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垂钓于时间之河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宗子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于滚滚红尘中独品孤独,在简单纯净中分享安逸。

《垂钓于时间之河》这本书是旅美作家张宗子在物欲烟火中给读书人献上的最优雅的中国文字,是一本散文集,是作者的青年之作。这些文字,文风精巧,像雨中的阳光,亲切,却不透彻,有几丝茫然。本书的写作,没有太多的神来之笔,但构思别致,会心处颇多。值得阅读。

内容推荐

《垂钓于时间之河》是作者张宗子的第一本散文集,收入赵毅衡先生主编的“海外流散文学”丛书。《垂钓于时间之河》也是作者张宗子出版的第一本书,其中所收文章,写于1991到2000这十年,大多数是后三年的作品。

目录

新版序

原版序

卷一:履霜

 垂钓于时间之河

 菊花之墙

 一杯茶

 将进酒

 偶然一梦

 秋山图

 香格里拉、墨猴与写作

 悬崖上的浆果

 门的寓言

 雨中四章

 时间与花

 鱼之乐

 风景中的树

 猫头鹰

 “一斤染”的悲哀

卷二:神马

 读画和杂想

 为喜爱的组画而作

 枫落吴江冷

 山寺的一夜

 长城

 广场

 苍茫

 高更的自画像

 一幅梵高画的传奇

 僭听贝多芬

 吴刚与西西弗斯

卷三:短檠

 病中读书记

 读书碎语

 女歌手和作家

 快乐读报

 爱情女神

 弱丧

 关于死亡

 萧何与焚书

 两种曼陀罗花

 倾听远方的骡鸣

 超人的变奏

 牛事二三

 游戏事业

卷四:迷尘

 地铁、风雪和城市

 过眼大乘寺

 哈林杂忆

 纽约地铁故事

 艾瑟

 算命

 北京的馄饨

 记忆之群

 玩钱琐记

 日暮乡关

 回家

 最后的十一月

后记

附琴啸引

试读章节

爱情女神

希腊神话里的爱神阿芙洛狄特,罗马的叫法是维纳斯,现在流行的是后一个名字。维纳斯身为情爱之神,天下的旷夫怨女自是众目齐注,同时自己更是绝顶大美女,连天后赫拉都相形见绌。作为爱神,她的妩媚和风流都是其他女神望尘莫及的。

米洛的白色大理石断臂雕像,我看也只一般,不知为何能倾倒众生。怕也是联想能力在作怪。波提切利的油画上,维纳斯足登贝壳踏浪而来,全身一丝不挂,只有秀发遮体,要说是够迷人,然而她的态度,又过于严肃了。

古代文明中,希腊文明据说是最开通的。希腊神话中的神,其神性仅仅体现在长生不死和具有神力上,而没有道德的意义,因此,他们往往表现得比人还有人性。人的七情六欲,如此被放大几十倍,看起来自然清楚多了。

看现存的典籍记载,贵为女神的维纳斯和圣洁二字是不沾边的,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荡妇。如果不考虑地位的尊卑,我觉得她和咱们的同胞潘金莲很可一比。第一,美貌;第二,风流成性;第三,也是最巧合的,都有点身世的不幸,也就是遇人不淑。潘金莲被迫嫁给为人窝囊性生活也绝对不及格的小矮子武大郎,维纳斯的丈夫赫淮斯托斯则是个跛子,“走路像火苗一样一窜一跳的”;武大卖炊饼,赫淮斯托斯虽然住在天上,不过是个铁匠,常受众神的讥笑和捉弄。对女人来说,世上万事皆可忍,就只是这件事忍不得。偏偏这两位既不是发下弘愿要挣一座贞节牌坊的主儿,更无什么为之可牺牲一切的革命理想,主客观的原由一汇合,红杏出墙是必然的事。但相比之下,维纳斯的戏演得高雅,结局当然大不相同。潘金莲让人觉得有点贱,有点俗,多少现代才子欲为她翻案,效果总是差强人意。维纳斯呢,我们即使认为她贱也不忍说她贱,谁叫她是神呢!再说她的情人中不乏英雄好汉,纵有武松式的疯子敢来闹事,也决计讨不了便宜去。

