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股神巴菲特给儿女的56个忠告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一凡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是全球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

更重要的是,在儿女心目中,他还是一位无与伦比的好父亲。在他的“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他才能快乐,他才能做好”的原则的引导下,他的儿女们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功与快乐!

一凡编著的《股神巴菲特给儿女的56个忠告》向我们揭示了巴菲特如何融投资智慧和浓浓的父爱,向自己的三个儿女传授面对未来世界所应持有的生活以及投资态度、做人做事的方法,最终建立自己的成功人生。

相信作为获得巨大成功且拥有幸福家庭的传奇人物,巴菲特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和教育观,一定会对你有更多全新的启示!

内容推荐

一凡编著的《股神巴菲特给儿女的56个忠告》精心选择了巴菲特给儿女的一些忠告,总结出他向儿女们所展示的成功经验和投资哲学,供为人父母者及青年朋友们借鉴。

股神巴菲特因其卓越的投资成果而为世人所推崇。对其家庭教育方面,人们却了解得不多。其实在这一点上,巴菲特同样可以作为我们的楷模。《股神巴菲特给儿女的56个忠告》向我们揭示了巴菲特如何融合投资智慧和浓浓的父爱,向自己的三个儿女传授面对未来世界所应抱持的生活以及投资态度,最终建立属于自己的成功人生。

目录

忠告1 吃苦,让人一生受益

忠告2 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忠告3 不要痴迷于财富

忠告4 做个正直的人

忠告5 学会感恩

忠告6 绝不成为懦弱的人

忠告7 只有尊重才能换来尊重

忠告8 骄傲是前进的天敌

忠告9 思考在先,行动在后

忠告10 放弃,是为了更好的获得

忠告11 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忠告12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忠告13 抗拒诱惑

忠告14 收获,需要耐心等待

忠告15 责任重于一切

忠告16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忠告17 像经营事业一样经营亲情

忠告18 保持你的良好声誉

忠告19 安心工作,不要随意跳槽

忠告20 知识就是财富

忠告21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忠告22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来自运动

忠告23 做人其实就是做人品

忠告24 孩子不能富养

忠告25 要工作,更要懂得生活

忠告26 自己不熟悉的生意千万别做

忠告27 不做信用卡的奴隶

忠告28 做一个别人喜欢的人

忠告29 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忠告30 珍惜一点一滴的财富

忠告31 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忠告32 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

忠告33 有目标才会成功

忠告34 坚定目标,矢志不渝

忠告35 成功需要勇气

忠告36 网络是好东西

忠告37 工作是最好的老师

忠告38 要有理想,更要有行动

忠告39 别让体重成为你的累赘

忠告40 要有团队协作精神

忠告41 思路决定出路

忠告42 要有一技之长

忠告43 成败的关键在于细节

忠告44 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忠告45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忠告46 多个密友

忠告47 遭遇失败后,要知道反思

忠告48 学会记账

忠告49 要理性,不能感情用事

忠告50 立即行动,绝不拖延

忠告51 你必须独立思考

忠告52 政治是众人之事

忠告53 快快乐乐地去工作

忠告54 为你自己工作

忠告55 一次只做一件事

忠告56 克服人性的弱点

试读章节

忠告11 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巴菲特名言

在生活中,如果你正确选择了你的英雄,你就是幸运的。我:建议你们所有人,尽你所能地挑选出几个英雄。

孩子考上了大学,做家长的内心是怎样一种心情呢?绝大多数的父母一定高兴极了,心里不免会这样想:孩子能走到这一步太不容易了,得付出多大的努力才会有今天!因此,看到孩子进入大学以后整个人变得松懈下来,不再像中学时那样积极奋进,许多家长都不会有任何意见。然而,同样作为一名家长的巴菲特却不是这样。

他的三个孩子非常出色,都考上了大学,这让巴菲特在心里乐开了花,可让他不满意的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并不是件吃力的事情,但他们并没有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没有做到严格要求自己。

在孩子们看来,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上大学这么简单,所以他们把学习当成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每天都是按部就班的上学、放学,而当这个任务完成之后,他们就不再往前走了,都松懈了下来。孩子们这样的表现,巴菲特是不允许的。

为什么巴菲特如此在意孩子们的表现呢?因为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子女都能成为非同寻常的人,可按现在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很可能只会成为一个平庸的人,这怎能不让巴菲特为之在意,为之焦急?

