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十九妹》讲述的是一个爱恨情仇的故事。甘十九妹和尹剑平本有上一代师门留下的不共戴天之仇,但在接触中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甘十九妹的纯洁善良,尹剑平的侠肝义胆、光明磊落,使得彼此都对对方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然而他们这对生死相随、恩怨难明的情侣最终选择了兵戎相见,最终相拥而亡。尹剑平为了师父的遗言和父母之仇必须这样做,而甘十九妹也知道师父过去的一切实在是大错特错,自己一直是师父的杀人工具,罪孽深重。这场因仇杀而起的爱情最终因仇杀而落幕。一往又一复,真乃天道如张弓。小说中弥漫着“流水落花春去也”那无可奈何的宿命感。其实,小说最终的悲剧结局,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
白雪。夕阳。一个红衣红帽人引着一乘翠帘红顶小轿,凌空虚步飘然停在武林名门“岳阳门”前。旷世姿容、绝代芳华的“丹凤轩”女弟子甘十九妹为报师门几十年前的一段宿仇,数日之间使岳阳门满门丧生。一名继嗣弟子尹剑平侥幸脱逃,并立誓复仇。一场恩怨情仇交织在一起的动人爱情悲剧徐徐拉开了帷幕……
第一节
冬天日短,吃过午饭好像没有多大会儿的工夫,天就快黑了!
西边的日头只剩下了半边脸儿,薄薄的一抹残晖,透过正面的那排老树枝丫,照射在“岳阳门”三字的金漆大匾上,交织出一片绚丽彩光,说不出的一种惆怅,一种单调!很有点儿“盛极而衰”的味道!
雪,还没有化完,放眼看过去,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泥泞,没有风,但是很有一股子冷劲儿!
往手心里呵上一口气,老马用力地搓着那双生满了硬茧的粗手,猫也似的伸着懒腰,慢吞吞地由门廊子下面站起来。
每天,他都要在这个地方晒上一阵子太阳,背倚着石头狮子,叉开两条腿,让温暖的冬阳照着。他的老棉裤档里一暖,浑身上下就有说不出的舒坦!
他今年五十七了,有个诨号叫“螳螂刀”,虽然说不上是岳阳门的嫡传弟子,但是多年来,蒙两代掌门人的爱护,多少传了他一些刀法身手,虽然干的是门房里的粗活儿,可是岳阳门上下谁也不会小瞧了他,辈分小的见了他还得叫上一声“大叔”。就这样,他哪里也懒得动,一年一年的可就呆了下来。
四十年来,他眼看着这座武林名门一天天地成长壮大,声名远播,前掌门人“一鸥子”冼冰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更是无人不晓,他老人家年事已高,前年退隐之后,即把门派交给了当今的掌门人——“无双剑”李铁心。
这个李铁心也不含糊,自接掌门户之后,才不过两年的时间,就很干了几件光宗耀祖、值得大声赞赏的事情!比方说:走石门,剑劈七凶;清洞庭,单骑破寇,君山一战,火焚洞庭帮的湖边大寨,剑逞三十六友……这几件赫赫往事,哪一件都轰动一时,都够他叫字号的!莫怪乎武林中要传说:岳阳门,日正当中;无双剑,盖世无双!嘿!这个威风可真是够瞧的。
所谓创业难,守成更难,李铁心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树大招风,名高见嫉,懂得韬光养晦才是处世之道。
不知是什么原因,自从这位掌门人今年初远走了一趟太湖,回来以后就不再出去了。整整一年,他没有出过远门,本门中人都知道他不出去的原因,是在闭门练功。至于练什么功夫,为什么忽然发奋练功,可就没有人知道了。
忽然起了一阵风!
风是贴着雪地刮起来的,袭在人脸上可真是够瞧的,像是小刀子在刮,小剪子在铰般的疼痛!
