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随笔与读书随笔一样,同样是看似容易实则需要真工夫的活计。人人能写,但出彩的较少。所谓门槛低,若舞出七彩龙腾来,实在寥寥。说到底,写作就是在拼一种境界,视野开阔,阅历丰厚,看似信手拈来,实际藏了气象万千。本书是他的第二本电影随笔,延续了第一本的气场。像娓娓的人生,没有跌宕华丽,更显淡静平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蝶影抄(赵焰电影随笔选)/悦读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赵焰 |
出版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电影随笔与读书随笔一样,同样是看似容易实则需要真工夫的活计。人人能写,但出彩的较少。所谓门槛低,若舞出七彩龙腾来,实在寥寥。说到底,写作就是在拼一种境界,视野开阔,阅历丰厚,看似信手拈来,实际藏了气象万千。本书是他的第二本电影随笔,延续了第一本的气场。像娓娓的人生,没有跌宕华丽,更显淡静平易。 内容推荐 《男人的魅力》、《另一个世界的女人》、《让我们一起当海盗》、《沉潜于岁月之河》、《如鲠在喉的迷宫》、《连接黑暗的幽深》、《最黑暗的夜,最亮的光》、《虽已灰烬,却是不朽》、《迪斯尼一样的幸福人生》、《幽默背后的悲怆》、《巴黎的又一场春梦》、《法国美女甲天下》、《英国美女最优雅》、《古希腊的回归》……本书是赵焰电影随笔选。 目录 春天的N个瞬间 温暖的暧昧 沉郁的忧伤 悲悯的凝视 伸向死亡的指尖 灵魂的重量 脏水,及卑微的人 记忆与忘却 记忆与爱情 和服包裹的女人 幻变中的隐秘 演员不要脸 时代的经典 无话可说的爱情 爱情如偈 禅纷似花,人淡如菊 小妖精和小仙女 那些独特的女人们 暴力和情色的禅 风中的虫鸣 深褐色的爱情 戈达尔的沙器 一种疏离的痛楚 不是谁都可以写史诗的 沉静和绝望 梦中的女人 一夜成名 独树一帜的仙人掌 对手戏 曾经英雄岁月 男人的魅力 另一个世界的女人 让我们一起当海盗 沉潜于岁月之河 如鲠在喉的迷宫 连接黑暗的幽深 最黑暗的夜,最亮的光 虽已灰烬,却是不朽 迪斯尼一样的幸福人生 幽默背后的悲怆 巴黎的又一场春梦 法国美女甲天下 英国美女最优雅 古希腊的回归 无法看见的罗马 情色就像马提尼 早已冷却的咖啡渣 我不知道花为谁开放 在烂片中成长 音乐宛如神明 音乐宛如灵魂 看电影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代后记) 试读章节 创刊不久的《体育画报》最近出了一个专辑,直接引进美国版的泳装特刊,好看。当我收到杂志撕开信封后,刚扫了一眼封面,脑子里便闪了一个念头:春天来了。是的,春天来了,活色才能生香。那些摄影师怎么能把一个人拍成一朵花呢?用很俗的比喻,就像一朵朵出水芙蓉似的。我看过一些模特其他的照片。近看。并不太妙。但她们此番组合,却是完美无比。都说漂亮的人不少,但拍起来真上相的,并不多。并不能怪那些姑娘们,一个人只有一个角度是相对完美的,是那些不太聪明的摄影师。没有发现她们的最佳角度。 春天的时候有些情绪是无来由的。譬如昨天晚上淘碟,看到莫妮卡·贝鲁奇的一部新电影碟片《我与拿破仑》,心头一热,就掏钱买了,买回来立即看,才发现又是一部烂片。其实我本不该这样的,这个漂亮而性感的女人自《骇客帝国》当中露了一下脸后,近来的电影总是让人不忍卒看。这一部电影同样如此。40岁的贝鲁奇在电影中壮实得就如同一头母牛,而且恶俗无比喋喋不休。我最讨厌的就是电影中滔滔如江水的对白,不喜欢那些肥皂剧,不喜欢相声,甚至不喜欢现实中叽叽歪歪的人。有什么必要那样喋喋不休呢?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全明白了。想用言语来推动一切的人,其实都有点愚蠢。 这段时间,看碟还真有点多。自从今年春节完成《千年徽州梦》的写作后,本来想把沉重的徽州踢得老远,但盛情之下,又不得不从事另一项与徽州有关的写作。一个人很长时间陷入区域文化的磕磕绊绊是可怕的,那样的感觉如同蜘蛛,在那些千丝万缕的纠缠中无法挣脱。