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岳飞为什么必须死?虞姬到底是怎么死的?色魔曹操到底玩弄了多少个美女?武则天“后宫”的男宠有多少?……历史问题总存在一些不真实,有真相被隐瞒、遮蔽或者是对真相的躲躲闪闪、语焉不详,究其原因,有的是由于忌讳,为长者讳为尊者讳为威权者讳,几乎贯穿了我们历史的始终,成了问题历史。
本书将告诉大家那些历史上长期被忽略、各种记载又都语焉不详的真相,把被歪曲或被颠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恢复其本真,并且重新认识评价一些人物或事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历史问题与问题历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张秀枫 |
出版社 | 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岳飞为什么必须死?虞姬到底是怎么死的?色魔曹操到底玩弄了多少个美女?武则天“后宫”的男宠有多少?……历史问题总存在一些不真实,有真相被隐瞒、遮蔽或者是对真相的躲躲闪闪、语焉不详,究其原因,有的是由于忌讳,为长者讳为尊者讳为威权者讳,几乎贯穿了我们历史的始终,成了问题历史。 本书将告诉大家那些历史上长期被忽略、各种记载又都语焉不详的真相,把被歪曲或被颠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恢复其本真,并且重新认识评价一些人物或事件。 内容推荐 本书以“历史问题与问题历史”命名,可以从下列几个层面来理解。其一是把历史上长期被忽略、各种记载又都语焉不详的真相告诉读者。这里没有大轰大嗡,只把真相默默地摆在那里,有心的读者自会感觉到岩浆涌动、火山爆发般的力量。其二是把被遮蔽的历史真相或全貌或细节原原本本地加以再现。平实的叙述,必须要读者读出新意。其三是把被歪曲或被颠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恢复其本真。其四是对一些人物或事件重新认识,进行再评价。 在稿件的取合上,不追求学术深度,也不一定是前沿研究,但必须是惟陈言之务去,不做四平八稳之论,而要观点新颖,角度独到,虽是一家之言,却言之成理,言之有物。文字要灵动优雅,叙述要有节奏并引人入胜…… 让追问坚韧不拔,让发现日益成长,让思想愈益铿锵。 目录 回眸门 三大亡国妖女的历史写真 毛遂其实还有自惭 刘邦掉进厕所里 受虐的“道德快感” 诸葛亮为何亲张飞而远关羽 搞臭自己 美人计的成本和风险 “高贵”的无知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文人不要乱撒娇 道一声“请教” 流传千古的谎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梁山光棍集团的性问题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元代的妓女 皇帝是不能要挟的 从“诛十族”到“瓜蔓抄” 背叛的代价 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 另一种背叛 “矫诏”为什么如此容易 宋徽宗与明崇祯 大清朝的仁政报告 丁宝桢诛杀慈禧宠臣安德海 九票之差和两个错误 逼慈禧向全世界宣战的一份假情报 鸦片战争武器真相 巴夏礼的膝盖与圆明园的大火. 皇帝为什么要杀功臣? 谁在编造历史? 