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之东的浮世声色,新浪、腾讯名博中的草根翘楚,点击率高居排名前位;《士兵突击》《历史的天空》《亮剑》《幸福像花儿一样》等数十部电视剧策划、监制李洋鼎力推荐:能如此沉下心来探寻剧中人物的现实意义,用生动的故事激励大家,相信我们都会得到一份收获。《士兵突击》剧中人物高城、马小帅、齐桓等影视剧优秀男人塑造者周波、曹磊著名青年歌唱家、军旅歌手谭晶、众多新浪、腾讯名博诚信推介!新生代插画新锐大蕾倾情配画,幽默夸张再现经典形象,《士兵突击》感动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而这群男人的精神必将继续延续下去!
他们是这样一群男人:吸引眼球直至心灵可谓空前,魅力在个性中凸显可谓极致,让人感叹他们是中国男人的骄傲,也让平凡如我们的每个人如梦初醒。每一个男人都有自己的舞台,每一个舞台都有精彩的表演。本书与《士兵突击》有关,更与我们自己的人生有关。
史今的真诚完美、袁朗的洞悉世事、伍六一的外刚内柔、高城的自信轻狂、许三多的简单执著……每个男人都有自己的舞台,而每个舞台上都有精彩的表演,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在《士兵突击》风行了近两年的时候,本书作者能如此沉下心来探寻剧中人物的现实意义,用生动的故事激励大家,相信我们都会得到一份收获。
最烂的教官,最好的评估
“最烂的教官”。
这是许三多对袁朗的形容。
这也是全剧非常有意思的一段。,看袁朗折腾人,想起自己当年在新兵连,突然就明白了我们折腾新兵的意义。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屑于那种粗暴的带兵方式,当然现在我也不完全赞同,但我承认,这事有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这一段,袁朗对于我们,对于许三多,都像个熟悉的陌生人,这是他的另一个精彩所在。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的袁朗,会有怎样的表现。
他两次捉弄,确切地说,是扣许三多分令我笑出声。“企图和教官套近乎”、“过于天真”,看着他的得意和许三多一脸的木讷相,我就忍不住想笑。两个理由:一方面,与其说是他在给许三多上课,不如说是他的恶作剧,是他一早看出许三多的“真”后的恶作剧。对这样的恶作剧,我的理解是:以许三多的军事表现和绝对优良的“令行禁止”作风,被扣分有难度,袁朗以这样的借口扣他分,是要激励他;另一方面,这样的恶作剧,其实在不经意间拉近了这个兵和他的距离,拉近了许三多融入老A的距离,加快了许三多慢热的进度。
这一段最精彩的自然还是评估,所有的一切:恶人、玩世不恭、最烂的教官,都是在为那锋芒毕露、淋漓尽致的评估作准备。
高中老师教我们作文的写作方法有先抑后扬,可惜我写东西向来不注重章法,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不过,《士兵突击》写袁朗就是典型的先抑后扬。也许你一开始不怎么喜欢袁朗,但等到这场评估后,你回过头看,简直觉得袁朗处处是华彩,寸寸是光芒,以前怎么就看走了眼?
先看他和吴哲。
在吴哲的控诉之后,袁朗先是响应他的话:“你对我的反感是因为我践踏了别人的理想和希望,是吗?”这一响应有效地降低了吴哲的疑心,然后袁朗轻轻地把话题转开:“你认为,昨天的演习谁最出色?”
吴哲答“许三多”。请注意,袁朗开始紧逼,并从吴哲口里抢回话语权:“为什么?”
“因为他在最绝望的情况下尽了最大的努力。”吴哲答完后迅速闭口,他知道自己被算计了。
算计在哪里? “绝望”两个字,袁朗要做的,不是践踏谁谁谁的理想和希望,只是希望他们能体会那不可预知的真实的绝境。训练时离那绝境再近点,就意味着到绝境时存活的希望更大点。
听听袁朗是怎么说的:“我不会践踏你们的理想和希望,因为那是我最珍惜的部分,也是我选择你们的第一要素。我只是想,你们在没有这些东西的情况下也能生存,在更加真实和残酷的环境里,还能生存。我敬佩一位老军人,他说他费尽心血却不敢妄谈胜利,他只想他的部下能在战场上少死几个,他说这是军人的人道。从少校到中校确实只有一步之遥,而且你这么年轻,可我想给你这一步之遥上,加点沉重的东西。”
这话说得太好了。说实话,这一段我看了不下四遍,才品出味道来,可见我不是有急智的人。但是,我勤能补拙,多看几遍,就不信看不出点东西来!
