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葫芦工艺宝典
分类
作者 赵伟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葫芦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越来越少见葫芦制成的生活用品的今天,它却作为一种可供创作的艺术载体,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本书作者痴迷葫芦,希望通过与读者共享其多年来从事葫芦种植、创作和收藏的经验、心得,让读者全面了解葫芦文化,掌握葫芦的制作工艺。书中详细介绍了葫芦的种类、艺术表现、加工和制作的各种相关工艺,以及近三十种葫芦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堪称葫芦工艺的宝典,具有较高的参考和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痴迷葫芦,希望通过与读者共享其多年来从事葫芦种植、创作和收藏的经验、心得,让读者全面了解葫芦文化,掌握葫芦的制作工艺。书中详细介绍了葫芦的种类、艺术表现、加工和制作的各种相关工艺,以及近三十种葫芦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堪称葫芦工艺的宝典,具有较高的参考和收藏价值。

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需要多年的实践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到的,而对于广大葫芦爱好者而言,所需要的是通过参与和学习,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对葫芦艺术家和销售商而言,广大葫芦爱好者是一个消费群体,有了他们才能使葫芦艺术更好地传播,才能使更多的人群进入葫芦艺术这个领域。

目录

第一章 葫芦

 一、葫芦的由来

 二、葫芦与民俗

 三、葫芦的产地

 四、葫芦的用途

(一)食用

(二)药用

(三)乐器

(四)日常器用

 五、葫芦的种类

第二章 葫芦的艺术特点与创作表现

 一、葫芦艺来的特点

 二、葫芦创作的表现方法

第三章 葫芦工艺技法

 一、制作工具与材料

 二、葫芦加工技法

 三、葫芦制作技法

(一)葫芦烙画技

(二)葫芦雕刻技

(三)葫芦漆艺技法

(四)葫芦范制技法

(五)葫芦勒扎技法

(六)葫芦押花技法

(七)葫芦针刻技法

(八)葫芦结扣技法

(九)葫芦彩绘技法

(十)葫芦镶嵌技法

(十一)葫芦编织技法

(十二)葫芦匏塑技法法

(十三)葫芦作旧技法

第四章 葫芦工艺应用

(一)葫芦灯制作

(二)葫芦笔筒制作

(三)葫芦虫具制作

(四)葫芦花瓶制作

(五)葫芦鸟巢制作

(六)葫芦首饰制作

(七)葫芦酒具制作

(八)葫芦切割技法

(九)葫芦表制作

(十)葫芦包制作

(十一)葫芦吊饰制作

(十二)葫芦鸟制作

(十三)葫芦罐制作

(十四)葫芦壶制作

(十五)葫芦花环制作

(十六)葫芦人物制作

(十七)葫芦车饰挂件制作

(十八)葫芦笔杆制作

(十九)葫芦社火制作

(二十)葫芦碗制作

(二十一)葫芦华服制作

(二十二)葫芦刺绣制作

(二十三)葫芦喜娃娃制作

(二十四)葫芦钱串子制作

(二十五)葫芦花篮制作

(二十六)葫芦贴纸制作

(二十七)葫芦玩具制作

(二十八)塑骨葫芦制作

(二十九)葫芦景泰蓝制作

试读章节

二、葫芦与民俗

民俗研究者认为,吉祥的葫芦满足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葫芦文化,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一支,是全人类的财富。

我国至少有20多个民族拜匏,也就是崇拜葫芦。上古神话中作为人类始祖的伏羲、女娲,皆看作是葫芦的化身。上古神话中还有“开天辟地”的始祖盘古,“‘盘’与‘奭’古通用,‘古’与‘瓠’音近,‘盘古’即为‘奭瓠’,而‘爽瓠’就是葫芦。”总之,创造人类及世界万物的始祖乃是葫芦转化,至于为什么以始祖为葫芦的化身,是因为葫芦多子,是子孙繁殖的最好象征。

