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樱桃树上的梦想/爱问科学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尹传红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爱问科学》丛书,紧紧把握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围绕着“奇”与“趣”组织材料,以大量翔实的科学题材和人文史料,编织了多姿多彩的科学世界,涵盖了能源、环保、航空、航天、生物、通信、天文、人文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和信息量,揭示了许许多多的科学奥秘。

尹传红主编的《樱桃树上的梦想》为该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浩瀚精深的科技之谜,带给我们无限的好奇与想象——什么时间(when)在什么地方(where)发生了什么事情(what),为何会这样(why),又是如何进行的(how),是谁(who)发现了它们……在“爱问”中学科学,在“爱问”中探索世界,《爱问科学》让科学在您面前焕发出另样的光彩!丰富的史料图片、多元的信息链接,6个W将带给您一套全方位、多学科交叉、发散扩展性精彩科普丛书。

《樱桃树上的梦想》为该丛书之一。

《樱桃树上的梦想》由尹传红主编。

目录

预言者

 玛丽雪莱:恶梦激发灵感

 凡尔纳:在幻想中漫游世界

 贝拉米:展望“理想社会”

 威尔斯:“我警告过你们”

 赫胥黎:敲响“极乐”警钟

 恰佩克:最先塑造机器人的人

 卡森:吹响环保运动第一声号角

 阿西莫夫:幻想引领未来

 卡尔萨根:“核冬天”假说警示世人

 克拉克:在太空中“失去”10亿美元

 托夫勒:洞察变化,探索明天

探索者

 亚里士多德:古代世界最博学的人

 伽利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世界

 牛顿:“站在巨人肩上”的巨人

 史蒂文森:思索“恶之花”

 马克吐温: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齐奥尔科夫斯基:点燃“天火”

 居里夫人:“放射性之母”

 弗洛伊德:人类内心隐秘的探险者

 爱因斯坦:人类智慧的代表

 惠勒:大物理学家的开放性思考

 费恩曼:“科学顽童”的发现

 吴文俊:以“机器证明”开辟新领域

 霍金:探寻主宰宇宙的基本规律

发现者

 阿基米德:古代躯体中的现代头脑

 哥伦布:发现新世界

 哥白尼:拉开现代科学革命的序幕

 列文虎克: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

 拉瓦锡:死在断头台上的“近代化学之父”

 达尔文:追问万物起源

 洛厄尔:沉迷于火星的富翁

 魏格纳:超前的思想,迟到的荣誉

 弗莱明:偶然创造奇迹

 古道尔:力促人与自然的和谐

开拓者

 毕达哥拉斯:开创认识自然新路

 郑和:打通“海上丝绸之路”

 达芬奇:书写科学与艺术的传奇

 赫顿:为古老的地球“作证”

 瓦特:工业革命的助推者

 爱伦坡:生错了时代的天才作家

 霍桑:象征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迪士尼:娱乐帝国的缔造者

 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兵力的战略科学家

 纳什:“普林斯顿的幽灵”

 威尔逊:以一本书创立一个学科

 爱德华兹:“试管婴儿之父”

 王选:告别铅与火,迎来电与光

创造者

 莎士比亚:描摹人生舞台

 诺贝尔:向大自然索取动力

 莱特兄弟:造一架机器把人类带上天

 贝尔:让“铁疙瘩”开口说话

 柯南·道尔:塑造“刑侦科学的先驱”

 爱迪生:从报务员到“发明大王”

 福特:从“机器迷”到“汽车大王”

 戈达德:樱桃树上的梦想

 汤斯:“幸运的失败”引领诺贝尔奖之路

 高锟:连通信息时代

 袁隆平: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思想者

 比尔·盖茨:打造软件帝国

 孔子:中国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

 泰勒斯:哲学的开山鼻祖

 培根:研究清除愚昧黑暗的学问

 伏尔泰:“到处是我的精神”

 卢梭:法国大革命的“精神之父”

 亚当斯密:揭秘“看不见的手”

 马克思:思想改变世界

 哥德尔:革了数理逻辑的命

 马斯洛:展现“自我实现”之光

 德鲁克:引领时代的管理思想家

试读章节

1857年夏的一天,美国波士顿,一位叫朱利安·韦斯特的年轻人因患有严重失眠症,由医生施以催眠术入睡。不幸的是,一场火灾突如其来,人们都以为他已被烧死,化为灰烬。

然而,没想到的是,他置身于祖宅那间特别设计、改造过的屋子,躲过火魔沉到地下去了。由于在催眠状态完成后生理机能全部陷于停顿,且细胞组织并未消耗,使他在那样的特殊环境下得以存活,足足睡了113年3个月零11天。

醒来后的韦斯特依旧年轻,并保持着往日的记忆。富有戏剧性的是,此时照顾他的一位年轻女子,正是他从前未婚妻的外曾孙女。人们告诉他,虽然他“入睡”以来只过了一个世纪,但世界的变化却比以往几千年都大得多……