袁朗最终对吴哲的评价是:“这个人略显浮躁,但心里稳重,最重要的是他和许三多这样的兵也是朋友,他就不会毁于就他个人很容易产生的优越感。”准,当然;如果不准,那就不是袁朗。
袁朗和许三多的对话可以跳过,许三多的跌倒我想是导演的灵机一动,给这场沉重的评估增加点笑声,也暗示着成才的出现,远不会这么轻松。
袁朗和成才的对话,挑几段台词出来吧,个人以为对于忙着前进的我们,是可以有一些反复咀嚼的意思。 “你经历的每个地方、每个人、每件事,都需要你付出时间和生命,可是你从来没付出感情,你总是冷冰冰地将它们扔掉,那你的努力是为什么?为一个结果虚耗人生?”
“七连只是一个你过路的地方,如果再有更好的去处,这儿也是你过路的地方。我们不敢和你这样的战友上战场。”
“你们是团队的核心、精神、唯一的财富。其他都是虚的,我无法只看你们的表现,只能看人。”
这些话,又何止是对成才说的,又何尝不是对在职场里摸爬滚打的我们说的。我们是在为那个结果虚耗人生吗?我们是在一次又一次地路过吗?我们有想过哪个团队吗?当然,职场和军营不一样,社会要现实很多,也要残忍很多,但这不能成为我们越来越冷血的理由。当全世界只剩你自己,存在又有什么意义?
成才真应该感谢袁朗,虽然袁朗打没了他做人的根基,但却给他打开了另一道门,从这道门走出去,可以找到他丢失的枝枝蔓蔓。
有人觉得袁朗对成才太残酷,我不这么看,袁朗是认准了成才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他料不到成才还有勇气重进老A,但他该料到成才有勇气站起来。袁朗说他对成才失望,只有寄托了希望才会失望。他是很欣赏成才身上的某一部分的,越是欣赏,就越觉得成才的自私让他失望。
成长的时候,有袁朗这么个人为你作评估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虽然你有可能在评估时恨不得把他拎起来扔到楼下,再跑下去踹几脚,但事后,有时候要很久以后,你回想起来会觉得幸福。在那样的年龄,有一个比你聪明、比很多人都聪明的人为你作了一个正确而真诚的评估,是影响你一生的事,好事。
许三多说袁朗打没了成才的地基,不如说是袁朗重构了成才的地基。袁朗是成才的史今,还是成才的袁朗,是这辈子帮成才最多的一个人。
P18-20
最初和最终的意义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这句话显然不适合用来形容我的爱情,但非常适合用来形容我中的“毒”。
这种毒和鹤顶红无关,和砒霜无关,和罂粟也无关。
它只关于一部电视剧,一部没有女主角而且从头到尾只出现了两个女人的电视剧。
是的,这部电视剧叫《士兵突击》。
只要提起这四个字,昨天的疯狂依然清晰,三天窝在小居,没日没夜奋战,只为看完它。
看完一遍还不够,立马又着手看第二遍。看完第二遍还不行,忍不住要写,写几乎无懈可击的剧情,写大大小小主角配角的精彩演绎,写可以与电影媲美的画面和那些让人性情激荡或者心灵沉静的音乐……但最想写的,是史今的温润、袁朗的高深、高城的军魂、伍六一的铁骨,还有成才和许三多,他们的成长,和我们的成长。
是的,归根到底《士兵突击》是一部关于成长和寻找的电视剧,它记录了我们在这个功利与浮躁齐飞、精彩共异彩一色的年代,赤裸又头破血流的成长路上,不经意间抛弃和放弃的东西。
所以它如此打动人,它是一场洗礼,它是一次回归,它是一碗润物无声的心灵鸡汤,让我们历经风雨、心力交瘁之后感到温暖,找到前行的支点和力量。
看《士兵突击》,就像看《红楼梦》、看《三国》,每看一次,总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启迪。
最初,我被班长史今打动,痛心于我如许三多般行走在成长路上时,没有一个史今对我说:“你的心中也开着花呢。”我坚信我的残酷青春里如果遇见史今,我的心灵必将更加丰富和强大。
后来,我遇见队长袁朗,一个高深莫测的人,他洞透世事,却保留了强硬的乐观。他是我一度想要成为的人。
然后,我发现连长高城,这个将门虎子在年少轻狂之后,竟然可以隐藏智慧、胸襟、气度等那么多高尚的品质,让我坚信,他可以超越他的军长老爸。
还差点错过班副伍六一,这个铁骨柔情的男人,他血液里已经翻江倒海,却依然端着一副铁面,他绝对是个可以依靠的好兄弟。
而成才和许三多,他们是我的一体两面。
因为他们,我一遍遍地看《士兵突击》,在一遍遍的品味与咀嚼中,又发现了老马、马小帅、齐桓、甘小宁、白铁军、吴哲……他们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去发掘、书写和学习的品质。