老马铁青着脸,冷得直向牙龈里面抽气,他挪动着一双老棉鞋,刚想由侧面小门里进去,可就看见了一件新鲜事儿。
一乘翠帘红顶的小轿子,正向这边走过来。
抬轿子的两个青衣小厮,拾掇的是那么干净,腰上系着红缎子的带子,白袜子青鞋,虽然行走在雪泥里,全身上下竟是不染一点儿泥痕!二人步伐一致,高矮相等,模样儿怪清秀的,一看即知道是大宅门里面当差的。
这还不算稀奇,稀奇的是随在轿子前面还有一个人。
三十二三岁的年纪,青白脸,吊客眉,高高瘦瘦的个头儿,乍看上去这个人真像个吊死鬼似的。身上穿着大红面子的狐皮袍子,头上戴着同色的一顶圆面小便帽,手里面还拉着一根大湖斑竹的马竿子,这个人真像戏台上唱三花脸的小丑。贴在轿子前面,多半是个跟班儿。就这么,这乘轿子一路晃晃悠悠,直向着岳阳门这名门大派的门走了过来。
轿子多的是,根本说不上“稀奇”二字,稀奇的是这种排场,这随轿的三个人。
老马眼睛都看直了!
记得他刚刚发现对方这乘小轿的时候还在林子那一头,不过转瞬之间轿子已经来到了眼前。
三个人,六只脚,走踏在雪泥地上,说不出的轻巧利落,轻轻落下高高抬起,简直像是凌空虚步,若非是施展上乘轻功,焉得如此?
老马只觉得头皮一阵子发炸,简直就像是看见了鬼般的惊惧!本能地往后退了一步。
彩轿已来到了岳阳门那座巍峨的大门前面。
轿子停了下来。
红衣瘦汉往前面走了几步,带有三分木讷地仰着脖子,不是打量人,是打量“匾”——岳阳门三字的金漆大匾。
看清楚了,他手里的竹竿在雪地上插了三下,轿子就平平地放了下来。
轿帘子还依旧搭着,透过细细的竹丝缝隙,只能够依稀地辨别出轿子里坐着一个人,至于是个什么人,穿着什么衣服,可是无论如何也看不清楚。
轿子毫无疑问是停在岳阳门的正门前方,离着岳阳门的大门约在三丈左右。
红衣瘦汉转身走近轿前,不知小声说了些什么,轿子里的人也不知小声地关照了他些什么,反正是老马一句也听不见。遂见那红衣瘦汉子向着两名轿夫挥了一下手,两名轿夫躬身执礼离开。他二人并未远离,只退向附近,在一块上马石上坐下来。红衣人遂即用手里的青翠竹竿,围着轿子在雪地里划下了一个两丈见圆的圆圈。
这块地方原是青石铺道,是以只见白雪,不见泥痕,圆圈划在平平的雪面上看起来极为清楚醒目,只是,到底是什么用意?老马可又糊涂了。
那个木讷的瘦削汉子,根本无视于“老马”这个人的存在,划完了这个圆圈之后,缓缓走向轿前,只见他瘦削的身躯,微微向前一倾,两只瘦手合拄着那根太湖斑竹往雪地里一杵,就这么他就不动了。
老马睁大了眼,简直不明白这算是怎么一回事。
轿帘子仍然垂着,那个腰弯得跟虾米似的瘦削汉子闭着眼睛,像是没事人儿似的,那副样子简直就像是睡着了。
老马可不能再不管事了。他清了一下他的嗓子,咳嗽了一声,冲着那个红衣瘦削的汉子抱了一下拳,含笑道:“这位兄台,你们是?……”
红衣人眼睛是睁开了,只是看了他一眼却又闭上了。老马怔了一下,心里不大自在,对方这副样子,分明是狗眼看人低,根本就没有把自己这个人看在眼里!越想越气,他就又往前走了一步,脚尖距离着对方所划的那个圈子不及三尺。
“这位兄台,”老马放大声音道,“你们这算是怎么回事?怎么轿子停在人家的门口?这……”
红衣人这一次干脆连眼皮都不抬,看也不看他一眼!
老马两次发话,对方连吭也没吭一声,不禁心里火起,鼻子里冷哼一声,大步向轿前走近。他不想再跟轿前红衣人打交道,要直接去问问轿子里的主人,看看他们到底是个什么来头。不意他足方迈动,也就是他的左脚方自跨进对方所划的那个圈子的一刹那,一股凌人的奇寒气息,直袭裤脚,老马的这条腿,突然间就像是被电闪了似的。
他惊叫了一声,身子一个踉跄,扑通!坐倒地上。
那条左腿,隔着厚厚的一层棉裤,突然就像是被冰冻住了,像是忽然中了风,一股冰寒气息,透过了他的这条腿,霎时间遍布全身。老马挣扎着站起来,只觉得全身上下冷得打战!他那张红彤彤的脸,一下子变得苍白!那双眸子也像是失去了灵活。总之,全身上下在片刻之间忽然都变得不自在了!
