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所收的文章,按年份和内容看来,大致可划分为几个阶段:20世纪的50年代到70年代,主要是介绍现代语音实验方法及普通话语音的声学分析;80年代到90年代,集中在普通话声调和语调变调规则的研究;90年代后期,开始了普通话语音合成规则的建立,和提高合成自然度方案的设计,以及韵律变量规律的探索;最近由于感到汉语语音和韵律的演变总是和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同步的,例如从传统的诗文用字、音乐节奏、书画笔法等文学艺术之中,都可归纳出若干与语音韵律相对应的规律,而从中得到启发,这也许有助于今后语音变量规则的建立。
普通话元音和辅音的频谱分析及共振峰的测算
发音部位:一项对北京话擦音与塞擦音的调查
普通话辅音不送气/送气区别的实验研究
普通话CVCV结构中不送气塞音协同发音的实验研究
普通话清擦音协同发音的声学模式
普通话零声母音节起始段的声学分析
试论普通话语音的“区别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普通话语句中的声调变化
普通话三字组变调规律
普通话四字组韵律变量的处理规则
为改进合成普通话口语自然度所需韵律特征规则的设计
汉语声调研究的两个发展阶段:一千四百年/七十年——为刘复大师百年诞辰纪念而作
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声调研究上的贡献
试论汉语的声调和节奏——从胡乔木的提问谈起
普通话语调规则
汉语普通话语调的基本调型
普通话语调分析的一种新方法:语句中基本调群单元的移调处理
普通话语调中短语调群在不同音阶的调域分布新探
普通话不同语气语调的可预测性-
从声调与乐律的关系提出普通话语调处理的新方法
书话同源——试论草书书法与语调规则的关系
试论普通话中韵律规则与其他若干学科中韵律规则的共性
试论合成普通话口语自然度所需的韵律特征规则
用于普通话语音合成的“韵律标记文本”的设计
面向汉语口语文一语合成的“全语音标记文本”(APLT-I)设计方案
普通话语音合成中协同发音音段变量的规正处理
为提高汉语语音合成自然度的语音变量规正方案
普通话语音合成中有关自然度的韵律变量问题
中国音韵学和语音学在汉语言语合成中的应用
语音杂谈
补听缺斋语音杂记
试论“人一机对话”中的汉语语音学
人类能脱离口腔而单用声带说话吗?——追述一次单用声带发音的实验研究
阮啸新探
我的音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