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坎坷历程,从少年时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中年时的卖画典当、乞食为生,尘世间的人情冷暖和悲欢离合,使得他终于彻悟了人生的是是非非、荣辱喜忧。文如其人,曹雪芹的一生就像《红楼梦》一样,永远是一个谜,吸引人们不断地去猜测和寻求。
让我们尽可能地去接近这位文学大师的生活和心灵世界。这是一次艰难而充实的心理旅程,怀着一份尊敬、一份景仰,让我们一起去慢慢探寻、思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曹雪芹1762年(品赏文学之魅)/少年博雅文库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汪超 |
出版社 | 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坎坷历程,从少年时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中年时的卖画典当、乞食为生,尘世间的人情冷暖和悲欢离合,使得他终于彻悟了人生的是是非非、荣辱喜忧。文如其人,曹雪芹的一生就像《红楼梦》一样,永远是一个谜,吸引人们不断地去猜测和寻求。 让我们尽可能地去接近这位文学大师的生活和心灵世界。这是一次艰难而充实的心理旅程,怀着一份尊敬、一份景仰,让我们一起去慢慢探寻、思索。 内容推荐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以其人物的命运跌宕和文字的隽永优美,使无数读者深迷其中,可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而这部巨著也成就了它的作者曹雪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师地位。他的人生坎坷,他的深情痛悟,都化作墨迹,点点滴滴,记录在《红楼梦》的卷册中,甚称人以文名,著载人传。 目录 引 言 泪逝除夕夜 第一章 显赫的家世 一 双重身份 二 至上荣誉 三 皇亲国戚 第二章 全陵年少时 一 江南织造署 二 天才出生 三 懵懂童年 第三章 素异天才赋 一 祖父曹寅 二 博学杂览 三 爱听故事 四 从师就学 第四章 抄宋遭变故 一 雍正登基 二 曹府被抄 三 远迁京城 第五章 京城梦中人 一 天下更迭 二 忆往昔 三 空房圈禁 第六章 很难差路 一 家道渐衰 二 富门两宾 三 西窗夜话 第七章 梦繁黄叶付 一 搬迁黄叶村 二 卖画度日 三 山村生活 四 好友张宜泉 五 风筝的故事 六 酒馆趣闻 七 知己脂砚斋 第八章 最后的岁月 一 冬季下江南 二 总督府当差 三 南京再寻梦 四 西山新梦 五 西园观戏 六 佩刀质酒 七 离开人 尾声 红楼余香 一 高鹗续书 二 版本探究 三 红楼人物 四 “红楼”兴起 试读章节 一 天下更迭 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735年,八月里的一天清晨,太监照例去雍正的榻前,恭候皇帝起来早朝。 往常这个时候,雍正早就洗漱完毕,在大殿里接见百官了。可是这一日的清晨,老太监等了将近一个时辰,还是没见雍正起床。于是他便斗胆前去揭开龙帐,轻轻地摇动了一下雍正,一点动静都没有。老太监赶紧握了握皇帝的手,才发觉是冰凉的,原来皇帝早已过世了。 雍正暴亡的消息,被严格地封锁起来,关于他的死因,也成了一个谜,被封存在历史的尘迹里。但是,外面还是不断地流传着有关雍正死因的猜测。有的说雍正是被当年与其争夺皇位的皇子派高手刺死的,有的说是吕四娘入宫刺死雍正的。吕四娘就是当年因文字狱被雍正掘坟戮尸的吕留良的女儿,她为了替父亲报仇,就混进宫里做了一名宫女,终于在某个夜里趁雍正生病熟睡的时候,用一条白丝带将他勒死在龙榻上。 无论传闻如何,雍正总是死了,而雍正暴亡,使得他的儿子弘历按照遗嘱马上继位了。 