巴菲特一直强调一种人人平等的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愿意与那些平庸的人为伍。在他看来,一个心甘情愿想要平庸生活的人,就是一个没有目标、没有理想追求的人,他向来不推崇这样的人,不仅不推崇,甚至还鄙视他们。

这个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这一点巴菲特很清楚,所以他从不要求孩子们成为一个完人。但他知道,世界上的人有伟大和平庸之分,所以他希望孩子们能时刻注意突破自己,打破平庸,不在平凡的日子做平庸的人。

其实,巴菲特自己就不是一个平庸的人。他曾用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假设:如果他从小甘于平庸,他就不会有现在的位置,就不会对人生有如此的认知高度。正是因为不甘于做平庸者,巴菲特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平庸者的位置上,一生都碌碌无为。

作为一位父亲,巴菲特并不要求孩子们一定要做跟他一样的事情,一定要达到他当前的成绩,但是最起码他们都不能甘于平庸。

如何才能不平庸呢?巴菲特要求子女首先为自己设定一个人生目标,因为有了目标,才会有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进取的动力。这一点在巴菲特自己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拥有金钱是巴菲特从小就设定的人生目标,而在设定目标之后,他就为实现这个目标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太多的惊险,但他都没有退缩,始终勇往直前,而他之所以无所畏惧,是因为这个目标在支撑着他,正如他自己所说:“为了拥有它,我愿意全力以赴。”

此外,在巴菲特看来,有了目标之后,还要付诸行动,这样才能打破自己的平庸。他不想孩子们都成为空喊口号的人,空喊口号,除了说明自己是一个容易幻想的人之外,并不能表明其他什么,所以,为了改变现状,巴菲特要求子女们立刻开始采取行动,为他们各自的目标努力。

如何采取行动呢?巴菲特给孩子们的建议是:多读书,多学习。他告诫孩子们,读书不是死读书,学习不是机械地学习,如果只是把书本知识存储在脑子里,不知道使用,不会加以利用,不会用学习知识改变自己,那么即便读再多的书,进行再多的学习,也无济于事,始终与平庸者无异。

巴菲特的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正如他所期望的那样,孩子们虽然没有达到他当前的成绩,但他们都朝气蓬勃,对一切充满了爱,对周围充满了好奇,都没有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他们不光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大放光彩,还用巴菲特给的钱建立了基金会,为农业、教育等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年轻人都应该知道的道理

什么是平庸呢?看到“庸”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庸俗”“庸碌”“庸夫”“庸人”等词语,它们的共同点是:稀松平常,碌碌无为,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等。平庸从表层上说是个人生活、工作上的平凡,不突出,不高明,从深层上说,则是精神上的自我放逐,自我麻醉,自我解脱。

一个人如果选择了平庸的生活,在生命的历程中就只会留下毫无色彩的足迹,如果你甘于平庸,你将成为众人之中的可怜虫,你将错过许多可以尝试的机会,你的公司或者是企业将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平庸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思想表现,它会践踏人的思维,阉割人的意志。平庸之人,面对困难挫折缺乏自信和坚韧;面对人生机遇挑战,缺乏勇气和魄力;空有梦想,甚至根本没有梦想。事实上,甘于平庸本身就等于失败,等于关闭了通向成功的大门。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至少出生时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茫茫人海中的一个,所以你可以平凡,这不是你的错,因为它不是任何人主观所能决定的,但你不能因此而活得平庸,因为它恰恰是一种主观的生活态度。也就是说,一个人平凡与否,无法由自己决定,但是否平庸,完全可以由自己雕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由这句话,你想到了谁?还记得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吗?受佣于地主的陈胜不安于现状,不甘平庸,最终发起了农民的起义,在战斗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陈胜可以做到的,你也同样如此。每个人都具备拒绝平庸的条件和资源,只要你愿意拒绝平庸并且愿意为此付出行动。

