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倾诉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于小龙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银川晚报》一品牌栏目“倾诉”作品的精选。丰富的情感故事,实用的心理解析———透过一个个真实故事,你也许能更清晰地发现自己。雅俗共赏,既有可读性又不乏厚重感。

敞开心扉,把记忆深层最痛楚最隐秘的部分呈现出来,并由此解脱痛苦,开始新生活的起点。

内容推荐

本书从心理视角解读个案故事,具体分析当事人的心理困惑与冲突,从心理学的角度以通俗的文字在大家有相似经历或能产生共鸣的故事中帮助人们认知自己的情绪、心理和行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充分体现了版面的贴近性、服务性和实用性,为那些亟须抚慰与疏导的心灵提供了一个栖息的园地。

目录

第一辑 挚爱·亲情

 ·二十天·二十年\003

 ·爱情独角戏\008

 ·爱人,走好!\013

 ·爱在异乡的日子\018

 ·明天我要出嫁了\022

 ·“作女”小涓\027

 ·乡下女孩与打工仔的初恋\031

 ·离婚了我们仍在同一屋檐下\035

 ·老马的烦心事\038

 ·水中的花朵\042

 ·撒手吧宝贝\048

 ·请让我来陪伴你\052

 ·情到深处人孤独\057

 ·午夜情人\061

 ·我是不是一个傻女孩\066

 ·我后悔将过去告诉他\071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075

 ·网恋阴霾\078

 ·同居“苦果”\083

 ·天使的眼泪\087

 ·老公,你为什么不回家\091

 ·“艾滋”男友\096

 ·不为爱情结婚\100

 ·救救我的前夫\105

 ·出卖身体的女友\109

 ·男人为白血病妻子“乞讨”\113

 ·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117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122

