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一直是社会学的主要分支之一,也是经验研究方法运用得比较成熟的领域。《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1996)翻译、收录了1996年以前关于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有代表性的文章,受到了国内学者的极大欢迎。本书是其后续之作,选译了1996年以来发表在美国主流社会学三大学刊《美国社会学评论》、《美国社会学杂志》和《社会力》上的关于中国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的12篇经典论文,提供了国际分析与比较的视角。
导言 述评与展望
一、学术争论的继续
二、关于社会分层研究的最新进展
倪志伟和曹洋的“变迁论”—周雪光的“政治经济同步
演化论” 边燕杰和张展新的“市场 国家互动论”—
吴晓刚和谢宇的“选择性流动论”—魏昂德的“经济扩
展论”
三、关于社会流动研究的最新进展
魏昂德、李博柏和特雷曼对“二元路径理论”的扩展—
李博柏和魏昂德的“庇护性流动论”及证明 边燕杰、
舒晓玲和罗根对“政治忠诚筛选论”的新探索—臧小伟
对“政治精英选拔机制”的研究—吴晓刚的“机会 流动互动论”
四、比较理论视角与研究展望
魏昂德的“精英机会论” 泽林尼等的“资本转型
论” 研究展望
第一部分 社会分层研究的新进展
后社会主义的不平等:其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原因
一、引言
二、为什么市场转型理论不是同义反复
三、起因列表、数据变化和正确的因果比较
起因列表: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起因—连续性—非连续
性—临界点和非连续性变化的加速—数据转换:验证检验的后设分析
四、中国城市的市场转型和职业获得
数据和因变量—职业间的收入不平等—模型和自变量
研究假设—结果
五、讨论与结论
中国城市的经济转型和收入不平等:来自时间序列数据的证据
一、引言
二、解释中国的制度变迁:理论问题
理论争辩—政治和市场的共同演化:概念模型述略—对收入不平等的定义:假设
三、数据
四、变量
因变量—自变量
五、模型和方法
横截面数据分析的多元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的混合模型
六、结果
收入的决定因素:横截面数据分析—解释收入变化:时
间序列数据的混合模型—20世纪90年代收入决定因素
的变化:另一种基线—OLS结果和其他研究的比较
七、讨论
……
市场化与收入分配:对1988年和1995年城市住户收入调查的分析
市场真的有回报吗?——对中国城市社会中教育与收入关系的研究
市场与中国农村的收入不平等:经济扩展中的政治优势
……
第二部分 社会流动研究的新进展
第三部分 国际比较视野中的新理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