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论著以伊春国有林区林权改革试点为依托,紧紧围绕林业产权这个核心问题,从重塑国有林区制度架构入手,在反复试验、反复总结的基础上求解论证。
在本部论著中,作者虽以国有林区的体制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但从根本上说却是对整个国有林区发展前景的关注,是对广大林区林业职工命运的关注,反映的是国有林区宏观的气象,而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具体问题,研究这些问题需要多学科知识,因而本书的学术视野也是十分开阔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研究/林业经济与管理学术文库 |
分类 | |
作者 | 许兆君 |
出版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部论著以伊春国有林区林权改革试点为依托,紧紧围绕林业产权这个核心问题,从重塑国有林区制度架构入手,在反复试验、反复总结的基础上求解论证。 在本部论著中,作者虽以国有林区的体制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但从根本上说却是对整个国有林区发展前景的关注,是对广大林区林业职工命运的关注,反映的是国有林区宏观的气象,而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具体问题,研究这些问题需要多学科知识,因而本书的学术视野也是十分开阔的。 内容推荐 实现国有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的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我国国有林区长期以来存在着资源性、结构性、体制性和社会性矛盾,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发展水平。而其中的主要矛盾是体制性矛盾,而体制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滞后。本研究综合运用国有资产管理理论、现代产权理论、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当前国有林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重点研究了市场调节为主、多元产权主体并存的国有林区新型产权制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型的林业价值理论体系——林业价值分类经营理论,将林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经营对象,确定价值经营主体,把握价值经营规律,以价值的增值为经营目标,实施分类经营,分类管理。提出国有林必须实行价值主体分置,把生态价值交给国家和社会,把经济价值交给个人和企业,国家最终减少对经济价值的追求,而始终致力于生态经营,把生态价值的发展与扩大视为自己的最高目标。之后,又战略性提出并确立了“远封近分、三林流转、大力发展民有林”的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模式,在不改变林地用途和所有权,不削弱森林、林地现有生态功能,总体上保持国有主体不变的基础上,适度引入民营机制和民间资本,激发群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促进林业建设投入的多元化、社会化,推动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林区经济的发展。并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了地方政府、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法律制度等如何进行角色转换和行为调整,适应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为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推进提供支持。最后,作者对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目录 序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现代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现状 1.3.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现状 1.3.3 林业产权问题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林业价值分类经营的林权制度改革理论 2.1 林业研究的系统论 2.1.1 林业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内涵 2.1.2 林业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层次 2.2 林业价值分类经营理论 2.2.1 林业价值的源泉 2.2.2 林业价值的形态 2.2.3 林业价值的经营 2.3 林业价值属性与林业产权制度的互动与协调 2.3.1 林业经济价值与私有产权互动架构 2.3.2 林业生态价值与公有产权架构 2.3.3 林业社会价值与公有产权架构 2.3.4 林业价值的产权模式与经营主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现实基础分析 3.1 国有林区现状 3.1.1 林业资源出现危机 3.1.2 林区经济出现危困 3.1.3 林区职工生活陷入困境 3.2 国有林区现状成因分析 3.2.1 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2.2 价值经营主体错位 3.2.3 国有林权模式的制度缺陷 3.3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动因及主要障碍分析 3.3.1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契机和动因 3.3.2 伊春国有林权改革的主要障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模式设计 4.1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产权模式 4.1.1 构建明晰化的国有林权 4.1.2 构建排他性的国有林权 4.1.3 构建可交易的产权 4.2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4.2.1 远封近分的机制设计 4.2.2 三林流转机制设计 4.2.3 大力发展民有林机制设计 4.3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中应把握的若干原则 4.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4.3.2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4.3.3 坚持改革收益资金不流失、国有森林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 4.3.4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4.3.5 坚持积极有序、配套推进的原则 4.4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中要妥善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4.4.1 妥善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4.4.2 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4.4.3 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4.4.4 妥善处理产权改革与各项配套改革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支持系统 5.1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政府支持系统 5.1.1 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5.1.2 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政府职能调整 5.2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系统 5.2.1 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原则 5.2.2 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5.3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法律支持系统 5.3.1 国有林权制度的法律缺陷 5.3.2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中法律制度的调整方向 5.3.3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法律具体实施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与评价 6.1 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6.1.1 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社会实验 6.1.2 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操作措施 6.2 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评价 6.2.1 评价的原则、指标和方法 6.2.2 评价调查情况 6.2.3 森林资源评价指标分析 6.2.4 评价结论 6.3 深化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性建议 6.3.1 推动国有林区政企分开的体制改革 6.3.2 切实落实林业承包者的自主经营权 6.3.3 逐步扩大国有林的承包主体范围 6.3.4 尽快建立林权交易市场 6.3.5 建立投融资体系 6.3.6 建立林业管护经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本章小结 结论 Abstract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