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权力携手叱咤乱世风云,美丽与哀愁相伴演绎百年风流。一个影响并见证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争议女人,两位民国史研究的权威专家,一部大陆首版的宋美龄人物传记,为您解读美貌、财富、权利、荣耀背后的真实宋美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宋美龄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杨树标//杨菁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情感与权力携手叱咤乱世风云,美丽与哀愁相伴演绎百年风流。一个影响并见证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争议女人,两位民国史研究的权威专家,一部大陆首版的宋美龄人物传记,为您解读美貌、财富、权利、荣耀背后的真实宋美龄。 内容推荐 宋美龄(1897—2003),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本书是一部严谨的宋美龄人物传记,作者参阅了各种历史资料,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宋美龄。 本书在台湾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岛内石之瑜的《宋美龄与中国》一书曾请作者杨树标作序,岛内公共电视台曾专程赴大陆采访两位作者评说宋美龄。 目录 一 家世 祖上姓韩 父亲宋耀如的传奇生涯 大脚母亲倪桂珍 独特的家教 宋美龄:宋家最小的留学生 二 婚姻 城里人与乡下人 宋美龄同蒋介石是怎么认识的 宋家的第二个“第一夫人” 附:“宋氏三姐妹”中宋霭龄、宋庆龄的婚姻 三 涉足政坛 跟随蒋介石“南征北战” 推行“新生活运动” 西北之行 筹建空军 开始与端纳相处 四 在“西安事变”中 “事变”的发生 她为和平解决“事变”奔走 《西安事变回忆录》的出版 五 投身抗日 利用媒体宣传抗日 动员妇女参加抗战 救护难童,探望伤兵 邀请陈纳德来华办空军 与史迪威相处 六 抗战中的宋美龄与兄弟姐妹 难得姐妹再聚首 协力办“工合” 殷殷手足情 宋氏姐弟参与同日本“和议” 七 抗战中的“夫人外交” 1942年的美国之行 美国人对她“洗耳恭听” 访问加拿大与拒绝访英 参加开罗会议 八 与蒋介石“同舟共济” 宋美龄救外甥 赴美求援 黯然返台 结束语 附录 宋美龄活动大事记(1950年以前) 注释 试读章节 以“宋氏三姐妹”闻名于世的宋氏家族,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大家族。这一显赫家族的祖先并不姓宋,而是姓韩,祖籍山西(一说河南安阳)。“宋”姓始于宋氏六姐弟(霭龄、庆龄、子文、美龄、子良、子安)的父亲宋耀如。 传说宋氏家族的先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秦灭韩后,一位韩国公子不愿臣服秦国,转而经商,从此韩姓族人以经商为业。韩姓商人与别的商贾世家不同,子弟从小皆须受儒家文化的教育,使其能知书达理。韩姓商人因此历代有儒商雅称。至明代,韩姓商人在山西已享有盛名。清兵入关后,韩姓族人举族南迁,最后渡过琼州海峡来到海南岛。到宋耀如出生时韩姓族人在文昌已有200年的历史。文昌位于海南岛东北角的最前沿,它背靠黎山,濒临大海。文昌县治所在的文昌市,地方不大,人口不多,是地地道道的僻壤,但非穷乡,也不闭塞。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文昌早就成了航海家和远洋商人理想中的中歇港,小小的文昌因此而逐渐繁荣起来,与外界的交流及人员的往来也较为频繁。文昌很早就是全国闻名的侨乡,分布在南洋、印度、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及欧洲的文昌籍华侨,早已经超过文昌本地的人口。文昌还是明代清官、敢于冒犯龙颜的海瑞(号称海青天)的故乡,海瑞刚直不阿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地激励着家乡的后人。历史上的文昌的确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地方,令今天的文昌人引以为豪的还有另一位杰出的人物,他就是曾经号称近代中国第一家族——宋氏家族的奠基人宋耀如。 一个能将子女全部培养成有学识、有思想之人的父亲,一定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但长久以来,人们对他的子女知道得很多,对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却知之甚少。