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小屋》是美国女作家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的杰作,是其九卷一辑“小屋”丛书中的一本。“小屋”丛书描写主人公劳拉在威斯康星的小木屋出生,到她在达科他地区结婚所度过的美好时光,在美国久享盛名,尽人皆知。丛书以引人入胜的描写和栩栩如生的插图吸引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乃至成千上万的成年读者。根据“小屋”丛书拍成的电视剧系列更是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作者以充满诗意的笔调描述了他们纯朴的生活,善良的人性,给读者展示了一幅令人流连忘返的田园生活的画卷。我们把这本书译成中文,敬献给中国的读者,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本书是极好的英语读物。本书写的是普通人的家庭生活,文字通俗简洁,使用的英语大都是日常生活用语;本书是一本儿童文学经典名著,故事虽然简单但描写却引人入胜,书中的故事情节、一个接一个的动作,动词用得非常生动,读来饶有趣味;书中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劳动、草原风光等等的描写,所用英语语言程度适当。通过阅读本书,读者的英语水平必定会有切实的提高。
《草原小屋》是美国女作家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的杰作,荣获世界著名儿童文学奖——纽伯瑞奖。曾多次被搬上银幕是,深刻影响美国几代人的成长,是美圆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之一。
《草原小屋》描写19世纪70年代英格尔斯一家在俄克拉何马州的草原上过着纯朴而快乐生活的动人故事。主人公劳拉生于威斯康星州的一个森林里。由于森林里人多起来了,劳拉的父亲带着一家人来到俄克拉何马州,在那儿的草原上,他们建起了自己的小屋,结交了一些好朋友,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是充满爱和欢笑。在那儿,孩子们从小受到诚实、善良和爱的教育,他们吸吮着大自然的芬芳,陶醉于纯朴而甜美的生活和绚烂明媚的草原风光。作者以充满诗意的笔调描述了他们纯替的生活,善良的人性,给读者展示了一幅令人流连忘返的田园生活的画卷。
Chapter 1 Goirlg West
1 去西部
Chapter 2 Cfossing the Creek
2 过河
Chapter 3 Camp on the High Prairie
3 草原宿营
Chapter 4 Prairie Day
4 草原上的一天
Chapter 5 The}touse On the Prairie
5 草原上的屋子
Chapter 6 Movirlg In
6 搬进新房
Chapter 7 The Wolf-pack
7 狼群
Chapter 8 Two Stout Doorls
8 两扇结实的门
Chapter 9 A Fire on the Hearth
9 壁炉中的火
Chapter 10 A Roof and a Floor
10 屋顶和地板
Chapter 11 Indians in the House
11 印第安人进屋了
Chapter 12 Fresh Water to Drink
12 清凉的饮用水
Chapter 13 Texas Longhorns
13 得克萨斯长角牛
Chapter 14 Indian Camp
14 印第安人的营地
Chapter 15 Fever’n’Ague
15 疟疾
Chapter 16 Fire in the Chimney
16 烟囱起火
Chapter 17 Pa Goes to Town
17 爸爸进城去了
Chapter 18 The Tart Indian
18 高个子印第安人
Chapter 19 Mr.Edwards Meets Santa Claus
19 爱德华兹先生遇上圣诞老人
Chapter 20 A Scream in the Night
20 半夜的尖叫声
Chapter 21 Indian Jamboree
21 印第安人大集会
