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乃用兵之法,竞争之道。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在历经大风大浪之后,大批的企业悄然消失在历史的舞台,而更多的企业在竞争中顽强地生存和发展,作为一个企业的领袖,在带领团队波给予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时,该如何与兵法结合,决胜于千里之外呢?
本书说古论今,从道、术、心三个方面一一解说了成就卓越领导的12项修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领袖兵法(中国式领导力12项修炼)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周永亮//陈正侠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兵法乃用兵之法,竞争之道。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在历经大风大浪之后,大批的企业悄然消失在历史的舞台,而更多的企业在竞争中顽强地生存和发展,作为一个企业的领袖,在带领团队波给予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时,该如何与兵法结合,决胜于千里之外呢? 本书说古论今,从道、术、心三个方面一一解说了成就卓越领导的12项修炼。 内容推荐 本书说古论今,从道、术、心三个方面一一解说了成就卓越领导的12项修炼,比如如何做决断、怎样才能更好地吸纳人才,领导该修炼怎样的心性等,从价值观到管理之策,广征博引史实、经典,对中国式领导力的内涵做了生动活泼的阐释。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兵法之道 第1章 领袖兵法第1项修炼:决断中道 决断是领导力的前提 正确决断的难点在哪里 怎样做出正确的决断 决策中道法则 第2章 领袖兵法第2项修炼:合众若水 怎样才能聚合更多人才 领袖如海,方能人才云集 中国的水型企业领导者 西方的沉静型领导(Leading Quietly) 第3章 领袖兵法第3项修炼:贩卖希望 给人们带来希望的领导者 贩卖希望,描绘愿景 愿景是如何描述的,希望是如何唤起的 第4章 领袖兵法第4项修炼:给予无取 耶稣的领导哲学 古老的心理学原则:如何影响他人 亨利·福特的生意经 第二篇 兵法之外 第5章 领袖兵法第5项修炼:兵道为一 兵道即权道1:威立于上,民服于下 兵道即权道2:圣人治吏不治民 兵道即权道3:威不两措,政不二门 第6章 领袖兵法第6项修炼:制胜加法 三国格局毁在谁的手里 从胡雪岩的成败加减法说起 朱元璋的加法PK李自成的减法 成功领袖的五项加法 第7章 领袖兵法第7项修炼:弃巧成道 一位老板的皇帝瘾 赵匡胤PK王莽 秦皇汉武的治理之道 圣人之道,去智与巧 第8章 领袖兵法第8项修炼:赏罚贵信 赏罚的关键在于威信 统御部属的两件法宝 奖罚贵信的六大要素 第三篇 兵法之心 第9章 领袖兵法第9项修炼:治才烹鲜 刘备与孔明的人才治理 曹操PK刘邦的治才观 治理人才的九种方法 第10章 领袖兵法第10项修炼:谨守五事 领导了自己,就领导了别人 卓越领袖自我管理的“五事” 康熙与忽必烈的差别 领导者的四大素质 第11章 领袖兵法第11项修炼:六贼七害 六贼:六种坏事要注意 七害:七类坏人要警惕 第12章 领袖兵法第12项修炼:坚忍无敌 耶稣的名言:打右脸送左脸 领袖成长法则:柔而不弱 企业家生存法则:坚忍无敌 后记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决断是领导力的前提 领导就是做决断。领导成功与否,往往首先取决于决断正确与否。 不管什么样的企业或者其他组织,领导者在关键时刻的拍板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领导者是否有能力、有智慧,人们首先看他在关键时候怎么决断。 如果说“执行”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那么“决断”就是如何明确任务的艺术。 决断是执行的前提。没有正确的“决断”,“执行”就可能会让组织走上事与愿违的道路,离既定的目标越来越远。 从领导力的角度看,中国奶业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企业领导者没有在合适的时候果断采取措施改正错误,从而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其实,每个组织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决断的过程,企业发展历程就是领导者不断做决断的过程。我们可以看一下历史上决断对事件的影响。 看看项羽和刘邦在历史上的决断: 对秦王子婴,刘邦放了他并给他出路,从而收买了人心,项羽却把他给杀了。对阿房宫,刘邦是保留着,让百姓感受到了仁心,而项羽却一把火把它给烧掉了,让百姓感受到他的残暴;对俘虏,刘邦是看怎样能保存到自己的队伍里,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减少自己的敌人;项羽往往是全部坑埋,这不是将大批力量推向刘邦就是为自己树立了至死顽抗的对手。 