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毒树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伊恩·凯丽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上引起十余国版权争抢的一本新人小说。《出版者周刊》将作者伊恩·凯丽(Erin Kelly)与四获金匕首奖的鲁丝·伦德尔(Ruth Rendell)和以《校园秘史》震惊文坛的美国女作家唐娜·塔特(Donna Tartt)相提并论,连呼,又一个推理明星出现。

十年,三个人的凌乱命运,道不清的爱恨情仇。本书写青春、写情感、写惊变、写人生,字字含情。所有的过失与秘密都因爱对方而生,所有的举止和变故都紧抓人心。读来荡气回肠,令人唏嘘不已,宛若一出辗转跌宕的情节大戏。

内容推荐

凯伦和她9岁大的女儿爱丽丝过着孤寂漂泊,颠沛流离的生活。她们习惯了驾着车子,带着全部的家当,到处搬家。新家还没有住熟,就又得启程奔赴下一个陌生的城市了。这一次,她们从东伦敦北部驱车前往位于萨克福的住所。与以往不同的是,她们等来了许久未归家的丈夫雷克斯。10年前,雷克斯因为谋杀案而锒铛入狱,现在家人终于团聚了。

然而,他们的生活能就此平静吗?正如爱丽丝问爸爸的那样“爸爸,你在监狱中的好朋友会来家里做客吗?”。类似这种不安一直困扰着凯伦。这份不安非但没有消除,反而变成了愈演愈烈的恐惧。

凯伦常常能够察觉到一家人被跟踪,被一些记者或者不知道什么身份的人紧紧地盯着。或许以前她和女儿总能摆脱这样一些人。但这一次,凯伦清醒地意识到,她再也无法逃避了。

原来,这一切与埋藏在凯伦心中的秘密有关。10年前,凯伦在伦敦上大学,那个时候的凯伦单纯勤奋,是个优秀的学生。在她的记忆里那是97年那个炎热的暑假,凯伦结识了奔放不羁的碧芭和她谜一样的哥哥雷克斯。兄妹俩自称是一对孤儿,住在海格特的一座豪宅中。凯伦跟他们成为了朋友,新生活也给凯伦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可那时候,谁也想不到,凯伦的一生将就此改变轨迹……

为什么校园青春的美好回忆,如今却不能触碰?情投意合的朋友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雷克斯入狱是否另有原因?他在狱中经历过什么?凯伦身上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令她永不能让人知晓?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回归

第二章 新生活

第三章 不可思议的相遇

第四章 初临海格特

第五章 奇异之夜

第六章 不安

第七章 有些事情不能说

第八章 我们的小精灵

第九章 窥视与追踪

第十章 离开,或是深入

第十一章 他们没告诉我的事

第十二章 幻境

第十三章 父亲

第十四章 碧芭与盖伊

第十五章 倾情

第十六章 只属于我们的派对

第十七章 最伤心的往事

第十八章 什么都不能如愿

第十九章 无助的哥哥

第二十章 新奇的“礼物”

第二十一章 殷切与冷淡

第二十二章 盖伊

第二十三章 噩梦终至

第二十四章 余悸

第二十五章 寻踪

第二十六章 爱丽丝

第二十七章 身为人母

第二十八章 爱丽丝与雷克斯

第二十九章 永别了,挚爱友人

尾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回归

我试图透过他的双眼来观察这个城市。虽然只有短短十年,但伦敦已经悄然改变。他会注意到,过去十年间发生的那些难以察觉的变化吗?他有没有发现,街边的公用电话亭越来越少,波兰裔商人的店铺却越来越多?他会不会看到,路上行人的口袋里都放着MP3,耳朵里塞着耳机,脚步越来越匆忙?他是否感到新鲜,公路两旁为什么立着画着红色圆圈的塞车区标牌呢?我渴望知道,此时此刻他在想些什么。然而,他却死死盯着无花果树上的叶荚,和夹在汽车雨刷下的残叶。滔滔不绝、指手画脚向来不是他的作风,但是这样的沉默着实令人紧张不安。

