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是元史名家姚大力先生的研究文集。结集于本书中的十四篇论文,写作年代前后相距近三十年,但几乎贯穿着同一种追问:如何从一部以汉文叙事的《元史》,去揭示出蒙元中国的制度成分与文化所特有的多样性品格?
本书聚焦于蒙元政权在征服中原以及君临全中国的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将呈现着草原游牧帝国基本结构的政治统治体系,转变为一个以治理广袤的汉文化地区为重要任务的“帝国式王朝”体系的。该体系具有相当程度的“汉化”特征,但又不能简单地使用“汉化”概念来界定或概括它;因此还应当揭示出其中保持或变相保持着的主要的那些蒙古制度成份。本书拟从皇权权力中枢机构官僚体系刑法体系官僚铨选制度地方行政体系等方面,分别展开专题式的分析和论述。
姚大力编著的结集于《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中的十四篇论文,写作年代前后相距近三十年,其中贯穿着同一种追问:如何从一部以汉文叙事的《元史》,去揭示出蒙元中国的制度成分及其文化所特有的多样性品格?
蒙元政权在征服中原、继而君临全中国的过程中,由草原游牧帝国转变为一个以治理广袤的汉文化地区为重要任务的“帝国式王朝”。《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聚焦于在此期间蒙元政治体系所发生的变化,从皇权、权力中枢机构、官僚体系、刑法体系、官僚铨选制度、地方行政体系等方面,分别展开专题式的分析和论述。这一政治制度体系具有相当程度的“汉化”特征,但又不能简单地使用“汉化”概念来界定或概括它,其中保持着或变相保持着一些蒙古制度成分。
草原蒙古国的千户百户制度
一 起源
二 关于千户序列的研究
三 内部结构
四 千户百户内部的社会关系
五 对蒙古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汗到合罕——兼论《元朝秘史》的成书年代问题
论蒙元王朝的皇权
一 引言
二 双重身份:皇帝与大汗
三 皇权与怯薛制
四 主奴观念的泛化与皇权
五 蒙元皇权与中国专制君权的演变
从“大断事官”制到中书省——论元初中枢机构的体制演变
元朝科举制度的行废及其社会背景
一 元朝设科取士的最初尝试:戊戌选试及其失败
二 元朝前期科举长期停废的原因
三 元朝设科取士概况
四 略论元朝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论元朝刑法体系的形成
一 弁言
二 蒙古时期中原汉地的刑法
三 至元八年前的元朝刑法
四 至元八年前的元朝刑法(续)
五 元朝刑法体系的确立
六 元朝刑法体系确立过程的特点和评价
附论 “法司”的含义
金泰和律徒刑附加决杖考——附论元初的刑政
蒙元时代西域文献中的“因朱”问题
元仁宗与中元政治
金末元初理学在北方的传播
乃颜之乱杂考
一 斡赤斤的分地
二 忽必烈的出征路线
三 不里古都伯塔哈与失列门林的地望
四 乃颜之死及其宗教信仰
关于元朝“东诸侯”的几个考释
一 “东诸侯”中的“王及侯”
二 札剌亦儿部的漠南游牧地
三 乃颜的世系
四 乃颜之乱史事补正
五 “按只□”的蒙古原名
元代辽阳行省各族的分布
“混—图”与元代域外地理知识
一 对“混—图”之海陆轮廓线的分析
二 “混—图”上的南亚和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