这一个个鲜活的决断产生的结果,项羽把大部分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无论是仇人还是朋友;刘邦正则把一个个人都拉到了自己这边。正是决断的差异使得彼此力量转化了,劣势一方逐步占据了优势。 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决断曾发生在18世纪的美国,华盛顿因其卓越的功勋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四年后,他再次当选。但在1796年,华盛顿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断,他宣布: “我现在应当向大家有所表示……就是我已下定决心谢绝把我放在被选之列。” 他主动放弃了继续当选美国总统的权利。 华盛顿的这一举动开创了一个先例,那就是在美国,没有人可以成为终身总统,也不允许连任三届,从而为美国的民主做出了典范。 假如华盛顿坚持继续当总统呢? 假如华盛顿听从了某些人的主意而当上美国国王呢? 美国现在…… 同样是历史上的重大决断曾发生在1949年的中国。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避免了和国民党的划江而治,使中国以统一的姿态站立在世界人民面前。邓小平1978年关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决断则使中国30年的高速增长和经济腾飞成为可能,成就了中国经济大国的地位,使中国人民逐渐富裕了起来。 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希特勒在侵略波兰的那一刻,他根本不知道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他只认定一点:前边把捷克、奥地利占领了,苏联人和英国人都没说话,把波兰再拿下,别人估计也不会说话。因为德国和苏联已经有友好条约了,先把苏联稳住,再打波兰。结果最后却触发了世界大战。希特勒如果能想到四五年后的情况,他还会不会贸然做这个决断? 假如希特勒不出兵希腊,而坚持集中兵力攻击苏联…… 假如希特勒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前做出准确的决断…… 假如…… 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政治人物和军事领导者是这样,企业人物其实也是这样。每一项决断都是一次选择,选择了所领导的组织的命运。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存储器以极低的价格迅速占领了全球存储器市场,英特尔被挤出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市场领地。到1985年秋,英特尔已连续六季度出现亏损,产业界都普遍怀疑英特尔是否能继续生存下去了。作为英特尔的领导者,安德鲁·格鲁夫必须做出决断。 在办公室里,格鲁夫与董事长摩尔单独会谈,那时英特尔已在争论中徘徊了一年。格鲁夫问摩尔,如果我们下了台,你认为新当选的CEO会采取什么行动? 摩尔犹豫了一会儿说,他会放弃生产存储器。 格鲁夫坚决地说:“你我为什么自己不走出这个怪圈呢?” 实际上,这个决心是很难下的,因为在当时英特尔就等于存储器。最终,格鲁夫说服了摩尔,他力排众议、顶着重重压力,坚决砍掉存储器的生产,而把生产微处理器作为英特尔的新利润增长点。 到1992年,英特尔在微处理器上的巨大成功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企业。1987年至1997年的10年间,英特尔的年投资回报率平均高于44%。格鲁夫也两度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佳企业领导人。 正是由于格鲁夫的决断才拯救了英特尔。他认为:在一个企业感到自己即将被激流和旋涡吞没时,往往也是企业面临着一个新的战略转型的时候。在这时,犹豫不决只会使威胁变得更大,这个时候最需要领导者当机立断。P2-5 序言 所谓兵法,就是战胜对手、获取胜利之道!所谓领袖兵法,就是成就卓越领袖的核心策略;就是企业领导者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策略;就是领导者打造强大团队、建设持续基业的策略。 秦朝末年! 刘邦和项羽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聚众起事反抗秦王朝。 当时,“项羽27岁,青春年少,活力十足,乃楚国大将军项燕后代,可谓名门望族;其结交的人不是有权的人就是有钱的人,人脉关系非常广,其个人的能力自然不用说——“力拔山兮气盖世!” 反观刘邦,起事的时候已经42岁了,当时的职务仅仅是亭长,类似于现在乡镇派出所的所长,是个级别不能再低的小官吏。他出生于典型的农家,除了认识杀猪的就是认识卖狗肉的,几乎不认识一个贵族,个人的能力恐怕也与项羽是无法相比的。 假设你生活在他们那个时代,那么你根据上述“硬件”来判断一下这两个人谁最可能成为未来的皇帝? 恐怕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说——“项羽”。但是,历史经常令人大跌眼镜。 不起眼的刘邦最后打败了万人注目的“明星”项羽,创立了汉王朝。 如果仔细斟酌那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具备出类拔萃的人才吸纳力 刘邦非常注重把不同的人集合在自己的旗帜下。