爱丽丝是我们三人中话最多的。一路上,后座不断传来她叽叽喳喳、尖细稚气的嗓音,口中嘟嘟囔囔的,全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从萨福克海岸的家到伦敦东南部,她每年都要往返四次,年年如此。她喜欢旅行,喜欢一路穿越大小城镇,回到家里。相比起一路通畅的高速公路,她更喜欢在肮脏的小镇街道上缓慢挪行,哪怕我们的旅途会因此而更加漫长。如果一路上她都乖乖地不捣蛋,如果她和雷克斯在分别之时比平日里更加恋恋不舍,我就开上她喜欢的这条线路,算作特别的安慰和鼓励。有时,当我需要思考时,也会驾车穿过城镇。我知道,每当我们缓缓穿行大半个城镇时,爱丽丝就一定会将鼻子紧紧贴在车窗上,喋喋不休地问我那个人在卖什么,或者那个建筑物是干嘛的。这样一来,她就不再会问我,为什么爸爸要住在那么远的地方。

今天下午,我们又踏上了这段路程。但这一次,并不是爱丽丝缠着我绕远路的。汽车爬上了霍洛威路,这是她最爱的一段路程,但她竟然老老实实地呆在座位上;往常她还能坐在副驾驶座位上,而今天只能呆在后座,但她一点也不在意。她既没有趴在窗口,像平常一样,朝那家加勒比人开的理发店挥手致意;也没有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座还在施工中的大学建筑。那座现代建筑装着闪闪发亮的蓝色玻璃,泛着金属般的光泽,十分引人注目。甚至,当我们经过那家肮脏简陋的手机小店时,她也一反常态,不再莫名其妙地盯着人家,久久不肯回头;也不再缠着我闹,叫我给她买一部手机。

我们在红灯前停下。只听卡嗒一声,她钻出安全带,把身子从驾驶座和前排乘客座之间探了出来,冲我们咯咯笑着。她那胖嘟嘟的小手指捋了捋雷克斯的头发,拽了几下,又按摩他的头皮,好像在给他洗头,玩过家家。他的头发被撩起来,耳朵和鬓角周围露出了几根银丝。接着,她又连珠炮弹似地问了一大堆问题,根本不等我们回答。

“下周等我回去以后,你会送我上学吗?你会开妈妈的车吗?我们会不会有两辆车?劳拉的妈妈和爸爸就各有一辆车,但她还是走路上学。你难道不认为——哦,天哪,你现在可以来游泳了!你最擅长的姿势是什么?我的自由泳可厉害啦。你会带我去游泳吗?”

“你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雷克斯回答道。爱丽丝亲了亲他的额头。她膝盖前倾,碰到了车子的变速杆。当时,我正小心翼翼地行驶在高速公路的交叉点,可她的手肘又撞到了我的头。我实在忍不住了。虽然我曾经发誓再也不要责骂孩子,更别说是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但我还是烦躁地朝她大声吼叫起来。幸好,她还太年幼,并没有把我的责骂放在心上。通过交叉点后,我往左拐,开上了前往大北路的出口。雷克斯翘起腿,双臂抱在胸前,屁股在座位上挪了一下。他知道我要开往哪里,或许,他也正期待着去往同一个地方。

拱门路出奇整洁,我们在漫长而严寒的秋色中,缓缓行驶在一座桥下。我们居住于此的十年来,街区已经变得越来越繁华。路旁那家婴儿服装品牌店,曾经是一家用于慈善的义卖商店。还有那家烟酒批发商店,当年不过是一家卖酒的零售小铺。记得那时,它两瓶酒居然要卖五英镑,凌晨三点也不减价。有几家破旧的餐馆和酒吧没怎么变化,但安上了明亮的大玻璃窗,拆下了金属百叶窗,看上去也比我记忆中的更加干净和亮堂。尽管这条路变化很大,但我还能依稀辨別它原本的模样。正在此时,我突然一个急转弯,差点撞上车站那块几近透明的大玻璃。还好我侥幸地躲开,否则撞坏的玻璃碎片就该像冰块一样撒得满街都是了。

十年来,我们两人都没有来过这里,但是我仍然可以在这条街上自如地行驶。我甚至一一料中了哪些地方有十字路口的路灯,还轻松地用自动驾驶仪换了挡。我闭着眼睛都能完成这些动作。有那么一秒钟,一个鲁莽的念头冒出来,我竟然怂恿自己闭上双眼,只管握紧方向盘往前开就是了。可实际上,我却紧张地瞪大双眼,眼睛一眨也不眨,转了两次弯才开上昆斯伍德路,驶入这片狭长的神秘树丛。城镇的喧嚣已被甩到身后。古树张开大伞般的枝干,罩住整条街道,街道上传来的尖锐汽笛声变得低沉,幢幢房屋在繁茂的枝干里若隐若现。这块高档社区造价高昂,环境优雅,是一片绿色的隐秘世界。

