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谋略”和“兵家智慧”作为传统谋略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富于启迪和实用价值的一种理性智慧。它是为了胜利,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强者之音。在战场上,“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要能够战胜对手,无论使用什么手段、方式都是可以的,所以很多时候为了达到最终的胜利,仅仅靠刀光剑影的拼杀是不行的,更多的是计谋的较量,智慧的交锋。军事谋略,在社会生活中也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被广泛借鉴和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文化精神,小到百姓言谈举止,上至帝王将相的你争我夺,下至普通布衣的人伦日用,可以说都有深深的兵家智谋的烙印。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生活就是战场,生存就是打仗”,不拘一格的兵家智慧恰好给我们提供了参考的范本和思考的空间,那些精妙的思维方式,对于打破陈旧、呆滞的思维定势,提升本身的“战斗”资本,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找到自己立身处世、搏击风雨、应变万千的准则,这可能也是军事谋略吸引大众的魅力所在吧。作为生长在新世纪的青少年朋友们,更应该多多接触这些谋略,对启迪智慧、开阔思路、益智身心都是很有好处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系统的国防教育,加强普及国防知识,不仅是现代化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需要。
本书是《军事小天才丛书》之《兵家智慧与军事谋略故事》,书中告诉你了一些著名的“军事谋略故事”。
孙膑是战国时期世外高人鬼谷子的弟子,因受同门师兄庞涓迫害,从魏国逃到齐国,投到大将田忌门下。田忌经常与齐威王押赌赛马,每次赌注都是黄金百两。尽管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战功显赫,但是在赛马场上却很少赢过。
一次酒席上,田忌和孙膑谈起战略战术,一谈到打仗,田忌便神采飞扬,特别是孙膑睿智的谈吐和惊人的韬略,更使他兴致勃勃。酒过三巡,田忌想起了赛马的事,脸上愁云密布。孙膑觉得纳闷,赶忙问道:“将军,可有什么烦恼之事?”
田忌沉吟了半天,最后不好意思地吐露了一直郁积在心头的苦恼。
孙膑听他说完后,沉思片刻道:“此事不难,下次您不妨把赌注下大三倍,我保证您能赢!”
田忌半信半疑地问:“您有什么妙计?”
孙膑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天机不可泄露,将军尽管下注就是了。”
到了那天,田忌对齐威王说:“臣与大王赌马总输,我不甘心,今天要千金下注,不知大王允不允许?”齐威王以为他输红了眼,就答应了。田忌当众押了1000两黄金。王公贵族们也笑他:“这次你会输得更惨,看着吧!”
赛马方法是:参赛者都要将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依次轮赛,上等对上等,中等对中等,下等对下等。比赛完毕,只要你的马能两次名列前茅,你就算赢了。
田忌虽然爽快地押上了赌注,但心里仍然放心不下,愁云不展。这时,孙膑走过来悄声道:“将军,不用担心。您先把您的下等马对他们的上等马,再用您的上等马对他们的中等马,您的中等马最后才用,而他们只剩下等马了。这样一来,您虽输一场,但可胜两场,岂不是稳操胜券?”田忌一听,连拍大腿:“我怎么从来没想到呢?”他连忙吩咐手下,如此这般作了安排。
三场比赛下来,结果不出所料,田忌以两胜一负的战绩赢了齐威王,他顿时满面红光,稳稳地从齐王手中拿走了l000两黄金。
不久,田忌把他赛马上取胜的秘密告诉了齐威王。齐威王赶忙召来孙膑,让孙膑当上了齐国的国师。孙膑在战场上屡屡挫败对手,声名显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
孙膑教田忌赛马,以下对上、以上对中、以中对下,虽然只是一场赌博,但却揭示了军事上“以弱攻强、以小换大、牺牲局部、赢得全局”的重要规律。战争就是这样:决策必须从全局着眼,不能斤斤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为了达到最终的战争目的,如果有必要,有时还必须果断放弃和作出牺牲。他是齐国军师孙膑的同门师兄,精通兵法,谋略也十分了得。他率领军队浩浩荡荡,一直打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城下。眼看赵国就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他们连连向齐国求救。
于是,齐威王就叫来军师孙膑,想让他当将军带兵出征。这个想法被孙膑婉言谢绝了,孙膑说:“我受过酷刑,身体有残废,当了大将,恐怕被人笑话,这样不好。”齐威王听了他的话,觉得他考虑周到,很有道理。孙膑见状,就顺势推荐田忌当大将,自己作为军师辅助他,齐威王见孙膑这样谦让,马上就批准了。
田忌接受命令以后,一边马不停蹄准备粮草、军械,一边找孙膑等军师、将领商量破敌的对策。田忌开门见山:“我打算明天一早就挥师邯郸,在城下与魏军决一死战!”孙膑听了,急忙劝阻道:“将军且慢,以我之见,我们不应该去邯郸。”田忌大惑不解,就问:“魏军在邯郸,我们不去那儿去哪里?”“将军请听我把话说完,”孙膑冷静地说,“我打两个比方:如果我们要解开乱成一团的绳子,你心急地使劲去扯,肯定是越拽越紧,而如果我们冷静地找出绳子的结头,慢慢顺藤摸瓜,自然会慢慢地解开;又如两个凶狠的人在打架,我们想劝开他们,千万不能自己卷进去和他们打成一团,而要避开双方的拳脚,找个空档猛击其中一个人空虚的腹部,等挨揍的那个人捧着肚子跪了下来,那么原来的局面也就会改变了。”
田忌似乎有点明白了,问:“您的意思说我们现在先不去赵国,是吗?”
