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在徽州境内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古祠堂,是独特的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的祠堂与民居、牌坊并称“徽州三绝”,这里的每一座祠堂都是当时徽州经济、文化以及建筑艺术的具体体现,也是徽州历史的浓缩。
本书分寻根徽州、望族之乡、天下第一祠和物化宗法的殿堂四章,详细介绍了徽州祠堂的外部结构、内部装修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并全面系统地解读了徽州祠堂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解读徽州祠堂(徽州祠堂的历史和建筑)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郑建新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分布在徽州境内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古祠堂,是独特的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的祠堂与民居、牌坊并称“徽州三绝”,这里的每一座祠堂都是当时徽州经济、文化以及建筑艺术的具体体现,也是徽州历史的浓缩。 本书分寻根徽州、望族之乡、天下第一祠和物化宗法的殿堂四章,详细介绍了徽州祠堂的外部结构、内部装修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并全面系统地解读了徽州祠堂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 内容推荐 “追远溯本,莫重于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是徽州广为流传的民谚。在徽州境内,散落有数千座各式各样的祠堂,文献中记载徽州“祠堂连云,远近相望”。这些祠堂,既向世人展示了徽州人的经济实力,又是徽州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的综合体现。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寻根徵州 一、悠悠千载古徽州 徽州得名始末 明山秀水的风貌 富可敌国的徽商 文化底蕴 二、村庄是宗族的聚落 一姓从来住一村 依山傍水的村庄布局 族必有祠 三、敬宗睦族的神圣之地 明清大兴祠堂 风格各异的祠堂 第二章 望族之乡 一、绩溪胡氏家族 龙川“四胡” 尚书胡宗宪 墨匠胡开文 商人胡雪岩 学者胡适 二、龙川成就“尚书胡” 两世祖选地建村庄 龙川的命名和丁家祠 家族显赫在明清 显者如云 三、今日龙川 灵动的水街 内秀的尚书府 第三章 天下第一祠 一、胡氏宗祠的修建 宋代立家庙 明代筑祠堂 清代大整修 二、大放异彩的架构 寓意深刻的外围 设计巧妙的内部 三、木雕艺术的博物馆 胡氏宗祠的精华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四、卓尔不群的文化风尚 大家援笔添锦绣 古为今用有新篇 第四章 物化宗法的殿堂 一、祠堂的职能 祭祀的神坛 教化的平台 议事的场所 公共活动处 惩戒的公堂 二、与祠堂配套的宗谱 姓各有祠,祠各有谱 宗族的意志和思想 三、有特色的祠堂 南屏老杨家染坊 棠樾牌坊群下的男祠和女祠 呈坎贞靖罗东舒祠 后记 试读章节 一、悠悠千载古徽州 徽州地处安徽南部,现在作为行政区划分的名称已不存在,但是徽州作为一个地域文化的概念不会消失。自秦代开始,这里先后设有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宣和年间,改歙州为徽州,辖区“一府六县”,即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元、明、清三代,徽州区域相对稳定。如今徽州地区已被改为黄山市,辖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和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四县。婺源被划入江西省,绩溪则被划入安徽省宣城市。 ◎徽州得名始末 徽州古称新安,早在新石器石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后从属于吴国、越国、楚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这里置黟、歙二县。汉建安十三年(208),吴主孙权析歙县为始新、新定、海阳、犁阳、歙五县,连同黟县共六县,立新都郡。西晋时改为新安郡,隋代改为歙州,至唐大历五年(770),辖歙、黟、休宁、绩溪、祁门、婺源六县,从此境域基本稳定。 徽州作为行政区划分的名称,始于宋朝。公元1121年4月,北宋王朝彻底剿灭了南方的方腊起义。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宋徽宗为稳定东南地区,一方面加强对百姓的控制,实施强权管理;一方面又对义军活动范围内的睦州、歙州进行区划调整,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分别将睦州改为严州,将歙州改为徽州。从此“徽州”二字作为州府名称,走入了中国历史。 宋徽宗之所以用“徽”字作为这深山州府的名称,原因有二说:一说“徽”有美好的意思,将歙州改为徽州,表达了自己对徽州恢复美好、和平的企盼;一说是徽州境内有徽岭、徽水,以“徽”命名,形象地表述出这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徽州府当时下辖黟县、歙县、祁门、休宁、婺源、绩溪,“一府六县”的格局形成,以后历代都基本沿用这一格局。府衙设在歙县紫阳镇。自宋徽宗设徽州,历宋、元、明、清四代,延续至清末达1140余年,“一府六县”的行政区划格局稳定从未变更。 如今徽州已被黄山市所代替,婺源县被划入了江西省上饶市,绩溪县被划入了安徽省宣城市。而黟县、祁门版图依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休宁的东部另设屯溪,而歙县划出了西部设立了徽州区。 ◎明山秀水的风貌 徽州之美,美在山清水秀。徽州迷人的山水景色,激发了不少文人的诗兴。大诗人李白在游览徽州时,就留下了“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诗句。