1735年的九月初三,弘历即位,下诏第二年改朝号为乾隆。 乾隆皇帝的即位,给了困境中的曹家一个喘息的机会。从九月到十二月的几个月里,乾隆为了表示皇恩浩荡,接连下了几道大赦的恩旨,除了重要的政治犯外,免除其他一切较轻的罪犯,雍正时期被抄家的曹家也终于得到皇帝的恩典而被赦罪。 第二年,也就是乾隆元年,曹雪芹的大表兄福彭被升为协助办理总理事务的大臣,相当于现在副总理的职位;祖姑丈傅鼐被召回做了兵部和刑部两部的尚书,也是掌管军政大事的一品大臣。曹家在他们的扶植下,开始逐渐摆脱先前戴罪于身的困境。要知道,当初曹雪芹一家初到京城的时候,过去的亲戚朋友都爱莫能助,生怕自己也会被牵连到。现在,一切罪名都被乾隆皇帝的一纸诏书免除掉了,曹雪芹的父亲曹频还在朝廷谋得了一个小小的职位,一家人的生活渐渐好起来。最重要的是,曹家的那些富贵亲戚又都可以光明正大地接济曹家,可以跟他们正常来往,曹家终于熬到了重开天日的时候,又开始热闹振作起来。 乾隆即位后,在当时的满洲贵族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选秀活动,就是在这些家族里挑选一些才貌出众、品德贤良的女子入宫,当时曹雪芹的一位姐姐被选人宫,这就给曹家带来了一线转机和希望。清代的制度中,内务府人家的女孩子是不能自己决定婚嫁大事的,必须等待皇帝挑选完毕后才可以提亲论嫁。这些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朝廷就会派经验丰足的老年妇女,按照皇家规定的标准来挑选“秀女”,万一被选中,即必须入宫。《红楼梦》中开头写薛宝钗从南京到京城来,就是因为她将要到选秀女的年龄,所以才被母亲和哥哥护送到京城,也才有了入住贾府的情节。 选入宫中的少女们,都被称为“宫女”,专门侍奉后宫的皇太后、皇后等。有的被皇帝看中了,便被留下做皇帝的侍妾,按照不同的等级被封为嫔妃、贵妃等。但是在外面都会被称为娘娘,她们的地位比宫女要高很多,就是家人、亲戚见了都要下礼拜见。 曹雪芹的姐姐也是在选秀的过程中被选入宫中的,并且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不久就被升为嫔妃。后来,为了使门庭光耀,她还特意在皇帝的恩准下,浩浩荡荡地回到曹家省亲,引得当时附近人家争相羡慕。有着皇帝的这等恩幸,曹家也开始步入上升的境况。正因为曹雪芹亲历了这次规模宏大的省亲过程,所以他才会在《红楼梦》中特意进行了细致、精彩的描绘。 那是第十六回中,贾宝玉的父亲贾政正在为自己准备寿辰,合府设宴开戏,非常热闹。忽然有人来回报说:管理后宫的太监首领夏秉忠来传圣旨! 唬的贾赦贾政等一千人不知是何消息,忙令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香案,启中门跪接。 等到听闻宣召贾政立刻进宫陛见,—— 贾赦等不知是何兆头。只得急忙更衣入朝。贾母等合家人等皆惶恐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报信……贾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伫立…… ——《红楼梦》第十六回 可以想象,由于经历过之前的劫波,所以只要一听到有皇帝的圣旨下来,全家人便吓得如大祸临头。其实,曹雪芹的良苦用心就在这里,他写的就是自己家里当年的真实情况:一个戴罪的家庭,就像“惊弓之鸟”一样,生怕哪天皇帝又有什么圣旨下来,就会带来不好的消息,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心态,仅在这一细节就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 令人高兴的是,这次不是坏事,而是府上的大姑娘贾元春被升为贵人,要马上回家省亲了,皇帝的恩宠再次降临到贾府。而对于现实中的曹雪芹来说,父亲曹颞重任官职,亲戚朋友的帮扶,姐姐入主宫中,曹家也正因此形势才逐渐好转起来,从而有了几年的好光景。 