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出更多既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敏锐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活跃的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从1978年建院伊始,就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尝试,在突出科学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全面教育,倡导文理交融、理工结合。聘请一流科学家和知名学者来院授课、讲学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举措,这些报告或讲座在研究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余翔林、邓勇等同志将这些报告或讲座汇集起来,编辑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演讲录》“科学系列”丛书,内容涉及科技、经济、文化、历史、教育、法律等领域的前沿问题。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为广大青年学生和青年科学工作者提供了一系列感受科学家们科学魅力和思想文化魅力的非常有价值的读本,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加强研究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参考读物。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从建院伊始,就以面向世界、开放办学为宗旨,聘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大师、学术巨匠来院授课、讲学。近期以来,一批著名科学家、学者、教授在研究生院(或有关研究院所及论坛)所做的报告或讲座,在研究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套丛书汇集了各种报告或讲座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旨在创设一种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使各种观点、理论相互切磋、撞击,让读者置身于一个清美高洁而又五彩斑斓的学术百花园,濡染芬芳与智慧,激发灵感与理性。同时,让更多的人感受一流科学家、学者、教授的“科学之声”,以及融于其中的“人文之声”和所包容的“文化魅力”。
序
前言
路甬祥 21世纪技术创新进化的展望
陈述彭 地球信息科学的新天地
郑 度 青藏高原科学范式、效应及其精神内涵——几代科学家与青藏高原
陈凯先 21世纪中医药发展的战略思考
于 渌 量子调控和相关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高 文 数字视频编码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苏 刚 巨磁电阻效应及其发展——兼谈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谭 民 多机器人协调与控制
张学军 先进光学制造技术——大口径高精度非球面光学元件的数控加工与应用
付碧宏 从太空看地球:遥感地质学的最新进展
高照良 我国草原环境灾害的减灾和抗灾对策研究
石 勇 数据技术与知识管理研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应用:重要性与趋势
王一兵 走上四重过渡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
肖显静 中国的必然选择:从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
刘秀莲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