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路花开(精)/中国好文章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好文章”书系中的一部,本书由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念兹在兹的山河游历、独一无二的风土人情、诚恳真挚的祖国礼赞等内容组成,简单的遣词造句将作者真挚的情感跃然于纸上。本书的内容未经浓墨重彩的渲染,源于生活,融于生活,于细微处见真情。
目录
周亚雄作品
大衣的故事
悼念母亲
矿山在呼唤
赵铠作品
写在你四岁时的话
做一个擦星星的人
韦文高作品
岁月悠悠晚情依依——米寿老太忆初恋
知音
观朝日赏夕阳
移栽到养老院的香樟树
沐春园护理院记
爱的足迹
宋红霞作品
致我亲爱的哥哥
百年辛劳育儿孙
缅怀同胞,致敬重生
千好万好,还是要身体好才好
愿我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谨以此文献给我们党100岁的生日
李仲新作品
寂寞小院梅花清幽
七年祭
山中有一片血色的杜鹃花
罗维开作品
“双抢”的一天
农民是这样“炼”出来的
段元朝作品
父亲的果园
南浔的秋
秋雨散记
秋语
一个人的江湖
今夜,雨落不息
生命中有你
蜗牛的心事
清禄作品
华夏归根·文化万岁
千山重游记
庞亮作品
清明思亲——纪念我逝去的长者们
守候
徐雁飞作品
父亲
故乡绥宁
走进秋天
有风的日子
淋雨
乐志君作品
发现美的眼睛
吉和塔赏雪
老友记——老胡
最是那一壶水的温暖
栗艺菲作品
女人如花
莲花
思君
牵挂
茶缘
罗瑞鸣作品
守望
明天和意外
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离队即景
屈大军作品
厕所里的革命
冬歌
诗词文章大赛
我是谁
中国冬天
陈定方作品
那年,我喜欢一个姑娘
感恩那个年代,感谢那群人
我的弹匠生涯
我的人党经历
故乡
别了,花坪
蔡长青作品
枫的慷慨
要有种爱好
涧边的独处
爱妻
金铭作品
在渐渐冷却的生命里,寻一剂求生的良药
分离,是为了更美的相遇
希望所有的错过,不都是遗憾
一杯奶茶
李开运作品
我的大学
入川
天路:醉美雅西高速
马冰作品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我和祖国在一起之桃花岛
我和祖国在一起之大理
我和祖国在一起之绍兴
我和祖国在一起之南京
王忠保作品
美丽武汉
故乡的桑树林
家乡美——灵秀湖北,美丽武汉
长沙、韶山之行
林天燕作品
江南苍霞枇杷记
江南苍霞记
龙马江山赋
江南佳人赋
新桂大厝邸记
魏贵平作品
儿时的鞭炮声
爱情简谱
张和强作品
乌鸦
昔缘二首
青门引·晚景
北望
南瓜花谢时
薄国新作品
我的奶奶
人生
风景
郜世华作品
三捡江安石
长安河
秋意
远去的年味
套马杆
高汉华作品
陀螺的往事
想象那条通往英雄的路——童年往事
黄德金作品
秀美里罗城
东湖之美
李宣作品
关于她
背影
刘静作品
冬至的饺子里,藏着一家人的脉脉温情
生活需要——仪式感
再别,故土
史东平作品
春天
让生命充满阳光
王华伟作品
读《薛谭学讴》有感
游菊潭公园
游方山记
黄石宋作品
川岛遗梦
上川抒怀
徐彬作品
难忘的往事
让好心态驾驭自己生命的活力
牛阿芳作品
匆匆秋已过
父亲
小浪底之行
紫桐春语
田兆仪作品
山城的夏天
青春
小巷
徐立杰作品
雨中即景
在乡下
谭忠平作品
我爱映山红
那片枫林
宋开才作品
不朽的音符
阵地上的哨兵
牟婉琳作品
故乡——我回来了

陈强作品
黄昏
为国货点个赞
后记
序言
《淮南子·本经训》中记
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
雨粟,鬼夜哭。”文字的力
量,由此可见一斑。文字真
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寥寥数
字便在书写者与阅读者之间
架起一座心灵之桥——娓娓
道来的文字能够温暖人心,
昂扬激越的文字让人心潮澎
湃,蕴含哲理的文字能够明
心见性,真情实感的文字催
人泪下,让人心生感动。文
字让我们的思绪插上了想象
的翅膀,带我们飞入书写者
用妙笔精心构建与编织的文
字世界,让我们在知识与思
想的天空中翱翔。
“中国好文章”大赛组委
会从发出邀请至今,已收到
数万名作者朋友的踊跃投稿
,让我们备感欣喜与珍惜。
欣喜的是,你们看到了我们
发出的征稿邀请,并勇于展
示自己的才华;珍惜的是,
你们将自己精心写就的文章
