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界传奇人物严介和先生的《严介和新论语》五部曲之第二部《做人先做事》:劳动诞生了人类。人生三步曲:先做事后做人;先做人后做事;只做人不做事。先做运动员,再做教练员、裁判员。敢为人先的做事,甘为人后的做人。对未来所有的慷慨是将所有给予现在:想:壮志凌云;做:脚踏实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严介和新论语(第2部做人先做事)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严介和新论语编委会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商界传奇人物严介和先生的《严介和新论语》五部曲之第二部《做人先做事》:劳动诞生了人类。人生三步曲:先做事后做人;先做人后做事;只做人不做事。先做运动员,再做教练员、裁判员。敢为人先的做事,甘为人后的做人。对未来所有的慷慨是将所有给予现在:想:壮志凌云;做:脚踏实地。 内容推荐 中国商界传奇人物严介和先生从商道到人生,在传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出一系列现代思想理念,完善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全新的语论体系。从成长、成熟到成功。从学、思、行到走上社会学做事情;从做事、做人、做企业,到处人、处事、处社会;从成长做事的辛苦心不苦,到成熟做人的知足不满足。相继在达沃斯、博鳌、亚布力、华商领袖等国内一批顶级论坛,中央党校、浦东干部学院、清华、北大、复旦、中大等国内一批知名高校讲演数百场次。 严介和的《严介和新论语》五部曲以“新论语”形式,精选创造性经典语句和古今中外故事案例,从做事、做人、做企业,从商道到人生,在传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努力营造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行则殆;从做事先做人,到做人先做事;从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到辛苦心不苦;从知足而常乐,到知不足而常新;从大成在德、小成在智,到大成在胸怀、小成在德才;从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商、商而优则仕;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到君子记恩不记仇、小人记仇不记恩;……五本丛书通透传达:传承创新,与时俱进。 本书是第二部《做人先做事》。 目录 上篇 儆人先做事 第一章 人生第一步先做事后做人(只做事) 人生第一步是先做事后做人 第二章 45度做事90度做人(做真) 45度做事,90度做人,180度处世,360度处人 做人做事皆有度,失度必失误 第三章 没有异想哪来天开(做新) 没有异想哪来天开 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创新就是“违规”,创造就是“破坏” 第四章 想:壮志凌云 做:脚踏实地(做实) 想:壮志凌云;做:脚踏实地 从理想启蒙,从来不理想化 对未来真正的慷慨,是将所有给予现在 脚下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心梦可以到达 第五章 大学生成功秘笈:先擦净窗扫好地 (创业起步) 要想到复旦是鸡蛋里出来的,北大是从北大荒来的 大学生成功秘诀是要把地扫好、窗子擦干净 成功的秘诀:用心学习,勇于实践,勤于思索,善求指教 第六章 牵着巨人手 捷径更好走(创业路径) 大学生创业要看你的智商 大学生创业的起点要低,卖青菜、萝卜成功就行了 大学生创业别害家长、别害社会 牵着巨人的手,捷径更好走。自认为优秀可以跟领袖合作 第七章 桑忍 圆通 方毅 刚勇(做人方式) 柔忍、圆通;方毅、刚勇 刚柔时代已经变成柔刚的时代,柔比刚更重要 枕木因实在而趴着,铁轨因坚强而躺着,车轮因圆滑而转着,汽笛因困惑而吼着 从初期的感性上升到中极的理性,最终又回归到感性的引领 第八章 吃亏是福(做人态度) 一个人抛弃个人得失,处处都能吃亏,最终才能创造出人生的种种机遇,从而实现他的目标理想 助人为愉,闻过则悦 第九章 人生的三个阶段(做人过程) 人生就这么三个过程 选择了高山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执着就选择了磨难 人生四大幸事:生得好、活得长、病得少、死得快 明天我们创造生活,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们远离为了生活,走近享受生活 一流的商人一定是“忠孝两全”的 男人创造生活,女人享受生活,这也是一种和谐 拥有了健康不等于拥有了—切,失去了健康等于失去了—切 中篇 妙语颠覆语“三流” 妙语颠覆话“三流”之一:机遇三流论 妙语颠覆话“三流”之二:做人做事三流论 妙语颠覆话“三流”之三:学习知识三流论 妙语颠覆话“三流”之四:感性理性三流论 妙语颠覆话“三流”之五:企业三流论 妙语颠覆话“三流”之六:团队三流论 妙语颠覆话“三流”之七:企业家三流论 妙语颠覆话“三流”之八:总裁三流论 妙语颠覆话“三流”之九:职业经理人三流论 妙语颠覆话“三流”之十:商人三流论 妙语颠覆话“三流”之十一:管理三流论 妙语颠覆话“三流”之十二:职场人员三流论 妙语颠覆话“三流”之十三:企业留人三流论 妙语颠覆话“三流”之十四:人才三流论 妙语颠覆话“三流”之十五:警觉危机三流论 下篇 谁来一起午餐——严介和精彩创业对话 【东方卫视】 第十章谁来一起午餐 【波士堂】 第十一章 严氏兵法 【第一财经】 第十二章 创新中国路 跋 传承创新 与时俱进 试读章节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打动了不少人。