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里森·马登被公认为美国现代成功学运动的奠基人和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被誉为“成功学之父”。奥里森·马登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最具励志意义的奋斗故事,而他的著作不仅包含着这个故事的所有精华,更经典地阐释了“美国梦”的灵魂所在,书中那些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澎湃的文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走向成功。
本书以奥里森·马登的经典成功学著作为蓝本,从中提炼出高度有效的理论原则,这些理论原则都是奥里森·马登成功学的核心部分,都是经过无数成功人士验证的励志经典。另外,我们又结合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在当下社会环境中,我们的年轻人应该如何活学活用奥里森·马登的成功学理论。
《成功》杂志在美国无人不晓,它通过创造性地传播成功学改变了无数美国人的命运,而《成功》杂志的创办人即为奥里森·马登,他被公认为美国现代成功学运动的奠基人和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被誉为“成功学之父”。他将人们陈旧而狭窄的成功概念引入到一种更新的境界。他的著作将拿破仑·希尔、奥格·曼狄诺、安东尼·罗宾等引入当今世界著名成功学家的殿堂。
奥里森·马登的座右铭是:“要把每一时刻都当作重大的时刻,因为不知何时命运会来考验你的品质,把你置于一个更重要的地方去!”
奥里森·马登一生写了大量鼓舞人心的著作。如《伟大的励志书》、《一生的资本》、《思考与成功》、《成功的品质》、《高贵的个性》。《改变千万人生的一堂课》,至今在亚马逊网络书店推荐的书近五十种,这些著作激励并鼓舞了无数的青年人奋发向上,修正自我,获取人生的幸福和财富。
本书以奥里森·马登的经典成功学著作为蓝本,从中提炼出高度有效的理论原则,这些理论原则都是奥里森·马登成功学的核心部分,都是经过无数成功人士验证的励志经典。另外,我们又结合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在当下社会环境中,我们的年轻人应该如何活学活用奥里森·马登的成功学理论。
你本身就是一座金矿
你本身就是一座金矿!奥里森·马登认为,人的潜能犹如一座金矿,蕴藏无穷价值,用积极的心态去发掘和利用它,它必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幸福的生活。当然,如果你疏于管理你自己——你的金矿,你就永远不会成功。
每个人的自身都是一座金矿,都蕴藏着大自然赐予的巨大潜能,只是由于没有进行各种潜能训练,使得我们没有机会将内在的潜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在我们身上没有得到开发的潜能,就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一旦受到激发,便能发挥“点石成金”的力量。曾经有一位叫做詹姆斯的美国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每个人的潜能无限,有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但是开发得如何因人而异,一般来讲,普通人只开发了自己身上所蕴藏能力的1/10,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较起来,每个人不过是半醒着的。而那些成功的伟大人物都是善于开发自己潜能的精明人物。”
班·费德雯,1912年出生于美国,是保险销售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1942年,费德雯加入纽约人寿保险公司。1955年,还没有人敢去想,一名寿险业务员的年度业绩可以超过1000万美元,1956年,他打破了寿险史上的记录,年度业绩超过1000万美元;1959年,2000万美元的年度业绩还被认为是遥不可及的梦,1960年,他把梦想变成了现实;1966年,他的寿险销售额冲破了5000万美元的大关;1969年,他缔造了1亿美元的年度业绩,至此之后这种情况更是屡见不鲜;1984年,他成为百万圆桌协会会员,此为全美保险业的最高荣誉。
单件保单销售,班·费德雯曾做到2500万美元,单一年度业绩曾超过1亿美元。费德雯一生中售出数十亿美元的保单,这个金额比全美百分之八十的保险公司的销售总额还高。在这个专业化导向的行业里,连续数年达到10万美元的业绩,便能成为众人追求的、卓越超群的百万圆桌协会会员(MDRT),而费德雯却做到近50年平均每年的销售额达到近300万美元的业绩。放眼寿险史上,没有任何一位业务员能赶上他。而他的一切,仅是在他家方圆40里内,一个人口只有1.7万人的东利物浦小镇中创造出来的。
费德雯说:“我并没有任何秘诀!”其实他已把他的秘诀公之于世了。多年来,他总是从早上到晚上,从周一到周日,从不间断地努力工作。费德雯认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完全满意的人,已陷人常规。假如他们没有鞭策力,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或使自己的工作更杰出,那么他们便是在原地踏步。而正如任何一位业务员会告诉你的,原地踏步就等于退步。”