古希腊人说,赫淮斯托斯与维纳斯结婚,生了三个儿子,自以为夫妻恩爱,生活美满,却不知道三个孩子另有父亲,便是那年轻英俊、威武彪悍、脾气火爆的战神玛尔斯(希腊名字阿瑞斯)。直到有一天蒙友人点破,才从玫瑰梦中醒来。赫淮斯托斯是个粗人,天天打铁,蛮劲是有一些的,脑子却不大灵光,尽管如此,大约也知道捉奸一定要捉双,否则凭打嘴仗断非女人的对手。听了别人的主意,精心打造了一张细得看不见、结实得连利剑也斩不断的罗网,暗中布置在卧房,然后故意假称有事外出,骗得那一对宝贝情人赶紧共赴温柔乡,一夜翻云覆雨,不计其他,结果赤条条地被束在网中。

跛子一战成功,大发请帖,唤了众神来看热闹,好让一向蛮横的玛尔斯出出丑。众神在奥林波斯山上整日游手好闲,唯恐天下不乱,名位虽高贵,却从来不干正事,巴不得有点乐子好耍,闻讯齐齐赶来,比参加宙斯大神的常委会还整齐,一看之下,个个乐不可支,在一旁指手划脚,议论纷纷,把个战神、爱神羞得要死,恨不得改个名号,立马重新做人。苦主赫淮斯托斯反而没人搭理,被晾在一边。

不料爱神赤条条的裸体实在太美,平时难得有机会看到,今日一见,当场就有几位动了绮念。

话说天上跑腿的小神墨丘利,人小鬼大,对身陷罗网的玛尔斯羡慕得不行,声称若是换了他这样和爱神挤在一起,别说是区区一层罗网,哪怕是三层网,加上所有的女神在一边嘲笑,他也不在乎。

老谋深算的海神波塞冬早已被维纳斯迷得七荤八素,但他不动声色,等到闹得差不多了,笑嘻嘻地出面调解,把一对可怜虫放出来,送了维纳斯一个大大的人情。

维纳斯很为墨丘利的大胆表白高兴,决定以身相报,事后果然主动上门,和他欢聚一宿,生下一个双性人小怪物。对波塞冬的大恩她自然也不会忘,为此替海神生了两个儿子。铁匠老兄呢,事过气消,矢口不提离婚,因为他实在太爱这位不断给他绿帽子戴的娇妻了。  年轻的诗人写爱神颂歌,说维纳斯的双眸闪着“纯洁的光芒”,“处女般的肌肤”胜过百合花,这话连维纳斯自己听了都要发笑,她要是照自己的模子替这些患爱情饥渴症的多情种子射中一位少女的心,让她作他们的情人,那可就够他们受的。

维纳斯之所以没有流落到潘金莲那样不堪的地步,除了赫淮斯托斯的宽宏大量,作为女神,她还有一个绝招:去帕福斯的海中沐浴,便可恢复贞洁。这种通过沐浴恢复贞洁的方法,是奥林波斯圣山上的神祗们特有的。天后赫拉也定期恢复贞洁,不过她去的是阿耳戈斯附近的卡那萨斯泉水。

神必须贞洁,因此恢复(rencw)贞洁是必要的。但恢复的贞洁毕竟和原版的贞洁不同,我们只能称之为神祗的贞洁。作为凡人之师表的,往往是这一类的美德。老百姓无知,常常错会了意思,反而胶柱鼓瑟。

另一些人显然忘记了人神之别,以为别人玩的游戏自己也可玩,结果触了这网那网,犯了这忌那忌,名誉扫地是小事,脑袋搬了家,连一声叹惜、一句嘲讽都落不下。

近年美国的畅销书,有名为《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者,大概是教导男女如何和谐生活的,很快有了中译本,且不止一家。但你若看英文原名,则是:《男人来自玛尔斯,女人来自维纳斯》。是不是很巧合?憨大哥赫淮斯托斯呢?根本就没他什么事!玛尔斯和维纳斯双双在网中,嘿!这就是美好的生活!

