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梅骨芳华(梅兰芳极限片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谷粮编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四大名旦[壹]

20世纪20年代,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在舞台上出现了一批独具天赋、造诣过人的表演者,他们在舞台表演上各具所长,并拥有各自的观众群,改变了过去以生角行当为主的局面。其中以梅兰芳、尚小云(1900-1976)、程砚秋(1904-1958)、荀慧生(1900-1968)四人最具有代表性,被称为“四大名旦”。

关于“四大名旦”称谓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其实,京剧“四大名旦”产生的历史过程极具戏剧性,简单说,京剧“四大名旦”的最后定局,是由“四个人”和“一报、一刊、一张唱片”所促成。“四个人”分别是听花、刘豁公、苏少卿和郑子褒(即梅花馆主);“一报”是北京《顺天时报》;“一刊”是上海大东书局的《戏剧月报》;“一张唱片”是长城唱片公司出的京剧《四五花洞》。听花是《顺天时报》的主笔,为“鼓吹新剧,奖励艺员”,于1927年6月举办了“征集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活动,“五大名伶”即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徐碧云五人,参选新剧各伶均为五种,如梅兰芳的参选新剧包括《洛神》《太真外传》《廉锦枫》《西施》《上元夫人》,投票须剪取该报所印专用表格,然后以名伶所得票最多者各一出为当选。截止7月20日,总投票数共14090余张,结果梅兰芳的《太真外传》以1774张票当选,尚小云的《摩登伽女》以6628张票当选,荀慧生的《丹青引》以1254张票当选,程砚秋的《红拂传》以5985张票当选,徐碧云的《绿珠》以1709张票当选。这次投票是对五大名伶新剧目及个人社会影响的一次推动和宣传,为后来的“四大名旦”的产生打下了基础。之后,在梅花馆主的建议下,《戏剧月报》主编刘豁公于1929年筹力、了一次以“四大名旦”为题的征文和“四大名旦”特号,其中,以戏曲评论家苏少卿的《四大名旦论》为代表的品评最具有代表性。1931年,《戏剧月报》还发表了观众对“四大名旦”艺术优点诸多项目的统计比较表,使“四大名旦”称号由此叫响。1932年春,长城唱片公司经理梅花馆主约请“四大名旦”以各人唱一句的形式合灌《四五花洞》一片,最终奠定了“四大名旦”的地位。

从京剧发展史看,四大名旦的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兴盛期的重要标志,京剧由此进入一个灿烂绚丽的崭新阶段。四大名旦在整个京剧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影响极其深远。

四大名旦[贰]

梅兰芳位列“四大名旦”之首,他在这四位中年龄最大,也成名最早。他的表演雍容华贵,自然大方,完全大家风范,为形成京剧艺术的鼎盛局面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随之尚小云奇峰突起,享誉成名,他以刚为表演特色,刚毅果断,有如巾帼英雄。程砚秋虽年纪最小,但他的表演稳重端庄,悠闲贞静,如一大家闺秀。三人于20世纪20年代初,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原唱梆子的白牡丹,改演京剧后易名荀慧生,他的表演以柔为主,娉婷婀娜,俊俏风流,十足小家碧玉,最终与梅、程、尚并驾齐驱。他们各具所长,各有所专,开辟出新的艺术途径,从而逐渐创出了各自的流派,形成了公认的“四大名旦”之称号。

四大名旦[叁]

在“四大名旦”的称号逐渐深人人心的同时,他们同台演戏的机会也开始多了起来。但他们各有各的班底,各有各的拿手戏,能让四大名旦荟萃于一堂的,往往是义务戏和堂会戏。当时,有一些剧照展现三大名旦共唱一台戏的场景,常见的三人剧照包括京剧《虹霓关》与昆曲《西厢记·佳期》。在《虹霓关》中,梅兰芳饰演王伯当,程砚秋饰演丫环,尚小云饰演东方氏;《西厢记·佳期》一出中,由程砚秋饰演崔莺莺,梅兰芳饰演红娘,尚小云反串饰演张生一角。至于四大名旦同场演一出戏就更难遇到,他们曾共同客串《金花聚妖》、共同反串《八蜡庙》,此外,最重要的合作就是在1931年6月为上海杜月笙的杜氏祠堂落成演出的《五花洞》。

梅兰芳与“新戏”