托付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
任。身处此位,将心比心,
每日与文字打交道的我们,
更懂得作者对自己文章的用
心与爱护。在与这些美文的
不期而遇中,我们感受到你
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由衷赞
美,对故乡故人的深深怀念
,对青春往事的追忆释怀,
对亲人朋友的真切情感……
字字句句皆自肺腑流出,每
一段文字、每一篇文章都承
载着书写者的人生温度,讲
述着书写者的奇妙故事,蕴
藏着书写者的岁月感悟。
著名作家莫言曾在诺贝
尔文学奖晚宴上的致辞中谈
到自己对于坚持文学写作的
看法:“我深知世界上有许
多作家有资格甚至比我更有
资格获得这个奖项;我相信
,只要他们坚持写下去,只
要他们相信文学是人的光荣
也是上帝赋予人的权利,那
么,‘他必将华冠加在你头
上,把荣冕交给你’。”如今
投稿的你们也是这样,不论
年龄几何,不论身处何处,
曾经,当你的脚步穿过那一
排排放满书籍的书架,指尖
抚过那一本本微微鼓起的书
脊,听到那纸张翻阅的沙沙
声,想必有一颗石子落入你
如静水般的内心,激起了一
圈圈淡淡涟漪,你便也想让
自己的文字化为铅字,让每
一个爱书之人感受到你笔下
文字那鲜活的生命力。于是
你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保
持着对文字、对写作的热爱
,这在当下,是多么难能可
贵的品质。我们发自内心地
佩服书中各位作者对文学梦
的坚守,因此有了我们在“
中国好文章”的相遇,才有
了这本凝结着你们心血结晶
与智慧闪光的诚意之作。
一纸素笺,这卷承载着
心语的墨香,是你们个人情
怀与美德的人文积淀,是你
们“文如其人”的最佳彰显,
更是你们收获公众好评和认
可的绝佳机会。或许今天热
爱文学写作的你,明天就能
在中国文坛拥有一席之地,
成为反映美好新时代的一面
旗帜,成为用文字影响他人
的文化摆渡人!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书籍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
、人类知识的殿堂,读罢方
知心渠如许不彷徨,人间至
爽在墨香。本书这些沉睡的
文字,如时光与心灵的对白
,诉说着少年五彩的梦,低
唱着中年朴质的影,浅吟着
老年夕阳的红,并赋予各时
的震撼或感动、温暖或骄傲
、火热或炽烈的瞬间以永恒
……此刻,她正散发着墨香
,静待有缘相会的读者来唤
醒。
“中国好文章”大赛编委
导语
本书是由一篇篇文章形成的书稿,文章的作者并不是作家或专业的写手或作家,他们热爱书写,用真心、真情、真意的文字记录平凡人生的点点滴滴,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礼赞。书中的作者周亚雄、赵铠、韦文高……他们是一群可敬的文字书写者、文学爱好者,勇于追梦者,故在文稿的编辑中我们保留了作者淳朴的文风,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的精练和华丽。
后记
本书由感人至深的亲情
故事、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
、念兹在兹的山河游历、独
一无二的风土人情、诚恳真
挚的祖国礼赞等内容组成,
简单的遣词造句将作者真挚
的情感跃然于纸上。本书的
内容未经浓墨重彩的渲染,
源于生活,融于生活,于细
微处见真情。
本书是由一篇篇文章形
成的书稿,文章的作者并不
是作家或专业的写手或作家
,他们热爱书写,用真心、
真情、真意的文字记录平凡
人生的点点滴滴,表达他们
对生活的热爱和礼赞。书中
的作者他们是一群可敬的文
字书写者、文学爱好者,勇
于追梦者,故在文稿的编辑
中我们保留了作者淳朴的文
风,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的精
练和华丽。本次文章的征集
的初心是“平凡中的我们用
文字来礼赞我们的生活和我
们所生活的美好时代”,在
编辑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删去
了很多虽文字优美但表达另
类的文章,在此也想向这些
作者致歉。本书的出版得到
了很多投稿作者的热情支持
,特别是文章收录“好文章
书系”的作者们,没有你们
的鼎力相助,以及那份对文
学的孜孜以求与无限热爱,
便没有本书的出版,在此,
向你们鞠躬致谢!在此还要
感谢那些为本书的出版付出
辛勤劳动的编辑和工作人员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
