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颗粒离散元法引入到筛分过程的研究中,在总结和继承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筛分作业的特点,从建立计算模型、设计程序、选择计算参数、验证模拟结果及筛面上物料的运动状态和透筛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同时诠释了筛分作业分离粒度的物理意义,提出采嗣模糊数学的方法来评价入筛物料的可筛性及筛分效果,建立了潮湿物料的动态黏附模型,为筛分作业的理论分析及其工作参数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
本书重点采用颗粒离散元法对振动筛分分离过程进行了解析,同时对潮湿细粒物料的动态黏附模型和筛分效率及物料可筛性的评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全书共分8章:第1、2章分别对当前筛分技术和筛分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评述;第3—6章论述了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采用离散元法研究筛分过程的基本思想,分别介绍了振动平面上颗粒、粒群运动状态的模拟程序和筛分过程仿真程序SieveDEM的开发方法,论述了模拟结果的验证情况;第7章建立了潮湿物料在筛分过程中的动态黏附模型;第8章对筛分作业的分离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评定人筛物料的可筛性和筛分效果的模糊数学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矿物加工工程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1 振动筛分技术现状
1.1 概述
1.2 筛分过程的透筛概率理论
1.3 筛面上物料的运动规律
1.4 潮湿细粒物料的干法深度筛分理论及设备
1.5 本章小结
2 振动筛分数学模型
2.1 概率模型
2.2 筛分过程动力学及动力学模型
2.3 其他筛分数学模型
2.4 基于粒群透筛Weibull模型的筛分数学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颗粒离散元法
3.1 离散元法的发展概况
3.2 颗粒离散元法在散体物料处理方面的应用概况
3.3 颗粒离散元法的接触模型
3.4 颗粒离散元法公式推导
3.5 颗粒离散元法算法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筛面上颗粒运动的数值模拟
4.1 概述
4.2 选取计算时步的恢复系数验证法
4.3 单颗粒模拟程序的验证
4.4 单颗粒模拟程序的确认
4.5 颗粒同筛面碰撞过程接触时间的模拟研究
4.6 筛面上物料运动规律的模拟研究
4.7 本章小结
5 振动平面上粒群运动的模拟及试验验证
5.1 概述
5.2 振动平面上粒群松散度的试验研究
5.3 振动平面上粒群运动状态的数值模拟
5.4 设置高密度以增大离散元法计算时步的可行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批处理筛分作业的离散元模拟研究
6.1 模拟场景简介
6.2 模拟程序的开发及其特点
6.3 筛面上“盲粒”堵孔行为的模拟及分析
6.4 概率筛分作业的模拟及验证
6.5 筛面配置及工业性试验的模拟研究
6.6 本章小结
7 筛分作业中潮湿物料的动态黏附模型
7.1 潮湿物料的黏附团聚机理
7.2 散状物料中液相的存在状态
7.3 潮湿物料间液桥力的基础理论
7.4 筛分作业中潮湿物料的动态黏附模型
7.5 潮湿物料间液桥力的理论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分离粒度的确定与筛分效果评价
8.1 分离粒度的确定方法
8.2 概率筛面参数对筛分作业的影响
8.3 筛分作业评定的模糊数学方法
8.4 本章小结
附录1 自定义类的头文件
附录2 CSieveDEMDoe类的头文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