 ·疑心阴影下的妻子\127

 ·一声叹息\132

 ·一个中年男人的爱情觉悟\137

 ·一场网恋情劫\140

 ·我要离婚\144

 ·闲聊波尔卡\148

 ·嫁给“坏心人”\152

 ·两个人的战争\157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161

 ·中年女人今晚有约\164

 ·张燕,你在哪里\169

 ·给我一个空间\172

 ·亲亲,我的宝贝\175

 ·“孤儿”心情\181

 ·悲情花季少女\187

 ·隔膜的母爱\192 ·孤儿小储\197

 ·劫后弱女堪怜\201

 ·妈妈,你在哪里\206

 ·陪读,难言的痛\210

 ·让我见见孩子\214

 ·我想上学\217

第二辑 异类情感

 ·我想做男人\225

 ·《传奇》中的传奇故事\231

 ·不“安分”的女人\236

 ·当他爱上他\240

 ·我的另类生活\245

 附录:·没有明天的女孩\250

 ·门背后的男人\254

第三辑 大墙内的忤悔

 ·剪不断的脐带\261

 ·囚犯母亲\268

 ·被毒魔攫住的女孩\272

 ·被毒品冻结的心\279

 ·坠落的青春\285

 ·“失足”的优秀大学生\289

 ·荒唐抢劫案的背后\294

 ·看不见自己影子的人\298

 ·舞者的噩梦\302

 ·一个服刑人员的心理自述\306

 ·爱已成灰\311

第四辑 温“心”茶坊

 ·“惹祸”的手机短信\317

 ·出门挣钱的丈夫遭遇背叛\322

 ·受伤的花蕾\327

 ·“王”的女人\332

 ·跳出取悦他人的陷阱\336

 ·为了孩子再婚(7不婚?\340

 ·为什么玩博客?\344

 ·精神艳遇,婚姻的“滋补品”?\349

跋 让我走近你\353

试读章节

离婚了我们仍在同一屋檐下

倾诉人/赵珍30j~会计

时间/2004年12月27日

实录/晚报记者 曹海英

八年前,我刚参加工作。我是单位里的会计,上班的第三天,单位就让我去市里相关部门送报表。那时候,刚上班,对银川也不熟悉,心里挺怯的。等我把报表送到地方,一溜房子都是空的,最里面那间挺热闹的,像是在聊天,我就敲了敲门,没有听到里头说“请进”,我也就特老实,隔了一会再敲门,终于听到有人说“请进”了,我推开门说“送报表”。里面有五六个人,连头都不抬就说送错了,在楼上。我说楼上没人,他们就说那明天再来。我正在犹豫着该怎么办时,他从外面走过来:“说,留我这儿吧,我给你转交。”那种机关单位,个个面孔都是冷冰冰的,唯有他待人接物的热情劲儿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我和他相见的第一面。女孩子一上班就总有人给介绍对象,我也一样,同办公室的一个大姐就说要给介绍一个,巧的是就是他。再后来,单位同事每次在一块玩也就老叫上他。一开始我们彼此印象都挺好,我也觉得和他很有缘分,也就开始相处起来。他是那种特别会搞气氛的人,只要他在就特别热闹。我这个人比较安静,所以,那时候,就觉得挺好的,性格互补。他在的时候,很热闹也很乐和。孤单一人的我那时候特别需要那样的温暖和热闹。

我家不是银川的,单位也没有宿舍。我刚上班时,就借住在以前一个亲戚那儿。他家是银川的,工作年限又比我长,单位福利也好些,他那会刚从单位弄了一间宿舍,虽说只有二十个平方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卫生间,还有一个小厨房。我就是在那个小厨房里学会做饭的。那时候,我的工资每月不到二百块钱,也租不到合适的房子,他的宿舍离我上班的地方很近。两个人好到难舍难分的时候,我也就搬过来住了。

过了没多久,我就怀孕了。那段时间,因为这事,我们开始生气、吵架。他觉得这事挺丢脸的,让我去做流产手术。我不愿意去做,以前就听周围的同事和朋友说过,第一个孩子是质量最好的,如果第一个做掉的话,会影响以后的生育。我那时候也挺难受的,就觉得他这个人挺自私的。后来,我怀孕四个月了,只有硬着头皮告诉他家里人和我家里人,婚礼匆匆举行,办得仓促至极。

也许,这个不得已的理由一开始就为我们的婚姻埋下了不和谐的声音。

孩子一出生,他这个人的毛病就全出来了,我在家坐月子,我妈专门来银川伺候月子,他倒好,说是休假陪我,却天天出去,不是下棋就是去打球。一直到孩子现在这么大了,他几乎没有为孩子做过什么,孩子要跟他玩,没几分钟他就不耐烦了,所以,直到现在孩子跟他一点都不亲,甚至还有点怵他。他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在机关呆久了,就非得折腾折腾。后来就托人调到区上一家单位,在办公室当个副主任,几乎天天应酬,一年在家吃不了几顿饭,比总理还忙。一年下来,没见他干出几件正事来,但就是忙得不行。为这个,我们没少吵架,开始我还跟他约法三章,一周必须在家吃三天饭,晚上必须十点前回家,但没用,他根本做不到。开始我还生气,吵了架,甚至动手,可还是一点用都没有,我发现,他就喜欢酒桌上的那种热闹,特别满足于那种酒肉穿肠、呼朋唤友的气氛。吵来吵去没什么用,也就累了疲了,我何苦要跟着他提心吊胆呢,他在外面多风光多快乐,我干吗还那么费劲呢。我也有我的事干,上班,带孩子,上网。我也不太喜欢打球什么的,就上网。时间一长,在网上就有那么一两个特别聊得来的朋友。有时候,一上上到一两点钟。而他在外面喝酒也一两点钟才回来。有时候,喝得烂醉。喝醉了,倒也省事,也不闹,就直接睡觉了,反正,面对我他的话越来越少,但要是一出去应酬,一到酒桌上,他的话比谁的都多。

这两年,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吵过架了。以前,我挺害怕吵架的,那时候,住在他们单位的家属楼里,我怕我俩一吵架他们单位的人都知道。那时,我还挺好面子的,所以,每次他一开始大吵,开始砸东西时我就赶快偃旗息鼓。后来,知道了我这个弱点,他就专门这样干,以此让我难堪。