合卺,过去人们作为结婚的代称。《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人,共牢而食,合卺而醑,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从这段记载看,“合卺”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流行,具体方式是,将一个葫芦剖为两个瓢,用一根线系住两个瓢的柄端,合起来依然是个完整的葫芦,故名合卺。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各执此物的一半饮酒漱口,叫“合卺而醑”。隋唐以后,合卺仪式更趋复杂,依旧用葫芦瓢作为盛酒器。行礼时,须新郎新娘互相传饮,美称“交杯酒”或“合欢酒”。饮完后,再把这对葫芦瓢往地上一扔,如果是一爿朝天,一爿俯地,便称“大吉”。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然后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直到现代,交杯酒还是婚礼上的重要项目,在一些农村地区,剖瓠为勺共饮喜酒的旧俗也依然保留着。由此看来,宋词《少年游》所谓“合卺杯深,少年相睹欢情切”的意境,长期以来确已成为有情人终成眷属时的共同心理。

葫芦有多种造型的吉祥图谱,表明了葫芦在中华民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因它是草本植物,其枝茎称为“蔓”。“蔓”与“万”谐音,“蔓带”与“万代”谐音。“福禄”“万代”即是“福禄寿”齐全,故它是吉祥的象征。葫芦与它的茎叶一起被称为“子孙万代”表意家族人丁兴旺、世世荣昌。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拉祜人把葫芦籽钉在小孩的衣领上以保佑孩子平安生长;姑娘和少妇则喜欢在领口、袖口、筒裙边绣上葫芦花纹以示吉祥;葫芦花洁白无瑕,象征着爱情的纯洁、痴情。一些小伙子也常在三弦和赠给姑娘的信物筒上,雕刻葫芦图案,象征爱情像葫芦花一样洁白、纯净。

端午节习俗,民间门上挂葫芦。也有民间传俗,说的是在某一年的五月初一,药王爷下凡,见到人间毒虫横行,瘟病四起,他就把自己装神药的葫芦挂在一家门口,灭虫降瘟,普救众生,留下了这一习俗。

三、葫芦的产地

现在国际上公认的说法是葫芦产自非洲。但据资料显示,亚洲的中国、印度,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非洲的埃及,都曾出土过石器时代的葫芦化石。早在近一万年前,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经生长着葫芦植物。据浙江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的考古发现,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开始种植葫芦,而用葫芦作为盛水的用具则要早于陶器和青铜器。在以后的岁月里,人们对葫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它的利用也愈来愈广泛,这些都说明,我国很早就有葫芦并被加已利用。

四、葫芦的用途

(一)食用

从古代人们就开始食用葫芦,而且吃法很多。在新鲜时做成蜜饯、小菜、晾成葫芦干丝后炒菜、烧汤、做馅,是当时的美味佳肴。他们还知道葫芦要在嫩时食用,成熟后便失去了食用价值。一般的食用葫芦是不苦的,但受到遗传、高温、干旱或植株受伤等因素影响,某些果实会出现发苦的现象。这种苦味来自葫芦苷B和其他一些有毒物质,受热后不宜分解,食用后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出现口干、恶心、呕吐、头昏、头痛、乏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造成心慌、腹痛、剧烈腹泻、大便出血等。因此,苦味的葫芦绝不能随便食用。

营养分析葫芦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葫芦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从葫芦中能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胡萝卜素在葫芦中含量较多,食后可阻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高血糖、癌症患者多食。

(二)药用

葫芦能盛药,世人皆知,其实葫芦本身也是药。鲜葫芦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C)、脂肪、蛋白质。葫芦味甘,性平滑无毒。其藤蔓,卷须,叶、花,果瓤及膜,种仁,干壳——甚至用旧的破瓢片均可入药,医治多种疾病。药理研究证实,葫芦的苦味质即“葫芦素”有较强的抗癌作用。东汉时期我国第一本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就有将“苦瓠”当作利尿消肿药物的记载。后来《伤寒类要》中也提到苦葫芦可用于治疗黄疸。《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以葫芦为药引或原料的药方不下三十几种。

(三)乐器

一提到葫芦乐器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葫芦丝,其实笙、竿是商周时期就有的葫芦吹奏乐器,葫芦还可以做成弦乐器或弹拨乐器。葫芦还可以做鸽哨。葫芦乐器在国外,特别是日本、欧美、非洲都非常流行,由于葫芦乐器演奏出的曲子非常接近西洋乐器,所以参与人数众多,已经成为乐器中的一朵奇葩。