的确像是“中风”的样子,只是老马却肯定绝非中风,他仿佛记得那股侵袭自己的阴风,分明是由对方那乘轿子里传出来的,这件事端的透着“古怪”。
身子不自在,心里却是明白。他要把这件事回去报告给掌门人知道。
P1-4
新武侠小说的一座重镇
冷成金
与萧逸先生偶遇,论起来竟是老乡,言谈又甚为相得,萧逸先生便嘱我为他在重庆出版社出版的集子作序,我实在愧不敢当。但转念恭敬不如从命,也便效慕萧逸的文风,乱弹如下。
自199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新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全校选修课以来,我先后讲了六次,近几年虽然不讲了,但对萧先生的小说还是记忆犹新。
这次仅就《马鸣风萧萧》、《饮马流花河》、《无忧公主》、《甘十九妹》谈谈拙见。
萧逸先生现居美国,听他讲论,他的漂泊好像是无奈的选择,而《饮马流花河》也仿佛正是一个关于无奈的故事。《饮马流花河》是这样的:
任何人在陷入爱河后都是自卑的,无论是你有绝世的容貌还是有骄人的内质,莫不如此。流花河畔的春若水便是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君无忌,一个好大气的名字!但这名字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他原是朱棣的第四子,由于险恶的宫廷斗争,他和他的母亲姜贵妃都只能在宫廷制造的火灾中“离奇死亡”,以获取仇人的安心。但是死去的并不是他们母子,而是一对替代品。他们虽逃离了宫廷,却从此母子分离,天各一方。
姜贵妃带着深深的伤痛开启了江湖上一个神秘的门派——摇光殿,而君无忌却在关外的流花河畔过着一种特立独行的隐士生活。但命运还是将他们拉到了一起,君无忌无意中与摇光殿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殿主李无心(即姜贵妃)派出义女沈瑶仙要将仇人君无忌杀死,无奈情网一陷,身不由己,爱上君无忌的沈瑶仙只能无功而返。
与此同时,流花河第一美人春若水也爱上了这位遗世独立的英俊侠客君无忌,本性骄横的她虽有“春小太岁”之称,却在爱情来临时不得不向自己的爱人投降。春若水只是暗暗地爱着君无忌,直到被卷人家族祸事—_汉王朱高煦仗势欲娶春若水为妃,在万般无奈之下,春若水被迫嫁给了他。君无忌是朱棣流落民间的幼子,汉王朱高煦正是他的哥哥。在情与义之间,君无忌既恨汉王的残暴,又顾及着手足之情。
婚后的春若水依然我行我素,承受着极大的心理煎熬而守身如玉,绝不向汉王屈服。君无忌一方面受着爱人嫁作他人妇的痛苦,一方面又有摇光殿沈瑶仙的倾心。他去皇宫劝告皇帝,同时又与摇光殿敌对。其间,又有好友苗人俊的相伴。最终摇光殿殿主李无心发现,君无忌原来竟是自己的儿子。
汉王被皇帝处死,春若水重获自由,而君无忌已与沈瑶仙结合、生子。最终,男主人公君无忌人生美满,女主人公春若水却必将在流花河畔忧伤终老。
毫无疑问,萧逸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极为跌宕起伏的。《饮马流花河》中,君无忌是皇子,是宫廷斗争的牺牲品,有父不能认,有母找不到,只能蜗居在塞外小镇过着一种特立独行的生活。要问这种生活方式是为了什么,答案是:不知道!所以,与萧逸的其他武侠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不同,君无忌一直都是一个无奈的被动者:莫名其妙地被卷入与摇光殿的仇恨中,莫名其妙地被卷入与朱高煦的矛盾中,更要命的是,连故事中最精彩的两段爱情对君无忌来说也是被动接受的。春若水、沈瑶仙先后爱上君无忌,但是君无忌却好像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士,对两位美丽少女或明或暗的表白没有一丝反应,只是当对方主动投怀送抱后才被动地接受。
全书中最为动人的就是徘徊在爱情和道德两岸,痛苦而得不到爱人任何帮助的春若水,同样也是无奈。春若水是萧逸最擅长刻画的骄纵任性的女性形象,但是在对待自己一见钟情的爱人时,她却表现出一个深陷爱河的女子常有的一种自卑情结,完全没有了“春小太岁”的敢作敢为。她总是过度理性地考虑君无忌的感受,尤其是当她的家族因朱高煦的色欲而卷入非自己无法解救的危机中时,她竟只能赔上自己一辈子的幸福,而把对君无忌的感情深深埋在心里,作为一生的慰藉。任何读者看到这里,都希望君无忌能将春若水救出苦海,但是此时万能的君大侠却只是麻木地把春若水搂人怀中而又不失风度地送走她。