P126-128

序言

《垂钓于时间之河》(以下简称《垂钓》)是我的第一本散文集,收人赵毅衡先生主编的“海外流散文学”丛书。这也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其中所收文章,写于1991年到2000年这10年,大多数是后面3年的作品。

1990年10月,到美国整整两年,我在创办不久的纽约《侨报》找到一份编译的工作,开始了白天念书,晚上上班的生活。1年后,《侨报》增设文学副刊,编辑陈楚年先生热心约稿,鼓励大家“随便写”,我的散文写作,便肇始于此。

初到异国,生活忙乱,业余时间很少,然而还能提起兴致写闲散的文章,只是因为投稿便利,发表容易。楚年兄坐在离我几步远的地方,写好的稿子递过去,或放在他桌上,两个星期后就能见报。那时我还不会电脑打字,手写。稿纸质地粗糙,很软,用圆珠笔写字,如赤脚踩在柔嫩的席草上,感觉非常舒服。打字小姐熟悉我的字迹,写得多潦草也能辨认。等到打字稿出来,自己校对,从容修改。想起什么,发排前随时改动,直到见报的前一天,还能在大样上贴贴补补。有这样好的条件,写作的热情自然高涨起来。

报社10年,写了100多篇文章,差不多1月1篇,这样的产量,实在不能算多。最早写的那些,处在找感觉的阶段,回头再读,心中不忍,多数都被丢弃了。到2000年编选集子的时候,就已经为凑够要求的字数发愁。让自己满意的文字真是太少了。选了50篇,不到总数的一半,还是觉得勉强。大部分篇目,仅有一点或几点可取。

《垂钓于时间之河》虽然是我的第一本书,却非“少作”,文章都是30岁以后写的。30岁之前,除了大学期间屈指可数的几篇抒情散文,别无一物。但因为喜爱《野草》和《巴黎的忧郁》,大学后两年,写了很多散文诗。《垂钓》中的文章,可以看出散文诗的痕迹,其中相当数量仍可算作散文诗,或是和散文诗相近。比如用作书名的那组短文,还有《将进酒》和《为喜爱的组画而作》等,大部分收在第一辑里。喜欢的人,说它们“言皆玄远”;不喜欢的,觉得“虚头巴脑,不知所云”。事实上,“玄远”谈不上,“虚头巴脑”倒是真的。然而直到今天,《垂钓》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些不标准的散文诗,因为它们是遐想的产物,有对语言的痛快使用,还有个性和自由。

第一本书往往是艰难的,我的也不例外。但事情的达成,却很有几分惊奇。

2000年的时候,我从纽约皇后区的林边小区搬到中国人聚居的法拉盛,已经很久很久。离开林边区的头半年,每隔十天半月,必要回去取信。邮局虽然有更改地址的服务,但不大靠得住。一部分信仍会送到老地方。大半年后,去的次数逐渐减少,1年之后,就不再去了。然而这一次,距离搬家已有好几年,坐朋友的车经过林边区,正从原来租住的房子门前驶过,突然灵机一动,想下车看看。于是敲开门,在门后堆放着厚厚的电话号码簿的墙角,一堆没人拿的信件中翻看,居然翻出一封赵毅衡先生两个月前从英国寄来的组稿信。看交稿的期限,只剩下1个月。

回家之后,立即动手清理积存的旧稿。我所保留的,主要是剪报和报社的打字稿,还有杂志的复印件,少部分是手写稿。稿纸一页只有135字,随便一篇文章,就是厚厚一叠,很占地方。报纸刊用之后,一概丢弃。时间紧,又是第一次编书:兴奋之余,不知所措。为了不让编辑阅读有困难,也想整叠的文稿看上去干净整齐些,就只从有剪报和打字稿的文章中挑选,手写稿暂时放弃。但很有一些文章,明知道有,却找不到。还有的,因为找不到,根本想不起来。

匆匆忙忙,总算如期交稿,但也留下了遗憾。

“海外流散文学”丛书的出版似乎不很顺利。书稿在外飘荡,久久杳无消息。无果而终的事,见得多了,并不觉得奇怪。一年年过去,终于把它淡忘了。  转眼到了2004年的5月。忽一日,在书店工作的高忠兄打电话来,问我是否出了一本书。我顿时茫然。他在国内图书的征订目录上看到《垂钓》,注意到作者的名字,所以来电询问。听他讲出书名,我想,这样古怪的题目,应该就是我的书吧,否则,哪有那么巧。上网一查,果然。随后和赵先生取得联系,从他那里追问到出版社,证实一切无误。