世界各国葫芦乐器种类繁多,其中我国常见的有葫芦胡、葫芦琴、葫芦箫,另外我国葫芦乐器还有葫芦二胡、葫芦京胡、葫芦三弦、葫芦单弦、葫芦吉他、葫芦琵琶、葫芦手鼓等。

(四)日常器用

古人常用葫芦壳当作瓢盛水,当然也可以盛酒,做酒杯只能用小一些的葫芦,大葫芦则用来装酒,所谓“酒葫芦”是也。现在没有人再用葫芦作杯子喝酒了,但用它来舀水、挖面、盛东西还是很普遍的。在一些原始地区,至今还用葫芦做成饭碗、茶杯、烟斗等日用品使用的。

用葫芦装药也是古代的事情。用它保存药物确实比其他质地的容器如铁盒、陶罐、木箱等更好。因为它有很强的密封性能,潮气不易进入,容易保持药物的干燥,不易损坏变质。另外,葫芦还可以制作成舟具与农具。在非洲的一些地方,渔民用葫芦做成渔具上的鱼漂;非洲美洲欧亚大洋洲的一些国家还发行了带有葫芦图案的邮票。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古代葫芦还可以加工成火器,在战争中作为武器使用。P2-4

序言

人无辟,不可与交;从其无深情也;吾之辟,探究葫芦,用心良苦至极!

我常常被中国古代文化所吸引,包括书画、瓷器、古籍、钱币,它们虽然大多已残缺不全,但其感染力与震撼力并未因形体的消融和色彩剥落而减弱,反而因其加入了时间的痕迹与自然的造化,使之有如天成,变为永恒。我完全为之打动和吸引,并试图把它融入我的生命当中,力求达到一种境界。然而中国的文化太深奥了,根本无法包容,故从中选择了葫芦作为对中国文化的追忆。葫芦是我精神生活的支柱,葫芦收藏使我更多地了解了历史,而动手制作把玩葫芦,使我感悟了人生。

出于对葫芦的喜爱,决心为天下爱好葫芦的人打造一个温馨久恒的家园。不管是作、玩、藏、研都需要地方,考虑再三也没有想出一个理想的雅号,倒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亲戚家中悬挂着“壶庐”俩字。于是茅塞顿开,提笔写出“葫芦庐”三字,其中庐为居室,放葫芦的房子不就是葫芦庐吗?从此葫芦庐成为了我的工作阃和藏室,而葫芦庐主也就理所当然地印在了我的名片上。

我开始研究葫芦种植、加工、制作和收藏的有关史料文献,可惜的是,国内这方面的资料确实少之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不利于我国葫芦文化的发展和创新。通过潜心研究并借鉴国外介绍葫芦的一些资料。撰写出带有中国特色的葫芦种植技术和制作工艺技法,让更多种植葫芦、加工葫芦、制作葫芦、收藏葫芦的种植户、工艺师、收藏家和爱好者得到一些启迪。

在种植技艺上,葫芦强调因时因地,科学种植,要求注重管理,积累经验,强调错落有致、疏密有序,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着力解决“十关”,即选地、灭菌、施肥、搭架、择种、播种、掐尖、锄草、授粉、收获。

在艺术表现上,葫芦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从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与书画、雕刻等技艺同源,以及在达意抒情上都和用笔、用刀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葫芦同书法、绘画、篆刻等手法相互影响,形成了葫芦显著的艺术特征。

在把玩鉴赏上,葫芦强调品型俱佳,古色古番,要求把玩摩挲,紫润光洁,姿态横生,境界各异,纹饰丰富、赏心悦目,从高雅的装饰、多变的造型、精湛的工艺获得雍容华贵的效果。

当然,若从艺术性、收藏性讲,国外的葫芦文化更强调葫芦的实用性和工艺观赏性,其手法、文化内涵并不比国内好,但普及性却值得学习和借鉴。对于国外的葫芦爱好者们而言,他们并不希望用非常繁复的技术来“吓”跑爱好者,而是尽可能将入门技术讲解清楚,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葫芦文化。

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需要多年的实践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到的,而对于广大葫芦爱好者而言,所需要的是通过参与和学习,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对葫芦艺术家和销售商而言,广大葫芦爱好者是一个消费群体,有了他们才能使葫芦艺术更好地传播,才能使更多的人群进入葫芦艺术这个领域。

写作此书时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葫芦庐主 赵伟

2008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