我小心翼翼地在一辆辆名贵车之间行驶。汽车两侧的后视镜都已经被扳向车身,以免一些不熟悉路况的司机开得太快,给撞坏了。我对这条路简直了如指掌。就算出生长大的家乡,就算现在居住的街区,都不及我对这条路更为熟悉。这里储藏着我一生中大部分记忆,它是所有噩梦发生的地方。我熟知每一堵旧砖墙,路面上每一块凹凸,以及路旁的每一盏街灯。带着意大利风格花园的公寓楼建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如今仍然整齐地坐落在路旁。混凝土灯柱,玻璃灯泡,一盏盏老式街灯已经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发明了。但就是放在如今的节约型社会,如此简约大方的设计绝对不会过时。一幢幢维多利亚风格的公寓楼样式呆板,高高地拔地而起。街角一栋颜色素雅的宅邸在高楼的包围下,衬得低矮简陋。公寓楼的窗户像一只只恶狠狠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我们。

直到街道完全被树林淹没之后,我才狠了狠心,抬头看了一眼街道尽头,最后一幢房子。所有一切都发生于此。枝繁叶茂的枝叶遮住了车顶的天空,我缓过神来,集中精力观察路况。我一直开过街道尽头的那幢房子,才在路边停下车。我告诉爱丽丝,爸爸妈妈需要活动一下筋骨。她高兴地冲下车,蹦蹦跳跳进了树林,半秃的树枝间闪过了一抹粉色。她运动鞋后跟中的小红灯闪烁着,好像一双小眼睛,在向我们眨眼。

“别跑太远!”我叫道。我们注视着她缓慢地拖着脚步,踩在落叶上,用脚尖在地上划着什么,裤边沾上了潮湿的树皮碎屑和腐叶渣。爱丽丝并不知道,她就是在这片林地附近被怀上的。这时,雷克斯先开了口。

“我说,这件事应该算过去了吧。”他绕过车,打开我的车门。我跳下车,对着车门按了一下遥控钥匙,车门发出“滴滴”两声便自动锁上了。雷克斯诧异地抬起了眉毛:“真高级啊。”他拿过我手中的钥匙,仔细地检查起来,仿佛这玩意儿里储存有一整碟的迪斯科电子舞曲。

我闭上眼转过弯,推开篱笆。没错,就是这里。这里和我们离开时并无两样——不过,它能变成什么样子呢?这栋四层楼的乡村住宅四周围绕着椴树、悬铃木、桦树、橡树,而不是喧嚣的汽车和幢幢混凝土建筑;房子周身一半刷着石灰泥,一半以灰色石砖砌成,看上去既像伊斯林顿区的联排别墅,又像哈克尼区的排屋。它将两种完全不搭调的建筑风格集于一身,又坐落于森林的边缘,显得古怪而神秘。然而,它也的确变了模样。有人把曾经爬满墙壁的绿幽幽的常春藤全部刮了下来,夏天的时候,这些绿藤还能钻进窗户里来呢。因此,整座房子看起来光秃秃的,更干净,更具现代气息。墙壁上米色的石灰泥渍痕斑驳,涂料不只一处剥落或破裂。它看起来空荡荡的。我的心,也是如此。

大门上的黑漆有的已经剥落下来,又被重新刷上了闪亮的绿松石青漆,金色的门环泛着光。门前高高的台阶也变了样——以前这里堆放着荒草丛生的破瓦罐,很容易就把人绊倒;门口还扔着一只溜冰鞋,码了一大叠没人看的免费地方报纸。可如今,台阶上打扫得干干净净,两旁整齐地列着两排修剪过枝干的月桂树。前门庭院里种着一棵木兰树,树后整齐地放着六个不起眼的回收垃圾箱。曾经,门口有根坏掉的拉铃绳,从未有人用过;现在却被人换成一排门铃。还记得当年第一次来到这里,我花了整整十分钟,在门口寻找像如今这样一排印有不同姓名的门铃。那时我还以为,和我一个年纪的年轻人只会租公寓住,绝对不可能拥有这样一整套别墅。

我站在门外,不用靠近白色的百叶窗细看,也能琢磨出屋内摆设的变化。我暗暗想,由于木地板年久失修,即使是再精明的房地产商也无济于事,因此地上必定铺上了椰壳纤维或剑麻编织而成的地毯吧;黑白相间的门厅一定会重新修葺一番,如此独特的装饰风格肯定能大大提升房价。想当年我们还住在这里的时候,门厅已经十分破旧了,更别说那晚门厅里留下的可怕血迹。

……

P5-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