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似水流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姚蜀平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姚蜀平继散文集《儿女祭》、短篇小说《沉默的路》之后的最新力作。

小说以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为大背景,以主人公尚安妍的坎坷命运为主线,揭示了那个噩梦般的年代给知识分子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心灵创伤。小说取材于生活,真实感人,如同一首震撼人心的交响曲。这里面有坚贞不渝的爱情、以命相托的友情、生死相依的母爱……

内容推荐

北京中心医院来了一位美丽文静的大夫尚安妍。她刚从大学毕业,满怀理想。有一天,她在舞会上认识了一位背景不详的高官牛主任。不久之后,一次夜间出诊,安妍被莫测高深的牛主任诱骗受孕,从此人生发生逆转……

小说以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为大背景,以主人公尚安妍的坎坷命运为主线,揭示了那个噩梦般的年代给知识分子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心灵创伤。小说取材于生活,真实感人,如同一首震撼人心的交响曲。这里面有坚贞不渝的爱情、以命相托的友情、生死相依的母爱……女主角尚安妍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她同时又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她并没有对迫害她的人及她所处的时代妥协,后来形势陡变,她也没有选择复仇,而是以德报怨,怀着悲悯之心待人处世:尽全力抢救那个曾毁了她一生的人;她以一颗感恩之心对待朋友,极富牺牲精神地放弃了一生中唯一的爱情;她历经磨难抚养友人遗下的孩子长大成人。

通过这个哀婉的故事,作者对自己经历的时代、对一代人付出的青春代价进行严肃的追问,对造成悲剧的非常岁月提出深度质疑,体现一位知识分子的良知及价值取向。

目录

第一章 尚大夫和夏晶榕一家 

 第一节 尚安妍的美好憧憬

 第二节 周末舞会带来的苦果

 第三节 特殊病房里的两个特殊病人

 第四节 夏晶榕有个欢乐的家

 第五节 尚安妍的厄运还刚刚开始

 第六节 乌云压境时的隆隆雷声

 第七节 盐碱一号农场

 第八节 烽火点燃了北京城

 第九节 十二级台风横扫欢乐小院

 第十节 冬生不见了 

 第十一节 沸腾的城市和疯狂的人们

第二章 远离北京的地方

 第十二节 小镇医院的新大夫

 第十三节 月秀溪畔的夜半琴声 

 第十四节 阿婆为谁招魂 

 第十五节 魂儿是怎样被招回来的

 第十六节 沐水河两岸的躁动

 第十七节 决战前夜的阵阵鼓声

 第十八节 火光中的一个身影 

 第十九节 夜半病人带来的梦魇

 第二十节 小学校里的留守人

 第二十一节 严院长的好意险些成了葬送

 第二十二节 春容和她身后的千千万万

 第二十三节 “北国风光”成了救命稻草

 第二十四节 温尔雅的永远遗憾 

 第二十五节 告别沐元县

第三章 重返北京城

 第二十六节 户籍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第二十七节 冬生的最后一点记忆

 第二十八节 武正兴又在关键时刻出现

 第二十九节 再见牛主任

 第三十节 婚礼上的不速之客

 第三十一节 悲哀的重逢

 第三十二节 双博士的唯一学生

 第三十三节 诗兴大发的冬生身陷囹圄 

 第三十四节 巨星陨落的余波

 第三十五节 甘先生为冬生布下的两步棋

 第三十六节 机场上的誓言

第四章 来自大洋彼岸的余波

 第三十七节 寻找消失的足迹

 第三十八节 三十年的轮回

 第三十九节 狭路相逢

 第四十节 机场上的新誓言

后记

试读章节

那是一个深冬的夜晚,天阴沉沉地像要下雪,寒风呼啸着打在脸上生疼。一辆小轿车停在城区妇产医院门口。车上下来一个裹着北京城少见的黑色斗篷的年轻女人,向住院部二楼匆匆走去,她向唯一守在值班台后无精打采的护士说了几句,转身便走向最里面一间病房。当她掀掉斗篷出现在那间安静的病房时,尚安妍惊得叫起来:“晶榕姐,是你!”其实尚安妍每天似乎都在等待什么人的突然到来,又怕真有什么人来,她不知来人会是谁,但他们会主宰她的命运,她万万想不到今天突然闯进来的人竟是那个友善的病友夏晶榕。夏晶榕把斗篷往床上一扔,露出里面一个包袱来,她一边打开一边急急忙忙地说着:“快点换上,到我们家过年去。”

“过年?”她根本不知道已经是年节时分了。“医院让吗?”她怯怯地问道。

“管它让不让!”夏晶榕不容分说地帮尚安妍套上衣裤。“过年了,医院只有几个值班的人,婴儿室没剩几个孩子了,说不定今晚也要出院呢!她们还巴不得少一个人,少备一份饭呢!”