他们展露了人性的闪光点,让我重新相信了单纯、执著、正义,等等。我得承认,在流血的生活中,这些品质正在渐渐淡去。虽然我也曾经疑惑,但最后几近麻木。是的,几近麻木,因为有幸遇到了他们,让我在几近麻木中又慢慢相信,单纯、执著、正义,从来都不曾远离我们。
更难得的是,《士兵突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省与反思的机会,给满怀焦虑冲在前进路上的我们提供了一个回头寻找人生的枝枝蔓蔓的机会。
在此之前,很难想象一部电视剧可以让我有勇气回味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一个半成熟男人的历程。回忆是一件痛苦的事,我们在失败中长大,但直面失败却需要无上的勇气。现在我鼓足了勇气,让那些失败和成功,让那些痛苦和喜悦,再次清晰起来。在这清晰的过程中,我渐渐感到温暖。
这些温暖,来源于我的父母给了我一个相对单纯的家庭,来源于成长路上遇到的那些满怀善意的人,来源于每一位给我的文章留言和评论的朋友。 我像是一个欣喜的少年,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文字也可以带给别人温暖和力量,这其实是我的一个梦想,从我发现自己还能写几个字时所蹦出的梦想。我们都在流血与困惑中成长,当我们相拥在一起,总会有温暖的力量。
我开始试着走出《士兵突击》,寻找更多的温暖与感悟。
与《士兵突击》有关,与我们自己的人生有关。
我以为,这是《士兵突击》最初和最终的意义。
好好活,有意义
终于写完了,我不知该高兴,还是该依依不舍。
说实话,关于《士兵突击》这一系列文章写得很辛苦,因为这部电视剧早已超越了影视作品的范畴,它触及了我们的心灵,触及了我们的成长,它更像是一则寓言,一个洗礼,一次回归。
所以,它经得起我们反复咀嚼,在一年以后,可能在十年以后,它依然可以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我们都需要有一个理想或者坚持的出口,我们都需要在这熙熙攘攘的名利追逐中,不时碰触心中那片柔软的天地。
《士兵突击》结束了,愿《士兵突击》的精神能够在你我身上多多少少得以延续。
好好活,有意义。
让你我,以此共勉。
云之东
于二00八年秋
李洋(影视评论家、策划人,策划、监制代表作有:《历史的天空》《亮剑》《士兵突击》《幸福像花儿一祥》等数十部电视剧)
史今的真诚完美、袁朗的洞悉世事、伍六一的外刚内柔、高城的自信轻狂、许三多的简单执著……每个男人都有自己的舞台,而每个舞台上都有精彩的表演,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在《士兵突击》风行了近两年的时候,本书作者能如此沉下心来探寻剧中人物的现实意义,用生动的故事激励大家,相信我们都会得到一份收获。
迪迪(新浪名博)
《士兵突击》感动了2007年的中国人,而这群男人的精神必将继续延续下去。在许多年以后,我们依然记得那个季节,经过云之东的妙笔,我们问过自己,我们需要怎样的男人,我们需要做怎样的男人。
一池萍碎(新浪、腾讯名博)
云之东写的《士兵突击》的16个男人,远远地超越了电视剧本身。他把男人的品质与我们的生活相融,为活在当下的男人提供了范本,让我们为这些男人心动、激动、感动。
抚摸三下(薪浪、腾讯名博)
云之东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诠释了《士兵突击》里16个不同的男人,这是16种不同的类型,也同样散发出16种不同的味道。我喜欢这种味道,因为他们身上都闪烁着青春的光辉。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有着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的友情,有着最人性、最伟大的包容,同样也有着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醉月夜朦胧(新浪名博)
也许每个人看过《士兵突击》之后都有不同的想法,但是云之东对《士兵突击》里面人物的剖析让我震惊不已。就像他的身边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似的,云之东笔下的16个男人如同敞开心扉般,完完全全地将自己展现在我们面前。然后,我看见了云之东屏幕另一端那双洞悉一切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