所以在我跌入徽文化山谷的同时,我总是拱动着挣脱的欲望。这样两相矛盾的结果,常常使得我在一段思考和写作后生吞活剥色彩斑斓的电影大片,比如说《硫磺岛来信》、《汉尼拔前传》、《300斯巴达》、《香水》等。 还是谈谈《香水》吧—— 德国小说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香水》。是我在新世纪中看到过的一篇最好的小说。2002年,我在一个周日的下午读完这部小说之后,曾经深深地倒吸一口凉气。故事讲述一个从出生起身上就完全没有味道的男子葛奴乙,对于气味,他有着无与伦比的鉴别力,能嗅出所有味道后面的时间、地点和意义。不仅如此,葛奴乙还能制造出独一无二的香水,他的制作方法并无不同,唯一区别就是,香水的原料来源于处女的体香,只要葛奴乙选中的女子,便不计一切代价将她杀死,然后,攫取女子的体香……小说的奇妙之处,在于一种匪夷所思的想象力,并且,这样的小说本身也有着内蕴,它让我们意识到无限的可能性,发现和指引一条路径。这样的感觉,就像在我们的面前荡漾着一线蛛丝,缥缥缈缈,看我们是否能顺着这根细腻无比的丝线,攀援,然后深入一种无限。 电影当然是成功的。导演是曾经拍过《疾走罗拉》的汤姆·提克威。看得出来,汤姆·提克威一如既往他的才气,还是想从形而下的故事中拍出形而上的云腾雾绕来。但我感觉他做得远远不及小说。与文字相比,影像所具有的穿透力显然要弱很多,影像很难凝固成坚硬的锥子,它无法锥得进去,并且扎出血来。文字一直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有时候,它的排列是可以铺出一条路来,它可以引领思绪一路走上去,深入到一种混沌。或者,文字本身就如同蛇一样,可以倏然游走,然后努力接近。一个人要想深入一个地方,必须借助于文字,拥有一种潜走穿行的咻咻感觉。 当然,影像也是有着长处的,它的长处在于制造一种整体氛围,让你感受到一种文字无法表达的综合。相比较而言,在这样的故事中,我在文字中可以嗅到香水的味道,但在电影中,更多地,我只是感受到一个诡异的故事,以及香水的千变万化。 除了看碟,这个春天里最欣慰的事情就是在新安江两岸看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虽然这样的行走携带着任务,但本身,还是快乐的。阳光暖洋洋,我走在燃烧着的油菜花中,头晕目眩。我的身体浸淫一片春色,我的眼中一片金黄……这样的感觉无与伦比。在新安江畔行走的时候,我总有点魂不守舍,我想独占这样的风水宝地,而独占的方式,就是在最美丽的风景处……呵呵,这样的行为总有点情不自禁——这同样也是来自春天的诱惑。 “香水”一直有着信号的意义。在飘曳的面纱后面,究竟是些什么呢?电影中那个制作香水的老师傅说:“世界的本质就在于它有着一种味道。”的确是这样,味道是可以穿越时空的,顺着味道溯源而上,后面往往是记忆,是细若游丝的路径;至于路径的后面是什么呢?天堂?地狱?——不知道,反正,那是一种无法捉摸的无限。 春天里大片的油菜花似乎也具有同样的意义。油菜花金光四溢,一派天真无邪。这样的天真无邪同样是有益惑力的,因为它携有无所不在的香味。P1-3 序言 有一句诗:寒来千树薄,秋尽一身轻。用来形容赵焰目前的写作状态很恰当。人到中年,好比人生走到秋天,一棵树一样,繁华落尽,剩下简笔和写意,特别淡,淡得可以站在树下看见淡青的天。但这种淡,肯定是有着丰厚底蕴的,由一种胆魄支撑。如今的文坛,小鬼当家,出版商适时端出千万版税的大餐,是利益双方一体化的共谋。当多年以后,再回头检阅,那不过是一阵风现象。无论哪一个朝代,真正的文学都是寂寞而小众的。文坛一阵风现象与文学创作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像赵焰这样的一批作家,才是砥柱,他们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多年以后去读,也不过时,即便现时并非那么火——真正的文学,注定不是靠一把火去延续的,它靠的是灵魂与灵魂的浸润与绵延,最后与时光握手言和。 最近,我们都很激动,源于赵焰的长篇传记随笔《晚清有个李鸿章》热卖,《百家讲坛》也在与他联系。