P47-50

序言

世界上曾有这样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梦想着拥有很多的财富,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一直坚信:总有一天,我会很富有,我的照片会出现在报纸上。许多年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这个人把梦想变成了现实。现在,他拥有的财富高达620亿美元,多年来,在“福布斯”一年一度的全球富豪榜上,一直稳居前三甲。

世界上也曾出现过这样一个家庭:它由父亲、母亲和三个子女共五口人组成。这是个理想的完美家庭,全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父亲事业成功且深爱着自己的家人,。母亲温柔慈祥持家有方,三个子女尽管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他们都生活得很幸福,而且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个人,就是现在世人皆知的沃伦·巴菲特。这个家庭,就是巴菲特的家。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从小他就极具投资意识,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一个人。可以说,小时候的他就满肚子都是赚钱的想法,5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富翁们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时间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挣取外快。

1941年,刚刚跨人11周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觉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转学到尼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一年内获得了经济学士学位。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传授给了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投资决窍。

1951年,21周岁的巴菲特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硕士学位。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了最高的A+。

1952年,巴菲特步入婚姻的殿堂,并依次生下了三个孩子——大女儿苏珊,大儿子霍华德,小儿子彼得。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他凭借自己卓越的投资才能,披荆斩棘,开创了风靡世界的价值投资理论,成为巨额财富的拥有者,并被世人冠以无数的荣誉光环——

他被世人誉为“股神”;

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

他是全球著名的投资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

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慈善家,捐出了美国和世界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私人捐赠;

他被美国人称为是“除父亲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

当然,在儿女的心目中,他还是一位“最棒的顾问,最棒的老师”!

无论是搞投资还是做父亲,巴菲特无疑都是最成功的。当然,这也正是我们写作本书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这是一本写给年轻人看的书。“我如何才能获得成功?”这是许多年轻人都会问到的问题。是的,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但要获得成功,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有的人一生都在追求成功,却一生都在面对失败。那么,如何才能成就大事呢?对于“成功”二字,被冠以殊荣的巴菲特最有资格向人们娓娓道来,给你以启迪,给你以帮助。要知道,他所拥有的财富我们也许难以企及,但他的成功我们却可以复制。

其次,这还是写给为人父母者看的一本书。毋庸置疑,巴菲特爱自己的孩子,但他的爱并没有体现在表面上,他对孩子们的爱通常都是悄悄的、内涵深厚的。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他将捐出总价达300多亿美元的私人财富投向慈善事业,这是美国和世界历史上迄今为止出现的最大一笔私人慈善捐赠。此外,巴菲特还向为已故妻子创立的慈善基金捐出100万股股票,同时向他三个孩子的慈善基金分别捐赠35万股的股票。这与巴菲特过去一再表示,不愿意让大量财富代代相传的想法,是相当一致的。

与其他父亲不同,巴菲特没有给孩子们留下巨额的财产,而是给他们提供了生命旅程的路标,比如积极向上的人格,勤劳、勇敢、耐挫的品质,等等,也正是这些造就了孩子们成功的人生。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我想给子女的,是足以让他们能够一展抱负,而不是多到让他们最后一事无成。”

巴菲特的教子智慧也给我们当代的父母以启示,爱孩子不应仅仅是为他提供富足的生活,把财富留给他,要留给他的应该是这样两份遗产:“根”及“翅膀”。“根”就是一个人的心性品质,“翅膀”则代表了他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只有继承了这样的“生存智慧”,孩子才会真正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过得幸福。

可以说,本书向我们揭示了巴菲特如何融投资智慧和浓浓的父爱,向自己的三个儿女传授面对未来世界所应持有的生活以及投资态度、做人做事的方法,最终建立自己的成功人生。

相信作为获得巨大成功且拥有幸福家庭的传奇人物,巴菲特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和教育观,一定会对你有更多全新的启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3: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