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解析宏观经济学原理,轻松读懂概念背后的玄机,GDP是经济运行的风向标,CPI是生活幸福的晴雨表。
宏观经济学知识对研究国民收入、就业水平、通货膨胀等具有重大意义,本书通过图文合编的形式,通俗地解释了宏观经济学中的重点知识。本书诠释的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国民经济状况、国民储蓄和投资、货币和金融体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就业和失业、经济周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本书把学术研究变成生活智慧,用经济学家的理性智慧指导我们转变生活方式。让我们轻松借用经济学家的智慧来生活、工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图解宏观经济学(人人必知的经济常识)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黄典波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图文解析宏观经济学原理,轻松读懂概念背后的玄机,GDP是经济运行的风向标,CPI是生活幸福的晴雨表。 宏观经济学知识对研究国民收入、就业水平、通货膨胀等具有重大意义,本书通过图文合编的形式,通俗地解释了宏观经济学中的重点知识。本书诠释的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国民经济状况、国民储蓄和投资、货币和金融体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就业和失业、经济周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本书把学术研究变成生活智慧,用经济学家的理性智慧指导我们转变生活方式。让我们轻松借用经济学家的智慧来生活、工作。 内容推荐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宏观经济学中的物价升降、利率变动等知识关乎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懂点宏观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作出有利的个人选择,过上幸福生活。 对于企业家和投资者来说,只有了解宏观经济的现状与未来,了解国家政策的影响与趋势,才能作出正确的经营与投资决策,取得丰厚的收益回报。 对于公务员来说,学习宏观经济学会帮你开拓视野,从而了解经济政策、看清经济走势,为高效执行、科学工作助力。 这本图解宏观经济学的书,就是要实现经济学的华丽转身,把学术研究变成生活智慧,把经济学家的理性智慧变成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要用经济学家的智慧来生活、来工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走进宏观经济学——推开虚掩之门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总揽经济学全局的一门学问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都讲了什么 把握宏观经济学的经脉:关键词“串串烧”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支撑:凯恩斯主义 第二章 国民收入——政府面前的庞杂算术题 国民收入:支撑一个国家需要赚多少钱 衡量一国经济的指标:内涵迥异的GDP和GNP GDP的极端:无效的GDP与消失的GDP GNP的两极分化:名义GNP和实际GNP GDP和社会福利:GDP是衡量福利的完美指标吗 第三章 国民经济状况——标示经济运行的各种数据 国民经济的增长:GDP变动的现实意义 生产率:决定国家生活水平的重要数据 恩格尔系数:“吃”出来的温饱、小康、富裕 消费者物价指数:监控通货膨胀的预警器 基尼系数:谁说贫富之间没有距离 人类发展指数:我们将会走向哪里 第四章 国民储蓄和投资——民众的钱会怎样花 国民收入下的项目:钱被用来消费、储蓄还是投资 人均可支配收入:个人的手中到底掌握多少钱 储蓄:将银行当做自家的保险柜 股票:冒险家们不会错过的“赚钱游戏” 期货:下今天的赌注,挣明天的钱 国债:借给政府钱,稳中求“利” 投资房市:疯狂地王背后的故事 对外投资:国外“淘金热”的兴起 第五章 货币和金融体系——一国经济的主骨架 何为货币:看看那些用于交易的“东西” 货币流通:从钱到钱的不断循环 利率:借出去的银子能带回多少钱 金融体系是什么:让储蓄机构和投资机构同时存在 金融市场:给资本和货币一个融通的地方 金融中介机构:除了银行,你还知道什么 中央银行:为何中央银行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监管和被监管者的逻辑 第六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钱的扩张与萎缩 货币和通货膨胀:流通中的钱多了,也会“伤”钱 通货膨胀的“恶作剧”:谁来为消失的财富埋单 通货紧缩:羁绊经济繁荣的货币效应 稳定通货:各国政府的紧急话题 第七章 就业和失业——国家经济的“难平之痛” 完全就业:所有人都想说的“I do” 失业:还有多少人在四处奔波 失业的种类:是否有一种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奥肯定律:失业会影响国家的GDP?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同失业有“亲密关系”? 