夏晶榕打量着换了衣服的尚安妍,直摇头:“你穿我的衣服都太短了,把这个斗篷披上。”她把斗篷一下罩在尚安妍身上,往后退了两步,“啊!你真美,把帽子拉上,这样更好。”

尚安妍不安地望着她:“那你呢!”

夏晶榕拉着她走出房门:“车上还有件呢大衣,快走!”值班的护士打着哈欠头也没抬地对夏晶榕挥挥手,尚安妍低着头匆匆走了过去。

在这黑云重重、寒风凛冽的除夕之夜,街上的行人都是步履匆匆,他们赶着回家和亲人团聚,几辆自行车在风中左扭右拐地艰难前行,夏晶榕缩着脖子把尚安妍推进车,忙坐进去用车里的那件呢大衣把全身盖住,她对司机说:“司机同志,对不起,让您等了,现在回家吧!”

司机头也没回地说:“没事,没事,你们梅家用车可是最少的,这点小意思算什么。”

自从一周前,尚安妍被程书记带来的几个一言不发但威严无比的军人送到这里,这是第一次走出医院门,她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她坐在车里,心还在狂跳。车开到大街上,她才放松下来,把头转向夏晶榕。这才发现夏晶榕其实一直在看她,只是不想打扰她而已,心里不禁问道:她为什么对我总是这么周到、这么体贴?夏晶榕从大衣下抽出手来,握着尚安妍的手:“今晚司机同志来接仲宇去政协礼堂参加晚会,我跟着车,让仲宇和剑生进去就请司机同志开车来接你。这不,咱们搭了趟便车。”她笑了笑又说道,“仲宇补选为政协委员了,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向所里要车,今晚咱们就享受一回。”

尚安妍第一次来到夏晶榕的家,家里只有孟妈和小婴儿冬生。她向孟妈轻轻地点了点头,轻得孟妈可能根本没察觉到,只见她一转身就向厨房走去。尚安妍没有在意,夏晶榕马上跟着孟妈进了厨房,赔笑着说道:“孟妈,尚大夫在咱家过年,可能会住两天,要帮忙吗?”

孟妈没好气地说着:“月子里不好出去咯,这么冷的天,你会跑出毛病来的。”

夏晶榕的家是座独门小院。院子铺着大青方砖,院角有一株枣树,光秃秃地立在那里。三面围墙隔离了四周的嘈杂,坐北朝南的房子中间是宽敞的客厅,左右手各一间小卧室,右边卧室后边是厨房,左边卧室后边是卫生间,那是有抽水马桶和一个浴缸的正式卫生间。最里面是宽敞的主人卧房。当时一般人能分上两间房子的单元就很不错了,梅仲宇享受的待遇比同级的人要高许多,其中原因他们是难以知道的。当一九五七年归国留学生急剧减少的时刻,在那年年底全家回到北京的梅仲宇一家,受到隆重接待,破例地给了他二级研究员、五个房间独院的待遇,两年后还增选为政协委员。夏晶榕带着尚安妍四处看了看,来到一侧的卧房,把冬生抱起来说:“冬生和孟妈睡在这屋,你和剑生就住对面那问卧房。”尚安妍第一次看见冬生。在医院时,她只听见过他的响亮哭声,可是现在面对着他时,突然感到她一点也不想看到这个婴儿。

“剑生妈妈”,夏晶榕听见孟妈叫她,就把冬生递给了尚安妍,“对不起,请你先抱一下。”

只剩下尚安妍和小冬生,屋里安静极了。她在医院里抱过婴儿,可是现在当她抱着这个小生命时,心中却涌现不出往日见到病童时的那种爱怜和关切,她甚至感到她心中有种隐隐的反感和厌恶,她对自己会有这种感情十分惊讶,转而有点害怕。她极少会有这种情绪,但她现在就有,而且是对一个新生婴儿,她感到不可思议。冬生突然嚎啕大哭起来,那嘹亮的哭声惊天动地,好像他受到了很多委屈,尚安妍心中一惊,生怕那婴儿洞察了她的心思。夏晶榕跑进来了,接过孩子说:“他是饿了。别哭,乖宝宝,看你把尚阿姨吓着了。”她坐到小床旁的一张沙发上,开始给冬生哺乳。尚安妍走到了客厅,在一张沙发上坐下来,用手抵着额头,闭上了眼睛。尚安妍脸色苍白,疲惫地陷入了深思,她对自己刚才涌现的感情有点惶惑,但是如果不那么自欺欺人的话,也很好解释,冬生让她又坠入了那噩梦之中。

她丢失了自己的小生命,而厌恶另一个新生的小生命。她感到木解,当初她是那么憎恨肚中的那个孩子,还有给她带来这一切的那个人和那一帮人。今天,她是那么不情愿地发现,自己对失去的那个小生命有着一种莫名的依恋,是什么原因?她不愿意把这些思绪和她厌恶无辜的小冬生联系起来,尚安妍半天也没有理出一点头绪,她想有些事情可能永远也不会想清楚。