我这个人也挺好强的,不甘心待在原来的小单位,除上班、上网,我的业余生活就是学习。后来,我就考到一家金融单位。因为能力强,加上也踏实努力,后来就成了单位的中坚力量,每天的工作也很忙,业务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我很少和他说起,一是没有机会说,再者,他也懒得听,他自己也有自己的一摊事。虽说结了婚,但我觉得我的感情的空白越来越大。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和一个同事有了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多数中午,我们都不回去,有时候,我更愿意把最近的想法告诉他。其实他也有家有孩子,我也不想破坏他的家庭。后来,我们之间就迈出了最后一步。

其实一开始,我的丈夫一直都不知道,但是我心里特别不自在,我不愿意欺骗他,何况我们之间已经没有感情了,我就告诉了我的丈夫。我记得,那天晚上,我们长谈了一夜,好多年都没有时间没有机会说的话,我都告诉了他。天亮的时候,我们俩就把离婚协议书写好了,都签好了。其实我也挺难受的,那么多年的感情一夜化为乌有,变成了一张解除婚姻合约的纸,我心里特别伤心。但我也知道,他心里也早就没有这份感情了。

离婚的事,直到现在,我们没有告诉任何人,想着等找到房子,他搬出去再说。可是房子并不好找,到现在也没有眉目。现在,我很尴尬,我不喜欢这种中间状态。真想有一个阳光下的新开始,开始我想要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心理点评:

心理咨询师夏君赵珍与丈夫在还没有做好结婚准备的情况下奉子成婚,就丈夫这一方来说,因为不是心甘情愿,就会有或明或暗的抵触情绪,甚至怨恨。赵珍忍耐、宽容长达八年,都没有使丈夫回心转意,足可见要消除一个男人对婚姻的抵触有多大难度。屡屡受挫的赵珍在失望之极,心灰意冷之下,将感情投向另一个男人,无异于宣判了婚姻的死亡。

P35-37

序言

沟通心灵 呵护情感

人的爱与恨、思想与情感均来自于心灵。

心灵需要沟通,情感需要呵护。

作为媒体,在由以传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受者为中心的过程中,其所担当的人文使命日益显现,因而,人文关怀也便成了新闻工作者努力践行的使命之一。2003年末,银川晚报社专副刊中心紧随现代生活的节奏,推出《倾诉》专版,作为服务读者的固定栏目,成为人们沟通心灵、呵护情感的平台。《倾诉》版从心理视角解读个案故事,具体分析当事人的心理困惑与冲突,从心理学的角度以通俗的文字在大家有相似经历或能产生共鸣的故事中帮助人们认知自己的情绪、心理和行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充分体现了版面的贴近性、服务性和实用性,为那些亟须抚慰与疏导的心灵提供了一个栖息的园地。

四年多来,许许多多的外来务工者、家庭主妇、教师、军人等身份和职业各异的倾诉者走进《倾诉》,敞开心扉,把记忆深层最痛楚最隐秘的部分呈现出来,并由此解脱痛苦,开始新生活的起点。一个又一个引人思索的故事,记载了倾诉者对《倾诉》的支持与信赖。

《倾诉》搭建起了一座媒体与读者沟通的桥梁。从《倾诉》刚刚开办时晚报副刊编辑轮流接听热线电话,到后来举办“心理氧吧”志愿者培训班,再到与电信118168聊天室合作征集线索,以及后来开通“情感信箱”“温心茶坊”,《倾诉》版的每一任责任编辑都付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努力。当读者打来求助电话,每一个热线接听编辑都会调动自身的心理学、社会学知识、人生经验予以力所能及的抚慰和扶助,这种付出源自责任感、使命感,更源自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人性的理解与包容。

四年多来,《倾诉》不仅吸引了宁夏相当数量的读者,还被国内其他媒体大量转载。很多读者期待《倾诉》结集成册,以便回味咀嚼、永久留存。2008年,适逢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同时又值银川晚报创刊20周年纪念,银川晚报社策划出版一系列反映银川人现实生活和历史发展变化的新闻作品集,《倾诉》位列其中。顺应读者的呼声,社委会精心细致安排,遴选出四年来见报的多数篇目编辑成书,呈现给喜爱《倾诉》专版的读者,真诚答谢广大读者的信任与支持!

