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描述现代家庭内部种种微妙关系的书。作者以平实亲切的视角、睿智独特的剖析、质朴鲜活的语言,展示了在时代潮流激荡下,他对当代中国家庭亲情、伦理何去何从的新颖表达。作品在直面现实的同时,处处闪烁着人性的温馨之光。
作者在书中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特殊的人际关系准则——家人相处准则,它教会你如何化解亲人间的矛盾,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故事生动感人又蕴含哲理,道理深入浅出又重在实用,行文简洁流畅又意趣横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天伦之乐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方野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描述现代家庭内部种种微妙关系的书。作者以平实亲切的视角、睿智独特的剖析、质朴鲜活的语言,展示了在时代潮流激荡下,他对当代中国家庭亲情、伦理何去何从的新颖表达。作品在直面现实的同时,处处闪烁着人性的温馨之光。 作者在书中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特殊的人际关系准则——家人相处准则,它教会你如何化解亲人间的矛盾,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故事生动感人又蕴含哲理,道理深入浅出又重在实用,行文简洁流畅又意趣横生。 内容推荐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观点,具有说服力的例证,分析了家庭成员产生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把如何处理天伦角色中夫妻、父母、儿女、祖孙、宗表之间的关系以及化解家庭矛盾纠纷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读者在生活、工作、学习之余,尽享人间亲情和天伦之乐提供参考和帮助。 目录 引言 01 缘起 02 扮演天伦角色 03 天伦与幸福 04 重视天伦 第一章 夫妻 01 婚姻 02 性事 03 情感 04 信任 05 尊重 06 互补 07 化解 08 理财 09 双亲 10 婚外 11 离异 12 再婚 第二章 父母 01 育养 02 管束 03 教育 04 爱心 05 沟通 06 引导 07 放飞 08 通达 09 自我 10 性情 11 养老 第三章 儿女 01 健体 02 修身 03 学业 04 自理 05 自立 06 换位 07 感恩 08 赡养 09 孝道 第四章 祖孙 01 亲情 02 代沟 03 看护 04 管教 05 反哺 第五章 宗表 01 兄妹 02 叔伯 03 表亲 04 远戚 05 同宗 后记 试读章节 第四节 信任 众所周知,婚姻有优点,也有缺点,总的是优点大于缺点。因此,在更好的生存方式和繁殖方式出现之前,婚姻就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婚姻存在下去要有条件,首要条件是感情。一般来讲,夫妻感隋不可能是纯粹的一种,有亲情,也有一点爱情,甚至还有友情。总之,夫妻不能没有感情,没感情,这日子还怎么过?因此《婚姻法》才把感情破裂视为判决离婚的重要依据之一。 但是,夫妻光有感情恐怕还不够,感情之外再加上信任,把婚姻加固一下,这样夫妻关系就会变得更加牢靠。夫妻有感情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要做到相互信任,就不那么容易。相互信任,需要的不是感情,而是理性。恋爱阶段自然不存在信任问题,不信任哪来的爱情?炽烈的爱情能燃烧一切,也能包括一切,比如信任。婚后爱情开始慢慢消退,信任问题便日益凸显。下面就举一个夫妻因不信任而闹离婚的例子: 康明自己长相一般,却娶了一位漂亮媳妇。媳妇名叫贝贝,无论身材、容貌,还是气质,都非常出众,叫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娶上漂亮媳妇当然高兴,但也增加了康明的心理负担,老担心媳妇被别人搂进怀里,从早到晚都诚惶诚恐、疑神疑鬼的。 为了防止贝贝与别的男人有染,康明费尽心机,想过许多防范措施。一是他本来不爱逛街,可是结婚以后,变得喜欢逛街了,只要贝贝上街,他总要跟随左右;二是如果有人请贝贝吃饭,康明就异常紧张,总要问一句:“我可不可以去陪你吃饭?”如果去不了,康明就让贝贝说出和她一起吃饭的每个人的姓名、性别和工作单位,凡是男性,第二天他都要挨个儿打电话核对,看贝贝是不是撒慌;三是经常偷看贝贝的手机,如果在手机里发现了可疑短信和陌生号码,他都要贝贝说清楚;四是每个月要去移动公司把贝贝的手机资费打出来,逐个检查和贝贝联系的都是些什么人,一旦发现疑点,他就要调查清楚。 康明这么做,贝贝起初并不怎么在意,甚至还有些得意,觉得老公这么在乎她,说明心里有她。