小说,要么是作者对现实的反映,要么是作者对现实的超越的尝试。武侠无疑是后者,《饮马流花河》中,萧逸先生正是设计了两个绝色女子的痴心相待以在精神上满足自己对现实的超越。
萧逸仿佛对个性执拗而骄纵的纯情少女极为偏好,《饮马流花河》中写的最成功的春若水便是这样的形象,一如《马鸣风萧萧》中的郭彩绫。可惜的是,不同于《马鸣风萧萧》中男女主人公最后的相伴江湖,《饮马流花河》中的君无忌和春若水未能终成眷属。而《饮马流花河》这部小说的魅力多来源于这个爱情悲剧。
萧逸小说的文风与故事,犹如萧逸的名字和性格一样洒脱与率性。《马鸣风萧萧》的故事最能体现这点:
一匹旷世罕见的神马,一对仇家的儿女,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三角演义。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你如何逃得出江湖!
天苍苍,野茫茫,本是草原上英俊而自由的野小子寇英杰,却因为神马“黑水仙”而被卷入他不熟悉的江湖。白马门的掌门郭白云,在寇英杰追寻“黑水仙”的过程中决定将这个野小子收为自己的关门弟子,将自己一生的武功绝学倾囊相授。但是与风雷堡的总令主铁海棠的生死一战,使郭白云不幸身亡,只留给寇英杰这个初涉江湖的小辈一套记载了绝世神功的高深莫测的图卷、一个绘有爱女图像的彩瓶和一段不共戴天的大仇。白马门的混乱、师父爱女的不信任,当然还有实力超强的仇家,武功粗浅的寇英杰仅凭着正直真诚和坐下的“黑水仙”就能挑战混沌的江湖么?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千里送灵,寇英杰风尘仆仆地来到师父的故乡,面对的是师父临终相托的爱女郭彩绫的猜疑,面对的是两位势利阴险的师兄的各种刁难和加害,更令人不堪的是,面对风雷堡几大高手闯灵堂时自己的无能为力。心灰意冷的寇英杰意识到,自己的武学修为根本无法完成师父临终的嘱托。于是给深爱的人留下一纸字条和那个成亲信物彩瓶后,寇英杰黯然出走,来到了黄河上游,苦练鱼龙百变功。
正是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一位身世不凡的世外高人进入了寇英杰的生活,他就是明成祖第七子朱空翼。一如萧逸其他小说中隐居世外的皇族血脉,这位宁王也身背大仇,且拥有一身绝世武功,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会郭白云连女儿都瞒着的鱼龙百变功。于是,在这位宁王的帮助下,寇英杰苦练此功,兼以朱空翼自创的一系列独门秘技,寇英杰的武功突飞猛进,终于可以完成师父的临终嘱托了。
而在寇英杰避世习武的同时,郭彩绫因为寇英杰临走时的一封信和那个彩瓶,领会到是自己误解了这位师弟,于是只身离开白马门去寻找寇英杰。而当寇英杰重回江湖,以蒙面人的身份清除仇家的各类党羽时,郭彩绫痴心的寻找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两个有情人虽有种种误会,但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为整顿白马门、消除风雷堡而并肩奋斗。故事写到这里,江湖上各类高手齐聚,一场血雨腥风的正义之战也同时进行,最终一对江湖儿女得报大仇。
《马鸣风萧萧》是萧逸先生的得意之作,且已有电视剧热映。在电视剧拍摄过程中,远在美国的萧逸还特地到剧组探班,并对剧中男主角的扮演者亲自审核,可见这部书在作者心中的分量。《马鸣风萧萧》不仅是一个练武、复仇加爱情的故事,也是一种关于人世、人生与人性的探讨,个中滋味,还需要读者慢慢体会。
《甘十九妹》讲述的是一个爱恨情仇的故事。甘十九妹和尹剑平本有上一代师门留下的不共戴天之仇,但在接触中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甘十九妹的纯洁善良,尹剑平的侠肝义胆、光明磊落,使得彼此都对对方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然而他们这对生死相随、恩怨难明的情侣最终选择了兵戎相见,最终相拥而亡。尹剑平为了师父的遗言和父母之仇必须这样做,而甘十九妹也知道师父过去的一切实在是大错特错,自己一直是师父的杀人工具,罪孽深重。这场因仇杀而起的爱情最终因仇杀而落幕。一往又一复,真乃天道如张弓。小说中弥漫着“流水落花春去也”那无可奈何的宿命感。其实,小说最终的悲剧结局,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
