皇位上也敬畏它,不敢烧…… 其实,实行焚书坑儒,是丞相李斯建议的。《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述了李斯的上书:“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而私学乃响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既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不,鲸为城旦。素哦不去着,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这段话的大意就是,那些私底下读了些书的人,经常借赞颂古代以否定当代,用一些虚夸不实的文辞来扰乱社会,否定皇帝的政策法令。现在陛下统一了天下,应该将私人收藏的《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都一概扫除干净,使得海内共尊皇帝一人。三十天之内,若有人不服从,就将其刺字发配做苦役。不在焚毁之列的,只有医药、占卜、种植等类书籍。李斯的话恰恰说中了始皇帝的心事,他马上下令“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以无古非今”。就这样,《易经》有幸被归为“卜筮”之列,而免于被焚之灾。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即李斯应该知道《易经》不仅仅是一本占卜之书那么简单,如何会放过它呢?《史记·李斯列传》中说:“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群下吏……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李斯是跟随荀子学“帝王术”的,怎会不读论述“帝王术”的《易经》呢?或许正是由于李斯对《易经》深有研究并由此深受启示,才使李斯登上丞相的宝座吧。所以,他偏爱此书,便悄·哨地把《易经》归入“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之列。因为占卜的名声,《易经》在大难之中蒙混过关。 荣登“五经之首” 《易经》可以说是以占卜之书而大名远播的一部经典。那么这样一部占卜之书,又是如何被从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奉为“五经之首”的呢? 可以说,《易经》“高贵”的出身是《易经》荣登“五经之首”的第一原因。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儒家是一个非常讲究传承的学派,这个传承指的就是儒家说的道统。道统是什么呢?作一个通俗的比喻,道统对儒家来说,就好比打狗棒对丐帮,道统在谁那里,谁就是正宗。儒家的道统,孟子认为道统是从尧舜禹汤开始的,尧舜禹汤传给了周文王,周文王又传给了孔子,孔子又传给了他。至于后来的宋明理学道统之争,与本书无关,我们不作深入探讨。了解了儒家的道统观念,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说《易经》的出身很“高贵”了。《易经》首先是儒家公认的圣王伏羲原创的,然后文王又对它进行了深度的创作,而至圣先师孔子又修订了《易经》,并且专门写了十篇传来解释。有了这么“显贵”的身份,《易经》想不成为“五经之首”都困难。 《易经》成为“五经之首”,与一个人的极力推荐是密不可分的,这个人就是董仲舒。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儒学家、思想家。他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基本上是来源于《易经》的。他的哲学理念也是来源于《易经》阴阳五行学说的,比如他认为阴阳是按一定的时候互相交替,一个起来,一个下去,一个增多,一个减少。起来了的到时候要下去,下去了的到时候又起来;多了的不能多到过度,少了的不能少到绝灭,终而复始,循环不止,这叫做“一而不灭”。由于经学的确立,《易经》得以正式成为“五经之首”,而这个地位两千多年来都没有遭到质疑,一直到今天。 P6-8 序言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古人曾有“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不可行商”之说。也正因为《易经》的古奥玄微,千百年来,说《易》注《易》解《易》之书汗牛充栋。据统计,从古至今,阐释、注解《易经》的文字是《易经》原文的一亿倍! 《易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典籍,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流变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易经》对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道家的无为、阴阳、五行,还是儒家的中庸、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都可以在《易经》中找到源头。天人合一的理念,这一东方哲学中最令人惊叹的奇葩,就是《易经》中重要的思想。直到现在,天人合一还被认为是中国哲学的核心与最高境界。 《易经》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易经》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就是“时”与“中”。这种时中概念是一种很高的生存智慧,它要求人“时行时止”。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的行为要与天地人万物的运动变化产生协动、发生共振,在顺应性的相通相协的一致性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中”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运行,正所谓不偏不倚谓之中。“时”指出人要顺应时势。首先要“识时之义”,察觉时机的来临,重视来到身边的机会。然后要“待时而动”,一旦时 机到来,立即作为、行动,把握利用来到身边的机会,不要为错过而后悔。在这同时还要“观时之变”,能够看到时机的变化,并随着它的变化及时调整。《易经》的这种主动性适应、创造性顺应的“时中”生存智慧,是和那些保守的、奴隶的、闭锁的、内省的、平庸的生存方式的本质完全不同的,它构成了中国人积极进取和待时而动的品格。 《易经》包含着大千世界、宇宙万物的至理,甚至现代的新、尖科学都可以从中找到哲学根据,是一部神秘而古老的哲学著作。《易经》是一种人工编码系统。它由阴阳通码卦符组成了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三个不同水平的系统层次,同时配以卦辞和爻辞进行文字说明,有着严密、完美的内码数理结构,是目前所知的上古文明中层次最强、结构最严密的符号系统,也是最早运用系统论的典型。《易经》编码遵循严密的相似论、相应论、相关论、相对论规律,运用简单卦符系统对宇宙万物发展演化规律进行摹拟,找到了事物间的抽象关联。《易经》用简单的符号揭示出宇宙的大义,其中的奥妙至今仍值得深入研究。 英国易学家巴克特说:“我们发现传统的西方,有关于现实的模式在很多方面不符合科学事实,而同时我们的几位科学巨匠认识到古老的《易经》令人惊异地接近了真理。更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地球生命的秘诀和《易经》十分相似,64个卦象严格地对应着遗传密码中64个DNA密码。”西方科学是实验的、实证的,但当讲究试验与实证的西方科学走到当代,科学巨匠们惶惑了。他们发现,他们的发明早就存在于中国的《易经》之中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就深受《易经》启发,他曾在文集中发出这样的感佩之言:“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的《易经》中)全都做出来了。”。 《易经》中常用的很多词语至今仍在我们口头应用,“突如其来”、“夫妻反目”、“谦谦君子”、“虎视眈眈”等成语都来自《易经》。“匝”仍是陕西方言中“吃”的代名词,“与时俱进”典化于《易经》的爻辞,“和谐社会”典化于《易经》的“和谐律”,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海尔企业文化“日清、日新”、TCL的合金文化等都来自《易经》。可以说,就是在21世纪的今天,《易经》仍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书评(媒体评论) 《易经》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 ——国学大师 南怀瑾 《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 ——季羡林教授 《易经》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瑞士心理学家 卡尔·古斯塔夫·琼 谈到人类智慧宝典,首推中国《易经》。 ——欧洲哲学家 捷思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