可是时间一久,贝贝就有些受不了,很烦他。一次周末,贝贝要上街买衣服,康明自然要陪着去。贝贝想趁机教训他一下,就说:“结婚都几年了,还不放心?” 康明笑着说:“鞍前马后地伺候惯了,还是陪你去吧。” 刚走出住宅小区,贝贝又停下来说:“康明,今天我无论如何要单独行动一回。你还是回去吧。” 康明站着不动。贝贝就把眉笔和口红拿出来,在脸上画,画得横一道,竖一道,红一道,黑一道的。很快,她那俊俏的脸蛋就被涂抹得不成样子了。人们搞不清是怎么回事,都围过来看。贝贝看着康明说:“我都成这样了,你还不放心?” 康明站着不动,也不吭声。过了一会儿,他竟然说出这么一句:“又不是洗不掉。” 贝贝气得哭笑不得,早没了逛街的兴趣,大声说:“回去!回去坐牢,把牢底坐穿,永远不出来!” 贝贝原以为这么一闹,康明会好一些。谁想康明不但不收敛,而且把她看得更紧。贝贝非常痛苦,简直要发疯了。一天晚上,同学请她吃饭,她索性没告诉康明,把手机也关了。吃完饭又去舞厅跳舞,回到家里已经是午夜以后了。两人发生了激烈争吵。康明说她跟别的男人鬼混去了,贝贝故意装出不置可否的样子。康明一气之下打了贝贝一个耳光。贝贝连夜回娘家去了。 第二天上午,贝贝来到康明的单位,将一份离婚协议书给他,要他签字。康明顿然傻了眼。他瞅着离婚协议书愣了半晌,才说:“有这么严重吗?我给你赔礼道歉还不成?” 贝贝说:“夫妻之间连信任都做不到,还怎么过日子?” 信任也是婚姻的基础,夫妻之间如果互不信任,别的就无从谈起。夫妻不信任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怀疑配偶能力不足而对其不信任。此类不信任有几种情况。一种是自己能力较强,对方能力较弱,所以不信任;一种是两人能力相当,都很强,属强强联合,可是都觉得自己行,对方不行,由此产生不信任感;还有一种是两人的能力半斤对八两,谁也强不到哪里去,只是一方个性强一些,就觉得自己行,对方不行,对对方不放心。不放心导致不信任,不信任造成不平等,时间久了,就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由伤害自尊心再伤及夫妻感情。其实冷静下来想一想,对方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差,如果那么差,当初为什么还要和人家结为夫妻呢?说到底还是一个心态问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再无能的人也有他(她)的长处。重要的是,要做到相知和自知。相知就能发现和发挥对方的长处,克服对方的短处;自知也能发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即使配偶在某件事情上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关键是吸取经验教训。 另外,被不信任的一方也有个态度问题。态度有两种,一种是针对对方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非常生气,据理力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样就免不了要大吵大闹,影响夫妻和睦;一种是你不信任正好,你觉得你有能力你就多干,我没能力就不干或者少干,既不劳神,也不费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何乐而不为呢?这种态度虽然避免了许多矛盾,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两人做总比一人做好一些。对不被信任的一方来说,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不争,也不吵,把真本事拿出来,做几件漂亮事给对方看,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真的无能,就不如用消极的态度对待,让对方来做好了。 第二,担心配偶对金钱使用不当而产生不信任。所谓担心,主要是担心配偶把钱挥霍或者送人。比如,担心配偶把钱喝了酒,或者赌输了,对配偶不放心。说担心把钱送人,当然不是怀疑配偶把钱随便送人,而是担心配偶把钱送给亲人,如配偶的兄弟姐妹等,但是最担心的是配偶把钱送给他(她)的父母。由于这类问题闹矛盾的夫妻不少,有的甚至闹到离婚。这里说的只是担心和怀疑,还没有形成事实。没有形成事实就不应该怀疑,怀疑会伤害夫妻关系。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任何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他所在的家庭服务,即使结婚了,帮助兄弟姐妹,孝敬父母,都是应该的,只要放在夫妻关系和家庭的大局中考量,事情就会好办得多。 以上说的是没有形成事实的不信任。那么,形成事实怎么办?比如,配偶酗酒赌博,的确应该管,只要改了就行了。反复教育以后还不改正,办法很多,分手就是其中的一种。担心配偶把钱送给亲人,首先要看该不该送。