史迪威“傲情”蒋介石“翻脸” 为什么要当汉奸 历史的吊诡 丁玲与毛泽东一次谈话的真伪 人物门 虞姬到底是怎么死的 陈胜的长处与短处 夏姬与四大美女 卫青的另一面 换个角度看吕后 三国毁于关羽 乱谈三国:色魔曹操到底玩弄了多少个美女 诸葛亮五次北伐中的军事失误 杨广怎样当上太子 东方朔岂是胸无大志之徒 房玄龄为何不包“二奶” 蔡京死因考 岳飞与狄青 朱元璋,择机出手 范进不可笑 李鸿章何以东山再起 洪秀全为何仇视知识分子 心不在焉的革命者 时势选“汉奸”——为吴三桂叫声屈 一个耐人寻味的共产党创始人 段祺瑞的遗憾 蔡元培的“决斗” 蔡元培先生的另一面 谁害死了张自忠 旧上海三大亨的最终结局 俭朴的独裁者和奢侈的伟人 不该忘记的三个人 陈璧君:汉奸汪精卫老婆的性格人生 两个沈从文 秘闻门 长平之战“坑杀”之谜 彻底揭开秦阿房宫的神秘面纱 揭密女皇“后宫”:武则天男宠知多少 朱元璋到底杀错了哪些开国功臣 曾国藩与“刺马案”的瓜葛 江青的年龄以及入党之谜 夭折的日军“性病战术” 抗战中死于非命的国民党将领 一份绝密情报促成红军长征 叶挺与蒋介石绝密谈话 1949,粟裕受命解放台湾 1949:历史名人的去与留 《开国大典》背后的故事 毛泽东为何筹建中央人民政府 于右任弥留之际留下的谜团 林彪头骨今安在? “文革”前后中国援外付出多少钱财 唐山:被捂住的地震警报 隐退的华国锋 海外门 历史的经验不值得注意 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风雪中那美丽的坚守 丘吉尔一度想除掉戴高乐 一场电影攻陷一个国家 他投下了人类第一颗原子弹 苏联“军神”朱可夫突然下台之谜 苏联亡国的原因 刺客们的悲剧 中越解冻:阮文灵与江泽民见面 我在萨达姆身边的日子 马岛之战阿根廷输在哪里 敦刻尔克“败而不败”奇迹之谜 试读章节 中国历史上三个亡国妖女,分别是夏朝末年的妹喜、商朝末年的妲己和西周末年的褒姒。她们是中国男权政治话语的最大牺牲品,并且由此开始了女人亡国史的漫长历程。此外,从西施、赵飞燕姐妹、貂蝉、杨玉环到明末的陈圆圆,尽管美貌倾城,却多是颠覆男权的罪人,她们中的大部分被钉上耻辱柱,只有少数人侥幸成为女烈士,享受丽人牌坊的不朽待遇,继续成为男权世界的点缀。 忧郁症女病人和国王的爱情 在这个女性颠覆者序列的开端,我们看见了妹喜的惊艳身影。刘向兄弟编撰的《列女传·孽嬖传》声称,高大魁梧的夏朝末代君主桀,喜欢把她的娇小身躯放在自己膝盖上,像把玩一件精美柔软的乐器。而她的性情却是如此忧伤,以致我们不得不确认她是严重的忧郁症病人,而博取她的每一个笑容,都是桀的最大乐事。他甚至为爱妃起名叫“喜”,希望这个语符能够推动她的欢笑。 桀是喝酒的高手,他所创意的时髦游戏是建造酒池,其规模大到可以划船,然后强逼三千名饮酒高手在击鼓声中下池畅饮,结果他们中的一些人因酒醉而淹死。面对这种荒谬的场景,妹喜嫣然一笑,由此激发了国王的情欲,令其行为变得更加“荒淫”。在《列女传》里,笑就是妹喜的最高罪恶。 妹喜的另外一项笑罪,是酷爱倾听撕裂绢帛的声音。《帝王世纪集校》记载了她的这一奇怪癖好。宫廷生涯过于无聊,即便饮酒杀人带来的乐趣,也是转瞬即逝。那些日夜回荡的丝竹乐声,更不能驱除她心中的忧伤,只有裂帛的噪音才能博得她的欢心。桀为此下令宫人搬来织造精美的绢子,在她面前一匹一匹撕开。那些裂帛声刺激了麻木的神经,令忧郁症女病人再度嫣然一笑。 在农业时代初期,丝绸织造业刚刚兴起,破坏这种稀有昂贵的物品,无异于暴殄天珍。但桀却沉浸于精神疗法的狂热之中,对国事置若罔闻。桀是妹喜的热爱者,也是她的精神医师,他用王国的命运作为代价,为治疗美丽的病人殚精竭虑。他耗费民脂打造豪华的瑶台,又征用美女和演员排练大型戏剧,演奏华丽的乐章,如此等等。所有这些举止,都旨在构筑一个狂欢的心灵现场。 桀并非像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是十恶不赦的暴君。他没有砍下向他进谏的伊尹的首级,也没有杀害被囚禁的殷族首领成汤,而是在受贿之后颇有风度地释放了他。他唯一下令处死的,是阻止其建造酒池的臣子关龙逢。桀是低能和弱智的武夫,他的爱情不可遏制地燃烧在衰败的年代,演出了一幕气息诡异的悲剧。他最终并未完成对妹喜的医治,却跟患病的情人一起,为成汤起兵造反提供了冠冕堂皇的政治借口。 纣王,一个精神病人的政治病历 妹喜的这种忧郁症,仿佛是一种传染性恶疾,一直延续到了殷代的妲己身上,而国王纣的性格也继承了夏桀。殷朝末年的政治状态,犹如一份被放大的拷贝,更加夸张地再现着夏朝末年的腐败图景。