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南开大学城市经济学丛书》之一的《中国不完全城市化问题研究》,书中具体包括了:韩国城市化进程的简要回顾、城市生活能力及其表述、后工业社会对就业机会的影响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核心概念及其说明
三、文献回顾及简评
四、研究思路及框架
五、方法论基础
六、预期创新点
第二章 人口城市化理论的系统阐述
一、人口外出流动就业的理论基础
二、不完全人口城市化的理论基础
三、相关理论述评
第三章 历史和跨国视角的城市化进程
一、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简要回顾
二、法国城市化进程的简要回顾
三、韩国城市化进程的简要回顾
四、城市化演进的决定性要件比较
五、结语
第四章 中国不完全城市化的历史溯源
一、1949~1957年:城市化起步和人口自由迁移阶段
二、1958~1960年:城市化过快增长和人口过度迁移阶段
三、1961~1965年:城市化调整和人口返迁阶段
四、1966~1977年:城市化停滞和人口迁移受阻阶段
五、1978~1995年:城镇化与人口加速流动阶段
六、1995年以后:不完全城市化与人口自由流动阶段
七、概括性评述:不完全城市化成因的历史追溯
第五章 不完全城市化的经济诠释及其实证分析
一、不完全城市化:从制度约束到经济性约束
二、城市生活能力及其表述
三、城市生活能力的实证分析
四、收益约束与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
五、成本约束与机制化社会服务供给
六、结语
第六章 城市化主要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一)——新时期城市就业机会变迁与城市化
一、后工业化的时代背景
二、后工业社会对就业机会的影响
三、新时期中国城市就业机会变化的动态描述
四、结语
第七章 城市化主要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二)——农地制度对转移决策和工资的决定性影响
一、城市化和劳动力转移主体的特殊性
二、工资理论简评
三、转移和就业的逻辑前提:生产道德与就业伦理
四、土地赋予的经济价值及其对工资的影响
五、均分土地条件下弯折的边际农地产出价值
六、劳动力资源配置决策与经济发展的轨迹
七、基于中国现实的动态分析
八、结语
第八章 完全城市化的路径选择及其政策支持系统
一、完全城市化的主导力量:代际转移的创新路径
二、完全城市化的空间载体:城市空间重构及发展战略
三、完全城市化涉及的“三农”层面:农地制度变革的趋向
四、完全城市化的宏观要件:城乡、就业及社会公平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
一、不完全城市化的表述
二、历史和现实双重视角的不完全城市化
三、促进完全城市化的路径及政策诉求
四、城市化演进的时代新特征及其嬗变
五、可期的未来及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