配偶把钱送给兄弟姐妹,如果人家确有困难,也不是不可以;配偶把钱送给父母,不但不能指责,还要理解,配偶也要开诚布公,征得对方同意,改暗送为明送才好。一提到改暗送为明送,问题又来了,有的配偶不管该不该送,就是不让送,有的更不讲理,送我家行,送你家不行,怎么办?恐怕还得见机行事。但在实际生活中,情况可能更复杂,需要灵活处理。总之要坚守—个原则,不能不顾配偶情感,一味地以自己为中心。 第三,担心配偶感隋出轨而对其产生不信任。这是几类不信任中最严重的一类,往往严重到大大伤害夫妻感情,处理不好,就会闹到不得不分道扬镳的地步。婚姻有排他性,这话似乎有道理;人有占有欲,也是事实。无论丈夫,还是妻子,既然结为夫妻,要求配偶对自己绝对忠诚,不得跟别的异性有染,这样做,既正常,也正当。一旦发现配偶有出轨行为,批评、教育、斥责、惩罚,甚至离异,都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如果没有确定配偶的感情真的出轨,而是在配偶对自己忠诚的情况下,却对配偶无端猜测,捕风捉影,大闹特闹,往往会让配偶感到十分委屈,伤害夫妻关系。这是对配偶严重的不信任。 当然,说夫妻不信任,这里说的大多是单向的,如果双方互不信任,恐怕一天都过不下去了。 P17-21 序言 我特别关注天伦问题,已经有些年头了。之所以特别关注,是因为十几年前发生在一位朋友身上的自杀事件。事件的简单经过是这样的: 20世纪50年代,金老师复旦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上海去支援大西北,在某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婚后妻子不育,家里一直没有孩子。后来,妻子因患乳腺癌过早去世,金老师一直单身。退休前,金老师整天为教学工作忙忙碌碌,似乎感觉不到什么。可是退休后,尽管有较高的退休金,有保姆做饭、洗衣、干家务,金老师却总说“活得没意思”。他非常羡慕那些儿孙满堂的老人,后悔自己当年没有抱养个孩子。终于有一天,金老师服用过量的安眠药自杀了。他只留下了5个字的遗言:“我活得太苦!” 我们来分析金老师自杀的原因。金老师说他“活得太苦”,是什么苦?先看物质方面,好像并不苦——他有较高的退休金,是能雇得起保姆的阶层。那他的苦显然是精神上的。精神方面,苦从何来?他名牌大学毕业,教书育人数十年,桃李满天下,无论学业、事业,都是比较成功的,为什么还说“活得太苦”呢?看来,金老师的痛苦是源于孤独,得不到天伦之乐的孤独。得不到天伦之乐有两个原因:一是过早失去了妻子,二是家里没有孩子。这两条,只要满足其中一条,金老师选择自杀的可能性都不大。这起事件使我感到震惊,一位老人,就因为享受不到天伦之乐,承受不了孤独的痛苦而宁可自杀。可见在人的一生中,天伦之乐有多么重要了。 顺着这个问题往深想,就自然而然探究到人生意义的问题了。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不以他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人世间走了一遭,离开了这个世界也是“命中注定”。人注定只能活一辈子,不能因为这辈子活得不如意,吃了太多的苦,许多事情没有做,或者没做完、没做好,留下许多遗憾,就可以重新活一次。这就是人生的尴尬。 人生的尴尬还不止这些。在人的一生中,很多经历都只能有一次,没有第二次。这一遭怎么走,是有讲究的。有的走得长,有的走得短;有的走得好,有的走得差;有的走得快乐,有的走得痛苦。其中有些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命中注定”的。比如,一个人在马路上行走,没有违反交通规则,竟然出了交通事故,这也是由不得他自己的。当然,这纯属意外。有些事情是可以自己把握的,比如勤勉的人总比懒惰的人活得好一些。即使是把握,也可能就只有一次机会。比如,发现以前没有当好某个家庭角色,想退回来重新当一回行不行?不行;比如,做父母的教育孩子不得法,效果不好,想重新培养教育,可能吗?不可能;比如,父母生前没有好好孝敬,父母死了才后悔,想重新孝敬他们同样也不可能。人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只能向前,不能后退,留下的遗憾无法补救。面对人生中的诸多尴尬,每个人能做的,就是要千方百计把自己这一辈子活好,尽量把每个角色阶段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的事情做好。人的一生不留遗憾不可能,但是尽量少留遗憾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人的生存状态千姿百态,差别很大。不管怎么活,人的一生要算许多账。账有大账,也有小账,总的做法是,大账最好能算得比较清楚;至于小账,能算清楚当然好,算不清楚,问题也不大,因为用宿命的观点看,到头来,人生还是笔糊涂账。怎样才算是算清了呢?对大多数人来说,无论贫富贵贱,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要扮演天伦中某个特定阶段的特定角色,但有的人扮演的多,有的人扮演的少。