清乾隆年间的著名文人黄仲则,更是不吝笔墨写道“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徽之为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中”、“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里的地貌是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岭谷交错,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图画。 黄山是诸山中最俊秀的山脉,秦时被称为黟山,唐天宝六年(747)改称黄山。黄山跨歙县、休宁、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黄山集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庐山的奇秀、峨眉山的秀丽、衡山的巍峨于一体。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四绝”。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赞叹“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把黄山的美推崇到极致。黄山一年四季都适宜游览:春天百花盛开,夏天观奇松、云雾,秋天赏苍石和枫叶,冬天看雾凇、听松涛。秀美的黄山,为徽州增色不少。如今的黄山拥有三顶桂冠: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 休宁县境内的齐云山,与黄山南北相望。齐云山古称白岳,与黄山齐名,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一说。齐云山是道教名山,被道家视为“桃源洞天”,山上遍布道教建筑,古时候每年都有不少人前来访道拜仙。方腊起义时曾经以此为据点,来反抗宋王朝的统治。 绩溪的障山也是一大名山。障山百丈岩生态景区境内的障山大峡谷,有“中华第一奇谷”的美称。障山不远处的清凉峰是天目山的主峰,也是仅次于黄山主峰的另外一座高峰。清凉峰中怪石林立,泉水、飞瀑比比皆是。位于祁门县境内的牯牛降,古称“西黄山”,是黄山山脉向西方的延伸。此山风光秀美,立于山上能见黄山之雄奇、长江之壮观。 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小山峰、丘陵。这些山峰,构成了徽州绿山林立的地貌,堪称“天造画境”。 徽州水系主要是新安江,属于钱塘水系,其发源于休宁冯村五股尖北侧,上源流经祁门县。新安江在休宁境内被称为率水、冯村水、大源河,经屯溪纳入横江后,江面拓宽,流至歙县城南朱家村时,与练江交汇,始称新安江。“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新安江东流至街口附近,便流向浙江省。除新安江以外,徽州水系还包括发源于黄山北坡的青弋江,发源于黄山南坡的阊江,均属长江水系。此外,发源于祁门的阊江,在唐代属歙州茶叶输往浮梁的水路。 徽州山水,有道不尽的诗情画意。放眼望去,绿树红花、碧波荡漾,水牛漫步于崎岖山道,农夫采摘于宁静山庄,山水因人活,动静皆成画。置身其中,令人动情。这里的村庄,大多依山临水,村后有山,村前有水,一排排的古建筑就立在青山绿水中,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P2-6 序言 徽州地处安徽省南部,古称新安。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后从属于吴国、越国、楚国,秦时开始设黟县、歙县。宋徽宗宣和年间,正式定名徽州。数千年来,徽州人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灿烂的徽州文化,其中徽派建筑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徽州人文、历史与徽州人审美意识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建筑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始于宋代,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古徽州以民居、祠堂、牌坊并称“徽州三绝”,其中明嘉靖年间开始修建的徽州祠堂,被誉为徽派建筑的集大成者。 聚族而居是徽州村落的最大特点,且多一村一姓。出于祭祀祖先、追宗念族和敬宗聚族、执行族规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彰显宗族荣誉、教育子孙后代和举行重大活动,在明嘉靖朝廷“许民间皆联宗修庙”时,徽州各地大兴祠堂。举全族之力而建的祠堂,是村落的核心建筑,也是村落中最富丽堂皇的建筑。在徽州境内,几乎村村有祠堂。从建筑角度来看,分布在徽州境内大大小小、形态不同的祠堂,是徽州建筑的精华。这些祠堂一般规模较大,高大威风的五风门楼、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使祠堂看起来分外壮观。建筑上用题材丰富的木雕、砖雕、石雕进行装饰,也是徽州祠堂的一大特色。 每一座祠堂都是徽州的经济状况、文化发展程度以及建筑艺术的具体体现,可以说徽州祠堂就是徽州历史的一个缩影。 后记 山水亘古不变,人事与时推移。漫步今日的老徽州,打黄山牌,做徽州文章,早已成为当地旅游的主旋律,旅游热也业已成为地方经济重要的增长点,祠堂游即是旅游景致中的一朵奇葩。 不否认南屏、棠樾、呈坎的祠堂,是徽州祠堂中的佼佼之者,是从前政治化工具变换成今日文化性遗产的楷模。但这只是沧海一粟,徽州乡村可用以开发旅游的祠堂,远不止这些,还有更多的祠堂,可以供人观赏、品味、探究、考察。祁门的古戏台祠堂群,渚口的贞一堂,歙县郑村的郑氏祠堂、北岸的吴氏祠堂、三阳的洪氏祠堂,休宁岩前的杨家祠堂、黄村进士第,黟县屏山的舒氏祠堂,婺源汪口的俞氏祠堂,屯溪率口的程氏祠堂等,不胜枚举。 徽州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大流派,是徽州雕刻艺术、建筑艺术以及雄厚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古戏台,号称“古建四绝”,是徽州古建筑的实体物象,其中祠堂内涵更为丰富,是十分值得研究的一项内容。 徽州祠堂正经历着裂变的考验,流逝的也罢,存世的也罢,正介于流逝和存世之间的也罢,祠堂独有的历史和风韵,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究。 郑建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