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19世纪北京、巴黎和伦敦的货币形式与它们之间的汇率、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发现了不少相关学术著作(包括许多著名专家和学者在内)、文学作品(包括一些著名作家)中的误读之例,首次揭发了一直以来被认为“廉洁”的英国人赫德和金登干在中国海关任职时的贪污事实。是一部既有学术含量,又有趣可读的专著。
十九世纪北京人、巴黎人、伦敦人所使用的货币是银两、铜钱、法郎和英镑。这些货币的具体形状,购买力和彼此之间的兑换关系对当时人来说是不用解释的。时过境迁,今天的读者对十九世纪的货币就产生了陌生感。
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读者读懂十九世纪的货币。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十九世纪中国、法国、英国货币制度的基本知识。第二、三、四章分别介绍十九世纪北京、巴黎、伦敦的物价和收入水平。第五章通过实例说明读懂钱数对文学、历史、政治和经济研究的重要性。例如,了解十九世纪巴黎的房价帮助作者发现了晚清海关洋人赫德、金登千贪污大量钱财的事实。这一发现埘目前流行的所谓洋人赫德领导下的海关是晚清最廉洁的政府机构的观点的依据提出了疑问。
本书附录《清朝京师京钱考》考据出晚清北京私人钱铺开出的京钱票足一种奇异衍生金融产品。当时户部官员对京钱票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决策失误,最终导致光绪九年——十四年朝廷在北京取消大钱,恢复制钱计划的失败。
前言 1
第一章 19世纪中国、法国和英国货币制度的基本知识 1
第一节 中国的货币制度 1
第二节 法国的货币制度 20
第三节 英国的货币制度 24
第四节 英镑、法郎和银两的汇率 29
第二章 北京的物价和收入水平 33
第一节 北京的物价水平 37
第二节 19世纪80年代北京五口富裕之家年开支的估算48
第三节 北京家庭的收入水平 62
第四节 晚清京官吏员的收入 66
第三章 巴黎的物价和收入水平 86
第一节 巴黎的物价水平 88
第二节 巴黎家庭的收入水平 99
第四章 伦敦的物价和收入水平 104
第一节 伦敦的物价水平 105
第二节 伦敦家庭的收入水平 118
第三节 19世纪80年代英国文职官员的薪水 125
第五章 读懂过去钱的大小之意义 131
第一节 文学中的例子 131
(一)《邦斯舅舅》 132
(二)《夫妻生活的烦恼》 133
(三)《公务员》 133
第二节 历史学中的例子 136
(一)赫德花公家的钱太浪费 136
(二)半年房租花5万法郎太“离谱” 137
(三)金登干在中国海关贪污的证据 139
(四)赫德在中国海关贪污的证据 148
第三节 经济史中的例子 155
(一)发现和读懂“京钱” 155
(二)“京钱”含义的两重性和光绪九年至十四年的北京金融危机 165
(三)19世纪银两与英镑的汇兑率 170
(四)清朝江南的煤价与“能源荒” 171
附录 清朝京师“京钱”考 173
后记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