其时,书已出版了4个多月。国内的报纸上,也有关于丛书发行的消息。赵毅衡先生还接受采访,详论海外中文文学的状况及编辑这套丛书的初衷。我很少上各家报纸的网站,没有注意到有关的报道。

如同当初出人意料地拿到约稿信一样,《垂钓》的面世,也是一个惊喜。

和《垂钓》相比,我后来写的文章变化很大,这是朋友们屡屡告诉我的。他们说,《垂钓》中的文字,比较超脱,似乎看不出生活的拖累,虽然不免感伤和牢骚。或者说,当我写作的时候,人是时常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后来的文章,变得比较沉重,比较浑浊了,再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这样的对比,用我现在喜欢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早年的文字比后来的轻盈。

人生经验总是带来负面的东西。年龄增长,随之增长的不是自信,而是不确定。过去的怀疑没有得到消释,相反,更深重了。我们知道个人的才能是有限的,一个人能做的事其实很少。世界无论多么美好,它不可能只为了你而存在,因此,你没有权利提出太多要求。鸟要飞,花要盛开,河水要流动,这是自然,也不是自然,自然而然的事仍要靠诸多因素来促成。因此,即使自然而然,还是要心存感激,因为只有在善意中你才得以存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必然属于你,凡有所得,都是额外的福分。

我没有很多理由觉得《垂钓于时间之河》有多好。珍惜它,是因为我再也无法回到当年的心境,用那时的眼光看世界,用那时的态度感觉和思考。那些文字被时光养出一层包浆,沉稳安详,终于成了遥远的梦。它留在过去,而我还在往前走。换句话说,不管好还是不好,我再也不会那样写文章了,正像我不能再是30岁。

2010年8月9日

后记

修订本书的念头,几乎在拿到书的同时就有了。书出版的时候,距离当初的编选,已有3年多。其中编人的一些文章,自己并不满意;而另一些自己觉得比较亲切的文章,因为找不到打字稿而放弃,事后不免遗憾。想要于补充遗漏,把不好的文章剔除出去,是重要得多的。

新版删去了原版中的14篇文章,新增了12篇文章。书中所收的文字,起于1991年,止于编选文稿的2000年。新增的篇目,亦是如此。当时手头的文章,比较喜欢却故意没有收人的,只有一篇《苏轼的黄州寒食》,刚完成不久。一方面,觉得这一篇和以前似有不同,另一方面,是想留下,做将来新书的引子。

另外,借修订的机会,对少数文章进行了修改,主要是订正错字和改正不顺畅的句子,还有极少几处的增删。

删去的文章中,有一些并非感觉太差,而是因为体例不合或某些观点有待发展。如《伥鬼新说》,原是一篇杂感,后来对这个题目兴趣不减,遍阅南北朝志怪小说和唐人小说中的相关部分,以及大量宋以后的笔记,写成更详细的《伥鬼轶事》。旧文的内容包括在新文里,自身已无存在的价值。《关于女人》写得很用力,观点则过于天真和理想。人性的复杂,不是我那时能够把握的。《龙的传人乎?》发表时,颇有读者反响,但掌握的材料少,不够严密。还有《我们时代的生活——拟侦探小说的杂感》,是一篇游戏之作,我自己也喜欢,但它有点异类,放在这里,似有格格不入之感,只好留待将来了。

删去的14篇文章是:

关于女人

伥鬼新说

龙的传人乎?

不平则鸣

己所不欲

古今之游

雅俗两难

今夜无雪怎读书?

我们时代的生活——拟侦探小说的杂感

一个传奇的结束——关于张爱玲

井上靖与孔子

纽约笔记

造像说

铜币和黄帝纪元

增加的12篇文章是:

一杯茶

雨中四章

时间与花

猫头鹰

苍茫

吴刚与西西弗斯

快乐读报

读书碎语

女歌手与作家

过眼大乘寺

算命

北京的馄饨

2010年8月1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4: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