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朱熹的中庸境界
朱熹文学观剖析
论朱熹诗
评朱熹对史学的基本态度
不可或缺的末学
——论小学在朱熹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性与天道:朱熹“理从天出”说辨析
朱熹“四书”次序考论
关于朱熹编修《资治通鉴纲目》的若干问题
道教对朱熹思想的深刻影响
朱熹读书法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面的借鉴意义
弃儒从释的真实写照
——关于朱熹的两篇佚文
朱熹道谦交往考
朱熹学禅的引路人
——道谦生平考
朱熹学禅的引路人
——道谦生平补考
朱熹从道谦学禅补证
朱熹宗杲交往考
蜀中《易》学奇人——谯定
朱熹岳父刘勉之事迹考
朱熹父师胡宪行实考
朱熹讲友林用中行实考
张孝祥卒年确考
理学泰斗画坛宗师
——朱熹与祝次仲
朱熹人徽考
朱熹文集版本源流考
论宋淳熙、绍熙椠本《晦庵先生文集》
朱熹二帖考
朱熹诗作六篇辨伪
“拾遗”的朱熹诗文系伪作考
朱熹佚文录考
朱熹佚文疑伪考
宋淳熙本朱熹集异文辑录
朱熹答陈亮书补遗二则
《朱熹集》点校前言
说黄宗羲《明儒学案》晚年定本
《明儒学案》点校说明
《宋元学案》点校说明
《宋元学案补遗》点校说明
《全宋文》与宋代思想家研究
中华书局本《二程集》标点商榷
《儒藏》编纂笔谈
“和合”析论
当代文化视野中的孝道
儒家“德治”思想论析
近百年宋代文化研究鸟瞰
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及海外的宋代文化研究
论宋代文化研究的战略发展
——关于宋代文化史料的资料化问题
1991年宋辽夏金文化研究述评
1992年宋辽夏金文化研究的新进展
1993年宋辽夏金文化研究综述
1994年宋辽夏金文化研究概述
1995年宋辽夏金文化研究简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