Chapter 22 Prairie Fire
22 草原大火
Chapter 23 Indian War—cry
23 印第安人的战斗呐喊
Chapter 24 Indians Ride Away
24 印第安人骑马离开
Chapter 25 Soldiers
25 士兵
Chapter 26 Going Out
26 启程
1 去西部
很久以前,在今天所有的爷爷、奶奶还是小男孩和小女孩,或是襁褓中的婴儿,或者甚至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带着玛丽、劳拉和小卡里离开了他们在威斯康星州大森林中的小屋,他们赶着马车走了,把小屋空荡荡、孤零零地留在了高高树林中的那片空地上。从此以后,他们再也没有见到那座小屋。
他们要去印第安地区。
爸爸说眼下大森林里人多起来了。劳拉经常听到斧子砍树的咚咚声,但那不是爸爸的斧声;她还经常听到枪声的回音,但那也不是爸爸的枪发出的。小屋前面的小路已变成了大道,几乎每天都有马车吱吱嘎嘎慢慢悠悠地经过这条大道;每逢这时,劳拉和玛丽总是停下玩耍,用惊奇的目光不停地盯着马车看。
野生动物不喜欢在人多的地方栖息,爸爸也不喜欢。爸爸喜欢那种能让野生动物不受惊吓地生活的地方,他喜欢看到小鹿和它们的妈妈在有树荫的树林里向他张望,他喜欢看到胖乎乎、懒洋洋的熊在野浆果地里吃野果。
在漫长的冬夜里,爸爸和妈妈聊西部。在西部,地是平坦的,没有树林;草长得又密又高。在那里,野生动物四处游荡,寻觅食物,仿佛它们是生活在一片一望无际的牧场上,那里没有定居者,只有印第安人住在那里。
晚冬的一天,爸爸对妈妈说:“既然你不反对,我已决定要去看看西部。有人答应买下我们这块地,我们现在卖掉它,能得到一大笔钱,足够我们在一个新地方建一个新家了。”
“噢,查尔斯!我们必须现在走吗?”妈妈说。天气非常寒冷,而温暖的小屋又特别舒适。
“如果我们要今年离开,就必须马上走,”爸爸说,“冰裂开以后我们就无法过密西西比河了。”
于是,爸爸卖掉了小屋,卖掉了母牛和小牛。他用胡桃木制作了篷架,然后把篷架竖着紧固在马车车厢上。妈妈帮着爸爸把白色的车篷罩在篷架上。
在早晨到来之前,天色微暗,妈妈轻轻地摇醒玛丽和劳拉,让她们起床。在火光和烛光的照耀下,她给她们梳洗,给她们穿得暖暖和和的:先穿上红色长法兰绒内衣,然后再穿上羊毛裙子、上衣和长筒毛袜。最后穿上短大衣,戴上兔皮兜帽和红色纱手套。
小屋里的所有东西统统放进了马车,但床、桌子和椅子留下了,他们不需要带这些东西,因为爸爸总是可以做新的。
地上有薄薄的积雪。空气清冷,天空黑暗。干裸的大树耸立着,正对着天上寒冷的星星。但在东方,天空是苍白色的,在灰蒙蒙的树林中出现了的亮光,那是爷爷、奶奶、姑姑、叔叔和堂兄妹们坐着几辆马车来了。
玛丽和劳拉紧紧地搂着她们的布娃娃,默不作声。堂兄妹们站在旁边看着她们,奶奶和姑姑们一次又一次地拥抱和亲吻她们,跟她们道别。
爸爸把他的枪挂在车篷内的篷架上,这可以使他很快地从座位上够到它。他把子弹袋和火药筒挂在枪下面。然后他又小心翼翼地把提琴盒放在枕头之间,这样,无论马车怎么颠簸,也不会弄坏提琴。
叔叔们帮爸爸把马套上车,大人让堂兄妹们亲吻玛丽和劳拉,孩子们都照大人的吩咐做了。于是,爸爸抱起玛丽,然后抱起劳拉,把她们放在马车后部的床上,他帮助妈妈攀上马车的驭手座位,奶奶将小卡里递给了妈妈。爸爸跃上了马车,坐在妈妈身旁。那条虎斑斗牛犬杰克走到马车下边。
就这样他们全家远离了小木屋。小屋的百叶窗是关着的,所以小屋看不见他们离别的情景。小屋的外面是木围栏,在它前面有两棵高大的橡树,到了夏天,这两棵橡树就用树叶为玛丽和劳拉搭成绿色的“屋顶”,让她们在下边玩耍。这就是他们临别时看到的小屋的样子。 爸爸保证,等他们到了西部,劳拉可以看到印第安小孩。
“印第安小孩什么样?”她问他。他说:“印第安小孩就是小小的棕色的印第安宝宝。”
他们赶着马车穿过覆盖着白雪的树林,走过一条长长的路,最后来到了丕平小镇。玛丽和劳拉以前来过这里,但今天它看上去却完全不同了。商店和家家户户的门都关着,树桩上覆盖着雪,没有小孩在外面玩耍。树桩之间堆放着大捆大捆的木材。只能看到两三个脚穿靴子、头戴皮帽、身穿鲜艳花呢格子大衣的大人。
妈妈、劳拉、玛丽在车里吃面包和糖蜜,马吃草料袋里的玉米,而爸爸到商店里出售毛皮,换回在旅途中需要的东西。他们不能在这个镇上逗留太久,因为他们必须在那天过湖。
宽大的湖面平坦、光滑、洁白,一直伸向灰色的天边。马车压出来的车印跨越湖面,向远方延伸,使你看不到它们去向何方,最后在远处完全消失。