这样一个人物,甚至坦然挤进2007年年度新锐人物榜。 许三多这个从小就胆小懦弱、逆来顺受的农村娃,为了不再让父亲看不起自己,走出农村,向命运发起挑战。这个“新兵连”里的“孬兵”,最终在钢七连成长为令人敬佩的士兵英雄,就是少说多做,做事先做人。 许三多很神秘。看上去懵懵懂懂,甚至有点愚蠢。可是,这也是没有被人和成见统治或污染了的头脑。在多次特种兵演习中,一旦班长、连长、队长、团长等强势人物不在场,许三多总是不带任何成见,专注于情境中,做出最佳的选择。这是不得了的智慧。而他的同乡成才却太过聪明,在切人一件事之前,已经有许多集成的看法左右着他。他善于根据以往的经验作出判断,而不懂得全身心切入事物之中,去发现那一刻接一刻的真实。 许三多做事认真,老师要求的知识,他背得很牢靠;班长让做的事情,他一丝不苟。尤其是内务,他做得最好,决不拖后腿。认真得甚至有些“迂”。正因为如此,他在红三连五班,长时间地受到了敌视和抵制,但是,最终他用自己的朴实坦诚和执着,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尊敬,这一点在钢七连连长高城对许三多的态度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许三多的认真,最大的价值在于他是对待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在红三连五班,他坚持出早操,坚持搞好内务,坚持修路;钢七连被整编,连长高城陷入了巨大的痛苦难以自拔,许三多却一如既往地坚守营房,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每天一万米的跑步也决不问断。 许三多做事和他的想法一样,很简单,没有花样,没有聪明的设计,没有复杂的计划,甚至没有目的,他就是做,用力气,用汗水,用坚持。他修路,修了一条一个连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都修不好的路,是在一个人修、其他人捣蛋破坏的情况下修成的,他相信别人,真的相信,史今说不够五十,他就一直做,一直做到三百三十三,一直做到全连的人都佩服,一直做到天旋地转,一直做到破了所有的纪录。不管你说他是为了自己也好为了别人也好,他就是把他认为是有意义的事情,简单的事情,用最笨最累最让聪明人看不起的方式一直做下来了。不管别人说什么,他就是“不抛弃,不放弃”。选上了一个目标,哪怕不起眼哪怕太起眼以至在聪明人那里不可能呢,他就是铆到底,做到底。 许三多做事一直是认真的。在纪律松散的三连五班,许三多每天坚持出早操,整理内务,换来的是五班老兵对他的不满。他把老马班长的一句话当作了命令,于是一个人修起了一条路,许三多执着的精神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五班的老兵们。七连对许三多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最能体现许三多这种一丝不苟精神的,却是在七连整编之后。连长离开之后,整个七连剩下许三多一个人,无所事事的他只能靠没完没了的训练和打扫卫生打发时间,他每天都认真的完成早操、训练和内务,一坚持就是半年。在这半年时间里他与寂寞为伍,却靠着坚持把自己锻炼成了钢铁一般的战士。老A选拔时,他们碰巧来到了五班驻地,饥饿两天后,面对着诱人的馒头,成才说:“这时候给我一座金山都不换”,许三多和伍六一却不肯去吃一口,许三多说:“吃了等于作弊。”这时候他们是靠信念在支撑着。在成才第二次来A大队受训时,许三多为了成才能留下,跟袁朗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辩论,他这种死较真的劲头让袁朗都没有了脾气。 认真做一件大事并不难,难的是认真做每一件小事,在别人认真去做一件小事的时候,你可能觉得他在努力去抓一棵小草,但是积少成多以后,你会发现他攀住的是顶天立地的大树,这是许三多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从小事做起,做好每件事,人就做出来了。P8-10 序言 从背会到体会 思索 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中华文明开创新纪元。 萌发于农业文明、服务于官宦阶层的孔子思想,维系中国人文两千几百年。当1840年英国用大炮打开号称中央帝国的中国大门时,从事实上宣告工业文明战胜了农业文明。世界迎来新的时代,只是主角不再属于中国。 崛起中,中国诞生了三位世纪伟人。 孙中山先生耗尽毕生心血,高举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大旗,带领仁人志士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后留下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毛泽东领导穷苦的无产阶级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国家独立政权,为脆弱的中华民族带来无穷的力量和无尽的希望。1976年,毛泽东逝世,中国经济总量从雍正王朝时占世界经济总量37%,到清末时期的7%,到1949年的3%,到1976年的0.7%。似乎预示着中国历史的接力棒必将交给一位政和治都能掌控好的伟人。 这位伟人,就是邓小平。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步入改革开放的元年,更是真正意义上新中国的元年。