其实,刘邦身边的人都是有一点缺陷的。 比如韩信,他很能打仗,指挥能力极强,但是忠诚度有问题,心高气傲,动不动有点自己的私念。谋士陈平在当地的口碑并不好,据载,其个人品质确实也有问题。但是这个人富有智慧,往往能够临机善变。 所以,刘邦身边文臣有张良、陈平,武将有韩信、周勃、灌婴,后方有萧何,身边有樊哙。这些都说明刘邦的人才组织能力比较强,能够将这些有这样那样缺点的人吸纳在一起合作,并为他做事。 第二,具有超乎常人的忍耐力 刘邦有一个能力值得注意,那就是他的忍耐力超一流。大家都知道,他父亲被项羽抓住了,包括老婆孩子一家人都被人家抓住了。项羽要把刘太公煮成肉粥。 很多人遇到这个情况就心理崩溃了。但是,这个时候,刘邦说:项老弟,咱俩是拜把子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把你的父亲煮粥了没关系,到时候可要记得分我一杯喝啊。他说这话的时候面不改色心不跳,而项羽却不敢煮了,他想想也是,“我们是兄弟,把兄弟的父亲煮了影响不太好。” 而且,刘邦在与项羽争锋的数次战役中,自己带的队伍几乎没有打过什么像样的胜仗,总是被项羽追着跑,狼狈不堪,直到最后一仗才大胜,将项羽逼到了乌江边上。如果刘邦也像项羽那样暴躁,打一个败仗就要自杀的话,那江山估计早就是项羽的了。 第三,超乎人们想象的利益分享观 刘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会与他人分享成果(至少在创业打天下的时候是如此)。对于跟随者,他是该封王的封王,该分地的分地,因为他知道只有做到了利益共享,才能结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够得天下。 刘氏部队最早冲进咸阳,按照约定,谁先进咸阳谁就是王。刘邦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在谋臣的建议下退出咸阳,将都城交给了项羽。项羽则蛮不讲理,还火烧了阿房宫,杀了秦王子婴。这说明刘邦当时就具有清醒的头脑和长远的眼光。相反,项羽则连个大将军的称号都舍不得赏赐给别人,谁还会愿意为他卖命呢? 项羽和刘邦是两个非常不同的领导者,刘邦知道关键的时候怎么做、知道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知道如何面对竞争对手、如何获取胜利——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兵法。 所谓兵法,就是战胜对手、获取胜利之道! 所谓领袖兵法,就是成就卓越领袖的核心策略;就是企业领导者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策略;就是领导者打造强大团队、建设持续基业的策略。 刘邦作为起义军的领袖,他用的就是影响力,不仅仅是权力。如果用强权,张良这些人可能早就跑掉了。这就是一种策略的体现,是一种成就领袖力的策略。 笔者将成就领袖力的兵法归纳为12项策略,可以用一个领袖兵法的模型表达出来,见图1: 在这个模型中,12项策略共有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叫兵法之道,具体有:决断中道、合众若水、贩卖希望、给予无取。 第二部分叫兵法之术:兵道合一、致胜加法、弃巧成道、赏罚贵信。 第三部分叫兵法之心,即核心原则,也有四项,分别是:治才烹鲜、谨守五事、六贼七害、坚忍无敌。 坚忍是核心,是其他十一项的基础。如果没有坚忍,没有坚持和忍耐,其他做得再好也无法取得持续的胜利。 从历史上看,所有的领袖,不管是商界领袖还是政治领袖,忍耐力都是最基本的,只有忍耐才能让你活着,才能让你持续,才能让其他的能力和策略发挥作用。 后记 与我以前的书相比,这本书有点特殊,它是根据我的一门课程“领袖兵法”整理而成的。先有电子版的VCD(于2008年12月出版),而后才有了本书。所以,书中的语言比较“白话”。 同时,这本书还是我另外一本书《江山永续:从历代王朝兴衰看帝王管理之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的姊妹篇,是我在写作《江山永续》一书时思想的扩散和延续。 本书之所以能够及时与广大读者见面,首先归功于机械工业出版社经管分社谢小梅社长的慧眼,是她“发现”了本书并“迫使”我加快了成书的进度。 最应该感谢的是本书合作者、我的同事陈正侠先生,正是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运用他丰富的历史知识、流畅的笔触、难得的敬业精神,不辞辛苦地对于零散的观点和材料进行整理,其中不少地方都是他自己的创造! 周永亮 己丑年正月初一 书评(媒体评论)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孙武 《孙子兵法》里讲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对商业是很大的启发。从做事方法上讲就是“守正出奇”。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柳传志 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于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兵之才,不外公、明、勤。 ——《曾胡治兵语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