孙膑慢条斯理地说:“是的。现在魏国的主力正在一心一意攻打邯郸,自己国内是非常的空虚。我们只要去攻打魏国的首都大梁,占据他们的交通要道,袭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那么魏军为了保卫大梁,肯定会马上从赵国撤兵,赶回去抢救。这样,我们既可以解了邯郸之围,同时在魏军回来的路上,我们没下埋伏,他们旅途劳累,经不起打,这样又能狠狠打击魏军。这不是比赶到邯郸去决战要好得多吗?”
田忌连连点头称是,就采纳了孙膑“围魏救赵”的计策,率军直奔大梁。果不其然,当庞涓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丢下了邯郸,慌慌张张撤兵回国解大梁之围,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国内防御十分脆弱。可是,当魏军赶到半路,却中了孙膑的埋伏。疲惫不堪的魏军刚一交手,就被打得溃不成军。这一仗,庞涓损失了两万人马,自己也险些当了孙膑的俘虏。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都有着联系,只要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孙膑之所以能冷静分析敌情,并作出正确决策,是因为他看准了敌人的要害,使魏军撤兵救援,并且以逸待劳,等着敌人上钧,从而打了一个漂亮的阻击战,牢牢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P4-7
经过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和编委会同志的努力,“军事小天才”系列丛书如期与大家见面了。希望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能通过这套丛书,了解更多的军事知识,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祖国的和谐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大家都读过梁启超先生那篇激情澎湃的华章:“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是未来,少年是希望。我们编这套丛书,正是要给所有热爱军事的青少年加油鼓劲,给大家插上遨游军事知识海洋的翅膀,为祖国培养造就更多的“军事小天才”。
为什么要研究战争?战争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行为方式之一,尽管给人类自身带来无数浩劫,却依然像个危险的宠物一样被人类忐忑不安地豢养着。进入新千年以来,特别是“9·11”以后,世界上相继爆发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几场影响深远的战争,弥漫的硝烟和隆隆的炮火声一次次告诫我们:永久的和平离我们还很远。我国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都大大增强,但周边的局势依然不容乐观,战争的阴霾就窥伺在我们的周围,中国在前进和发展的路途上还会面临许多挑战与危机。国家虽安,忘战必危!作为中国的青少年,大家更应该从小懂得“止戈为武”的道理,了解战争,学习国防知识,只有这样,才会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才会在将来成为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
青少年为什么要了解战争?我想原因有三:一是端正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的需要,二是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需要,三是造就军事人才的需要。对于第一条,刚才已经谈及,只有懂得战争才不会迷信战争,只有看清战争之丑恶才会理解和平之美好。从小对青少年进行包括战争知识在内的国防教育,就可以从根本上遏制反动战争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对于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智力水平的关键阶段,国防观念的深入与否和国防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安全。因此,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系统的国防教育,加强国防知识的普及,是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对于第三条,大家翻开历史就会发现,那些叱咤风云的著名将领,很多都是少年英雄;那些名垂青史的军事奇才,大多从小就热爱兵书战策。有志不在年高,中国明天的将军就诞生于今天的青少年中。培养军事人才,一样要从娃娃抓起。
有鉴于此,我们为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编写了这套丛书,作为“军事小天才”系列的第一辑,共有10个分册。丛书内容从人物到战役,从谋略到武器,既有史实,又有分析;既有对过去军事事件的总结,又有对未来军事前景的展望;同时在材料的选取上也兼顾了国内国外两个方面,为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学习军事知识、树立国防观念打开了一扇窗户。
自古英雄出少年。最后,衷心祝愿广大青少年朋友们在学习求知的道路上收获智慧、蓄积力量,在迈向人生目标的征程中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齐三平
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院长 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