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十六州为什么成为了北宋王朝的致命软肋?荆州之失,只是关羽的大意吗?北宋王朝,缺少的是战马,还是尚武精神?武士刀PK少林棒,谁是最后的赢家?一人平定西域各国,班超的真正武器是什么?南北朝时期两位最杰出“富三代”皇帝的对抗,谁是真正的强者?……《百战风云(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场战争第2部)》(龙义华编写)告诉你历史的真相。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百战风云(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场战争第2部)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作者 | 龙义华 |
出版社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幽云十六州为什么成为了北宋王朝的致命软肋?荆州之失,只是关羽的大意吗?北宋王朝,缺少的是战马,还是尚武精神?武士刀PK少林棒,谁是最后的赢家?一人平定西域各国,班超的真正武器是什么?南北朝时期两位最杰出“富三代”皇帝的对抗,谁是真正的强者?……《百战风云(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场战争第2部)》(龙义华编写)告诉你历史的真相。 内容推荐 京口扰袭战(明朝)、邯郸保卫战(战国)、灭东突厥(唐朝)……《百战风云(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场战争第2部)》介绍的这些战争,抹去了战争的血腥和政治气息,让我们将更多的视角关注到战争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在其中影响着战争并被战争改变着命运的历史人物——战争的主角和配角们。 《百战风云(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场战争第2部)》(龙义华编写)告诉你历史的真相。 目录 第66战 晋安寨之战(五代十国) ——契丹人得到幽云十六州,成为后来宋人的噩梦 第65战 讨伐董卓(东汉) ——正义的旗帜下面,是对一个王朝利益的群狼瓜分 第64战 崤之战(春秋) ——秦晋争霸,晋文公上演了春秋版的咸鱼大翻身 第63战 荆州争夺战(三国) ——荆州之失,是因为关羽的大意,更因为《隆中对》战略的致命缺陷 第62战 河西乏战(北宋) ——北宋人一直说自己没有战马,但他们更缺少的是眼光和勇气 第61战 侯景之乱(两晋南北朝) ——梁武帝萧衍晚年一心向佛,临了迎来一个凶恶的强盗,败光了南朝所有的资本 第60战 宁远之战(明朝) ——一世英雄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折翅,大明王朝差点完成了自我救赎 第59战 扫荡倭寇(明朝) ——朋友来了有好酒,倭寇来了等待他们的永远是猎枪,从来如此 第58战 平定西域(东汉) ——一个影响了东汉王朝和西北地区文明进程的军事行动(外交行动) 第57战 北破柔然(两晋南北朝) ——又一个强大的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遭受中原政权的重大打击 第56战 反击突厥战(隋朝) ——导致强大的突厥一分为二,为唐王朝解决北事问题打下基础 第55战 柏举之战(春秋) ——伍子胥完成了个人复仇之战,也导致了楚国从此的衰败 第54战 城濮之战(春秋) ——晋楚争霸,楚成王真正的敌人不是晋国人,而是国内那些无法节制的大夫宗族势力 第53战 魏、宋攻防战(两晋南北朝) ——一文一武,一攻一防,元嘉年间的魏、宋攻防战是南北双方政治格局及走向的缩影 第52战 澶渊之役(宋朝) ——千里奔袭,澶渊城下逼迫北宋人签订不平等条约,传奇太后萧绰为自己完美的政治生涯画上句号 第51战 京口扰袭战(明朝) ——战争不仅比拼的是实力,还有心理,皇太极奇袭北京,上演了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一场离间计 第50战 夷陵之战(三国) ——夷陵的大败,宣告蜀汉统一中原的梦想破灭,在这场战争中,蜀、吴都不是赢家 第49战 韩信北征(西汉) ——楚汉战争的关键转折,韩信让人们知道了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一代战神 第48战 自江口海战(唐朝) ——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海战,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锋 