在常人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常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班·费德雯用行动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不可能!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善于管理我们自己这座金矿,我们就能创造很多的奇迹。
通常情况下,很多人都习惯于依赖既有的经验,认为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我也不可能做到,于是便变得安于现状,习惯了按部就班的生活,习惯于从事那些让自己感到安全的事情,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本领,从而不愿意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及探索未知的领域。这样,自身的潜在能力也就始终得不到挖掘,所有的潜能也都在机械地操作中被埋没,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肌体的衰老而渐渐消失了。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有那些对成功怀有强烈的企图心、勇于挑战自我极限的人,才能激发内在蕴藏的能力,从而比他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爱迪生是一位举世公认的20世纪科学巨匠。可在小时候,他却因为被学校的老师认为愚笨而失去了在正规学校受教育的机会。可是,他的母亲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他的教育。在母亲的帮助下,经过独特的心脑潜能开发,爱迪生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发明大王,一生完成2000多种发明创造,其中包括留声机、电灯、电话、有声电影等许多开创性的发明,从根本上提高和完善了人类生活的质量。
爱迪生死后,科学家们对他的大脑进行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爱迪生的大脑无论是从体积、重量、构造或细胞组织上,都与同龄的其他任何人无异,并没有任何特殊性。
这也就表明,爱迪生成功的秘诀,并不在于他的大脑与众不同,如果真的要找一个理由,我们可以用爱迪生自己的一句话来解释这其中的奥秘:“在于超越平常人的勤奋和努力以及为科学事业忘我牺牲的精神。”这也就是告诉我们,潜能的开发程度取决于一个人是否勤奋。积极进取的人,其潜能能够获得深度的开发;消极懈怠的人,凡事得过且过,注定一事无成。正如奥里森·马登所说:“并非大多数人命里注定不能成为爱迪生那样的人物,任何一个平凡的人,只要发挥出足够的潜能,都可以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总而言之,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该忽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金矿,我们要善于开发自己并管理好自己这座金矿。无论正陷于人生的低谷,还是沉浸在他人怀疑、否定的苦涩话语之中,我们都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切记:积极的心态加上勤奋努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激发生命的潜能,创造出人生的奇迹。P6-9
奥里森·马登(1848—1924),美国成功学的奠基人和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成功学之父。奥里森·马登是《成功》杂志的创办人,如今《成功》杂志在美国无人不晓,它通过创造性地传播成功学改变了无数美国人的命运,致力于马登尚未完成的事业——把个人成功学传授给每一个想出人头地的年轻人。
1850年,马登降生于美国一个贫苦家庭。他3岁失母,7岁丧父,生活环境也极其恶劣。为了更好地生存,马登开始了比一般山区孩子更为艰苦的挣扎。他先是寄人篱下,给人做工。他总是吃不饱饭,还要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没有同龄的朋友,还要受到主人孩子的嘲弄和虐待;没有长辈的关爱,还要忍受主人的责骂和皮鞭。他先后换过五个主人,但情况没有丝毫好转。
在马登14岁的时候,他决定要有所突破。一个星期日,马登出逃了。在一家锯木场找到工作之后,马登开始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读书。突然,一本书使他眼睛一亮,这就是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自己拯救自己》——一本著名的成功学著作。从那以后,奥里森·马登就意识到: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依靠自己,拿自己做资本,只要肯付出努力,就一定能获取成功。
在这个信念的支持下,马登开始了漫长的奋斗之路。之后,他先是断断续续地上了几年学,同时努力工作养活自己。23岁时,奥里森·马登走进了大学校门。9年后,他拿到了如下学位:奥拉托利会学士,波士顿大学硕士,哈佛医学院博士,以及波士顿大学法学院学士。同时攻读多个科目并未影响他的收入,毕业前夕,他积攒了将近2万美元。