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纣花费了七年时间打造高层建筑鹿台,高度达到千尺,几乎上了云端,实在是当时建筑工程学的重大成就,只是耗费民脂民膏太甚,成了万民咒骂的对象。他还用酒做成池塘,悬挂肉条充作树林,让男女们裸身在其间嬉玩追逐。这种色情游戏,似乎是对夏桀的刻意模仿,却又更加疯狂无耻。他是中国式的罗马皇帝卡尼古拉,在荒淫的岁月中探求醉生梦死的经验。 在中国历史上,纣王的凶残是无与伦比的,因为妲已的忧郁症似乎比妹喜更为严重,需要更加刺激的疗法才能生效。《列女传》说,为了引美人妲己开心,纣亲自发明了“炮烙法”,也即把抹了油的铜柱横陈在烧红的炭火上,让罪犯光脚在铜柱上行走,一旦滑落下来,就会被炭火活活烤死。看着濒死者的挣扎和惨叫,眉心紧锁的妲己这才嫣然一笑。但纣王的暴虐大多与妲己毫无干系。《水经注》记载说,当年纣王看见老人在冬天渡河,表情踌躇,便问这是为何。手下人解释说,老年人骨髓不够严实,所以在早晨怕冷。纣王竟然下令杀了老人,剖开腿骨去查看里面的骨髓。 《史记》说,纣的叔叔比干是正直的大臣,他向纣王进谏,直言批评他的暴虐,纣王勃然大怒道:“我听说圣人的心脏都有七个孔窍。”就命人杀了比干,剖开他的心脏细加端详。 《史记》记载的纣的另一杰作,是强索九侯的美丽女儿进宫,但这个少女不愿屈从纣王的淫威,纣一怒之下杀了她,还把她的父亲剁成肉酱。九侯的同僚鄂侯为他鸣冤,纣连他也一并杀了,把他的身躯制成了肉脯。 纣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且还可能是一个性无能者。他的观淫癖暴露了他在这方面的极度自卑。他是比妲己更为严重的病人,沉浸在性和权力的诸多焦虑之中,并试图用屠杀来证明自身的强大。这种“反应生成”的精神病理,就是产生商末政治暴行的根源。 尽管纣王的暴政与妲己无关,但这个女人却因她的性别而承受了道德极刑。《列女传》记载说,周族的首领武王起兵讨伐,纣眼见大势已去,就登上一座叫“廪台”的官方建筑,穿上价值昂贵的玉衣点火自焚了。他所采用的隆重的死亡仪式,再度证实了这个暴君的自卑。周武王下令砍下了纣和妲己的头颅,悬挂在白旗之下,宣称这个女人是惑乱和败亡殷商的祸端。于是,可怜的妲己被钉死在女妖的耻辱柱上。 妲己的狐狸尾巴和山鸡脚爪 妲己究竟来自何方?这个疑问始终缠绕着世人的心智。据《国语·晋语》宣称,她原本是诸侯有苏氏的千金,多少也是贵族的后代,因为有苏氏反抗殷商的暴政,结果遭到国家军队的镇压,有苏氏寡不敌众,输掉了战争,而妲己则被当做战利品带回京师,从此沦为商王室的性奴。但她终究以自身的美丽和聪明赢得了纣的宠爱。她是利用情色找回尊严的高手。 但在殷商灭亡之后,妲己的真实身份却遭到了世人的严重质疑。六朝李逻所注的《千字文》“周伐殷汤”,就已明确宣称妲已是九尾狐的化身,可见“狐精说”早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封神演义》第四回“恩州驿狐狸死妲已”,描述妲己父亲把女儿进献给纣王以换取和平,但其魂魄却在路途上被千年狐精借妖风摄去,早已悄然死去,而此后出现的妲己,“乃借体成形,迷惑纣王,断送他锦绣江山”而已。这是关于妲己真相的最详尽的揭发,它加剧了世人对这个末代妖妃的猜疑和憎恨。 只有《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卷一》力排众议,说出了有关妲己身份的另类看法。它声称妲己本是一头“雉精”,即某种由羽色斑斓的山鸡变成的精灵,虽然幻化为人,但其脚踵却依然呈现为鸡爪状态,所以只好用布帛把它们缠绕包裹起来,以掩盖它的本来面目。这是关于妲己身世的最奇怪的论述,它旨在向世人说出有关缠足风俗的起源。P2-4 序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便有了历史学。据说甲骨文中就有“史”字,其字型取人手握笔记事状。殷商以降,历朝历代都专设史官,尽管太史、内史、外史、左史、南史等等名目不同,但其职司却是大同小异,就连孔子的《春秋》也是依当时鲁国史官的文字为据而整理的一本春秋时代的编年史。