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针对经济学专业和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所编写的教材。它所论述的对象不仅包括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历史,还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而时间跨度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1949年至2007年。该书以中国的工业化和因加速工业化而导致的制度变迁为主线,论述新中国58年来经济发展的历程、特点、指导思想、区域差异、内外因素以及绩效等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全书共分为10章,是目前内容最全面、时间跨度最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教科书。
导论
一 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期
二 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道路
三 为什么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的经济改革与恢复(1949-1952年)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水平
一 经济水平比较低
二 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 新中国成立前的基本经济制度
四 对外经济关系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经济改革
一 解放区的经济体制影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纲领的确立
二 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政治基础
三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确立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
一 农业与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 财政金融状况的根本好转
三 内外贸易的恢复与发展
四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思考题
第二章 工业化的起步与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7年)
第一节工业化的思路和现实条件
一 中共中央关于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与争论
二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及原因
第二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一五”计划的制订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 “一五”计划的编制及其内容
第三节 “一五”计划实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
一 工业化快速推进中的问题与矛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完成
第四节 “一五”计划的完成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一 “一五”计划的实施与分析
二 计划体制的形成
三 中共八人前后关于中国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的设想
思考题
第三章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1958-1965年)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大跃进”
一 急躁冒进建设方针的形成
二 “大跃进”时期的经济体制变动
三 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和经济跃进
四 庐山会议与“再跃进”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
一 调整决策的出台
二 调整战略的措施
三 调整的结果
第三节 继续调整和激励机制的变化
一 继续调整
二 体制改革尝试
三 激励机制发生变化
四 调整时期的国民经济
思考题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1966-1976年)
第一节 政治动荡与经济波动
一 “文化大革命”爆发与国民经济严重滑坡
二 “三五”计划的完成与经济调整
三 1975年的整顿与“批邓”带来的经济混乱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与体制变革的扭曲
一 以备战为目标的“三线建设”
二 以“权力下放”为目标的经济体制变革
三 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为目的的“上山下乡”运动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挫折与发展
一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挫折与问题
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发展
思考题
第五章 拨乱反正与经济改革的起步(1976-1984年)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拨乱反正与大干快上
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初步拨乱反正
二 经济领域拨乱反正的深入
三 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与大干快上
第二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转折
二 扩大企业和地方自主权的初步改革
三 农村改革的率先成功
四 对外开放的起步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六五”计划的完成
一 国民经济的调整
二 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绩效分析
三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与“六五”计划的完成
思考题
第六章 改革开放的推进与经济增长的波动(1984-1992年)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一 第一个体制改革纲领的提出
二 改革思路的进一步深化
三 加快改革开放的重大步骤
第二节 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的变化
一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新格局
二 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三 区域经济发展与“两个大局”思想的提出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治理整顿
一 “三步走”战略的提出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二 改革开放中问题的产生与经济波动
三 价格改革与闯关
四 对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
五 治理整顿期间的继续改革
思考题
第七章 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全面高涨(1992-1997年)
第一节 中共十四大经济改革目标的确定
一 国内外形势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二 邓小平南方谈话及中共十四大改革目标的确定
三 “八五”计划的修订
第二节 经济建设的全面高涨
一 1993年的经济过热和治理
二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建立
三 经济建设的全面高涨
第三节 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 “八五”计划的完成和“九五”计划制定
二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软着陆”
三 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思考题
第八章 改革开放的深化与积极的经济政策(1997-2002年)
第一节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 国际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
二 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
一 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指导思想
二 “扩大内需”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经济政策
三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经济进一步发展
一 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国有企业的发展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三 进一步融入世界
四 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继续取得进步
思考题
第九章 新条件下的改革开放与发展(2002-2007年)
第一节 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思想
一 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二 促进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思想
第二节 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政策的变化
一 政府职能及其转变
二 经济政策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 经济发展成就及变化
二 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思考题
第十章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香港的顺利回归和新发展
一 回归前的经济发展和制度
二 回归过程和制度安排
三 回归10年来的经济发展
四 与中国内地的经济关系
第二节 澳门的顺利回归和新发展
一 回归前的经济发展和制度
二 回归过程和制度安排
三 回归8年来的经济发展
四 与中国内地的经济关系
第三节 台湾的经济发展和两岸的经济往来
一 台湾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二 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经济政策
三 改革开放以来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
思考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