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文摘》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为广大读者展示了政治、哲学、经济、历史、文学艺术、人物与回忆、文化、科技、读书与出版等方面的新成果、新观点、新资料、新信息,以其思想性、权威性、学术性、资料性、可读性、检索性,在期刊界独树一帜。她在促进思想解放、繁荣学术研究、弘扬民族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和厚爱,受到思想界、学术界、文艺界以及整个知识界的关注和信赖。
本书为2000年至2008年《新华文摘精华本——历史卷》。
2000年
“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
回眸百年敦煌学再创千年新辉煌
2001年
破解千古疑案 填补历史空白
《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我国历史纪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
20世纪的史学成就【两篇】
20世纪中国史学及史学名著
20世纪西方史学及史学名著
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政策
清朝逊国90年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
苏共亡党十年祭
一代盛世旷世巨典——关于大型清史的编纂
2002年
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民众反蒋拥共心态研究
二战后西方历史学的发展趋势
我国环境变化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初探
开拓中国思想史研究
2003年
从新本《中国共产党历史》看红军西路军历史真相
揭开悬棺之谜
思想史:既做加法也做减法
人地关系研究【两篇】
明清时期的农业垦殖与环境恶化
长江三峡人地关系的历史思考
论中国古代的盛衰巨变
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模式与演进轨迹
2004年
苏联30年代大清洗研究【两篇】
斯大林时期镇压规模考
从档案材料看苏联30年代大清洗数字的夸大
论汉代的民族“和亲”并非民族间的政治联姻——释两汉时期民族“和亲”之含义
全球化、族群认同与历史教育
打破分割 促进融合——对历史学学科建设的一点思考
水利制度史研究【两篇】
中国水权制度的历史特点及其启示
清代河西走廊的水资源分配制度
《三国演义》是怎样塑造刘备形象的
五千年来中国西部水环境的变迁
2005年
长征中“毛张周”领导体制是怎样形成的
阿房宫考古及反思【两篇】
阿房宫:秦代的“半拉子”工程
观念中的历史与历史的真实
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
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决战——1976:从天安门事件到粉碎“四人帮”
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崛起——兼论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三次转换
中国敦煌学研究与国际视野
遥制——蒋介石手令研究
关于中日历史认识问题的思考
2006年
民国学界老辈学人的学术传承
“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回顾与改革展望”笔谈【三篇】
从习惯线到法定线:我国政区界线性质的变迁
尊重历史立足现实
从历史的角度看当代行政区划层级与幅员改革之必行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
毛泽东谈魏晋南北朝
2007年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所犯的错误
中国民族思想的概念及发展脉络
辉煌的中华早期文明
诗与真:历史与历史学何兆武讲校文
从国际体系的视角再论雅尔塔体系
2008年
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
“她”从哪里来?——现代女性指称的源流考释
“20世纪中国史学”是如何被叙述的?——对学术史书写客观性的一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