在此后的10多年里,马登马不停蹄地奋斗,在自己的信念的指导下,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40岁前后,马登已经成了一位旅店业大亨。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似乎没有任何变故能阻挡“幸运的马登”走向成功。
当然,偶尔也会有不幸降临。接下来的经济大萧条使得马登的事业直线下滑,而且他最重要的一些旅店被大火夷为平地,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五千多页的手稿也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但马登没有屈服,他始终坚信,只要自己活着,就能创造财富。
背着沉重的债务,马登带着永不褪色的梦想来到波士顿。他开始了成功学方面的创作。他觉得他更有资格投身这个事业。因为,在他四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在财富的阶梯上,他曾经站在最高处,也曾被抛到谷底,所以,他更了解财富与成功的奥秘。
1894年,马登三十年的梦想成为现实。处女作《伟大的励志书》获得了巨大成功,第一年就再版11次。到1905年前后,仅在日本就售出近100万册。
1897年,马登的《成功》杂志创刊。很快,《成功》杂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发行量达30万册,员工达到200名。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杂志内部开始分裂,后来又因为得罪权贵而被告上法庭。1911年,《成功》杂志倒闭。马登又一次债务缠身。马登多次表达过,对一个人真正的考验是看他与失败斗争的勇气,真正的强者是“第一次不成功,那么,再试一次”!像以前一样,马登再次用行动证明了强者的力量。他继续坚持出书,并计划再办杂志。1918年,《新成功》创刊,即使在马登去世之后,这本杂志仍然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有志者,继续着马登的伟大事业。
马登撰写了大量鼓舞人心的著作,包括《一生的资本》、《思考与成功》、《伟大的励志书》、《成功的品质》、《高贵的个性》、《奋力向前》、《正确思考的奇迹》、《成功学原理》等等。马登的书在美国一上市,即受到了大众的认同,被很多公立学校指定为教科书或参考书,不少公司将其发给员工阅读,在商人、教育人士、政府官员和神职人员中这些书也深受欢迎。林语堂先生曾向人们推荐他的书:“对于时代青年所经验的烦闷、消极等等滋味,我亦未曾错过……希望他们从马登的书中,能获得(与我)同样的兴奋影响。”美国第25任总统威廉姆·麦金莱曾说:“马登的书对所有具有高尚和远大抱负的年轻读者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马登的著作和他所倡导的成功原则改变了世界各地千百万贫苦人民的命运,使他们由一贫如洗变为百万富翁,从无名之辈变为社会名流。”
奥里森·马登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最具励志意义的奋斗故事,而他的著作不仅包含着这个故事的所有精华,更经典地阐释了“美国梦”的灵魂所在,书中那些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澎湃的文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走向成功。
本书以奥里森·马登的经典成功学著作为蓝本,从中提炼出高度有效的理论原则,这些理论原则都是奥里森·马登成功学的核心部分,都是经过无数成功人士验证的励志经典。另外,我们又结合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在当下社会环境中,我们的年轻人应该如何活学活用奥里森·马登的成功学理论。
毋庸置疑,这本书一定会成为你获取成功的利器!也一定会让你的人生从此改变!我们期待着,期待你通过这本书走进奥里森·马登的精神世界,用心感受他所传授给你的力量,发掘出自己的最大潜能,并最终造就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最后,让我们用奥里森·马登的一段伟大的励志格言来共勉: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碍我们走向成功。如果有。那就是我们自己。
励志大师拿破仑·希尔最推崇的成功学:
我几乎读了马登的所有著作,他促使我发展了积极思想的生活哲学。
文学大师林语堂最喜欢的非文学类书籍:
对于时代青年所经历的烦闷、消极等等滋味,我亦未曾错过,自读马登的原书后,精神为之大振,人之观念为之一变。谨将马登的书介绍给同病的青年,希望他们从马登的书中,能获得同样的兴奋。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案头之作:
这本书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了智慧与希望,愿该书与我们的民族同在,与人类同在。
影响日本国民命运的一本书:
我们日本人把这本书尊为日本的《圣经》。
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将马登的著作推荐给全美青少年:
马登的书对所有具有高尚和远大抱负的年轻读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认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比马登的书更值得推荐给每一个美国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