至于到了太史令司马迁的《史记》问世之后,中国的史学更是蔚为大观,成为一门显学,卷帙浩繁、连绵不绝的史学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规模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鲁迅:《华盖集》)了解和学习历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唐贤相魏征过世后,唐太宗李世民痛哭流涕、感慨深长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不但可以给人以学识,重要的是可以给人以智慧。它教人用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深邃眼光去看待过去,品读现在,观照未来。只有深刻地认识过去,才能不被眼前所发生的光怪陆离的现象所迷惑,而从容地做出判断和选择,寻找出符合历史规律和发展逻辑的前进道路。 然而,这一切有个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前提,那就是这个历史必须是真实的历史。否则不但是咫尺天涯,而且可能背道而弛。 收入本书中的《谁在编造历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我还要谈谈李四光。这个被称为‘地质之光’的原国家地质部部长,因为提出了‘地质力学’的理论而誉满神州。据说正是靠着这一理论,中国才在东北大庆找到了石油,从而甩掉了我国贫油的帽子。可是最近有人读完了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秘密档案——大庆油田发现真相》一书,才知道这原来是一个弥天大谎。大庆油田明明是真正的‘中国石油之父’黄汲清先生运用他独创的‘大地构造理论’和‘陆相生油论’,首先提出并且坚持在松辽盆地进行勘探才最终发现的。‘大庆等东部油田的普查与发展与地质力学的理论无关’,而‘地质力学理论至今也未得到国际地质界的承认和采用’。天哪!这样的事实,这样的结论,全中国的男女老少有几个知道?受到‘知遇’之恩的李四光,至死一言不发,而‘有关方面’也不出来澄清。大家都被蒙在鼓里,就连中学的地理课本上,还在教孩子们运用‘地质力学’找石油!”(侯志川《大庆油田发现真相》) 大庆油田被发现的真相是在所有相关人员、相关部门不但健在而且活跃的背景下被主流舆论粗暴清洗甚至篡改的。这与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与某些人的社会良知也不无瓜联。五千年来不真实的历史有多少?这是一个无法统计的骇人数字。鲁迅先生在他的《伪自由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颂》诗早已拍马,《春秋》已经隐瞒。”连孔夫子的著述都在隐瞒,何况他人?有良知的史学工作者就是要对所有可疑的历史进行坚韧不拔地追问,以求把历史的真实还原给历史。这是一项艰苦卓绝的探求,其方向价值远远超过文本价值。 不真实的历史主要的表现首先是真相的被隐瞒、遮蔽或者是对真相的躲躲闪闪、语焉不详。事件发生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当时蓄意保密,事后或过了保密期也不披露,甚至死无对证,遂使历史成为千古之谜。其次是对真相无意或有意的放大和夸大,添油加醋,生拉硬扯,这实际上是对真相的歪曲。最恶劣最有害的是对真相的篡改以及根据一己或小集团需要而进行的杜撰,利益驱动,颠倒黑白,公然编造,无耻虚构,误人百代,贻害千秋。学术的无良是灵魂的堕落。 究其原因,有的是由于忌讳,为长者讳为尊者讳为威权者讳,几乎贯穿了我们历史的始终。