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不误砍柴工,花时间掌握一些必备的求职技巧,其效果将远胜于盲目求职,本书为求职者如何精准搜寻合适的工作,如何撰写引人入胜的简历,如何不落俗套地展示个人形象……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南!
全书包括了职业生涯规划、实习、求职文书&推销自我、面试过程与技巧、他们的故事等五个部分的内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求职掌中宝(成功求职101条)/职场风向标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康志萍//梁菲菲 |
出版社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磨刀不误砍柴工,花时间掌握一些必备的求职技巧,其效果将远胜于盲目求职,本书为求职者如何精准搜寻合适的工作,如何撰写引人入胜的简历,如何不落俗套地展示个人形象……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南! 全书包括了职业生涯规划、实习、求职文书&推销自我、面试过程与技巧、他们的故事等五个部分的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包括了职业生涯规划、实习、求职文书&推销自我、面试过程与技巧、他们的故事等五个部分的内容。 书中将穿插众多的案例,以鲜活的事例告诉大家: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把握实习机遇,是求职的另一个窗口;招聘者如何审查求职信和简历;仪表的重要性不可小视;你的资本够创意吗…… 目录 职业生涯规划 1.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2.对于没有航向的船来说,任何风向都不是顺风 3.努力是动力,选择是关键 4.把职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5.天生我材必有用 6.盘点自己的财富,自我评估 7.孰优孰劣,环境因素评估 8.兴趣是职场发动机 9.寻找自己的舞台 10.把人生理想转化为职业目标 11.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12.确立目标——成功在彼岸,起点在脚边 13.欲得其中,必求其上 14.适合自己的才最好的 15.做好眼前事 16.路要一步一步走 17.自我充电 18.以不变应万变 19.在困境中擦亮眼睛 20.退一步海阔天空 实习 21.把握实习机遇——求职的另一个窗口 22.专业、兴趣,一个都不能少——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 23.入门一周必杀计 24.实习态度积极主动 25.把握细节,抓住重点 26.不坐实习冷板凳 27.总有一扇门会为你打开——大胆展示自我才华 28.做好实习日志与实习鉴定 29.不做软柿子,维护自己的权益 求职文书&推销自我 30.大公司第一轮简历挑选的标准 31.招聘者如何审查求职信和简历 32.评定自己的求职文书写作技巧水平 33.毕业生求职简历要符合用人单位的心意 34.名企招聘:我们喜欢这样的简历 35.简历必含的七个内容 36.要明确中英文简历的不同,恰当地制作英文简历 37.外企招聘人员谈如何准备英文简历 38.英文简历的写作禁忌 39.选择适合自己的简历类型 40.简历写作黄金原则之一:表现出专业精神 41.黄金原则之一:充分表现自己的独特 42.黄金原则之二:量身定做,剪裁你的简历,切勿一份简历走天下 43.黄金原则之四:取长补短,借力打力 44.网络申请 45.网申常识与注意事项 46.网络招聘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47.求职信概述及范例 48.求职信不要成为简历的简单摹本 49.英文求职信的写作步骤 50.外企求职信的特点及要求 51.求职信中要表现出自己的“情”、“诚”、“美” 52.求职信要善于抓住招聘者的目光 53.写好求职信的五要素 54.条件最好的人在求职中未必是优胜者 55.现实职场的游戏规则 56.推销技巧是成功的钥匙 57.灵活推销自己的四大妙招 58.用感谢信做自我推销的最后一招 59.杜胜祥:用自信敲开成功就业的大门 面试过程与技巧 60.了解面试流程,有的放矢 61.仪表的重要性不可小视 62.别让细节“毁”了你 63.面试前的准备 64.面试之前必须查明一切 65.知人者智:了解公司与应聘职位 66.自知者明:挖掘自我,充分认识自己 67.正确处理紧张情绪,不必害怕面试 68.善于总结经验 69.涉世之初,面试要以实在取胜 70.时间就是一切,要善于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71.面试是一门艺术,要讲究技巧 72.面试的基本模式 73.招聘者们常用的三种面试技法 74.面试前的谈话 75.面试中演讲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76.自我介绍要独特、富有激情 77.面试,抓住最初三分钟至关重要 78.用绝招锻炼口才 79.有备无患,准备好面试中你要问的问题 80.面试时不能碰的四个禁忌 81.面试过程中应该避免的12个话题 82.面试中的12种“高级错误” 83.面试中的危机处理 84.面试精选问题库 85.应对面试有妙招 86.三种有难度的面试 87.她们是如何成功的 88.弱势求职者要善于弥补自己 89.硬伤分析与对策 90.面试技巧:轻松过关的十种方法 91.大学生就业,警惕招聘陷阱 他们的故事 92.他到底该选择哪份工作? 93.你的资本够创意吗? 94.面试要纲目并举——真诚是纲,细心是目 95.在微笑之中寻找机会 96.大公司VS小企业? 97.大学,你的门槛有多高? 98.将激情随身携带 99.前方是绝境,希望在转角 100.“一天一地的阳光” 101.我想给毕业生说的一点话 试读章节 每个人都想成就一番事业,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然而成功者总是少数,多数人不能如愿。是这些人没有努力、没有奋斗?不是。许多人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却终无所成。原因何在?因为他们没有把握事业发展的技术与方法。这种技术与方法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说,就是规划你从开始工作到退休的整个职业历程。