第47战 采石之战(南宋) ——一举奠定宋、金对峙政治格局 第46战 平壤之战(明朝) ——抗日援朝,奠定了后来三百年东亚政治格局 第45战 怛罗斯之战(唐朝) ——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帝国的碰撞,改变了中亚的文化进程 第44战 长社之战(东汉) ——黄巾大起义,雷声大雨点小,成全了各路豪强的崛起 第43战 四攻太原(北宋) ——吞掉北汉,北宋完成了对中原的“一统” 第42战 邯郸保卫战(战国) ——战国四公子中的三位联袂上演的好戏,使秦统一六国的进程推迟了数十年 第41战 崎底之战(东汉) ——刘秀在灭绿林后再次出手,赤眉起义军也败于其手,成为东汉王朝建立路上的重要一战 第40战 灭东突厥(唐朝) ——君子报仇,李世民只用了三年,并解决了唐王朝最大的政治隐患 第39战 澎湖之战(清朝) ——施琅使用武力让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第38战 大泽乡起义(秦朝) ——在大泽乡,大秦王朝的天被两个叫陈胜、吴广的农民给捅漏了 第37战 官渡之战(东汉) ——这是一场“门阀”与“草根”的对决,“草根”曹操笑到了最后 第36战 晋阳保卫战(春秋) ——庞大的晋国被划成了三块蛋糕,宣布春秋时代的终结 第35战 高邮之战(元朝) ——元朝对元末农民起义军的最后一次大规模镇压,自那以后,他们的力气别有他用(内讧) 第34战 袭取洛口仓(隋朝) ——瓦岗寨的好汉们下手非常狠,一下就端掉了隋王朝的命根子 试读章节 大宋王朝自太祖之后,就没有封过异姓王。赵顼开出这个天价条件,不是为了他毕生所关心的变法富国强兵之举,更不是连年征战让他饮恨永乐城的西夏人。 到死,他的眼光都只盯着一个地方没有离开。 幽云十六州! 契丹族是南北朝时期北方最强悍的少数民族柔然部落的分支。柔然帝国被北魏鲜卑击败后,部分部落避居于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老哈河一带,逐渐形成了八个部落,后来各部统一,就形成了契丹族。从唐贞观二年(628年)开始,契丹部落联盟长期归附唐朝。 唐末中原混乱,契丹族却在他们的首领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越来越强盛。 耶律阿保机是契丹部迭刺部首领,智勇双全,在他的带领下契丹部落不断扩张,征服邻近的一些小部落,耶律阿保机也被拜为于越,威望日盛。 公元907年,当朱温灭唐建立后梁政权的时候,耶律阿保机也被契丹各部推选为部落联盟领袖。 公元917年,耶律阿保机建国,自号天皇王,国号契丹。 从当上契丹部领导人第一天起,耶律阿保机的目光就从草原转移到了南方。 此时的中原,最风光的是沙陀人。要逐鹿中原,得先过当时在中原威风八面的沙陀人这一关。 公元907年,阿保机就派兵三十万进犯沙陀人李克用占据的云州。后来李克用与阿保机议和,约为兄弟。不过很快阿保机出尔反尔,又与后梁达成协议,共同出兵灭晋。 李克用很生气,他死前,将一支箭交给儿子李存勖,要他完成三件事:一是灭朱温,二是扶李唐,三是抗契丹。 除了未按父亲的遗愿继续扶助李唐而是自立门户建立后唐政权外,后唐庄宗李存勖其他两件事都完成很出色。公元916年,阿保机趁唐、梁在河北激战,亲率三十万大军进攻蔚州(今山西灵丘),为李存勖守蔚州的振武节度使李嗣本兵少无援,最终被俘,契丹人连接攻克了河北一带新、武、儒几州后直逼迫云州,遇到了驻守云州的大同节度使李存璋的顽强抵抗。 契丹人不能攻克云州,而李存勖在结束河北战事后也率主力朝云州方向而来,阿保机选择了退兵。 次年,唐军偏将卢文进在新州发动兵变后投靠契丹。阿保机又率军三十万与叛军会合,在新州大败唐大将周德威部三万众,周德威退守幽州,阿保机率部围攻幽州。此时的李存勖正在河上与梁军相持,但和众将商议之后,还是决定将大部分主力调回与契丹人决战。李存勖先后派出了李嗣源、阎宝、李存审三部共七万人增援幽州,联合坚守幽州的周德威在幽州城下大败阿保机,歼敌近万,第二次挫败了契丹人三十万部队的进攻。 龙德元年(921年)正月,阿保机再度率军南下,攻陷涿州,兵逼定州。此时的李存勖正率兵平叛成德将军张文礼,阿保机一旦攻克定州,唐军就处于两面受敌的境遇。这次李存勖自己亲率精锐五千,快速奔赴定州,杀了契丹人一个措手不及,阿保机退守博望。李存勖步步逼近,在博望与来援的李嗣源部会合,大败阿保机,一直追到了易州。契丹人一路仓皇北逃,天寒地冻,饿死无数。 李存勖在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后梁争霸的同时,毫不手软,与阿保机的三次大战均以胜利告终,证明了沙陀人是那个时代战场上最强悍的主角。 