大学生就业问题:困扰中国政府的心头之痛 第八章 经济周期——为什么经济会衰退 经济增长:任何国家都想长期拥有的一个美梦 经济流动:没有一刻,经济是静止的 经济周期:为什么经济无法摆脱“由盛到衰”的规律 经济周期的影响:由经济跌宕延伸去 结束衰退:国家需要使出哪些杀手锏 第九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调控的左右手 政府预算:明年国家的开销是多少 财政赤字:陷入财政窘境的政府 财政政策:政府怎样决定“收”还是“花” 税收:世间有没有你乐意缴的税 减税、免税:刺激企业投资、居民消费的特殊方法 货币政策:两会后,政府将实施“适度宽松”的策略 第十章 国际贸易——没有国境的全球化贸易 比较优势:产生国际贸易的终极动力 贸易顺差与逆差:出口和进口间的加减法 出口替代:让国内的商品走出去 贸易壁垒:保护国内产业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进口限额:扼住外国产品销售的“数量魔咒” 倾销与反倾销:产品异域低价惹来的祸事 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秩序的维持者 第十一章 国际金融——被汇率主导的世界 汇率:让各国的货币来个比价 汇率制度:固定与浮动的两难抉择 购买力平价:是什么决定了汇率 外汇市场:开放资本市场的供需是如何变化的 外汇干预理论:中央银行为什么要干预外汇市场 国际资本流动:资本流动对国内外经济有何影响 外汇储备:如何看待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试读章节 凯恩斯在批判萨伊定律中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中心由资源配置转向资源利用,由个体转向整体。这是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后人评价说,经济学中的这场“凯恩斯革命”与天文学中的“哥白尼革命”同样重大。 1.萨伊定律 萨伊(J.B.Say)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定律产生于19世纪初法国拿破仑战争时期。当时物价急剧上升,货币“烫手”,公众不愿意保留货币,一有钱就赶快购买商品。 萨伊定律(Say's Law)是指他的名言——供给创造它自身的需求。一种产品的生产给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不论产量如何增加,产品都不会过剩,至多只是暂时的积压,市场上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一定是相等的,不会存在生产过剩性经济危机。这就是著名的萨伊定律。 萨伊不否认个别商品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或生产过剩。但供不应求将导致商品价格上升,生产过剩就导致商品价格下跌,而商品价格的变化又会影响到供给和需求,从而在新的价格水平上达到均衡。 2.凯恩斯革命 18世纪初,一个名叫孟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 这首诗所宣扬的“浪费有功”在当时受到了指责。英国中塞克斯郡大陪审团委员们就曾宣判它为“有碍公众视听的败类作品”。但在两百多年之后,这部当时声名狼藉的作品却启发凯恩斯发动了一场经济学上的“凯恩斯革命”,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和总需求决定理论。 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停滞和30年代全世界普遍的生产过剩和严重失业打破了萨伊定律的神话。经济学发生了第一次危机。凯恩斯在批判萨伊定律中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中心由资源配置转向资源利用,由个体转向整体。这是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后人评价说,经济学中的这场“凯恩斯革命”与天文学中的“哥白尼革命”同样重大。今天看来,这个评价并不过分。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凯恩斯的理论得到了后人的进一步拓展,使之不断完善和系统化,从而构成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这些拓展主要体现在希克斯和汉森同时创建的“IS-LM1模型”、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收入说”、托宾对投资理论的发展、索罗等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克莱因等人对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发展。 3.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是建立在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年)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中决定经济状况的是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总需求决定了短期国民收入的水平。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国民收人减少。 引起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正是总需求不足,或者用凯恩斯的话来说是有效需求不足。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都是由总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当总需求不足时就会出现失业与衰退。当总需求过大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与扩张。 当总需求不足时,凯恩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各种支出和减税)与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过大时,凯恩斯主张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各种支出和增税)与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来抑制总需求。