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时尚杂志心理频道,重磅推出的时尚心灵作家。
本书认为,未来欢迎的女人,应该是那种懂得适当地给男人遥控余地,同时又不被他控制,能够充分自控的女人。在书中引出了一个自控女人应具有的心力特点,这是一种高段位的“心理能力”,它由爱商(AQ)、理商(RQ)和性商(SQ)组成。这三种心理能力在一定基础上保持良性的循环流动,相互转化,达到动态的平衡。这本书再一次把爱与被爱,理智与思辨,性感与活力等女性关注的心理话题融为一炉,告诉我们如何在爱的时候既能量充沛,又富于智慧与技巧,变得柔软而人性化,增强全面掌控生活,维持两性关系和谐。本书的作者经历了长期的对两性世界的观察和体验,用调侃和娱乐的方式,揭示了两性世界里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
如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女人与男人共同分享职场空间,很多女人通过努力得到了优质的生活,满意的职位。可是深入观察,我们仍然看到:聪慧而经济独立的女人却调不准情感生活的发条;拥有表面美满家庭的女人却得不到性爱的满足;相爱N年的夫妻却难以找对相处模式,彼此怨怼……男女之间总是在发生那种抢夺控制感的游戏,彼此总是不能满足对方的某种心理控制期待,最后出现了心理上的需求盲点。该如何将爱、理智与性感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两性关系中,不失偏颇地为情感婚姻服务?女人是应该遥控和改变男人,还是通过自控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把握自己的幸福?
两性心理专家郑莉为我们带来了惊喜,她推出了自己的新书,本书认为,未来欢迎的女人,应该是那种懂得适当地给男人遥控余地,同时又不被他控制,能够充分自控的女人。在书中引出了一个自控女人应具有的心力特点,这是一种高段位的“心理能力”,它由爱商(AQ)、理商(RQ)和性商(SQ)组成。这三种心理能力在一定基础上保持良性的循环流动,相互转化,达到动态的平衡。这本书再一次把爱与被爱,理智与思辨,性感与活力等女性关注的心理话题融为一炉,告诉我们如何在爱的时候既能量充沛,又富于智慧与技巧,变得柔软而人性化,增强全面掌控生活,维持两性关系和谐。本书的作者既不会偏袒女性,也不会偏袒男性。她经历了长期的对两性世界的观察和体验,用调侃和娱乐的方式,揭示了两性世界里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
阅读她的文字,参与到书中构建的心理戏剧中来,动一动自己的那部幸福罗盘,开始你的两性心理能力重整之旅!原来你本来就会是个好的爱人,只要赢得了自我心理调控的能力!
本书与北大心理系紧密合作,推出了心力三原色理论模型,被誉为中国第一本社及女性心理“三商”概念的时尚心理读本。
缺少父爱,自信不足
心理学认为,女孩2岁左右开始从与母亲的一体关系中分裂开来,把较大一部分情感投向与父亲的关系上。到了3岁左右,女孩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性都有较大提高,达到一个转折点,意识里开始清晰地发现了父亲。
这时,女孩变得会撒娇,更愿意与父亲接近,让父亲抱。父亲对女孩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父亲给女儿更多新奇、刺激和超出常规的东西,带给女儿更多的激情。女儿更愿意与父亲一起玩乐,追求新奇的探索。父亲的身体魅力,让女儿兴奋。
父亲的存在对女儿来说,是一种提供成长安全感的天然心理背景。女儿不但从父女关系中得到了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同和自信,而且还学习到与异性的相处模式。父亲带着女儿一起玩乐和游戏,更给女儿开辟了一个探索现实世界的窗口。所以,女性成长中来自父亲一方的支持,将带给她自我认同的稳定感以及情绪处理和理性思维能力,同时,父亲为女儿提供了与异性相处可以效仿的经验,让她对自己跟异性的关系充满信心。
从子鱼的童年成长经历可以看出,她缺少来自父亲一方的关爱。子鱼因为缺少来自父亲对自己的肯定、关爱和支持,所以,她对自己的性别角色不够自信,同时对自己与异性关系的成败也缺乏必要的预期和信心。这就是她后来总是把男人不娶自己当作男人不爱自己的基本根源。
单亲家庭,压力转嫁
子鱼的妈妈后来没有再婚,她在抚养子鱼的过程中,体会到既当爹又当娘的双重艰辛,从而会无意识地把缺乏男人支持的心态传达给子鱼,让子鱼感觉到她内心的焦虑。
她在抚养子鱼的过程中,更把压力转嫁给子鱼,希望她跟男人建立一种依附关系,从男人那儿获得安全感和认同感。
但是,她并没有教给女儿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两性关系。因为,良好的两性关系应该是施与受的平衡,而一味偏向于要,这种单向模式会很快让对方感觉到自己被掏空,从而把男人吓跑。
她要的只是结婚,却不明白责任。
子鱼如此迫切,每次恋爱不到一年就要提出嫁给对方,她是真的爱这个男人吗?她究竟要的是什么?