后来李存勖众叛亲离,在同光四年(926年)被弑,而他的对手阿保机也于同年逝世,新一轮的对抗变成了后唐明宗李嗣源VS耶律德光(阿保机之子)。 战场上的李嗣源同样杰出。公元928年,定州将军王都发动反叛,再次寻求联合契丹人,李嗣源派大将王晏球围困定州,非常成功地实施了围城打援的战术,在定州城外、曲阳、唐河三次大败契丹援军,最后成功攻克定州。 唐明宗在政治上的手腕也相当出色。在他的说服下,原来一度投靠契丹的卢文进率领十五万汉人回归后唐。之后降将张希崇又率二万汉人回归。最后连耶律德光的兄长耶律倍也来投奔李嗣源,这让耶律德光很受伤。 定州之战后,耶律德光再也不敢南下和后唐大规模动武,一度遣使至李嗣源,要求双方和平共处、互利和亲,成为友邦之国。 沙陀人在李存勖、李嗣源二代君主兼名将的率领下,北抗契丹三十余年,为沙陀人挣得了荣誉,也遏制了契丹势力的入侵。 花无百日红。李嗣源死后,沙陀人建立的后唐政权在一番争夺后落在了其子李其荣(后唐闵帝)手中。李其荣生性懦弱,朝政大权又由朱弘昭等人把持,朱弘昭等人在朝中兴风作浪,排除异己,打击大将功臣,后唐政权陷入混乱。很快李嗣源养子李从珂又发动兵变,弑李其荣,自立为帝(后唐末帝)。 后唐的混乱让契丹人再次看到了希望,重新燃起了人侵中原的野心。 耶律德光凭借以往的经验,知道必然会有人哭着喊着上门来,求自己到中原打劫圈地。 果然,石敬瑭来了,这次他不仅是来求救兵的,还是来当“儿子”的。 石敬瑭,沙陀人,其父臬捩鸡是李克用帐下大将。沙陀人进人中原后,大多会起个汉化名字,而臬捩鸡的儿子觉得父辈的名字太难听,于是自己改了个名字叫石敬瑭。为什么姓石,已经无史可考。 石敬瑭后来成为李嗣源的心腹大将,在李嗣源帐下立功颇巨,李嗣源兵变称帝时更是一马当先,李嗣源把女儿嫁给了他,对其非常重视。李嗣源称帝后,·授石敬瑭保义、宣武、天雄、河阳节度使,坐据要镇,后又出任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兼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是后唐在河东地区防御契丹的最高长官。 李嗣源时代的石敬瑭保持着对主子的忠诚。可世事变幻,后唐政坛风云突变,李嗣源的几个儿子争夺皇位大打出手,之后占据帝位的竟然是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 论血源,论资历,论辈分,后唐的帝位也轮不到李从珂来坐。同样手握兵权的石敬瑭不服李从珂是正常的,李从珂也把石敬瑭当成了心腹大患,二人翻脸是迟早的事。 石敬瑭试探性地向李从珂提出自己要养病,李从珂不顾大臣的反对,认为老石早晚都要反,就干脆应了他的“要求”。 石敬瑭没有办法,只有反。 和以往后唐各地方大将反叛一样,石敬瑭想到了依附契丹人。P2-4 序言 从炎黄争霸到鸦片战争,在华夏五千年多如牛毛的战争中挑选出一百场最有影响力的战争来也许并不太难,但要如梁山好汉般给它们排序坐交椅来说却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每撰写一战,浸淫于每个场景和时代,都会觉得它是最重要的一战,而每个读者心中的百战和座次,或许都会不一样。第一百战到第一战,这样的排序相对娱乐化,抹去了战争的血腥和政治气息,让我们将更多的视角关注到战争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在其中影响着战争并被战争改变着命运的历史人物——战争的主角和配角们。他们无论在战争的舞台上扮演的是怎样的一种角色,他们曾经真实存在,曾经血肉鲜活,而不是冰冷的文字和数据。 文中战争类型的设计,则是受被列为北宋《武经七书》之一的《百战奇略》的启发而设计的一个单元。每场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受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一场战争却总有它一个特征性的因素,战争类型的设计,就是希望给每场战争做一个特质性的定位,让读者有一个纲领式的理解。 在每一战“战争深度解析”单元的开头都用了一个比较简短的战争花絮起笔,这些小花絮,一些是历史海洋中的小插曲,一些是笔者在创作中的杜撰,但目的都只有一个:每个花絮都作为一个点去揭开一段历史、一场战争,而每场战争又是另一个更大的点。通过这一百场战争,则可以串构出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和脉络。这样的写作手法也许是草根写史与传统写史的一个区别,学者们或许更愿意提纲挈领,逐条铺陈。对一般的读者来说,历史不需要这么复杂和考究,由点及面,知微见著,轻松阅读原本不应该过于沉重的历史和战争,是他们本应拥有的权利。 龙义华(夜狼啸西风) 2010.11.1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