爸爸赶着马车出了小镇,沿着那些车印来到结冰的湖上。马蹄响着单调的嗒嗒声,车轮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小镇在后面变得越来越小,最后连那高高的商店也变成了一个黑点。马车的周围什么也没有,只有空旷而寂静的空间,劳拉感到索然无味。但是,爸爸坐在马车上,还有杰克在马车下奔跑。劳拉知道,只要爸爸和杰克在,她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最后,马车又上了一个土坡,土坡上又出现了树林。在树林中也有一座小木屋。于是劳拉感觉好受多了。
小屋里没有人住,它是一个露营的地方。这是一座小房子,说来奇怪,里边有个大壁炉,靠着墙壁有简陋的床铺。爸爸在壁炉里生起火以后,屋子里就暖和了。那天夜晚,玛丽、劳拉、小卡里随妈妈睡在壁炉前的地铺上,爸爸睡在外面的马车里,守卫着小屋和马匹。
夜里,一种奇怪的声音把劳拉吵醒。这声音听起来像枪声,但它比枪声要尖要长。劳拉一次又一次地听到这种响声。玛丽和卡里都睡着了,但她睡不着,一直到黑暗中传来妈妈温柔的声音。妈妈说:“睡吧,劳拉,那只是冰裂开的声音。”
第二天早晨,爸爸说:“幸亏我们昨天过了湖,卡罗琳。真不知道冰会在今天裂开。我们过湖太晚了,不过还算走运,我们走到冰湖中央时冰没有开始裂。”
“我昨天就想到这点了,查尔斯。”妈妈温柔地答道。
劳拉以前没想过这件事,可现在她在想:如果马车从冰上面经过时冰裂了,他们全都会掉入那辽阔大湖中央的冰冷水中,那将出现怎样可怕的情景?
“你要吓坏人了,查尔斯。”妈妈说。爸爸把劳拉拥入他那安全、宽大的怀抱中。
“我们已经过了密西西比!”爸爸说,高兴地拥抱着她:“你来半品脱甜苹果酒,喝个半醉。怎么样?你喜欢去印第安人居住的西部吗?”
劳拉说喜欢,她问爸爸他们现在是否已经到了印第安地区。不,他们还没有到,他们在明尼苏达。
到印第安领地的路很远很远。几乎每个白天,马都尽量地多跑路,几乎每个夜晚,爸爸和妈妈都在一个新的地方扎营。有时他们不得不在一个露营点停留好几天,因为河水泛滥,他们得等水位退下之后才能过。他们渡过了无数的河流。他们看到过许多陌生的森林和山丘,还看到过更加陌生的没有树木的地方。他们还从长长的木桥上过河。现在他们来到一条大河面前,河上没有桥,河水泛着黄色的浊流。
P3-13
《草原小屋》是美国女作家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的杰作,是其九卷一辑“小屋”丛书中的一本。“小屋”丛书描写主人公劳拉在威斯康星的小木屋出生,到她在达科他地区结婚所度过的美好时光,在美国久享盛名,尽人皆知。丛书以引人入胜的描写和栩栩如生的插图吸引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乃至成千上万的成年读者。根据“小屋”丛书拍成的电视剧系列更是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草原小屋》描写19世纪70年代英格尔斯一家在俄克拉何马州的草原上过着纯朴而快乐生活的动人故事。主人公劳拉生于威斯康星州的一个森林里,由于森林里人多起来了,劳拉的父亲带着一家人——劳拉的母亲卡罗琳、她姐姐玛丽、劳拉以及她妹妹卡里来到俄克拉何马州,在那儿的草原上,他们建起了自己的小屋,结交了一些好朋友,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是充满爱和欢笑。在那儿,孩子们从小受到诚实、善良和爱的教育,他们吮吸着大自然的芬芳,陶醉于纯朴而甜美的生活以及绚烂明媚的草原风光。但是,那个草原是印第安人的领土,美国政府要求白人居民离开那里,英格尔斯一家再一次迁徒,离开了草原。
作者以充满诗意的笔调描述了他们纯朴的生活,善良的人性,给读者展示了一幅令人流连忘返的田园生活的画卷。我们把这本书译成中文,敬献给中国的读者,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本书的第一章至第十章、第二十四章、二十五章由章婉凝译出,第十一章至第二十章由朱玲译出,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六章由朱玲和艾桂梅合作译出。由于译者水平有限,译稿中可能还存在不少误译,敬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