萧逸先生非常欣赏“侠以武犯禁”,他说:“若人光武而不侠,则跟一般流氓没有什么分别。……我认为一个好的武侠小说,应该可以容纳各方面,无论三教九流都可以,只要有武有侠,不忽略了其中侠义精神就可以了。”在萧逸先生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其崇尚侠义、慷慨激昂的豪情。侠义精神不仅仅是武侠小说必备之物,更是武侠小说的灵魂和精髓。萧逸先生对“武”“侠”二字的深刻理解,决定了其作品非同一般的艺术品质——它将“武”和“侠”完美地融合为一体。这样看来,《甘十九妹》可谓武侠小说中少有的精品。
与上面三部相比,《无忧公主》则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写出了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例如,小说中武林各派眼花缭乱的秘笈、招式,诸如“定海神针”、“金龟罩顶”、“醉金乌”、“踢金灯”等,看得出作者对哲学、星相、命相、风水等传统文化方面的深厚功力。小说中明珠翠羽般散落的古典诗词,使得小说典雅婉约,平添了一股古典美的韵味。作为中国文学之美的极致,古典诗词的中国式的美在这部小说中得以充分展现。此外,书中涉及的地域极为广阔,从中原、江南到西藏,从梅雨水乡到冰封雪山,乃至于蛮荒化外之地,无不充满了神奇色彩。这也要归功于作者丰富的游历和广博的见识。
好的作品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使人由此生发出对人生价值和哲理的追寻。中国人的人性心理之美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部小说的不同于泛泛之作的特点也在于此。
《无忧公主》中种种对人性心理细致入微的描写,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百态的深刻体察。萧逸先生曾言:“从《甘十九妹》和《马鸣风萧萧》开始,我便有种觉悟,想将写作路线趋向有关人性的描写,阐释人性中的种种问题。就我个人来说,我并不赞成时下所说的突破,我觉得人性本身就是一个突破,只要作者能够观察深刻,阐释精细,照顾到别人所忽略的层面,那你便随时都在突破。”(《侠歌一萧逸先生访问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6年版《甘十九妹》附录)小说中对朱翠、海无颜、潘幼迪三人生死经历的叙述,集中体现了这一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由此看来,萧逸先生亦可谓“客观之小说家”矣!
此外,小说在章法上构思奇巧,有张有弛,琴瑟间钟,风格飘逸流畅,写法灵活多变。真是一唱三叹,令人品味不尽。
萧逸先生的作品,主要的有《马鸣风萧萧》《长剑相思》《自如云》《甘十九妹》《江湖儿女》《无忧公主》《铁雁霜翎》《剑仙传奇》《龙吟曲》《天龙地虎》《十锦图》《风雨燕双飞》《挑灯看剑》《红灯盗》《血雨溅红花》《铁笔春秋》《雪山飞虹》《饮马流花河》《鹤舞神州》《凤栖昆仑》《凝霜剑》《雪落马蹄》《红线金丸》《七禽掌》《剑气红颜》《鱼跃鹰飞》以及“七道彩虹系列”(《西风冷画屏》《玉兔东升》《冬眠先生》《太苍之龙》《天岸马》《今宵月下剑》《金鸡三啼》)等。 总的看来,萧逸先生的小说故事结构多样,艺术风格多变,意蕴深厚,艺术上多有独创之处,是新武侠小说的一座重镇。
可喜的是,“萧逸武侠精品”系列即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值此出版之际,萧逸先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他表示,他会笔耕不辍,在今后的创作中,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将中国的武侠精髓和灵魂与现代气息相结合,继续诠释中国人行侠仗义的武侠精神。
金庸快把武侠小说变成了一种具有娱乐功效的纯消费品,它的武侠精神和倡导人们行侠仗义的精髓早已荡然无存。在这一点上,金庸是罪魁祸首。武侠小说的侠义精神不能丢。
——天涯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