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完整的媒介分析应涵盖媒介机构对文本意义产制的限制、媒介文本中显现或隐藏的意义、受众对文本内容的解读等研究议题——从文本的生产、流通到受众的媒介消费这一“主导的复杂结构”是一连串相互关联的意义生产过程,也是一整套社会变量作用的结果。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正是围绕机构——文本——受众这一传播学经典模式展开的。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女性媒介研究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机构:女性媒介的社会角色与性别意识
第一节 性别意识的觉醒与大众传播的分众化:女性媒介生成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的新闻改革:女性媒介生存的社会语境
第三节 政治宣传?商业生存?职业理想:女性媒介的角色冲突与困境
第四节 新闻记者?把关人:女性媒介的核心社会群体
第三章 文本:女性媒介的传播内容与话语策略
第一节 传播什么:类型学的考察
第二节 如何传播:女性主义视角的考察
第三节 叙事话语与意识形态:对传播策略的深层解读
第四节 文本冲突:角色冲突的表征
第四章 受众:女性媒介的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
第一节 功能主义模式:对受众阅读动机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第二节 民族志方法:读《今日女报》究竟意味着什么
第五章 女性媒介的社会制约与发展空间
第一节 女性媒介?妇女发展?社会发展
第二节 中国女性媒介的现状与困惑
第三节 女性媒介发展的社会制约力量
第四节 前瞻与对策:女性媒介的未来发展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