事实上,他的一生比他的任何一个孩子都更具传奇色彩。 宋耀如出生于1863年2月,乳名阿虎,大名韩教准。他的父亲韩鸿翼,是当时广东海南文昌县的一位颇有文化修养的商人,以热心公益而著称。因经办赈务,,他几乎耗尽了祖传的积资。人到中年后,又不幸染上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家境因此日渐窘迫,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宋的母亲韩王氏的身上。丈夫病倒后,韩王氏既要照顾三个年幼的孩子和病中的丈夫,又得想法谋生、维持生计,还得对付官府的勒索、地痞的敲诈。据《宋氏家族第一人》中描述:“有一次,一个土匪到韩家纵火,妄想乘机劫夺‘黄货’——当地人知道韩家祖上富裕,总以为藏有金银财宝。母亲临危不惧,护卫着父亲,安置好子女,迅速叫醒乡邻,呼唤亲友,并挥舞木棍亲自与土匪厮斗,还机智地敲响一面大锣……土匪很快被逮住,火焰也很快被扑灭。韩家保住了。韩王氏由此声名鹊起。人们纷纷跷起大拇指,称其为‘女中之杰’。” 在宋耀如的记忆中,母亲韩王氏温柔而又坚强,是一位不平凡的家庭主妇,她不仅持家有方,而且颇有文化修养,能够背诵唐宋诗词,并写得一手娟秀的好字。宋耀如颇见功力的书法,及对诗词韵律的熟谙,最早便得益于母亲的教育。当宋耀如8岁时,母亲因积劳成疾,也像父亲一样,病倒在床上,但她一如既往,非常镇定,脸上没有流露出一丝的痛苦与愁云。母亲的坚强给了孩子们极大的信心和力量,也给幼小的宋耀如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日后,宋耀如曾经不止一次地向他的孩子们描述他们的奶奶,每一次都是那么地动情:“她身负重荷,仍高雅高贵;她饱经折磨,仍端庄美丽。我见过许多描绘崇高女性的画像,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画家能画出她那崇高的神韵。”从母亲身上,宋耀如直观而朦胧地感受到知识对于女性乃至对于她的家庭的重要性。 P1-2 序言 趁《蒋介石传》再版,把《宋美龄传》也再版。《宋美龄传》原来是20世纪90年代初,天津人民出版社的约稿。他们是想出一套三本头的丛书,即《孙中山与宋庆龄》、《蒋介石与宋美龄》、《孔祥熙与宋霭龄》,责任编辑与出版社领导曾专程来杭州与我商议,我记得责任编辑还来杭州几趟,对书稿提出了许多很好的修改意见,如“宋美龄在家中要帮助蒋介石接待许多客人,这种接待不单纯是妻子接待到家里来的宾客,乃是政治活动的家庭化,这是旧中国官场活动的一个延伸”,就是责任编辑提出的。待我把稿子弄好后,不知何故,又出版不了,给了我一笔钱,算是了事。后来江西人民出版社要我把稿子改成《宋美龄传》给他们出版,他们连出了两版(1995年、1997年),发行2万册。对天津人民出版社与江西人民出版社,我是很感谢的。现在十多年过去了,这本书在市场上也见不到了。虽然写宋美龄的书不少,但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书当时尚属第一本。这本书有它的几个特色:一是它参阅了当时能找到的几十本书,尤其是台湾出版的《蒋夫人思想言论集》,虽然这套言论集不完整,但它把宋美龄主要的言论均集中起来了;二是它是有注释的,主要的史料均有出处,当然有出处的史料也不见得就是准确的,因为史料的真实性同历史的真实性是两重性的,两者不一定相等,即史料的真实性并不等于历史的真实性;三是它有许多观点在当时尚属国内史学界第一次提出,如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宋美龄的作用,把它归纳为三句话:“稳住南京政局,沟通宁陕对话,亲赴西安救蒋”。再如1942年宋美龄为抗战争取美援赴美奔波、演讲,“风靡美国”。 现在再版时有杨菁教授加盟,将她近几年出版的《宋子文传》、《宋子文家事》、《孔祥熙家事》中的有关宋美龄的人与事的叙述移到《宋美龄传》中,并将全书的编排做了调整,章节的名称也做了改动,使《宋美龄传》再版本既保持原来的面貌又增添了新鲜的东西,更加科学和吸引人。另外,在宋美龄去世的前一年,台湾公共电视台来大陆做《世纪宋美龄》专题片,访问杨菁与我,当时杨菁是以浙江大学副教授、我是以《宋美龄传》作者的名义署名。待第二年宋美龄去世,这部专题片正遇上时机,就在海外广为播放,里面有不少新材料,这次杨菁把这些新材料记录整理出来加进再版的《宋美龄传》。 这本再版《宋美龄传》,同《蒋介石传》再版一样,仍是由我与杨菁一同署名。本来可以继续将1949年后的宋美龄活动写进去,为了信守合同(因为在2002年出版的《百年宋美龄》中写了几章有关1949年后宋美龄的活动),也为了同《蒋介石传》凑对(蒋传只写到1949年),更主要的是1949年以后宋美龄在台湾的活动难以准确反映,故这本再版((宋美龄传》仍只写到1949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