P89-93 序言 引 言 泪逝除夕夜 乾隆二十七年,也即1762年,似乎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 前两年的洪涝灾害还未结束,这年的春天却恰恰相反,出现了严重的干旱天气。开春都两三个月了,还是滴雨未下,就连多年不枯的老井也快干涸,大街上四处可见担着木桶的人们,他们时而商量如何打水,时而埋怨着这变脸的老天爷,不知道是谁做了坏事触怒了他,还是老天爷要向人们预示着什么。这一开春就出现的怪天气,给人们的心里笼罩上一层淡淡的阴影,因为大灾之后往往就是瘟疫的陶临。 夏天的脚步刚刚来临,人们的预感就得到了验证,在北京城郊的许多地方,开始传出有小孩因痘疹夭折的消息。在清朝,痘疹是每个人都必经的门槛,只有安全地渡过这个关口,人的一生才算有了把握。即便是贵为康熙皇帝,幼时也曾因为痘疹差点丧命,所以出痘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几乎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但是,今年却不同往常,越来越多的小孩由于出疹而夭折,这就不得不使人们陷入不小的恐慌中。痘疹正慢慢扩散蔓延开来,像个可怕的瘟疫扑向更多的普通百姓家中,使整个北京城陷入如临大敌的境地。清代诗人蒋士铨写过一首诗:“三四月交十月间。九门出儿万七干。郊关痘殇莫计数。十家襁褓一二全。”说的就是这年三月到十月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京城十户人家中只有一两家的孩子能活下来,可见这次痘疹流行给多少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悲痛。 大街上的行人明显减少,商铺前冷冷清清,空留店招在风中无力地飘着。往常来往叫卖的、耍杂的、闲荡的都没有了身影,即使少有行人也是脚步匆匆。不像从前那样招呼闲聊,人们都生怕痘疹会传染到自家孩子身上。 城中的寺庙里香雾缭绕,老人和妇女们极其虔诚地烧香点烛,叩拜菩萨,口中还念念有词,希望这干旱的天气早点结束,希望菩萨能够保佑孩子平安度过这次可怕的痘疹。 京郊的大路上,来往的人们面色都异常凝重,毫无表情,其中一些人或是肩扛着,或是背负着一个个小棺材,匆匆忙忙地赶往郊外的墓地,明晃的阳光、灰白的尘土以及白衣白棺,夹裹成一片惨白的世界。 坏消息也不断传入住在京郊黄叶村的曹雪芹耳里,其忘年好友敦家、附近的私塾先生张宜泉家。都一下子夭折了三四个小孩。曹雪芹在为他们悲痛的同时,也开始担心自家的爱子,注意防范痘疹的降临。但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快到九月的时候,曹雪芹的爱子也开始发烧,出现患痘疹的迹象。 曹家破旧的窗户上有个不大不小的洞,上面糊着一张发黄的纸,在秋风的吹打下呼啦作响。窗下炕头上就躺着曹雪芹的爱子,头上敷着一块毛巾,稚嫩的脸庞十分消瘦,面色蜡黄,干裂而微突的嘴唇时而嚅动着:“爹……难受……爹……”曹雪芹斜倚在炕沿上,抚摸着爱子的脸庞,轻声地安慰:“孩子,别怕,病马上就会好的,等天一凉就自然好了,等好了阿爹就带你去城里玩。”孩子脸上露出些微的笑容。点点头“嗯——”了一下。妻子芳卿握着爱子的小手,也在一旁垂泪,她心里清楚雪芹是在安慰孩子,家里连买面的钱都拿不出来,根本没钱给孩子去看病,而不医治的话就难保性命。 那时,治痘疹的一些药材,如犀角和牛黄等,都相当贵重,需要很多铜钱才能买到,况且当时又是痘疹流行,所以这些药材行市大涨,对于穷困中的曹雪芹来说只能望而却步。看着炕上爱子痛苦地呻吟,曹雪芹却束手无策,心里跟针扎一样,这种必须面对而又无力改变的苦痛,深深地折磨着他。 老天终究没有眷顾曹雪芹和他的爱子,令人扼腕悲痛的时刻还是来临了。年仅数岁的孩子高烧不退。弱小的身体最终没能抵抗住病魔,还未认清这个世界就匆忙地离开了。 公元1762年,秋风萧瑟之时,曹雪芹的爱子弃他而去。 当悲痛成为一种习惯,就变成了麻木。