所谓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特别是职业、职位的变动及工作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规划,就是具体设计及实现个人合理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职业规划、自我规划、理想规划、环境规划、组织规划等。规划职业生涯的目的就是争取最大的收益,通过选择走最佳的路径来实现职业理想。 职场上有句名言:“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确的规划,漫漫的求职路、充满竞争与挑战的职场,更需要行动的指南。职业规划则是我们迈向职场、行走职场的法宝。能让求职者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理想,运用科学的方法,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挖掘自己的潜能,克服种种职业生涯发展障碍。 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比较重视职业规划,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中早就有职业设计辅导这一课程。职业规划也是许多大公司的领导及人事干部为员工所做的一项主要内容。在美国,学校在孩子们上八年级(高中)时就要请专家给孩子们作职业兴趣分析。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职业兴趣并没有定型。但通过职业日、职业实践活动等,专家可以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有效引导,达到以兴趣定职业的目的。 相比之下,我国高中生在懵懵懂懂时被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上大学选专业也很少考虑到其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重视也不够,有人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发展、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规划设计。 在一次大型招聘会上,毕业于某名牌高校的赵楠向北京一家汽车公司申请一个机械工程师的岗位。他学的是机械专业,在大学期间各门功课都优秀,毕业后的五六年时间里,他曾从事过医药、空调、摩托车等产品的销售、品质主管,共换了六七个工作,但是从没有机械方面的工作经历。招聘者看了他的简历后认为,如果他毕业后稳定从事过机械方面工作,则正是公司需要的人选,但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公司只能忍痛割爱。 赵楠的例子表明了很多求职者盲目就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带来了危害。由于没有长远打算,很多求职者年轻时只是随波逐流地换工作,到了30多岁还没有职业定位。这种情况下,继续目前的工作出路不大,重新定位又要花费很大精力,甚至难以定位,不得不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求职小贴士 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想要得到一切的冷,最终将一事无成。所以,请为自己作个合理的规划。 对于没有航向的船来说,任何风向都不是顺风。同样,人在职场,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里,那你哪里也去不了。所谓万事开头难,职业规划则是职场万里行中的第一步,这一步不仅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方向,还决定着步伐的大小和有力程度。对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是我们未来的事业能够登峰造极的重要条件。 要深刻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我们先来分享一个故事:曹辛是我的邻居,他比我年长五岁,他志向远大,一度是我心中的偶像,我们在一起无所不谈。以下是他从小到大的人生梦想。 18岁,高中毕业后:我发誓要当第二个比尔·盖茨!至少是中国首富! 22岁,大学二年级:我毕业后要创立自己的公司,30岁时拥有资产2000万元。 24岁,大学毕业,考研失利,在某工厂当操作员,第二职业是炒股:我正在为离开这家工厂而努力,因为在这里工作太没前途。我将全力炒股,三年内由5万元炒到300万元。 26岁,股场不顺而情场得意,开始筹备结婚:我希望一年后能赚到10万元,让我风风光光地结婚。 27岁,不够风光的结婚典礼上:我想生一个胖小子,不久的将来当个车间主任就行,别的不想了。 28岁,所在的工厂效益下滑,偏偏正是妻子怀胎十月的时候:我希望这次下岗名单里千万不要有我的名字。 读完这则故事,我们会发现这种情况在我们的身边很普遍。因为,好多人的梦想都是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但我们还是试图寻找出这个现象的本源。 我们发现,曹辛从来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过合理的规划,他没有把梦想转化为职业目标,转化为职业动力、行动指南,而仅仅是根据现实状况不断降低自己的欲望和追求。他刚毕业的时候想创立自己的公司,却没有具体的打算、实际的行动,而是随波逐流地到工厂当了操作员。他非但没有专心研究技术、提高本领,却将大把精力用在炒股上,炒股未成时又想当车间主任。最后,他由于技术不过硬,沦落到提心吊胆怕下岗的境地。 可见,光有梦想,却没有规划是远远不够的。哈佛大学的爱德华·班菲德博士对美国社会进步动力的研究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长期时间观念的人。他们在做每天、每周、每月活动规划时,都会用长期的观点去考量。他们会规划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未来计划。他们分配资源或作出决策都是基于自己预期几年后的情况而定的。P2-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