在这里,感谢资深心理咨询师夏君的全力协助,使《倾诉》得以以较高的专业水平为读者解疑释惑、指点迷津。《倾诉》版“大墙内的忏悔”系列报道,承蒙银川监狱教育改造科、宁夏女子监狱教育改造科大力协助,在此深表谢意。同时感谢为本书出版付出辛勤努力的同仁!

清晨,太阳总会升起,温暖的阳光依然照耀着前行的路。风雨终将过去,心灵的创伤一定会被爱心抚平!在真情铸造的屋檐下,让我们彼此珍惜,彼此激励,一起携手迎接明天绚丽的彩虹!

银川晚报社

2008年5月

后记

让我走近你

暮色中大声叫卖馒头的小伙子,路灯下一边修补车胎一边跟顾客开着玩笑的中原口音的男人,早市上淳朴的回族老汉……有什么比真实地活着的人更丰富,更有色彩?有什么比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更曲折、复杂?每个人都像一座富矿,有着独特的悲喜人生,有说不完的故事。做记者不久,就妄想开一个专栏,这个专栏的名称应该是“百姓人物”或“百姓人生”。

说来惭愧,工作将近二十年,十多年吃着大锅饭,舒舒服服地做着一年写不了几篇稿子的半吊子记者,一生中最好的青春时光不翼而飞,直至老到和年轻记者同行被误认为是母女的年龄,才等到了《倾诉》。

刚接手《倾诉》,两手空空,就向身边的同学、朋友“求援”,《亲亲,我的宝贝》《明天我要出嫁了》等等均赖于她们的理解与支持。

很快,读者便有了反馈,这在我无异于福音降临。《老公,你为什么不回家》《我是不是个傻女孩》《不幸为什么总缠着我》……如此近距离地面对一个又一个不设防的、敞开的心灵,让我感动、震撼。

一纸杯热水,一个倾听的姿态,一个采访本,一支笔,就让我拥有了倾诉者的信任。他们之中有的人在倾诉过程中几乎没有勇气正视我的眼睛,一双手无意识地扭动着,我能够感觉到她(他)的心在颤抖,他们在撕开刚刚结痂的伤口,把一颗赤裸的心展示给一个陌生人,这份信任很沉重,重到我必须用全部的力量来回应。

每接待一个倾诉者,就如同体验了一次别样的人生。他们有时是相同的某一类人,有时是极端的个例。生活本身远比小说、戏剧更为精彩!当一个个身份、职业、年龄、遭遇各不相同的人像走马灯一样来到我的身边,又匆匆离去,留给我的是形形色色的心灵素材,它对于破解人性的谜团、心理的困惑提供了佐证。

一根稻草能够压死一匹骆驼

有很多人对我这样说:倾诉热线的电话号码我已经保存了很长时间了,很想倾诉,但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倾诉》版我每期都读,很喜欢。每当听到这样的表示,都会有一种感动。

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一生的某一时刻,遭遇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当他(她)就要倒下的时候,渴望得到支撑的力量,渴望来自同类的关怀和温暖。

通常,在与倾诉对象交流的过程中,我不必刻意地要求他们真实地表达自己,他们的真诚是发自内心的,我只需安静地注视着他们的眼睛,专注地倾听。

但有时,安静地倾听远远不够。当一个对夫妻感情绝望、三次自杀未遂的少妇来到我面前;当一个_妒火中烧、意欲行凶杀人的丈夫拨通热线电话,这时,我的心理状态和责任就不仅仅是一个报纸编辑,我不能从他们身上“榨取”一个曲折的故事之后,淡漠地离去。“共情”与疏导是交流的延续,甚至成为工作的目的。

一篇可读的文章和一个鲜活的生命孰重孰轻?这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能够帮助一个人拿掉将要压垮他的那根稻草,避免他颓然倒地,为什么不伸以援手呢?被需要,是一种充实而愉快的体验。