梅兰芳早年专丁青衣,从1902年8岁开始学戏到成名以前,主要的演出剧目都是《彩楼配》《三娘教子》一类的青衣戏,但在他1913年上海演出的剧目中,出现了《穆柯寨》《虹霓关》等不属于青衣行当的剧目。通过沪上演出,他开始接触到“新戏”,回北京后就创编了第一部古装戏《嫦娥奔月》和第一部时装戏《孽海波澜》,创造了很多新的艺术表现手法,载歌载舞。到1916年,他先后创编了用古装演出的《黛玉葬花》《天女散花》《千金一笑》,用戏装演出的《牢狱鸳鸯》《童女斩蛇》等,还编演了《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三部时装戏,出现了一个创编高潮。同时,他开始对传统剧目进行整理,并学习了大批皮黄戏传统剧目和昆曲折子戏来丰富戏曲演出。之后几年,梅兰芳的新剧创作无论是题材处理还是唱腔表演,都有明显提升,如细腻精炼、造型优美的《霸王别姬》,生旦兼演的《木兰从军》,篇幅简洁、极富意境的《洛神》,情节巧妙、言辞风趣的《凤还巢》。“九一八”事变之后,梅兰芳虽然只写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两部作品,但这两部作品都是针对当时民族的苦难而创作的,动人心弦。解放后,梅兰芳继续发挥舞台演出和戏曲创作活力,《宇宙锋》等梅派剧目的整理加工,就是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改方针指导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梅兰芳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而创作的《穆桂英挂帅》,是他最后一部作品,也是梅派剧目经典,梅兰芳在舞台上饰演穆桂英的同时,也印证了自己舞台生涯成长的全过程。P17-23

目录

壹·梅风弹弦

贰·华之瑰宝

叁·兰韵击节

肆·芳音缭绕

序言

我父亲梅兰芳先生离开我们已经50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他在戏曲舞台上塑造的众多经典人物形象也将长久地为人们所怀念。

众所周知,梅兰芳的一生德艺双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他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勤学苦练,勇于创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美的形象,被誉为“美的化身”。他开创的“梅派”艺术,体现了中正平和的古典美学理想,是中国京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他好学深思,将中国戏剧理论提升到新的高度。总之,梅兰芳以精湛的艺术、不朽的品格,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自1962年8月8日我国发行纪念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逝世一周年的邮票以来,小小的邮票就成了纪念梅兰芳先生的一种别具一格的形式。方寸之间,父亲风采依旧,足以承载久远。后来,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陆续发行了梅兰芳及其京剧艺术题材的邮票、明信片、纪念封等,这说明梅兰芳与京剧艺术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一了‘一定的影响。

这本《梅骨芳华——梅兰芳极限片集》的出版,是这些年来发行的梅兰芳纪念邮票与明信片的一次综合展现。这本书将精美邮票、珍贵明信片和纪念邮戳三者合而为一,以珍贵的梅兰芳专题极限片,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父亲的人生轨迹、舞台生涯、经典剧目、梅派风韵和国际影响,呈现出他光辉灿烂的一生,再现了艺术大师的风采,是一部将集邮艺术与京剧大师辉煌人生融为一体的作品。

在本书将要付梓之际,我要感谢集邮界人士以这种方式来纪念梅兰芳先生,感谢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精心制作。这让我看到,当代仍有许许多多的人热爱京剧,热爱梅派艺术,热爱梅兰芳。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努力,继续传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发扬我们宝贵的民族精神。

梅葆玖

2016年3月19日

内容推荐

谷粮编著的《梅骨芳华(梅兰芳极限片集)》一书,将珍贵明信片、精美邮票和纪念邮戳三者合而为一,以明信片的内容为线索,图文并茂,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梅兰芳的人生轨迹、舞台生涯、经典剧目、梅派风韵和国际影响。呈现出他光辉灿烂的一生,再现了艺术大师的风采。是一部将集邮艺术与京剧大师辉煌人生融为一体的精美画册。

编辑推荐

谷粮编著的《梅骨芳华(梅兰芳极限片集)》的出版,是对梅兰芳大师的一种崇敬与缅怀,是一种继承与弘扬。梅兰芳不仅是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和“梅派”艺术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公认的戏剧家、表演创新家、舞蹈家、作家和画家。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已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更可贵的是梅兰芳与卓别林、泰戈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罗素、萧伯纳、杜威等国际大师有过交往并建立了深厚友谊,同时也让中国京剧艺术跻身世界戏剧之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