小平提出了“实践出真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等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思想理论。随着88岁老人家的1992年南巡,提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从改革开放的元年又推进了市场经济的元年。从此,中国进入政治民主与文明的伟大时代。 今天的中国,正逢盛世。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到今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淡化了政治领袖的个人色彩,国家权力更多地属于全体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也从“文化大革命”时代的实事非是,到改革开放时代的苦苦《求是》,走到了今天的实事就是,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我国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3600亿元到2007年的近25万亿元,增幅为7000%,占世界总量的6%,位居世界第四。 经历了辉煌和苦难的中国,用了30年城市化建设走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300到400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国正迈着激情而从容矫健的步伐从大国向强国跨越。 践行 出生在饥饿年代,成长在动乱岁月,成熟在伟大改革开放的今天,不安分的我上下求索践行。 1986年,恰逢中国经济改革大潮乍起,国有企业第一轮人才洗牌,经过公开竞争,一路过关斩将,我连续坐上多家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厂长的“破座”,5年资产总额翻上了几十倍,员工工资比同城高出50%。 1992年的那个春天,“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吹响了中国这一市场经济的商业文明之号角。所有的激情、豪情,所有的梦想、理想,都在那奔放的岁月燃烧起来。是年,股份制企业引江公司应运而生。1996年,私营企业太平洋建设正式组建。 因异想而天开,踏上了高速公路。亏5万不如亏8万,掘到了第一桶金800万元。10年的疾速发展,太平洋建设一跃成为国内非公有制企业中唯一一家拥有国家公路、市政和水利工程多个总承包一级资质及若干专业一级资质的民营企业,相继两次被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省第一优秀民营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10强,中国大企业集团1000强前100强。 从教从政10年,官商“掌门”10年,私营“老板”10年,国有、集体、上市、股份、私营企业无所不涉,成就百家企业,其中收购、重组、整合了几十家濒临倒闭、破产、停产的国有企业,横跨十几个产业,创建了中国的BT模式,开创了中国打包重组先河,踩出了中国企业实践史上多个闪着光环的“第一”。披荆斩棘,摸爬滚打,从和而不同起步,经历苦难直至灾难,2005年因上了百富榜榜眼而被誉为“财富黑马”,2006年经受了一场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上罕见的太平洋建设“12级地震”的考验。因死而不亡,而放而不弃。不敢说耍的是境界,靠的是实力,走的是差异;不敢说讲企业如数家珍,做企业行云流水;至少已做到当局者清、旁观者迷,永远地理解他人对我们的不理解。 30年来多少事,梦里依稀叹逝川。30年的辛苦,30年的思索,30年的践行,30年的创新,始终用旅游的心态,在踉踉跄跄中大步流星一路走来,在不断的劣汰、优胜、裂变中终于走出异常,超越超常,回归正常,完成了我们以社会为己任,以企业为本位,共创财富、赢得共赢、完善自我的社会使命。 30年来,我们的思想因经历与压力而成熟,意志因磨砺与柔忍而坚强,生命因体验与躬行而延伸,人生因进取与舍得而精彩。人生就像跳高一样,越高越想高,却又知晓总有跳不过去的时候,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见好就收,稻子熟了也就低头了。2007年7月1日,我卸去了“太平洋”所有职务,发起官、产、学三方大家创办华佗CEO论箭,专为中国企业切脉问诊、开出精药良方,既是“医疗队”,又是“教导团”。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呼应嘉宾阵容强大,中国特色企业更是翘首振臂。华佗论箭这一智慧产业,让企业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让社会各界带着问号来、带着感叹号回,既是中国特色中小企业的航标,也是港湾,实可谓地面挥刀舞剑的时代已成过去,空中弹箭的时代已经到来,让我们从昨天的华山论剑走进今天的华佗论箭。 大事小事,天下事,欲了不了,不了了之;哲人愚人,天下人,欲明不明,不明明了。历史告诉我们,昨天的事都是故事里的事,故事里的事是也不是,不是也是,这就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就在我们收获着梦想,又在播种着希望的时候,我们才真的发现原来一切辉煌只代表过去,未来永远空白。我们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超越自我,在不断的善败中从优秀走向卓越。 创新 我们的祖国正从计划经济的农业文明,不可逆转地向市场经济的商业文明迈进。源于政治民主与文明得到了很好的演绎和放大,才有了今天经济可持续繁荣,社会可持续进步。