这样就可以实现既无通货膨胀又无失业的稳定经济。 凯恩斯重视消费的增加。1933年,当英国经济处于萧条时,凯恩斯曾在英国BBC电台号召家庭主妇多购物,称她们此举是在“拯救英国”。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他甚至还开玩笑地建议,如果实在没有支出的方法,可以把钱埋人废弃的矿井中,然后让人去挖出来。已故的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陈岱孙曾说过,凯恩斯只是用幽默的方式鼓励人们多消费,并非真的让人这样做。但增加需求支出以刺激经济则是凯恩斯本人和凯恩斯主义者的一贯思想。 凯恩斯主义肯定了政府干预在稳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总体上还是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程度比战前小,而且没有出现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其危机逻辑如图1.5所示。P9-11 序言 在普通人的认识里,宏观经济、金融、资本等概念主要是政府和经济学家所关注的,与天天挂在老百姓的嘴头和心上的身边事相距较远。但2008年上半年的经济过热和下半年突如其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让中国的百姓明显感受到宏观经济变化带来的“冰火两重天”景象:上半年宏观经济过热,物价暴涨,就业充分,房市疯狂,投资、消费和出口皆呈现繁荣景象;下半年遭遇金融危机,物价下跌,裁员减薪之声不绝于耳,楼市开始打折促销,投资、消费和出口皆呈现委靡景象。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对比一下你在2008年上半年与下半年的生活变迁,你会感到宏观经济的强大威力。 事实上,宏观经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理应学点宏观经济学知识。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基础上发展的,但“宏观”是区别于“微观”的。“微观”研究的是某个组织、部门或个人在经济社会中怎样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对经济社会产生什么影响;而“宏观”则是研究社会整体的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发展问题,并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让经济社会整体运行得更好、发展得更快,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其实,认识宏观经济不仅仅是经济学家和中央金融工作者的事,对每一个人都有重要的作用。作为经营者或投资者,你只有了解宏观经济的影响与趋势,才能作出正确的经营与投资决策;作为工薪阶层,你必然会关心能否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收入有多少;作为消费者,你会对市场物价的变动情况格外关注。而所有的这一切正是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我们总是在一个社会经济中作出自己的决策,不了解整体经济状况,岂不是盲人骑瞎马?学习一点宏观经济学知识,我们的目的不是成为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专家,但通过学习了解一点宏观经济是十分必要的。学习宏观经济学,我们的视野将会变得豁然开朗,现实世界在我们眼里就像一本移动的经济学书籍。 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经济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经济大势的走向,学一点宏观经济学已成为大势所趋。但长期以来人们被宏观经济学的“高深面孔”所阻吓,宏观经济学被“束之高阁”。其实学习宏观经济学并不复杂,这本书就是一本大众普及版的经济学读本,让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也能读懂宏观经济学。 对于经济学的初学者们来说,如果没有一本深入浅出的入门读物作引导,就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与经济学这门科学擦肩而过。本书的讲解深入浅出,使读者在趣味阅读中打开进入经济学殿堂的大门。在通俗易懂之余,本书不失专业性,分别从国民收入增长、经济发展周期、财政和货币政策、就业与失业、国际贸易等不同角度阐释宏观经济,审视国家或国际经济的整体运行。 本书旨在帮助经济学初学者们树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认识和了解身边的宏观经济学现象。书中运用了图片、表格、提示等要素,全新演绎了宏观经济学这门古老而又常新的社会科学,相信此书一定会成为经济学初学者的最佳入门读物。 最后,感谢参与本书编写的其他作者。他们是:欧俊、黄晓林、梁素娟、王杰、张保文、何瑞欣、齐红霞、李伟军、赵广娜、魏清素、赵一、王鹏、齐艳杰、李文静、李佳、李彦崎、慈艳丽、许长荣、李良婷、张艳芬。 书评(媒体评论) 经济学家的思想无论是否正确,其力量之大都超过对他们的普通理解。事实上,世界总是受这些思想统治的,许多自以为不受任何理论影响的实践家却往往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 ——凯恩斯 经济学家未必是好的理财能手、成功的企业家或者政府首领;但是,好的理财能手、成功的企业家或政府首领,一定要懂点经济学。 ——梁小民 历史上,货币一直这样困扰着人们:要么很多却不可靠,要么可靠但又稀缺,二者必居其一。 ——加尔布雷斯 学习经济学并非要让你变成一个天才;但是,如果不学经济学,那么命运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 ——萨缪尔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