实际上,她要的只是结婚背后带来的一个完整的家的感觉。因为从小她就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她太需要一个男人给她一个家,这个男人能够无条件地宠爱她,让她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提出结婚要求,本身是她这种心理冲突的反映。
而每次,她都要得太迫切,这恰恰表现出她内心的焦虑。她想通过恋爱和结婚的方式来解决自己内心长期暗藏的问题——她不能再忍受没有男人的生活,忍受同母亲相依为命的模式,她认为男人能够帮她解决这些心理困惑。
当她迫切地向男人提出结婚时,男人自然会感觉到莫名的压力。他们想娶一个女人,也是因为她能好好地爱自己,而不单是给对方一个婚姻安全的保障。很多时候,爱不是说,而是行动。男人会更加注重通过女人到底有多爱自己,来决定与她婚否。正因为子鱼过分渴求来自男人的理解、包容和肯定,所以才会给对方带来极大的压力。
他声音:男人对结婚更加敏感
如果一个女人总是过分迫切地提出结婚,那么,男人会认为自己被对方操控了。男人更希望求婚由自己来提出,而不是由对方。女人在结婚这件事上,使用暗示的效果要远远大于明示。比如,她可以试探男人:“我想要一颗钻戒,你能帮我选选吗?”或者,女人也可以拿来一些婚姻类杂志,在男人面前展示。
但是,最后的决策权要交给男人,把一锤定音的权力放在男人手里。毕竟,在男人这边,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女人的需要,如果一个女人过分独立,连结婚这件事情的决策权都要牢牢地捏在手里的话,那么,男人会认为,自己没有决策感,所以,会保持沉默,无法接受。
其实,在结婚这件事上,男人同女人一样敏感。男人心里最清楚,自己要娶什么样的女人,他希望细细地观察这个女人,衡量一下自己对她的爱是否达到了结婚的程度。
男人和女人对婚姻的预期是不一样的。女人倾向更情绪化一些,依赖感更重一些;而男人则认为,结婚就意味着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男人心中,爱和结婚是可以分开的,爱一个女人,却不一定要为她承担责任和后果;而与一个女人结婚,则是十分郑重,除了爱之外,还有更多需要考虑的事情。所以,男人需要更长的时间周期,来考虑婚姻这个头疼的问题。
子鱼因为长期跟母亲一起生活,对男人的思维方式缺乏了解和把握。她不能理解男人考虑结婚所需要的内心掂量,而是以为:对方一旦回绝我,或保持沉默,那就是不爱我。其实,这些很可能都是她的自我错觉。
P25-27
在后现代情感压力现场去学习爱
作为一个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心理治疗师,我有幸能够推荐时尚心灵作家郑莉写的这本两性心理书籍。我觉得本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心力三原色理论本身肯定是对的,爱商、理商、性商三者肯定是一个平衡统一的关系,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可偏废。两人恋爱,六个人在场,情感当中有很多需要磨合成长的地方。这本书以有趣的故事形式带给我们情感心理成长的体验。
目前两性形势空间严峻。我在做创伤以及婚姻家庭的研究时会发现,现在的中国社会和二三十年前有一个特别大的变化。在这么快的社会节奏和这么多的压力和应激下面,实际上人需要寻求更多的支持,但社会的结构把原来的支持系统都打破了。原来是大家庭,现在是小家庭,还有单亲家庭。社会结构的变革导致人在需要支持的时候找不到支持,让人有了压力找不到出口。如果你跟配偶说自己的压力,他也可能受不了,因为他也有自己的问题。从这个方面来说,这种错误的互动方式成为了导致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好的心理能力模型来帮助人们进行两性关系的优化和互动。本书的作者给了我们一定的心理启示,那就是在心理三原色上的两性互动方式与减压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是的,往往当我需要关系的时候,对关系的渴求越大,反而造成越负面的影响,导致关系的破裂。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来访者他什么都明白,知道该怎么做,但还是会做错,难受,但下次还会这么做。为什么知道错了,还是要去做,那是因为这背后可能有更大的创伤,让他难以忍受,比如,童年时父母没有给予正确的爱。
如果人得不到爱,那么他就拿考试第一,挣更多的钱来证明自己,变得超理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又与内心爱的需求有了隔离。我在研究中发现,所谓工作压力的问题一大半不是老板给的,是某些人要用压力来填补心理有空洞的部分。他不相信自己会得到爱。爱会冒风险,工作上取得成绩是比较容易的事情,这是人可以控制的,取得成绩是克服自己欠缺的一种方式,但成就并不能填补人的缺憾,这会是一个恶性循环。拿本书的三原色理论来解释,你如果理商过于发达,而其他两者偏废,那么心理上就有可能会产生问题。因此心理三原色理论其实也在帮助我们面对人生中的丧失,面对人对完整的心理需要时,不要逃避,不要隐藏,自然地去满足它,不断修炼自我满足的能力,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个心理能力强大丰盈的人。
我欣喜地发现,本书在每个专题内都提出了心力提升的方法和技术,我们必须得去学习爱,学习满足自己的需求,通过写书的方式来帮助大家,我还期待通过建立父母学校、夫妻学校等方式来教给更多的人让心灵健康的方法。这已经是很紧迫的事情了!
徐凯文
徐凯文简介: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国际心理创伤培训项目中国培训师
心理学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软化问题。当你产生了一个心理问题的时候,你的生活就改变了,但并不是问题在改变你,而是你在改变你的生活。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健康心理思维框架,帮助我们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软化问题。
——李子勋 国内著名心理学家
生动的语言,深入的理析,这是国内第一本涉及女性“三商”概念的时尚心理学读本。早一天从“心”开始,早一天触摸幸福。
——画眉 《都市主妇》杂志副主编,美女作家
古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情商、理商、性商三者构成动态而平衡的统一体,三者和谐而人和谐,三者失衡而人失衡,这样的观点非常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符合中国当下的社会文化实际。
——侯玉波 北京大学心理系副教授,文化心理学家
两人恋爱,六个人在场。如果父母不会表达爱,爱的方式是错误的,心理创伤可能会代代传承。因此,婚姻当中有很多需要磨合成长的地方。本书给我们一些爱的智慧和技巧,值得借鉴。
——徐凯文 国际心理创伤培训项目中国培训师,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