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民族复兴与人文创新中,我们应做好心理道德和行为风格的准备。 神五的上天,杨利伟的名字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而神六、神七乃至未来的神八、神九上天的时候,人们会很难记清航天员是谁了。这就源于神五的创新,神六、神七乃至未来的神八、神九仅仅是复制、传承。 创新原本属于体会,而体会的东西人们不需要死记硬背。而复制与传承仅仅是背会的东西,死记硬背会的东西,背了也是白背。以每年高考为例,我们的孩子高考前背得焦头烂额,但还没等大学毕业,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为高考而背的东西有百分之九十九已经记不得了。 学财务专业的本科生通过复习考国家注册会计师一般都能考上,但有堂堂中国注册会计师职称的人往往连现金出纳都干不好。恰恰我们大公司身经百战的干啥都行的财务老总,如果去考国家注册会计师多半都考不上。这些现实让人心酸、心痛,让人悲愤、憎恨。能否让苍白的背会的农业文明,走向今天红润的体会的商业文明? 自然科学的多读、多写、多背的背会是可以理解的,应该受到社会的认可、人们的尊重。而社会科学在商业文明的今天,已经不再是多读、多写、多背这种有形的书本和有围墙的教育能够解决的。 “学院派”从理论到理论。在当今企业家的心目中,理论就是把简单的事儿复杂化,我们做企业的希望听到的是理念,是把复杂的事儿简单化。从中国乃至世界格局来看,社会科学加权平均,为什么高学历总是给低学历打工?老师最喜欢的孩子总是注定给老师不喜欢的孩子服务的?背会与体会是最好的诠释。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既有文凭更有水平,既有职称更能称职,既有阅历更有能力,既有资历更有贡献,既有道德更有风格的人。我们衷心地期盼在这个创新、创造的年代,能够从有形书本的读书走向无形书本的读书,从有围墙的教育走向无围墙的教育。通过适度的违规达到有效的创新,适度的破坏达到有效的创造。 原本引进的西方商业文明,只讲制度不讲人性,只讲法制不讲权力,这与中国的国情必然貌合神离、水土不服。还是让我们崇尚有中国特色的伦理观念吧。在吸收西方优点的基础上,说好中国话,做好中国事,当好中国人,走出异常,超越超然,回归正常。体会告诉我们:生活因热爱与付出而美好,思想因经历与压力而成熟,生命因体验与躬行而延伸,意志因磨砺与柔韧而坚强,人生因进取与舍得而精彩。 所以,我将这么多年来的思索、践行到今天的创新,加以整理成五本书:《成长学思行》、《做人先做事》、《辛苦心不苦》、《知足不满足》、《成功才德胸》,以期尽最大的可能把深邃的思想、新睿的理念,用俗美的语言、精简的表述,让人们清浅地明白:在商业文明的多元文化时代,背会仅为传承,体会才是创新。体会方能替代背会,而背会是不能替代体会的!让我们在背会的基础上多思索、多践行、多创新,最终从背会走向体会。 让背会走向体会吧! 严介和 2009年1月1日 后记 传承创新 与时俱进 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行则殆: 从做事先做人,到做人先做事; 从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到辛苦心不苦; 从知足而常乐,到知不足而常新; 从大成在德、小成在智,到大成在胸怀、小成在德才; 从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商、商而优则仕; 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到君子记恩不记仇、小人记仇不记恩; 五本丛书意欲八个字:传承创新,与时俱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老祖宗思想千年相承,给我们启迪,让我们受益。然而,一切再好的东西都有生命周期,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延长寿命,不断创造才让生命更有质量。孔子也好,老子也罢;儒家也好,道家也是,老祖宗们若活着,也不会欣赏吾辈循规“背会”的东西。 相伴历史的车轮、时代的脚步,人类迈进21世纪。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之崛起!民族之复兴!在新政治、新经济、新人文背景下,更加迫切需要中华文化的伟大创新、创造,更加迫切需要在传承基础上建立一个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适应的新的文化体系。 伟大的时代呼唤文化创新创造的点火者、探路人。辑集这套丛书,宗义其中,但不敢妄为。30年的思索践行,尽管走过政界、商界、学界,做过百家企业、横跨十几个行业,毕竞只是个人的体会。将实践来的体会,以记言的方式,整理出条目,捧呈给大家,绝非《论(lun)语》之意,只为“论(lun)语”之辞。行有所及,心有所思,兴而坦言,谨此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人们更多地再思索、再践行、再创新。 中国从农耕文化到农业文明,历经两千多年,伴随1840年鸦片战争,农业文明被西方商业文明所替代。中华民族折腾152年后,即到了1992年小平南巡才开启了市场经济元年,即商业文明的启蒙。吾辈应从“学而优则仕”的背会文化的传承走向“实践出真知”的体会文化的创新。 成书仓促,肯定有很多很多不足之处,真诚企盼社会各界多交流碰撞,多批评批判,谈不上苛文共赏,以佳求更多疑异相余析。让我们在不久的再版中益于完善。 2009年1月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