梅仲宇和剑生回家了。他们拿着大包、小包,剑生像阵旋风一样转进了家,她的声音比人还早到:“尚阿姨在哪儿?”尚安妍从客厅沙发上站起来,剑生跑过去一把抱着她喊道:“尚阿姨跟我们一起过年哕!妈妈,你真好,你把尚阿姨接来了。”她又转身对爸爸说:“爸爸,快点把桃酥拿出来给尚阿姨吃,妈妈说政协礼堂的桃酥是香油做的,最好吃了,外边买不到,你尝尝。”她又一溜烟地转到厨房:“孟奶奶,您炖鸡汤了吗?妈妈说得让尚阿姨好好补一补。”

“你懂什么叫补!”厨房里传来孟妈的声音。

剑生偏着脑袋说:“妈妈说的。”

夏晶榕已经喂完了冬生,哄他睡着了。她出来帮着丈夫把刚买来的小笼包子和其他食品放进盘子,对丈夫说道:“马上吃饭了,等吃完饭再吃点心泡茶吧!”

剑生忙拍手说:“对,对,咱们还有大花生和葵瓜子呢!”

一九六二年的春节,虽然不像前两年那么寒酸,但是除夕的年夜饭仍然困惑着中国大多数的家庭。梅家有点不同,他们有高级知识分子的特殊供应,有政协礼堂小卖部的点心和小吃,和从海外直接寄来的腊鱼腊肉,还有就是孟妈的高超手艺。对尚安妍这个从中学住校到现在还住集体宿舍,长期吃大食堂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生中最好的一顿佳肴,最丰盛的一顿年夜饭了。她早已忘记母亲烧菜的滋味了,可是这个晚上,她却吃到这么多的好菜,在以后的许多年里,这顿饭成了她的精神会餐,也成了她怀念梅家人的纽带。更让她铭心刻骨的是丰盛晚餐后面的那一家人和他们的温情。这顿年夜饭,她这个客人竟然成了主角。

餐桌在客厅靠厨房一边。孟妈坚持要给小冬生留个座位,说这是“毛娃子”第一次过年,吃不吃饭都得抱到桌上来一下的。梅仲宇夫妇向来视孟妈为长辈,对她的话总是百依百顺,忙在孟妈和夏晶榕之间又放了一把椅子。

梅仲宇用毛巾裹着冒热气的瓦钵放到夏晶榕和尚安妍中间,嘴里喊着:“汽锅鸡汤,两位女士专用。”

夏晶榕转向尚安妍:“你这个南方人,一定知道宜兴汽锅吧!没放一点水,全是靠蒸汽积下的汤,最鲜、最补。”尚安妍苦笑了一下,心想我哪里会知道,也许妈妈知道吧。

P27-29

后记

我们生长在一个非凡的时代,相对于过去和未来,这个时代的特殊性会越来越被人们看重。它曾经那么光辉耀眼;蓦然回首,却又面目皆非。我是这个时代微不足道的一员,几十年来,战战兢兢地走了过来。想远离政治,却被卷得很深;想孤傲离群,却被推到漩涡中心。回首一生,碌碌无为,没有傲人的成就,没有显赫的财富;仅有的财产就是自己的经历,所受的痛苦和随之的思考。它们并非在任何时代都可能经历到的,也不是同时代每个人所能拥有的。于是,守着这仅有的财产,就会记起托尔斯泰的话来:“艺术永恒,人生短暂。假如来得及把你所理解的东西写出百分之一就好了。”我怕是写不出万分之一。但是把我们这一代永生难忘的,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很久以来就成了一种心愿,它在心中徘徊,酝酿和发酵。一九八零年终下决心,写一部文化大革命中知识分子的长篇小说,想不到二十五年后才动笔。也许心中有太多的话要说,初稿竟达八十五万字。感谢老同事罗伟及长兄姚监复认真地通读了全稿,指出不少笔误。后又经老友,资深编辑何启治过目,给予鼓励的同时还提出了修改的具体意见。我先后做了几次大修改,二稿压缩到六十万字,三稿更浓缩到不足四十万字。只盼精简中不要太伤筋动骨,尽量保持原汁原味。

我衷心感谢何启治和范若丁两位老出版人的热情推荐,感谢花城出版社各级领导的宝贵支持,感谢钟洁玲等编辑的辛勤工作,正是他们的努力,使此书得以出版。

我也借此出版之际,由衷地感谢在那漫长的非常年代里,以及在本书从写作到出版过程中,用一切方式给过我信任,鼓励,支持,帮助和关爱的所有亲人和友人。

《似水流年》终于问世,了却我三十多年的心愿。它是一部虚构的小说,并非真人真事。尽管书中有我们熟悉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烙印。

最后真诚地盼望所有在那个非常时代逝去的受难者,那些游荡在飘渺时空的亡灵,瞑目安息。这本书是献给你们的。逝者的遗愿,永远在鞭策着生者,苟活着的我们,将继续在苦难而幸运的历程中,继续顽强地拼搏前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