中年丧子的苦痛缠绕着曹雪芹。身为人父却又无力拯救自己的爱子,这种内疚感折磨着他欲罢不能,他常常一个人木然立于炕前,半天不说也不动。芳卿在一旁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失子之痛已经够深了,她不想雪芹再有什么闪失,但也不忍上前劝说,生怕再次触动他的苦处。 之后,曹雪芹常常带着一壶酒,拖着日渐虚弱的身躯去爱子的坟前。讲讲爱子以前爱听的故事,扎个’爱子最喜欢的风筝。可是回应他的却是枯黄的秋草,荒鸦的哀鸣,他只有借助一壶浊酒,在短暂的麻木中。来忘却心中的悲痛。 转眼就是农历的除夕。跟往年一样,许多人家里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纷纷开始置办年货,而渐渐忘却这一年来干旱和痘疹带来的苦痛。他们希望新年的到来会冲淡过去一年来的紧张和不安,期盼着新年中能有好的新气象。 曹雪芹早早就起来了,取出准备了好些天的东西,在芳卿的搀扶下,带去给坟墓里的爱子。他们摆好爱子喜爱吃的食物,还有预备给他新年穿的新衣,来陪他过这个不平常的除夕。郊外交错的新坟间,枯黄的草地上,芳卿倚靠在雪芹的肩上低声啜泣,曹雪芹仰望苍穹,饮酒长叹,仿佛一座悲情的雕塑。 夜色终于来临,别人家里早已是灯火满堂,鞭炮声起,一片辞旧迎新的热闹景象。可京郊一隅的曹家,却只有油灯闪着豆大的火光。曹雪芹靠在窗前的炕上,披着破旧的棉袄,一个人倚桌独饮,嘴里不时嗫嚅着:“芷芳,你说阿男在地下不知怎么过的年啊……前段时间借出去的书稿,尽量快点能够收回来……芷芳,你一个人也要好好照顾自己……”芳9即此时正在准备两个小菜,也好算是过个年。她一边做饭,一边听着雪芹说话,突然间仿佛听出点什么,忙跑到雪芹身边,夺下他手中的酒杯,轻轻地让他躺在炕上。曹雪芹握住妻子的手,眼中噙着泪,慢慢地闭上他深陷的眼睛。 不知是天遂人愿,还是苍天无眼,就在这凄凉的除夕之夜,曹雪芹和自己心爱的儿子团聚在另一个世界了。能在另一个世界里得到解脱和升华,也算是了了他的心愿。正如他自己说的:“该写的写了,该骂的骂了,这个世界已无可留恋的了……” 公元1762年,农历除夕之夜,曹雪芹弃他的爱妻而去。 曹雪芹耗尽一生的心血,投注满腔的热情写作了旷世名著《红楼梦》,成为他留给后世的永恒纪念。他从着手写作《红楼梦》之时起,就将自己的余生托付其中,小说里的每一处细节都耗尽了他的心血,整部书稿“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只可惜的是,他直到去世之时也未能留下《红楼梦》的全稿。 《红楼梦》虽只是一部小说,但它一问世便深深吸引了当时和后世的文人雅士、平民百姓,其中哀怨婉转的爱情悲剧、物是人非的家族兴衰,都深深地拨动着人们心中的根根情感丝弦,让人们不禁嗟叹不已、潸然泪下。在这里,人们得到情感上和思想上的共鸣,现实生活中的失落和悲欢得以补偿和满足,作品中的人物仿佛活脱脱生活在自己的身边。甚至就是自己的影子。这时,人们的心也会随之进入到如梦如幻的大观园中,那里有自己的知音、自己的寄托、自己的梦乡,并随着红楼人物的一举一动、情节的曲折发展,或悲或喜,或愁或叹。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美撕碎了给人们看。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坎坷历程,从少年时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中年时的卖画典当、乞食为生,尘世间的人情冷暖和悲欢离合,使得他终于彻悟了人生的是是非非、荣辱喜忧。文如其人,曹雪芹的一生就像《红楼梦》一样,永远是一个谜,吸引人们不断地去猜测和寻求。 让我们尽可能地去接近这位文学大师的生活和心灵世界。这是一次艰难而充实的心理旅程,怀着一份尊敬、一份景仰,让我们一起去慢慢探寻、思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