所幸,在与资深心理咨询师夏君的合作中,我学到了不少心理分析与调适的知识和方法,尽管功力尚浅,但非常有助于与倾诉者的沟通与交流。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一个平常的工作日。8点40分,当我打开电脑,准备完成一篇倾诉文稿时,一位音乐教师打来电话,说她在女朋友家留宿时,皮包里的钱被朋友上初二的女儿偷了。这个家庭中,父亲因吸毒坐牢,母亲现在和男友未婚同居,为丈夫入狱婚外生子而烦恼,同时酗酒、絮叨,母女关系紧张,这位女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30分钟的电话交谈之后,她明白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了解到对一个家庭背景复杂的青春期女孩子,她所能够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为了保持她与这个女孩子之间难得的信赖关系,她应该如何行事,如何不让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自己的情绪和生活等等。

9点17分,《网恋阴霾》的女主角发来短信,“还记得我吗?6月6日(《网恋阴霾》刊登的日子以后,就出事了,可那篇报道至今我还保存着,好想找你倾诉又怕耽误你的时间。”

半年时间过去了,这个曾经陷入极端家庭暴力恐惧和婚外恋人纠缠之中,神秘失踪了半年的女子的再度出现,让我的心情很难平静。她现在平安吗?她的问题妥善解决了吗?我回了一条短信,同意在适当的时间与她见面,但我直觉到她并没有做好再次面对我的心理准备。

片刻之后,收到了第二条短信——“谢谢你还记得我,刚经历过死亡的考验,暂时我没有一点信心,害怕面对!”

死亡的考验?这个可怜的女人此后究竟经历了什么?果然如我及心理咨询师预料的那样遇到了大麻烦?当初,因为她的逃遁,使我们没有办法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和帮助,悲剧真的发生了吗?

我知道,作为一个编辑,应该与你所描述的事件与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应该过多地投入个人的情感,但是,这些人物与事件嵌入了我的记忆和情感之中,剥离和祛除它们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过多的负面信息的堆积和积极能量的输出会使人疲惫不堪,甚至心理枯竭。

某个星期五的晚上,将近9点多钟,发完稿子回到家里,又累又饿,觉得精力将要耗尽了,这时,一个做过倾诉的同性恋者来电话说,由于她另有所爱,她的同性恋人情绪非常不稳定,想要跟我聊聊;之后,一个从事性服务的女孩打电话来,说春节之后,她打算脱离现在的工作环境,但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新生活的起点;10点多,一位丈夫出轨的妇女打电话说,丈夫又没有回家,是不是应该不再包容,马上与他离婚?直到11点,我还没有吃到一口热饭。一个又一个“我该怎么办?”让我能量透支,几近崩溃。

那晚,一向支持我工作的家人不无责备地说:你把读者当亲人,把亲人当成了读者。我苦笑无语,内心酸楚。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见面会关切地问我:“你还受得了吗?”还有人直截了当地说:“你就是一个垃圾桶,别人把情绪垃圾倒给了你。”“这是我的工作”,我常常会这样回答。

这是我的工作!能够让一个又一个陷入困境和绝望的人解脱并振作起来,哪怕是暂时的,让我觉得快乐,觉得生命更有意义。

为了避免负面的心理感受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必须学会将所接受的信息“打包”,将它们分置在不同的记忆“抽屉”里,并定时清理。

坚持,再一次地坚持!我这样对自己说。

人到中年,从没想过这份付出会给我带来什么额外的回馈和收益。因为我已经得了许多许多,来自倾诉者的信赖、尊敬、感激、友情让我觉得生命充实与饱满,由衷地感激这份工作带给我内心经历的一次次丰富与拓展。

我的案头放着一位女性倾诉者赠送的防电脑辐射的“仙人球”,这颗长满淡黄色尖锐芒刺的植物,通体透出生机勃勃的绿色;两条金色的小鱼,在仙人球下面圆形的透明玻璃缸里游动。

悦目与刺痛,生活就是如此!

再次感谢那些坦诚讲述自己人生经历的倾诉者,感谢银川晚报社、宁夏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倾诉》一书,感谢为此书出版付出辛勤努力的相关人士。

《倾诉》版责任编辑 马金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