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搜集十二篇论文,虽系论文集的形式,但却是依刑法体系加以安排。内容以刑法规范适用基本原则的检讨为始、渐次检讨刑法学所未真正关注的行为主体定位问题,延伸至特殊犯罪类型的参与关系的检讨,到刑法参与拟制规范重新思考,乃至犯罪行为资格与界线认定问题、不能未遂的正当性,以及竞合论的回顾与前瞻,竞合论若干概念的厘清,以及刑罚法律效果的认知,进而关于刑事法规范体制中,特别法问题的批判,刑法修正性犯罪的诸多问题,以及少年事件处理法的法制动向等,在本书中作一个体系性与逻辑性的编排。期望能提供给对刑法学研究有兴趣者一个较有体系性的架构。
本书以《刑法的思与辩》为名,主要的意义,乃在于思维的出发点,系以逻辑的思维与辩证为基础,对于刑法学理较少研究的领域或是既有的问题,重作思考。编排的方式,亦系以刑法论理架构为主轴,希望能从思辩过程中,重新界定刑法学中基础理念及个别概念的判断标准。内容的安排,系以刑法变更适用的问题为引导,对此问题辅以具体的变更适用问题,固有图利罪修正的适用检讨,“惩治盗匪条例”废除后的法律适用问题分析;次而检视刑法所未真正关注的行为主体定位问题,并连带触及由行为主体所生之参与关系问题的分析;再者,在行为阶段的规范中,重新思考不能未遂规范存在的正当性,进而推展到竞合论问题的回顾与前瞻,并检讨若干误用竞合观念的情况;另有“刑法修正”中对于法律效果刑罚、累犯及假释修正的若干意见,以及涉及特别法的“贪污治罪条例”适用问题、性犯罪刑法修正的比较检讨、少年事件处理问题的若千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