老实说,这与执笔者的传统观念有关,也与他们的安全甚至身家性命有关,因而面对真相时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于是故意隐去了许多不该隐去的史实,造成史上的许多悬案或错案。然而,具有公正无私、大无畏精神、宁可献出生命也要对历史负责的史家也是层出不穷、不知凡几的,“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并不是孤例,在莽莽苍苍的历史长河中如坚强的玉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其次,轻信和轻率也是造成历史不真实的原因。有人习惯于对历史的盲从,凡“圣人”所言、书上所云都坚信不疑;即或是道听途说得来的东西,也不愿多问几个为什么,只要是“大家都这么说”,就笃信其实。调查研究,不惮追问,多作考证,恐是较为有效的医方。对待历史,最可怕的是偏见,因为“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缺失客观公正之态度,完全以个人的判断对历史进行肆无忌惮的删改、拼接和陈述,再根据个人的好恶进行臧否和评价,这样的历史如果得以流传,其祸害更为严重。 什么是历史学?答案可能众说纷纭。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荷兰历史学说盖尔说:“历史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辩论。”他们的见解要言不繁,十分精辟。历史学并不是老古董,而是常学常新的。历史学的职责不仅在于对历史的复述和阐释,还在于不断地对历史进行追问,不断地做出新的解释,不断地“交谈”与“辩论”。如果没有“交谈”与“辩论”,换言之,如果没有质疑与追问,就只有盲目崇拜,其结果只能使真相被掩饰,谎言就必然盛行。长久生活在谎言的环境里,人们或者会陶醉于一片虚幻的世界里;或者相反,造成真相的雪崩,其后果是“川壅而溃,伤人必多”,那是很可怕的。 对历史的追问,可以从下列几个层面来理解。其一是把历史上长期被忽略、各种记载又都语焉不详的真相告诉读者。这里没有大轰大嗡,只把真相默默地摆在那里,有心的读者自会感觉到岩浆涌动、火山爆发般的力量。其二是把被遮蔽的历史真相或全貌或细节原原本本地加以再现。平实的叙述,必须要读者读出新意。其三是把被歪曲或被颠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恢复其本真。其四是对一些人物或事件重新认识,进行再评价。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把近年来报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章精选辑录,并大体上分类以便读者查阅。 在稿件的取舍上,不追求学术深度,也不一定是前沿研究,但必须是唯陈言之务去,不做四平八稳之论,而要观点新颖,角度独到,虽是一家之言,却言之成理,言之有物。文字要灵动优雅,叙述要有节奏并引人入胜。不但要向读者提供丰饶的精神资源,而且要给人们冲击、震撼和思索,使僵硬的历史充满活力,对发现保持好奇之心。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思维,标志着真正的进步。高尔基在《克里姆·萨木金一生》中说:“要想把情况弄清楚,就不要急着去相信;知识的力量就在于怀疑。”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得更为发人深省:“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果。”在这个速成的消费时代,探究历史的真相,将浮躁的社会心理,引向艰辛的追问和思辨,虽非易事,但我们必须做出自己的努力,一点一滴地勾画出一份有益的精神地图。 让追问坚韧不拔,让发现日益成长,让思想愈益铿锵。 张秀枫 2008年7月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