这是爱德华·贝拉米1888年发表的《回顾:公元2000—1887》一书开头讲的故事。乍一看这似乎是一部传奇小说,但问世不久它即被普遍认为是一部伟大经济学论著,甚至“指导了经济思想的方向,确定了政治行动的方法”。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巧妙地为自己那些“理想主义说教”,裹上了一层颇有悬念及浪漫色彩的外衣。借此,他在天马行空般描述幻想世界中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同时,比照并抨击了他所处时代的弊端,阐明了自己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和改良主张。

作品开篇即把当时的社会比做“一辆巨大的车子”,广大群众被驾驭着,在一条坎坷不平、布满沙砾的道路上艰难前进;而车上的乘客却逍遥自在地观赏风景,或对那些筋疲力尽的拉车者品头论足。在作者看来,私有制是一切社会灾难的根源,因而主张:由国家接替私人企业,成为唯一的资本所有者,并将国家行政机构与生产管理系统统一起来,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统筹。而后,建立一个全球性自由联邦同盟,再逐步过渡为一个全世界单一的国家。

《回顾》这部“乌托邦”(UTOPIA)文学的代表性著作,也可谓是一部“社会幻想小说”。贝拉米称自己是“以完全严肃的态度,根据进化原则,对人类的、特别是对这个国家中的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作出预测”。

或许贝拉米太过乐观了。的确,《回顾》一书给他“招”来了不少信徒,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贝拉米心中那个“理想社会”的实现,实际上遥遥无期。1888年3月30日的《波士顿纪事报》指出:《回顾》“犯了一种荒谬的错误”,以致严重贬低了该书作为一本现实主义幻想作品的价值。文章作者认为,实现那个“理想社会”的时间应该在75个世纪之后,而不是短短的100年。

其实,对《回顾》这部作品进行评判,不在于它的有关预测是否准确或能否如期实现,而应该看到:它通过文学这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完整表达了普通劳动者追求平等解放的美好愿望,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心目中的人类的崇高理想;同时,它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社会那不断失落而又不断寻获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贝拉米在小说中描绘的20世纪后期的一些图景,很多都实现了。比如根据邮购目录选购商品、制造商对消费者的直售网点、信用卡、无线电广播,等等。贝拉米小传

爱德华·贝拉米(Edward Bellamy,1850—1898),美国作家,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一个牧师家庭。曾就读于纽约州联合学院,后赴德国求学。他学习法律并取得了律师资格,但从未执业,而是转入新闻界当编辑,同时开始尝试文学创作。他在思想上是改良主义者,艺术上则属于田园浪漫派,其早期作品深受霍桑小说的影响,带着一种忧郁、伤感的情愫。他的其他作品《海顿霍夫医生的疗法》、《拉丁顿小姐的妹妹》和短篇小说集《盲人世界及其他故事》等,则对精神方面的题材做了一些独特探索。P012-013

序言

问是叩开科学之门的钥匙——《爱问科学》丛书序

人们从襁褓来到世间,就面对眼花缭乱的世界,眼前展现出神奇,心中充满着浮想,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科学的奥秘无穷无尽,问号一直伴随着你成长。从浩瀚的宇宙到微细的粒子,从庞然大物到细胞基因……人类在破解科学奥秘中生存发展,社会在科学创新中前进,科学承载着人类的梦想通向美好的未来。

问是通往科学世界的第一步,问是叩开科学之门的钥匙。由国内诸多知名科普作家与出版专家联袂打造的《爱问科学》丛书,紧紧把握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围绕着“奇”与“趣”组织材料,以大量翔实的科学题材和人文史料,编织了多姿多彩的科学世界,涵盖了能源、环保、航空、航天、生物、通信、天文、人文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和信息量,揭示了许许多多的科学奥秘。

这套书没有采用一问一答的惯用写法,而是把各种问题融会在精彩生动的知识网络里,“故事里有科学,科学里有故事”,许多科学问题的“谜底”或藏在这娓娓道来的故事里,或散落在一个个精心选择的链接或互动环节中,令人感到亲切自然,读起来妙趣横生。读者可以采用“何时?何地?何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多种提问方式对科学进行追索,把着眼点放在激发读者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上。书中不仅普及了已有结论的知识,也把那些未知的或有争议的问题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去思考,去判断,以此开拓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思路和想象力。这或许也是本套书独具匠心之处。

这是一套图文并茂的书。它以许多精彩的图片定格科学世界的精彩瞬间,形成图文相济、相得益彰的效果,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我想这也是科普书所要追求的效果。

《爱问科学》的出版,为科普创意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也为科普传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希望它在走进读者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完善自己,不断以创新思维和与时俱进的形式,满足读者对科普读物的需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