于是都急急跑去询问什么时候去北京录制节目。只听他淡然一句,哪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事先我们激动着设计的场面都逐一退场。他就是这么一个沉得住气的人。迟子建今年在第三次领取鲁迅文学奖时说过一段话:作家就像一个赶路的人,一直走一直走,突然得了奖就好像迎面吹来一阵意外的风,感觉挺凉爽的,但如果没有这阵风吹过,这个赶路的人还是会一直往前走。我想,迟子建的恬淡明朗适合所有的写作者,没有名利,他们同样会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赶路”…… 宋代《全芳备祖》一书里,对菊花有过言简意赅而美丽异常的概述:所以贵者,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高人隐士篱落畦圃.不可一日无此花也。用来形容赵焰这个人和他的写作同样恰当——他的气质颇接近于菊,清淡,渺然,通透,散发出的,不是酒味浊气,而是药味清寒。如今的中年男,但凡稍有些成就的,其显著的标识,人未来,而肚腩先到,臃肿,拖沓,智慧愈少,酒量渐长·浑身上下,鬼气森森,让人敬而远之。赵焰是不同的,他始终保持一股气场。更多的是书卷气,这一股气也长。一——就在这种长气里,同样还饱含着谦卑。古人一直说文如其人,这在赵焰那里很统一。总之,他是一个很明白的人,有足够的自省精神,所谓以人品立身,文品立言。 为什么说赵焰的写作接近于菊呢?那是因为他不仅仅有“花可药囊可枕”的本事,他简直无所不通,什么样的体裁都曾涉足,小说、学者大散文、球评,花花朵朵-不一而足,且持续稳定地增长。做一个多面手是很不简单的事情一一所以我又常常说赵焰是一棵树,有发达的根须、源源不断的营养供给,这决定了他的强大体系。正是这种有体系的智性写作。让他拥有永不枯竭的源泉。相比那些天才的感性写作,智性写作更值得我们尊敬,毕竟,感性是短暂的,靠激情的火花点燃,一旦熄灭,也就无法挽回,注定是短命的。而许多人的写作,只能从老根上长几枝树权,最好的是在上面开几朵花,而赵焰则是整棵树,一种温州地区特有的四季柚,据说常年花朵不绝——现在我要说的这朵花,是赵焰的电影随笔。 电影随笔与读书随笔一样,同样是看似容易实则需要真工夫的活计。人人能写,但出彩的较少。所谓门槛低,若舞出七彩龙腾来,实在寥寥。说到底,写作就是在拼一种境界,视野开阔,阅历丰厚,看似信手拈来,实际藏了气象万千。这是他的第二本电影随笔,延续了第一本的气场。像娓娓的人生,没有跌宕华丽,更显淡静平易。吃文字这碗饭的,仿佛都在心照不宣——写作就是不断地摒弃形容词的过程,山寒水瘦才是本质,一如我在文章开头引用的那句诗:寒来千树薄,秋尽一身轻。就是这个意思。齐白石晚年,略略于宣纸上点几滴墨,就是一只舒展好玩的虾,那得需要多少风霜作底呢?写作同样如此,去繁就简以后,丘壑都被掩护在貌似简静的几滴墨之下了。 我有幸作为第一读者,眼看着他在忙碌的间隙成就了这本《蝶影抄》。光影人生,不是用来走笔抒情,而是用来淡然呈现的,许多人生的道理,都埋伏在此,等着一个个同生共气的读者…… 已经过去的2007年,对于这株赵焰牌四季柚,可谓收获颇丰,他写下了十几万字的新安江走笔,出版了另一本关于徽州的思想随笔《千年徽州梦》和眼下热卖的《晚清有个李鸿章》,另加这本《蝶影抄》。一个人的写作能量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长久地积蓄,然后被他系统性地释放出来。一棵树,不是一夜间郁郁葱葱起来的,得益于沃土与底蕴的成全,无论一棵树还是一个人,都是如此。写作成全了赵焰,而阅读成全了许多喜爱赵焰的读者。 后记 我们都知道赵老师不仅是一位硕果累累的作家,还是一位资深媒体人,我们现在很想知道——媒体经历对文学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我不算是文学圈里的人,我只是一个在文学圈外徘徊的人,对文字一直抱有很大的梦想,也喜欢文字这种创造、深入、自由,并且不墨守成规的方式。可以说,在文学中,我找到了一种最佳的生存方式。