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的文论”应星追求方向,“整合”重在践行。作家反复较衡中西文学资源,确立自己的诗学目标并持续实践,进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外来资源的有机吸纳。这种单个成就的揭示和群体合成,是文学理论生长的一个主要来源。本书分5个部分共20个章节,对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诗学践行问题作了介绍,具体包括现代白话叙事的诗学内涵、与多重资源对话中的诗学建构、城乡穿越的文化诗学与意识形态、90年代的叙事话语和世界华文语境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叙事实践中寻绎作家们的诗学追求,阐扬其小说创作立足中国现代语境、秉承本土传统、吸纳西方叙事诗学资源的富有理论价值内涵的成就,名之以“诗学践行”。以践行过程中的多重诗学资源的整合为中枢,对现代文学大师的艺术实践进行重估,对当今杰出作家的成就进行批评,是为原创:立意在全球化语境中实现中国地方性文论的现代创造性的转化,于纯粹概念演绎与搬用之外,另辟蹊径/邪门,不啻给文学理论“添乱”。取径“细读”,披沙拣金,期许在习惯的文本解读之上另设平台,凸显中国小说的古今流脉与中西融合。
引言
第一部分 现代白话叙事的诗学内涵
第一章 中国白话小说中词赋赞的蜕变和语言转型
第二章 中国现代叙事的白话语言传统
第三章 现代白话叙事的语义逻辑、生命场域、人物关系
第四章 叙述和隐喻之间的对位与张力:《石榴树上结樱桃》
第五章 叙事与文章:《阿Q正传》
第二部分 “细读”与诗学内涵的发明体悟
第六章 《子夜》:分析性叙述
第七章 《死水微澜》:中国现代叙事的“波澜”
第八章 《寒夜》:庸常中的个人与家、国叙事
第九章 《金粉世家》:“家族小说”叙事
第三部分 与多重资源对话中的诗学建构
第十章 从《离婚》看老舍的现代叙事诗学建构
第十一章 老舍短篇小说的叙述学价值
第十二章 《骆驼祥子》和现实主义批评的傲慢与偏见
第十三章 老舍叙事诗学的中西整合
第四部分 城乡穿越的文化诗学与意识形态
第十四章 赵树理“农村工作”叙事与意识形态
第十五章 《高兴》:乡下人进城的文化诗学内涵
第十六章 进城后的乡下人记忆与城市主体的冲突
第十七章 “乡下人进城”叙事与“城乡意识形态”
第五部分 90年代的叙事话语和世界华文语境
第十八章 王安忆:历史与个人之间的“众生话语”
第十九章 《花腔》:现代知识氛围中的小说体裁建构
第二十章 世俗叙事在现代华文语境中的“断”与“续”
论文出处及说明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