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心灵哲学》由张立成所著,标题是“杜威的心灵哲学”,主要围绕着杜威如何阐释心灵概念这一主题展开,最终目的是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杜威反对传统哲学的心身二元论,那么,他本人是如何理解心身关系的?换句话说,在杜威那里,心灵是如何产生的?第二,杜威“心灵”概念的含义是什么?第三,心灵与意识具有怎样的关系?第四,研究杜威心灵哲学的意义是什么?杜威认为有机体的活动与周围环境、与它在事前事后经历的事情是密切相关的,知识因此不是孤立的、自我充足的东西,而是出现于有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复杂网络中的事情,是去解决一个有问题的情境。
杜威以自然主义的视角来理解心灵,认为心灵是有生命的事物所具有的一种组织,是有机体与自然交互作用的产物。杜威认为有机体的活动与周围环境、与它在事前事后经历的事情是密切相关的,知识因此不是孤立的、自我充足的东西,而是出现于有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复杂网络中的事情,是去解决一个有问题的情境。
导言 杜威“心灵哲学”问题的提出
一 笛卡尔心灵哲学的主要观点及其理论困境
二 杜威对笛卡尔心灵哲学理论困境的批评与解决
三 研究杜威心灵哲学的意义
四 研究杜威心灵哲学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杜威心灵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德国古典哲学对杜威的影响
一 杜威对康德思想的批判性研究
二 黑格尔的有机统一理论对杜威的影响
第二节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杜威思想的影响
一 达尔文思想的哲学意义
二 达尔文思想对杜威的影响
第三节 詹姆士的心理学理论对杜威的影响
一 詹姆士心理学理论中的“意识流”学说
二 詹姆士功能主义的心理学理论对杜威的影响
第二章 杜威心灵概念自然主义倾向的演变
第一节 从笛卡尔“个体经验的自我”到杜威自然主义的心灵
一 从笛卡尔“个体经验的自我”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二 杜威对黑格尔“绝对精神”的批评
第二节 杜威对认知经验和普遍意识的理解
一 认知经验与绝对意识
二 绝对活动的经验和自我
三 个人意识与普遍意识
第三节 杜威对心灵概念所做的自然主义的改造
一 杜威心灵哲学中的经验概念
二 杜威心灵哲学中的自然和环境
第三章 心灵是生命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附加特性
第一节 自然、经验与心灵
一 心灵是有生命的事情所具有的一种组织
二 心灵与肉体的关系
第二节 对杜威“心灵”概念的进一步分析
一 杜威的心灵与乔治·米德社会心理学中的心灵的比较
二 杜威对心灵的进一步阐释
第三节 知觉在心灵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一 知觉是心灵产生的基础
二 知觉与机体的组织结构
第四章 心灵是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一个意义系统
第一节 个人的心灵与具有心灵的个人
一 心灵的社会性
二 从个人的心灵到具有心灵的个人
第二节 语言是心灵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一 语言的存在是心灵将意义赋予事情的基础
二 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工具
第三节 心灵通过对情境的感知获得意义
一 感觉是有机体感受到的情境的意义
二 心灵对情境的感知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
第四节 心灵是一个变化中的意义系统
一 心灵是一个意义系统
二 心灵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第五章 意识是在心灵背景下对实在的把握和理解
第一节 意识作为对意义的实际把握与理解
一 意识与心灵的关系
二 意识与对象的关系
第二节 事物的性质与有机体对环境的认知
一 性质是机体外的事物交相作用的情况
二 性质是一种在经验中扩大了的感觉
第三节 自然、经验与知识
一 情境与认知
二 认知是对存在问题情境的觉察
三 知识是对存在问题情境的不断解决
第六章 杜威心灵哲学的当代回响
第一节 杜威心灵哲学的当代意义及影响
一 杜威心灵哲学的特征和意义
二 杜威心灵哲学的局限
第二节 杜威心灵哲学和当代分析哲学
一 当代分析哲学与杜威心灵哲学的关系
二 当代分析哲学中的心灵哲学
第三节 罗蒂对心灵观念的理解
一 罗蒂对杜威的评价
二 罗蒂眼里的“心灵”
第四节 普特南的心灵哲学
一 杜威思想对普特南的影响
二 普特南眼里的“心灵”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