不管是哪一种生存状态的人,要想生存下去,生存得好,就要有比较正常和谐的天伦关系作保障,否则人的生存状态就要受到影响,比如夫妻不和,儿女不孝,家庭不睦,这日子还怎么过? —个人,如果天伦角色扮演不成功,要想活得幸福,很难。 后记 写完这本书,使我多年对天伦之乐的关注终于有了一个着落。关于天伦之乐,还有几个小问题需要向读者交代一下。首先要交代的,也是周围的朋友问过不止一次的问题:“你是作家,放着小说不写,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本书?”言外之意是我不务正业。我认为,作家是写人的,要想把人写好写成功,就得观察人,观察社会,观察家庭,观察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最多最普遍的关系是家庭伦理关系,所以作家观察最多的自然也是家庭伦理关系。这样观察得久了,我便形成对处理家庭伦理问题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想法。 有的人照我说的做了以后,居然收到了效果。久而久之,他们竟然把我当成这方面的专家,向我寻医问药来了:夫妻闹矛盾,其中的一方或双方跑来问我怎么办,要不要离婚;母亲与女儿关系紧张,痛苦得要死,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我倾诉;婆媳不和,或婆或媳也要跑来向我说道说道……说实话,清官难断家务事,许多家庭纠纷是难以说清的糊涂账。但是,他们既然这么信任我,向我倾诉,我就不能不听,问我什么问题,我就不能不答。他们似乎还不过瘾,便有人建议我:“为何不把您的经验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受益呢?”说受益不敢当,不过这话的确提醒了我。我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努力把自己的所谓经验之谈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写出来奉献给读者,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与重视。这与作家本身的使命似乎并不矛盾,意图终归是好的,就是希望人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由此可以看出,这本书不是家庭伦理的研究专著,它只是一本关于过日子的书,书中提出的问题和开出的“药方”不是系统的研究成果,只是处理家庭问题的经验点滴。这些问题,都是我或遇到过或看到过或听到过的,而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正因为如此,书中的内容就有了一定的针对性,尚能反映出一点新意来。然而,我又不敢保证开出的“药方”能够包治百病,毕竟有些问题别人遇到了,我没有遇到;别人看到了,我没有看到;别人听到了,我没有听到。不过话说回来,尽管情况有别,大道理总还是一样的。 天伦之乐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它的范围大到漫无边际,把书中的每一篇抽出来,经过稀释加工,都可以写成一本很厚的书。现在,我斗胆反其道而行之,把那么多问题浓缩成一本不太大的书。不过用意总是好的,除了不想让读者太多破费,也想让他们不必花费太多时间、精力而读有所得,毕竟大家都太忙了。 书中所举事例,大都取自现实生活,为了不招骂甚至惹官司,例中人物一律改用化名。这样,大概不会有人对号入座了吧。 2008年6月15日于定远营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以平实亲切的视角、睿智独特的剖析、质朴鲜活的语言,展示了在时代潮流激荡下,他对当代中国家庭亲情、伦理何去何从的新颖表达。作品在直面现实的同时,处处闪烁着人性的温馨之光。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评论家 杨志今 这是一本描述现代家庭内部种种微妙关系的书。生动而亲切的诉说,丰厚而深邃的意蕴,给人以情与爱的启发,智与理的启迪。它带你走进人伦中的美妙境界,让你感受人世间的至真亲情,使你领悟人生的丰富智慧;它温情脉脉而又趣味多多,呈现了形象之美,又闪耀着理性之光。读过之后,快乐会浸润你的心灵。 ——内蒙古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张锦贻 作者在书中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特殊的人际关系准则——家人相处准则,它教会你如何化解亲人间的矛盾,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故事生动感人又蕴含哲理,道理深入浅出又重在实用,行文简洁流畅又意趣横生。到目前为止,像这样视角独特、写法新颖的谈天伦之乐的专著,还未曾见过。 ——著名作家 汪浙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