民族强。”在提倡文化强国
的今天,新时代需要普通人
用自己的语言和手中的笔书
写不平凡的人生去感染我们
身边的人和事,用正义的声
音去传播正能力量。编委会
总想把“好文章书系”出好,
不辜负作者和读者们的殷切
期望,但考虑的事情繁杂,
且书中作者大多出于自身对
文字的热爱,非专业作家,
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我
们怀着虔诚的心请求读者朋
友在欣赏本书时,宽容待见
,批评指正。
中国好文章”大赛编委会
精彩页
大衣的故事
冬至一过,气温骤降,即使在深圳这个年均温度很高的城市,也感到了寒意。周末,我和爱人去逛超市。超市的售衣架上挂满了新上市的冬装,琳琅满目,新潮时尚。我俩在标价一万五千元的貂皮大衣前驻足,年轻的售货员立刻走上前来,“先生,试穿一下吧,没关系的。”“好吧!”我说。当我脱去夹克,套上这件名贵高档的大衣,又拉上襟前的拉链后,爱人的脸上闪着欣悦的光彩,“啊,真好看,今天没带信用卡,不然我们就买了。”爱人的话不知是真是假,太出乎我的意料了。这几年我们退休后,分别在广深地区的教育和卫生部门受聘,经济状况好了许多,但也从没奢望过买这等名贵的衣服!我便对售货员说:“我们再转转,再瞧瞧。”过了两周,气温有所回升。阳光明媚,我和我的一个球友到市体育馆去买乒乓球拍,正碰上馆内搞展销,架起了好几个篷子,篷内所陈,让人目不暇接。我们有意无意地转悠着,在专卖皮草的篷区我又看见了好几件貂皮大衣,一瞧标价,比超市少了几千块,我的心“咯噔”一下。我的朋友怕那是假货,就说:“你卖的这貂皮怎么是黑的?”“貂皮不是黑的还会是白的?你懂不懂?”卖衣的那小伙操着一口纯正的东北口音,他的反问倒把我们问住了,我们装着想买的样子和他煞有介事地还起价来。最后,我说:“既然你不肯降价,那我也得回去和太太商量一下看值不值得买。再说,深圳这地方,你不知道?买了它一年也穿不了几天,买它还不是为了好玩。”“那你就押一百元放在这做订金吧!”“订金?那就不必要咯。放心吧,我们会来的。”
如此昂贵的服饰,那毛茸茸的内衬,那细腻柔软的貂皮外套,披上它如同置身于温室之中。看着它们,竟想起了我青年时的一些事情。
那是一九五八年八月,我进入郴州苏仙岭下的师范学校学习。报名的第二天,学校发的不是新书,而是一根扁担、两个竹筐,要我们上山挑矿石。老生已经在校内砌起了两个土高炉,炉顶冒着火苗,炉下的风箱由八人一组轮流着拉,拉得呼啦啦地响。那其实是战国时期的冶铁方法,所炼出的生铁也被证明不能用于现代工业。年底,校领导又有所谋划,要在苏仙岭的一个山坳建水库。动工前夕,北风呼啸,下着冻雨,全校师生聚在大礼堂听动员报告。台下的同学大多数来自农村,衣衫单薄,个个冻得瑟瑟发抖。白天的我们泡在雨里、水里、雪里、泥里,傍晚收工回来,大家围着炉子取暖。此时,不能离炉子太近,那样的话,热气扑到脚上,脚会像针刺一样疼,得离炉子远点,慢慢地让身子暖和起来。
我的个子又长了,一套旧棉裤极显狭小,尤其是裤管,悬在踝骨之上。我把棉裤拿到街上想找专搞缝补的老太太把棉裤接一截,我问她要多少钱,“五角钱。”“三角吧?”“不行,里面要镶棉花,很麻烦的。”那时,一角钱能买四个油饼,五角钱就可以买二十个油饼,我们每餐每人一钵饭,油水又少,哪里够吃!结果,我没接棉裤,省下的五角钱买了二十个油饼吃。两个星期后,五角钱没了,可是整个冬天都很冷!怎么办呢?晚上我躺在床上想,何不把那棉裤改成个小袄,粗针大麻线,我自己就可以搞定,反正是穿在里面。第二天,我找了剪刀、粗针和长线,一个人躲在宿舍里按照心里想的去做,襟前没用扣子,只钉了三对带子。做好后,我穿上,再套上旧棉衣,唔哇!有了两层棉,暖和多啦,我心里好高兴啊!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马田煤矿子弟学校教书,正值一九六一年,各种生活物资的供应更为紧张,油、布和各种生活用品定人定量——油每人每月只限三两,布票每年一丈二,肥皂、毛巾、鞋袜、白糖、烟酒等,无一不凭票购买。票发到单位,经民主评定分配给最需要的同志。转眼冬天就来了,矿井下的温度比地面更低。我原先的冬装离校时就没要了,怎么过冬呢?我得到了许多同人的关心,有一位从机关调到学校的老师给校长提了建议,是否可以向矿领导申请一件矿工的棉工作服。校长叫欧阳盛惠,她曾经是省级优秀教师,二话没说,当即把我带到了矿党委副书记张建光的家里。
张书记和他的爱人都是南下的老干部,我们走进他家时,他正坐在煤炉火边,炉上罩着一个竹笼,竹笼上烤着婴儿的尿布。我们刚坐下,欧阳校长就开门见山,代我说明了来意。
P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