从总体上说,我喜欢的就是目前这种与文学若即若离的关系。可以说,从组织上太接近了,反而会远离文字,因为有各种各样的事务和派别。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所谓的文学圈子,反而离文学很远,离社会很近。我觉得我当下的状态最好,离文学圈很远,离文学却很近,跟文学是一种单纯的关系。打一个比喻来说,现在的我,与文学是一种“梦中情人”的关系,我爱着她,她爱着我,就足够了,既然爱着,就不一定非得结婚不可,一结婚,反而是社会的了,就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我一直说,我是为自己的内心而写作,不是为了功利,也不是为了荣誉,这样的状态比较符合我的初衷。 从职业上来说,我当然算是一个新闻人,一个媒体从业者。这样的身份决定了我的写作和研究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我不得不经常性地“摇身一变”,从媒体的操作者和管理者进入到写作者的角色。从另一方面来说,任何事情都是有着关联的.我的新闻人的身份与写作者的身份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闻者的身份让我更直接、也能更前沿地接触到这个世界;而写作又无形地将我与这个世界拉开一点距离,使我用一种更从容和更冷静的方式去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我觉得这样的感觉很好。 当然,从时间上来说,一个新闻人肯定是有着大量琐屑的事务的,这也没办法,身在这个行业,你必须将你的工作做好。不仅仅是对于读者,而且,现在的报纸还有着市场的压力。所以,对于我来说,写作实际上是业余时间整理自己、盘整自己的一个方式。庆幸的是,我所在的报纸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这也为我的写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业余时间里,我没有什么其他爱好。就是看看书、看看碟、写写东西,有时候跟朋友们喝喝酒。可以说,我是在别人打牌、打麻将的时间里.进行写作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觉得这样的状态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而且,从个人来说,我也不想更多地进入纯粹的文学圈,一个圈子就像一个胡同,完全地进去了,有时候反而有一种弊端: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这种票友的感觉,喜欢这种“玩得就是心跳”的状态。 …… 呵,谈不上不受这种浮躁文化气息的影响吧,只能说尽量地争取少受一点影响。有时候浮躁也没有用啊,也于事无补,所以只能修炼一番。其实有些问题想开一点就行,人生是一个很短的过程,不是不求,而是尽量地少求一点。因为一切都是空的,人生只是一个过程,你安安静静地快快乐乐地把它走完了就是。而且,就写作而言,我想,最重要的是,还是应该为自己的内心去写作,只有为自己的内心而写作,才能写出好的东西。当然,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找自己的过程,通过写作,人能够找寻到真正的自己,也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啊。从某种程度上说,写作是完善自己的一个法门,一个人能找到这样的法门,实在是一种幸运,所以真的要珍惜自己的幸运。人的一生,多读读书,多看看电影,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因为它们都是人类存在的精华。谁也不能活两辈子,只能从书和电影中,更多地丰富自己。 (本文系本书作者分别接受新浪网、腾讯网访谈的整理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